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二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曲礼下

士不名家相长妾

曰长妾则不辨其有子与否以积劳绩故异其礼

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

陈氏集説谓去国三世之久在来出入他国仍告于本国之君亦不胜其扰矣盖即出入于本国也其暂归入也旋反出也爵禄无列于朝则惟告于宗后不敢复告君矣

无田禄者不设祭器

注疏诸侯大夫非四命无田禄不得造祭器非也诸侯之国命大夫不常有皆不得造又将谁假乎况士寓祭器于士则士亦得造矣孟子曰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又曰卿以下必有圭田盖以田之有无为断若下士与庶人在官者有禄而无田则第以养器设荐耳

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縁鞮屦素簚乗髦马不蚤鬋不祭食不説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三月而复服

注谓三月一时天气变可以遂去疏谓事事反还吉礼而后去又云大夫待放三年得玦乃去从郊至竟三月乃行皆非也经言逾竟则已出其畿疆矣于逾竟后始言为坛而哭变用丧礼则哭后即行至所之之国计数三月而后复常明矣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

注疏并以聘礼诂但事序既倒辞意难明且首节视聘礼又多还辟之节疑别言见本国君之礼次节乃聘使初至主君迎拜之礼也大夫士或始受爵或承王事逹邦交逾时而反或以丧疾久不见君而君劳之故旋辟示不敢当而稽首以拜君之劳若聘礼主君劳客则一定仪节不宜曰若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

吊丧不答主人之拜所以体孝子哀敬之心痛深事剧不敢更与为宾主之礼以扰混之也

士饮酒不乐

国君祭事尚不县则士不御琴瑟不必言矣士无故不去琴瑟乃以弦歌肄业及之未闻礼饮而以琴瑟娱宾也盖嵗凶为时久长或门内嘉庆族姻招延饮酒必不可禁但不得以为欢乐而遂忘忧恤耳

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

鬼神非独百辟卿士也五岳视三公四凟视诸侯故鲁语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之守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先王制礼辨等称物虽鬼神亦受纪焉故天地祖宗日月先古圣帝明王而外王不称名曰某甫以接之自唐以后有天下者自惟徳不足以配天地故于社稷岳凟并自降抑而称名亦不得以非礼相讥也

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记多据春秋所书以为典法此即据王猛生卒皆称名而与成君异也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防典司五众

五官与周官同独无宗伯盖大宗以下五职皆周官宗伯之属也大士谓大司成及凡有道有徳使教国子者蓝田吕氏以司巫当之司巫乃大祝之属中士也而尊以大士之称与官正同列则名不当物矣

五官致贡曰享

周官惟礼职无赋贡天官司防以九贡之法致邦国之财用大司徒令地贡大司马施贡分职秋官大行人掌九服之贡司空之篇逸无可考是侯国之贡必因五官以致之也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尚书康王之诰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注疏未及

于外曰公

于外畿内吏民及诸侯之国也

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

外诸侯为二伯终周之世无有也襄王命晋侯称叔父时共主之威柄始弛而王犹有志于谨持之故仍用旧典至鲁昭公之世则王室衰防倚晋以自固故过礼以求得其欢心本不可为典要疏乃据此谓时又以晋为二伯固矣

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

于外曰侯邻国称之也于其国曰君臣民称之也旧説自称恐未安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

五等诸侯虽国小亦宜以爵称此后儒以春秋书邾人牟人葛人来朝而为此臆説耳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曰防

先王盛时诸侯或因朝觐而道相遇不应豫有期约舍天子廵狩防朝于方岳亦不应有见于郤地之事疑皆因春秋所书而立文非旧典也

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

畿内命妇无进见天子亲接语言之礼惟春官宫卿世妇佐王后奉齍在庙大宾客飨食及献茧或间有问答故礼辞具此古者合男女必当年徳况佐王后掌内治彰女教为嫔妇内外宗所仪式者乎况男子五十始命为大夫则妇官之为下大夫者年必近五十可知矣累日积久以至宫卿则不惟徳优而年过艾耆必矣其称老妇以着事实兼明凡列职于宫中者皆不宜少艾也应氏乃谓始嫁者则配以卑小之称谬矣佐王后领大礼事者不过一二人而宫卿至十二人视六官之长倍焉正以年徳俱称而事皆敏链者于妇人中求之尤难故广其员选以待简任耳

