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

《穆宗毅皇帝实录》(清实录同治朝实录)系同治皇帝载淳在位时的大事言行录。374卷,清官修。监修总裁官宝鋆,总裁官沈桂芬等。1937年,日本大藏出版公司据沈阳清故宫崇谟文阁藏清代诸皇帝实录的清抄本影印出版,总名之曰《大清历朝实录》,此书为其中的一部分。1970年,台湾华联出版社据以翻印。1986年中华书局据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大红绫本为底本影印,《穆宗实录》内载同治朝十三年(1861—1874)间的大事。其时正值太平天国、捻军以及西南各族人民起义相继失败,西北回民起义正在兴起,有关记载甚多。

《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全部章节目录

(1)简介
(2)首卷一 序
(3)首卷二 凡例
(4)首卷三 目录
(5)首卷四 进实录表
(6)首卷四 修纂官
(7)卷之一
(8)卷之二
(9)卷之三
(10)卷之四
(11)卷之五
(12)卷之六
(13)卷之七
(14)卷之八
(15)卷之九
(16)卷之十
(17)卷之十一
(18)卷之十二
(19)卷之十三
(20)卷之十四
(21)卷之十五
(22)卷之十六
(23)卷之十七
(24)卷之十八
(25)卷之十九
(26)卷之二十
(27)卷之二十一
(28)卷之二十二
(29)卷之二十三
(30)卷之二十四
(31)卷之二十五
(32)卷之二十六
(33)卷之二十七
(34)卷之二十八
(35)卷之二十九
(36)卷之三十
(37)卷之三十一
(38)卷之三十二
(39)卷之三十三
(40)卷之三十四
(41)卷之三十五
(42)卷之三十六
(43)卷之三十七
(44)卷之三十八
(45)卷之三十九
(46)卷之四十
(47)卷之四十一
(48)卷之四十二
(49)卷之四十三
(50)卷之四十四
(51)卷之四十五
(52)卷之四十六
(53)卷之四十七
(54)卷之四十八
(55)卷之四十九
(56)卷之五十
(57)卷之五十一
(58)卷之五十二
(59)卷之五十三
(60)卷之五十四
(61)卷之五十五
(62)卷之五十六
(63)卷之五十七
(64)卷之五十八
(65)卷之五十九
(66)卷之六十
(67)卷之六十一
(68)卷之六十二
(69)卷之六十三
(70)卷之六十四
(71)卷之六十五
(72)卷之六十六
(73)卷之六十七
(74)卷之六十八
(75)卷之六十九
(76)卷之七十
(77)卷之七十一
(78)卷之七十二
(79)卷之七十三
(80)卷之七十四
(81)卷之七十六
(82)卷之七十七
(83)卷之七十八
(84)卷之七十九
(85)卷之八十
(86)卷之八十一
(87)卷之八十二
(88)卷之八十三
(89)卷之八十四
(90)卷之八十五
(91)卷之八十六
(92)卷之八十七
(93)卷之八十八
(94)卷之八十九
(95)卷之九十
(96)卷之九十一
(97)卷之九十二
(98)卷之九十三
(99)卷之九十四
(100)卷之九十五
(101)卷之九十六
(102)卷之九十七
(103)卷之九十八
(104)卷之九十九
(105)卷之一百
(106)卷之一百一
(107)卷之一百二
(108)卷之一百三
(109)卷之一百五
(110)卷之一百六
(111)卷之一百七
(112)卷之一百八
(113)卷之一百九
(114)卷之一百十
(115)卷之一百十一
(116)卷之一百十二
(117)卷之一百十三
(118)卷之一百十四
(119)卷之一百十五
(120)卷之一百十六
(121)卷之一百十七
(122)卷之一百十八
