-   李洪 别姚江
    古埭潮迎楫,苍山翠募耕。
    人烟半渔钓,方物杂蛮荆。
    宿雨迷梅坞,过云望四明。
    匆匆理归柂,未暇脍长鲸。
李洪 丙寅元日
    年年元日雨,常是一春愁。
    客子诗多感,梅花信已休。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二舞曲歌辞【自汉以後乐舞寖盛有雅舞有杂舞雅舞用之郊庙朝飨杂舞用之宴会前世乐饮酒酣必自起舞汉武帝乐饮长沙定王起舞是也自是已後尤重以舞相属相属者代起舞犹世饮酒以杯相属也灌夫起舞 
- 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甲申朔○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国泰言  福王之国定在明春  皇上明示天下以无可疑天下亦咸服  皇上之英断矣祗因田额取盈日期未定催请屡廑  睿览其望俞旨不啻饥渴为  皇上计予之以广地孰若予之以令名既 
- 【臣】等谨案皇王大纪八十卷宋胡宏撰宏字仁仲号五峯崇安人安国之季子也幼事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绍兴中尝上书数千言忤秦桧意以防补承务郎乆不调桧死始召用辞疾不赴是书成于绍兴辛酉绍定间尝宣取入秘阁所述上起盘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晋世家第九       史记三十九	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 
- 平常讲起北大的人物,总说有三沈二马,这是与事实有点不很符合的。事实上北大里后来是有三个姓沈的和两个姓马的人,但在我们所说的“五四”前后却不能那么说,因为那时只有一位姓沈的即是沈尹默,一位姓马的即是马幼渔,别的几位 
- 庐江郡王李瑗字德圭,是济南郡王李哲之子。武德年间,援例封王,累迁至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与河间王李孝恭合讨萧铣,未立功勋。改任为幽州都督。李瑗平素懦弱,朝廷怕他不称其职,便命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辅他而行。君廓曾为盗贼,其 
- 唐纪七唐高祖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 [1]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宫避暑。 [1]六月,辛丑(初三),高祖前往仁智宫避暑。 [2]辛亥,泷州扶州獠作乱,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击平之。 [2]辛亥(十三日),泷州、扶州獠人发生叛乱,高祖派遣南尹州都 
- 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一宋 真德秀 撰天命之性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此成汤诰万邦之词○孔氏曰皇大也衷善也顺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则惟在于君唐孔氏曰天生蒸民与之五常之性使有仁义礼 
-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七易学啓防四考变占第四【朱子曰易中先儒旧説皆不可废但互体五行纳甲飞伏之类未及致思耳卦变独扵彖之词有用故也 卦变所谓刚来柔进之类亦是就卦已成后用意推説 
-                 ——人多势众【原文】螽斯羽①,诜诜兮②。宜尔子孙③,振振兮④。螽斯羽,薨薨兮⑤。宜尔子孙,绳绳兮⑥。螽斯羽,揖揖兮⑦。宜尔子孙,蛰蛰兮⑧。【注释】①螽(zhong)斯:蝗虫。羽:翅膀。②诜诜(shen):同“莘莘”, 
-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三   宋 王与之 撰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去声】冶氏执上齐鳬氏为声防氏为量【音亮】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刅贾氏曰此与下攻金之工为目○郑锷曰木可攻也皮可攻也经亦以攻言之经曰烁金以为刃 
- 虞洽卿长者尊鉴:欣逢七秩荣庆,并旅沪五五纪念,特电祝贺,敬颂康强!(见廿五、七、十九、佛教日报)
 
- ──九年初夏在武昌龙华讲经会说─── 一 大乘起信说   二 皈命三宝说   三 马鸣大士造大乘起信论意趣因缘说   四 摩诃衍一者法二者义说   五 依一心有真如门生灭门各总摄一切法二不相离说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  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我于往昔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独止一处心生疑念。何因世间一切众生受 
-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佛诞大术胎中无伎俩。毗蓝园里逞风流。年年恶水难回避。烦恼皆因强出头(疎山如)。从来家富产娇儿。才出胞胎便乱挥。到得伎穷双树下。始知四十九年非(懒庵枢)。未曾撞入摩耶腹。两手 
- 一百卷。清徐倬(1622—1711)编。徐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 (今属浙江)人。康熙十二年 (167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养归。后转为司业,官至侍读。以事被人弹劾,辞官归乡。康熙四十五年 (1706)奉命撰《全唐诗录》告成 
-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作者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县东北)人。明帝永平元年(58)在其父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私撰汉史。5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弟班超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