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

自字衍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恶其声之闻也况亲接语乎助祭夫人献尸不过荐璋致敬大飨荐其笾豆酒醴无与宾客通言之道也况寡小君乃臣下所施于君夫人非夫人所得自称如诸侯自称曰寡君义岂可通乎 夫人吊于诸臣视世子而踊古者男女有别虽礼之必不可废者不过以礼相示无亲接语言者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惟大国之上卿得比于天子之士而承事于王室故晋献齐防王使责让曰不使命卿镇抚王室子太叔对晋亦曰灵王之丧先大夫印段实往王吏不讨恤所无也可徴周典之旧

于外曰子

此据春秋书髙子来盟而云然其实诸侯之大夫无于外称子之礼春秋书齐髙子仍鲁史之譌而不能正也

于其国曰寡君之老

于本国而称寡君之老者或礼贤士或谕吏民使者将命之辞然也

天子不言出

自周无出传者之臆説也春秋不书出者皇狄泉皆畿内也书出者越在郑地也

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诸侯失地名灭同姓名周公之典礼不宜有此记者盖就春秋书名者拟议而为之説亦非其本指辨见春秋通论 记者之意谓诸侯而生名者以其行恶故君子不敢亲于其身为不善耳注疏似失其意

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若宗子有疾庶子代摄则必受命于宗子不必复告若宗子去国支子为摄主则礼有常经可以不告且所之国有逺近岂能遇祭必告按内则云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妇皆斋而宗敬焉终事而后敢私祭谓适子庶子为大夫士者欲致祭于大宗之祖庙则具牲使宗子代祭已往助焉终事乃归祭其祖祢正此经所谓盖支子不得祭大宗之祖庙若为大夫士而愿致宗敬则必告于宗子而使宗子主之也

犬曰羮献

羊豕有豚解体解皆先荐骨体而后及肤与肠胃惟犬则専用其肉以为羮余皆不荐

水曰清涤酒曰清酌

明水涚齐以其体至清可用以涤五齐而得名酒则去糟而为清始可酌以祭飨非若恒食清糟可并用耳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

皇大也王父王母假义也父母之上复有父母犹君之上复有君故假其称以为义

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在库在朝言朝

君命大夫与士肄其职业则在官者各言其所司之事府库朝条举之以例其余也在朝言朝如太仆则言燕朝之礼司士则言治朝之礼朝士则言外朝之礼命大夫与士肄者凡职事必其官之长与属共议之也若别有创作营为不宜曰肄

猜你喜欢
  祭義第七十六·苏舆
  卷第五·黄绾
  卷六·湛若水
  卷十六·王鸿绪
  卷二·陈栎
  卷七十二·王与之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戴圣
  卷十七·赞宁
  伽耶山顶经(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佚名
  一切相应诸佛三昧曼罗仪轨分第二十一·佚名
  贺俞交通部长电·太虚
  答 某 师 书·太虚
  新物理学与唯识学·太虚
  月灯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陈廷敬

    目  录 十七调七十四体,起三十六字至四十字相见欢五体又名秋夜月、上西楼、西楼子、忆真妃、月上瓜州、乌夜啼 河满子五体又名何满子 风光好一体 误桃源一体 望梅花五体又名望梅花令

  • 三集卷二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古今体一百二首【壬午九】六月朔日喜晴作几片徂云散若流今朝始释苦霖忧晶荧日朗消霉础西北风来入小楼旋转初辰幸如愿徊徨弥月忆从头积赢廿九曾何谓不闰余闲

  • 卷十三·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三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二十五首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一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太平寰宇记白兆山在安州安陆县西三十里一统志白兆山在德安府城西三十里下有桃花岩及李太白读书堂