(123)卷之一百十九
(124)卷之一百二十
(125)卷之一百二十一
(126)卷之一百二十二
(127)卷之一百二十三
(128)卷之一百二十四
(129)卷之一百二十五
(130)卷之一百二十六
(131)卷之一百二十七
(132)卷之一百二十八
(133)卷之一百二十九
(134)卷之一百三十
(135)卷之一百三十一
(136)卷之一百三十二
(137)卷之一百三十三
(138)卷之一百三十四
(139)卷之一百三十五
(140)卷之一百三十六
(141)卷之一百三十七
(142)卷之一百三十八
(143)卷之一百三十九
(144)卷之一百四十
(145)卷之一百四十一
(146)卷之一百四十二
(147)卷之一百四十三
(148)卷之一百四十四
(149)卷之一百四十五
(150)卷之一百四十六
(151)卷之一百四十七
(152)卷之一百四十八
(153)卷之一百四十九
(154)卷之一百五十
(155)卷之一百五十二
(156)卷之一百五十三
(157)卷之一百五十四
(158)卷之一百五十五
(159)卷之一百五十六
(160)卷之一百五十七
(161)卷之一百五十八
(162)卷之一百五十九
(163)卷之一百六十
(164)卷之一百六十一
(165)卷之一百六十二
(166)卷之一百六十三
(167)卷之一百六十四
(168)卷之一百六十五
(169)卷之一百六十六
(170)卷之一百六十七
(171)卷之一百六十八
(172)卷之一百六十九
(173)卷之一百七十
(174)卷之一百七十一
(175)卷之一百七十二
(176)卷之一百七十三
(177)卷之一百七十四
(178)卷之一百七十五
(179)卷之一百七十六
(180)卷之一百七十七
(181)卷之一百七十八
(182)卷之一百七十九
(183)卷之一百八十
(184)卷之一百八十一
(185)卷之一百八十二
(186)卷之一百八十三
(187)卷之一百八十四
(188)卷之一百八十五
(189)卷之一百八十六
(190)卷之一百八十七
(191)卷之一百八十八
(192)卷之一百八十九
(193)卷之一百九十
(194)卷之一百九十一
(195)卷之一百九十二
(196)卷之一百九十三
(197)卷之一百九十四
(198)卷之一百九十五
(199)卷之一百九十六
(200)卷之一百九十七
(201)卷之一百九十八
(202)卷之一百九十九
(203)卷之二百
(204)卷之二百一
(205)卷之二百二
(206)卷之二百三
(207)卷之二百四
(208)卷之二百五
(209)卷之二百六
(210)卷之二百七
(211)卷之二百八
(212)卷之二百九
(213)卷之二百十
(214)卷之二百十一
(215)卷之二百十二
(216)卷之二百十三
(217)卷之二百十四
(218)卷之二百十五
(219)卷之二百十六
(220)卷之二百十七
(221)卷之二百十八
(222)卷之二百十九
(223)卷之二百二十
(224)卷之二百二十一
(225)卷之二百二十二
(226)卷之二百二十三
(227)卷之二百二十四
(228)卷之二百二十五
(229)卷之二百二十六
(230)卷之二百二十七
(231)卷之二百二十八
(232)卷之二百二十九
(233)卷之二百三十
(234)卷之二百三十一
(235)卷之二百三十二
(236)卷之二百三十三
(237)卷之二百三十四
(238)卷之二百三十五
(239)卷之二百三十六
(240)卷之二百三十七
(241)卷之二百三十八
(242)卷之二百三十九
(243)卷之二百四十
(244)卷之二百四十一
(245)卷之二百四十二
(246)卷之二百四十三
(247)卷之二百四十四
(248)卷之二百四十五
(249)卷之二百四十六
(250)卷之二百四十七
