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七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领阁事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总裁正红旗满洲都统管理工部光禄寺事务内大臣辅国公军功加一级随带加六级纪录十七次臣宗室载龄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方略馆总裁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教习庶吉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国子监事务加九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六级纪录十九次臣沈桂芬稿本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头品顶带礼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徐桐等奉敕修

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庚午朔。  

○辛未。谕内阁、岑毓英奏、遵查通省荒熟田地。酌拟应惩应减钱粮成数一摺。据称上年钱粮。仍系尽收尽解。开支军饷。本年委员分投丈量。按亩估计成数。已种田亩。自九成至五六成不等。荒芜田亩。自一成至四五成不等。请分别徵收减免等语。云南甫就肃清。流亡未集。田亩半属荒芜。若将应徵钱粮照常徵收民力实有未逮。加恩着照所请。即自同治十三年起。予限十年。将滇省各属钱粮。按照此次清查已种田亩成数。分别徵收。其荒芜田地。各按成数。将应纳钱粮暂行蠲免。以苏民困。俟十年限满。面姓元气稍复。荒芜尽行开垦。再照旧额徵收。该督抚即刊刻誊黄。遍行晓谕。务使实惠均沾。毋任吏胥舞弊。用副朕轸念民艰至意。  

○吏部以大学士宝鋆应定何殿阁请。得旨、李鸿章着授为文华殿大学士。文祥着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宝鋆着授为体仁阁大学士。  

○壬申。陕甘总督左宗棠奏、甘肃补行计典。未满一年。本年大计。请展至下届并案办理。从之。  

○以循声卓着。予故广东盐运使钟谦钧交国史馆立传。  

○癸酉。以遗爱在民。予故四川彭山县知县升任道员蹇訚建立专祠。  

○追予四川各属阵亡殉难绅团宛象贤等暨妇女七百三十六名口分别旌恤如例。  

○甲戌。上疾增剧。  

○谕内阁、李宗羲奏、甄别现任道员。请旨降补一摺。江南盐巡道邓裕功。颇有嗜好。不知振作。着以同知降补。归部铨选。以肃官方。  

○谕军机大臣等、文煜等奏、查明新闻纸刊刻密件之陈言。已往香港。请饬查拏一摺。陈言即陈霭亭。系广东新会县人。经文煜等查明。于八月闲由台湾内渡。已回香港。事关漏洩机密要件。亟应查讯明确。以期水落石出。着张兆栋密饬所属。将陈言即陈蔼亭设法查拏解讯。从严惩办。原摺着钞给张兆栋阅看。将此由四百里各密谕知之。  

○两江总督李宗羲等奏、淮扬水势甚大。运道艰阻。拟将来年江北漕米改办海运一次。从之。  

○两江总督李宗羲因病解职。以江西巡抚刘坤一署两江总督。江西布政使刘秉璋署巡抚。上疾大渐。  

○酉刻。崩于养心殿东暖阁。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御养心殿西暖阁。召惇亲王奕誴、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孚郡王奕譓、惠郡王奕详、贝勒载治、载澂、公奕谟、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奕劻、景寿、军机大臣宝鋆、沈桂芬、李鸿藻、总管内务府大臣英桂、崇纶、魁龄、荣禄、明善、贵宝、文锡、弘德殿行走徐桐、翁同和、王庆祺、南书房行走黄钰、潘祖荫、孙诒经、徐郙、张家骧。入钦奉懿旨。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着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奉大行皇帝遗诏曰。朕蒙皇考文宗显皇帝覆载隆恩。付畀神器。冲龄践阼。寅绍丕基。临御以来。仰蒙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宵旰忧劳。嗣奉懿旨。命朕亲裁大政。仰维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本。自维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十余年来。禀承慈训。勤求上理。虽幸官军所至。粤捻各逆。次第削平。滇黔关陇苗匪回匪。分别剿抚。俱臻安靖。而兵燹之余。吾民疮痍未复。每一念及。寤寐难安。各直省遇有水旱偏灾。凡疆臣请蠲请赈。无不立沛恩。施深宫兢惕之怀。当为中外臣民所共见。朕体气素强。本年十一月适出天花。加意调摄。乃迩日以来。元气日亏。以致弥留不起。岂非天乎。顾念统绪至重。亟宜传付得人。兹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着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特谕。嗣皇帝仁孝聪明。必能钦承付托。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惟日矢忧勤惕励。于以知人安民。永保我丕丕基。并孝养两宫皇太后。仰慰慈怀。兼愿中外文武臣僚。共矢公忠。各勤厥职。用辅嗣皇帝郅隆之治。则朕怀藉慰矣。丧服仍依旧制二十七日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乙亥。未刻。大殓毕。奉安梓宫于乾清宫。  