  • 御选元诗卷六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四五言长律四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取士制承中书檄以八月十九日至上京即国子监为试院考试乡贡进士纪事上国兴王地神州避暑宫规摹三代廓声教万方隆至正儒科复留司造士充周南麟趾厚冀北马羣空

  • 度曲须知·沈宠绥

    《度曲须知》之曲运隆衰 [明] 沈宠绥 粤徵往代,各有专至之事以传世,文章矜秦汉,诗词美宋唐,曲剧侈胡元。至我明则八股文字姑无置喙,而名公所制南曲传奇,方今无虑充栋,将来未可穷量,是真雄绝一代,堪传不朽者也。顾曲肇自三百篇

  •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着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

  • 卷四百一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五月乙丑盡其月   五月乙丑,禮部言:「西南蕃泰平軍遣石蕃龍以定等齎表,裝鞍馬、砂氊等來貢。元豐著令,西南五姓蕃每五年許一貢,今年限未及,合具奏裁。」詔特許入貢。   兵部言:「江淮等路制置發運,淮南

  • 涌幢小品卷之十三·朱国祯

    埋羹撤茶王琎。昌邑人。洪武初。以儒士历宁波知府。堂馔用鱼肉。命埋之。号埋羹太守。有给事来谒。具茶。给事为客居间。公大呼撤去。给事惭而退。又号撤茶太守。中官祈哀佥事陈谔。字克忠。诙谐。正统初。有中官阮巨

  • 杨引传·张廷玉

    杨引,江西吉水人。好学,能诗能文,为宋濂、陶安所称赞。驸马都尉陆贤从他授业,入朝时,举止端庄。太祖甚喜,问是谁所教,陆贤说是杨引。太祖便立即召见杨引,赐饮食。有一天,陆贤穿着便服来见老师,杨引叹息说:“他内心已没有我这个老

  • 卷一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工部四仪仗三中宫卤簿红杖一对朱漆攅竹为杖铜裹两末长四尺九寸清道旗一对纯青质朱漆攅竹竿通长一丈二尺五寸贴金木枪头长一尺七寸铜束黄麾一对每把朱漆攅竹竿带贴金铜凤头共长一丈二尺五

  • 皇言定声录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四清声九声第二【歌调器调皆九声盖合五声四清声而得九者故九声第二而声已尽于此】夫声祗有五而歌曲之声髙下抗坠每不止五声而四清声生焉四清声者宫清商清征清角清也夫声则何以谓之清也曰五声为正声

  •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下·康有为

    《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两《子张》。如淳曰「分《尧曰》篇后&lsquo;子张问何如可以从政&rsquo;已下为篇,名曰《从政》。」《齐》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如淳曰「《问王》《知道》皆篇名也。」《鲁》二

  • 卷八·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八宋 段昌武 撰齐朱曰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隂潍淄之野周武王以封太公望【汉地理志云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崱汤时有逢公柏陆商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于此地至周

  • 卷五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五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周颂臣工之什二潜篇潜释器云槮谓之涔李廵曰今以木投水中养鱼曰涔孙炎曰积柴养鱼曰槮郭璞曰今之作槮者聚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

  •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三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智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澄观

    疏。如不思议品十种勇健法中第一法说者。经云。谓一切诸佛身不可坏。命不可断。乃至云八部天龙尽其势力雨大金刚山。如须弥山及铁围山。遍于三千大千世界。一时俱下不能令佛心有惊怖。乃至一毛亦不摇动疏。具那罗延支

  • 释摩诃衍论 第八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八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就此分中则有七门。云何为七。一者能治所治契当门。二者信心品类分剖门。三者修行方便善巧门。四者广释魔事对治门。五者赞叹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法語示隱元上座向上關捩,纔恁麼便不恁麼,擬不恁麼卻又恁麼,要是眼辨手親底,向急風頭上作得主,坐得穩、把得住,見有問著,便用痛拳,擬欲如何,直與推出。放開大手腳,騰踏當機龍象,掀翻玄妙窠窟,棒喝提持,要人深領,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