(251)卷之二百四十八
(252)卷之二百四十九
(253)卷之二百五十
(254)卷之二百五十一
(255)卷之二百五十二
(256)卷之二百五十三
(257)卷之二百五十四
(258)卷之二百五十五
(259)卷之二百五十六
(260)卷之二百五十七
(261)卷之二百五十八
(262)卷之二百五十九
(263)卷之二百六十
(264)卷之二百六十一
(265)卷之二百六十二
(266)卷之二百六十三
(267)卷之二百六十四
(268)卷之二百六十五
(269)卷之二百六十六
(270)卷之二百六十七
(271)卷之二百六十八
(272)卷之二百六十九
(273)卷之二百七十
(274)卷之二百七十一
(275)卷之二百七十二
(276)卷之二百七十三
(277)卷之二百七十四
(278)卷之二百七十五
(279)卷之二百七十六
(280)卷之二百七十七
(281)卷之二百七十八
(282)卷之二百七十九
(283)卷之二百八十
(284)卷之二百八十一
(285)卷之二百八十二
(286)卷之二百八十三
(287)卷之二百八十四
(288)卷之二百八十五
(289)卷之二百八十六
(290)卷之二百八十七
(291)卷之二百八十八
(292)卷之二百八十九
(293)卷之二百九十
(294)卷之二百九十一
(295)卷之二百九十二
(296)卷之二百九十三
(297)卷之二百九十四
(298)卷之二百九十五
(299)卷之二百九十六
(300)卷之二百九十七
(301)卷之二百九十八
(302)卷之二百九十九
(303)卷之三百
(304)卷之三百一
(305)卷之三百二
(306)卷之三百三
(307)卷之三百四
(308)卷之三百五
(309)卷之三百六
(310)卷之三百七
(311)卷之三百八
(312)卷之三百九
(313)卷之三百十
(314)卷之三百十一
(315)卷之三百十二
(316)卷之三百十三
(317)卷之三百十四
(318)卷之三百十五
(319)卷之三百十六
(320)卷之三百十七
(321)卷之三百十八
(322)卷之三百十八
(323)卷之三百十九
(324)卷之三百二十
(325)卷之三百二十一
(326)卷之三百二十二
(327)卷之三百二十三
(328)卷之三百二十四
(329)卷之三百二十五
(330)卷之三百二十六
(331)卷之三百二十七
(332)卷之三百二十八
(333)卷之三百二十九
(334)卷之三百三十
(335)卷之三百三十一
(336)卷之三百三十二
(337)卷之三百三十三
(338)卷之三百三十三
(339)卷之三百三十五
(340)卷之三百三十六
(341)卷之三百三十七
(342)卷之三百三十八
(343)卷之三百三十九
(344)卷之三百四十
(345)卷之三百四十一
(346)卷之三百四十二
(347)卷之三百四十三
(348)卷之三百四十四
(349)卷之三百四十五
(350)卷之三百四十六
(351)卷之三百四十七
(352)卷之三百四十八
(353)卷之三百四十九
(354)卷之三百五十
(355)卷之三百五十一
(356)卷之三百五十二
(357)卷之三百五十三
(358)卷之三百五十四
(359)卷之三百五十五
(360)卷之三百五十六
(361)卷之三百五十七
(362)卷之三百五十八
(363)卷之三百五十九
(364)卷之三百六十
(365)卷之三百六十一
(366)卷之三百六十二
(367)卷之三百六十三
(368)卷之三百六十四
(369)卷之三百六十五
(370)卷之三百六十六
(371)卷之三百六十七
(372)卷之三百六十八
(373)卷之三百六十九
(374)卷之三百七十
(375)卷之三百七十一
(376)卷之三百七十二
(377)卷之三百七十三
(378)卷之三百七十四