○庚寅。奉移梓宫于观德殿。  

○光绪元年。二月。戊子。寅刻。皇后阿鲁特氏崩。  

○庚寅。定万年福地于双山峪。修建山陵。  

○甲午。奉移大行皇后梓宫于永思殿。  

○三月。己亥。恭上大行皇帝尊谥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庙号穆宗。  

○五月。戊申。恭上大行皇后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  

○九月。辛亥。奉移穆宗毅皇帝梓宫。暨孝哲毅皇后梓宫。暂安隆福寺行宫。派王大臣轮班敬谨守护。  

○光绪五年。三月。庚午。卯时。葬惠陵。  

○上在位十三年。圣寿十有九。上诞膺宝命。临御万邦。荷昊穹眷佑之隆。嗣列圣诒谋之远。冲龄践阼。蒙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四方多事。上祗承慈诲。垂拱无为。而天与人归。不数年闲。削平大憝。亲政后宵衣旰食。纲举目张。庶事用康。八方厎定。懿欤盛哉。洵天生敦毓徇齐之主。上符元会。下济烝民。用是海宇荡平。中外慑服。迩安远至。万国输诚。骏列鸿猷。为千古罕觏之隆轨也。臣等职司剬辑。自辛酉七月。迄甲戌十二月。厘为书三百七十四卷。敬举数端。附识<??闲>未。虽未足揄扬于万一。亦以宣上德而抒下情云尔。一曰敬天。惟天祚圣。惟圣宪天。上兢业为心。默孚苍縡。故能斡旋气运。感召祥和。每逢春祈夏雩圜丘方泽诸大祀。深宫斋戒。必敬必诚。癸酉冬至。亲诣南郊。特摅宸翰。有钦承慈训光前烈。重荷仔肩惕藐躬之句。仰见宸衷寅畏。顾諟时深。其或旸雨偶愆。祷祈维谨。祥霙甘澍。有感斯通。惟念切民依。故德动天鉴也。当捷奏频传。潢池永靖。敬告天地。观洽神人。聿昭笃祐之庥。弥抱持盈之惧。他若荐馨方社。望秩山川。肸响丰融。幽明一贯。凡群祀百灵之助顺者。靡不锡题赐号。崇德报功。则皆本旦明昭事之忱。推而广之者也。一曰法祖。我朝显庸创制。垂三百年。圣谟洋洋。规为大备。上奉任姒之教。事事恪循祖训。率由旧章。御极之初。虽未躬揽几务。而太庙祭享。必于前期亲诣。内外宫殿供奉神御之所。岁时展拜。备极敬恭。若夫讲学亲师。则同符圣祖。戡乱致治。则克迪前光。继业延洪。遹追先德已。岁在癸甲。祗谒东西陵。瞻弓剑于桥山。观鞸琫于汭水。忾闻僾见。凄怆瞻依。盖笃永思。缵丕绪也。由是懿亲可大任。而倚畀必专。尊行则不名。而跽拜胥免。分府则厚赉。而谊重亲亲。赐奠则躬临。而礼隆长长。赏延于世。不以子孙之罪掩功。罚及其身。不以宗室之情废法。至于训骑射。重国书。又皆堂构克承。勿替引之者也。且夫万几之纷。一勤胥理。上六龄嗣服。仰赖思齐之化。俯听谠议之陈。舜知益宏。尧聪日扩。闻水旱盗贼之警。则宴逸常惩。视经营规画之方。则机宜洞悉。洎乎亲裁大政。批答章奏。引对臣工。剖决如流。先劳罔倦。固由天行之不息。实法地道之永贞。综计十三年中。训饬疆圻。勉励将士。延揽耆硕。宠摺循良。教养兼筹。恩威并布。四维既举。百度咸贞。于是勤转漕以实京仓。筹度支以裕国用。广屯垦以开榛棘。严法令以靖萑符。诛宦寺之行私。则宫掖不干朝政。奖远人之慕义。则藩部悉被恩膏。牧令则甄别时行。而官邪必斥。舆台则名器弗假。而流品必分。至若立界牌。议条约。制机器。兴船政。通商西域。遣使重洋。或创或因。经权悉协。要皆黼座之精神。所弥纶而周浃也。上之勤政有如此者。政在养民。民先足食。减东南之额赋。永沐皇仁。