猜你喜欢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记事珠·冯贽
  防边纪事·高拱
  冷庐杂识·陆以湉
  解脱纪行录·金科豫
  乌台诗案·朋九万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佚名
  民抄董宦事实·佚名
  西山政训·真德秀
  燕市货声·蔡省吾
  弇山堂别集·王世贞
  圣祖仁皇帝圣训·雍正
  谭襄敏奏议·谭纶
  隆平集[标点本]·曾巩
  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刘忠肃集刘摰字莘老渤海人少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遂中甲科知南宫县徙江陵府观察推官用韩琦荐除馆阁为监察御史里行是时仁宗励精求治摰感恩遇因上疏言时事

  • 卖乐谱·刘半农

    巴黎道上卖乐谱,一老龙钟八十许。 额襞丝丝刻苦辛,白须点滴湿泪雨。 喉枯气呃欲有言,哑哑格格不成语。 高持乐谱向行人,行人纷忙自来去。 我思巴黎十万知音人,谁将此老声音传入谱?一九二一,九,五,巴黎

  • 王庭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庭筠(1156-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主,又称黄华老人,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县)人。父王遵古,正隆五年(1160)进士,翰林直学士。庭筠文采风流,早有重名,大定十六(1176)进士,历仕州县。章宗朝,召入馆阁,为翰林修撰,因事解职。卜居天平

  • 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脱脱

        范仲淹范纯仁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

  • 卷七十九·列传第九·脱脱

        室昉 耶律贤适 女里 郭袭 耶律阿没里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

  • 通志卷一百三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六宋王诞【兄子偃偃子藻】王华【父廞 孔子】王惠【从父弟球】王彧【子绚兄子蕴】王裕之 王鎭之【弟之 之子昙生 阮万龄】王韶之 王悦之 王准之【族子素

  • 卷二·汪越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序〕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義,頗著文焉。〇徐孚遠曰:惟董生所作,推明春秋之指,其餘雖沿其名,自別記事,不屬春秋也。〔周平王十七年〕〔陳〕陳文公圉元年,生桓公鮑、厲公他。他母蔡女。〇按厲公名躍,非他。〔周

  • 玉昔帖木儿传·宋濂

    玉昔帖木儿,博尔术之孙。受世祖宠爱,赐号“月吕鲁那演”,汉语“能官”之意。二十岁袭爵位,统按台部众。玉昔帖木儿器量宏大莫测。世祖闻其贤,召入朝廷,命主持宫廷膳食诸事。至元十二年(1275),拜为御史大夫。江南平定后,赐全州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 洪武六年二月癸酉朔,上谕太常司臣曰:“今后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朕亲行中五坛礼,余坛命魏、郑、曹、宋、卫五国公及中山、江夏、江阴三侯分祀。夫祀神之道

  • 管子补注卷九·刘绩

      霸形第二十二【陈霸言之形容】     内言五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徃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

  • 家礼卷四·朱熹

    宋 朱子 撰丧礼初终疾病迁居正寝【凡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絶男子不絶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絶于男子之手】既絶乃哭 复【侍者一人以死者之上服尝经衣者左执领右执要升屋中霤北面招以衣三呼曰某人复毕卷衣降覆尸上

  • 礼记析疑卷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曲礼下士不名家相长妾曰长妾则不辨其有子与否以积劳绩故异其礼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陈氏集説谓去国三

  • 翠岩芝禅师·惠洪

    禅师名守芝。太原王氏子也。少弃家。依(或作于)潞州承天寺。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讲金刚般若经。名满三河。学者追崇之。时昭禅师出世汾水。芝疑之往观焉。投诚入室。特受印可。南游住高安大愚。升座揭香合子曰。明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于意云何。若此大地一切草木。以四指量。斩以为筹。以数汝等长夜轮转生

  •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佚名

    晋代译失三藏名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万六千人。从诸佛国而来集此。悉志无上正真之道。尔时世尊告尊者大迦叶曰。菩萨有四法。失般若波罗蜜云何为四。一者不尊法不敬法师。二者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九·澄观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已下入第五十经)初来意者。前品明称果之因。此品辨如因之果。体虽平等不坏二相。先因后果义次第故。亦为答前不思议品出现念故。答第二会所行问故。会释如前。二释名者。如来是有法之人。即三身十

  • 梁溪遗稿·尤袤

    诗文集。南宋尤袤撰。2卷。据《宋史·尤袤传》载,尤袤著有《遂初小稿》60卷、《内外制》30卷;《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梁溪集》50卷,今均佚。宋末,其曾孙尤藻刊其诗集20卷,方回曾为其作跋,称“中兴以来言诗必曰尤、杨

  • 逃禅词·扬无咎

    原名《补之词》。词别集。南宋扬无咎撰。一卷。无咎,为汉扬子云之后,诸书误“扬”为“杨”,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高宗朝秦桧专权,屡征不赴,人品高洁。所画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