拯兵燹之遗黎。必周实惠。近而京畿设厂。煮糜频施。远而各省蠲租。捍灾是亟。建元之始。免天下钱粮以千万计。暨造舟亲迎之岁。彩衣介寿之年。三沛恩纶。悉除逋赋。普天率土。稽首胪欢。然犹虑被扰之区。无以生聚也。为之筑城堡以卫身家。浚湖河以备旱潦。裁厘卡以畅行旋。免米捐以恤商农。发内帑截岁漕以赈饥。而生者蒙福。瘗枯骨禁火葬以厚俗。而殁者衔恩。决囚每予矜全。减死者无虑千百。断狱必求详审。覆谳者至于再三。凡兹惠闿之施。悉禀徽柔之德。上之爱民有如此者。上胜衣就传。颖悟轶伦。嗣奉懿旨读书弘德殿。选择儒臣。讲解大学衍义。淹贯历代诸书。稽治法于唐虞。接心源于孔孟。以古为鉴。与日俱新。天藻辉煌。裒然成集。其发明经义。与评伦史事诸作。词严义正。精确不磨。用能嘉惠士林。昌明正学。修曲阜文庙而圣道尊。葺各省黉宫而儒术重。加广学额中额而士气振。增祀先贤先儒而潜德彰。勖实学于词林。登优行于廷试。整太学课士之规。申教职旷官之戒。兴廉举孝。旌节褎忠。炳炳麟麟。同风三代矣。犹复严磨勘以绝徼幸。添号舍以广摉罗。益边徼之泮林。复驻防之乡试。设镌书局于直省。创同文馆于上都。恩榜一开。正科四举。人才荟萃。多士奋兴。则文德之诞敷者宏也。国家承平日久。奸宄潜萌。会匪起于粤西。捻氛扰及河朔。先后二十年。蔓延十余省。文宗显皇帝屡兴赫怒之师。未竟观成之志。上矩循坤厚。运际乾元。挞伐大张。威棱远播。灌金陵之窟穴。埽中土之烽烟。克江浙而势如破竹。平颍亳而焰熄顽苗。歼渠魁于豫蜀之闲。殄余孽于晋秦之界。皖鄂之干戈既戢。闽瓯之氛祲俱销。遂乃饮至策勋。论功行赏。称觞璇室而文母多欣。荐斝珠邱而先灵大慰。既而黔滇静谧。关陇廓清。缅甸之象遥来。越南之使踵至。然且图治未乱。保邦未危。命重臣周视水师。饬疆吏严申军令。防河防海。叠布谕辞。旗营绿营。一新壁垒。肄武南苑。训士卒以知方。遣帅新疆。复版图以辟宇。自非神谋烛远。天策扬威。安能雷动风行若是乎。海外诸国。启衅则易。服教为难。上宏施覆帱之仁。务协羁縻之义。彼狡焉思逞者。亦皆化其枭桀。就我范围。瞻觐天威。且至股票也。则武功之震叠者远也。夫钦天道。绳祖武。茂典也。饬庶政。諴万民。丰规也。经文纬武。卓哉煌煌神明之式也。而仰窥纯孝之性。恭俭之德。与夫用人谋治之方。则又?绎之而莫能尽焉。粤自谅阴即位。孺慕益深。居戚倚庐。竭哀尽敬。遂遵懿教。奉灵轝。归自滦阳。重光大业。厥后定陵敷土。展礼将虔。诚孝之思。达乎幽漠。以天下养。悦慈母心。侍膳问安。寒暑无闲。良辰上寿。则娱志于宫闱。跸路随行。则承欢于行殿。婚礼成而后妃奉斝。喜洽一堂。庆典举而圣母延厘。恩覃九土。徽称三上。懿范永昭。洵帝者之上仪。皇家之景福已。至于封先朝之嫔御。晋懿戚以公侯。敦本睦姻。推仁锡类。夫是以孝治懋而天下咸知有尊亲也。移俗易风。敦崇节俭。斥祁言之骚扰。儆内府之繁奢。宗室治游。惩其偭错。藩臣宴乐。罚其怠荒。大婚为典礼攸关。命无糜费。陪都为根本所系。谕戒浮华。方物宜贡而暂停。钜工虽兴而复辍。不献俘以夸功烈。不加赋以益度支。不矜禾麦之祥。丰年为宝。不侈日星之瑞。实事是求。盖澹定本性生。朴素承家法。不仅以饷糈支绌。时事艰难而为是表撝谦戒逸豫也。进退臣工。知人则哲。跋扈者明正典刑。阿附者立予罢斥。丧师失律者必诛。捏功讳败者毋赦。然而严以戮罪。未尝不宽以用才。观夫涤前愆。宥小过。拔勇士。擢谋臣。予投诚以自新。释胁从而罔治。外则命元老以专节钺。内则任亲臣以统神机。勋高者置之台衡。绩懋者加以世职。颁爵重元戎之赏。易名隆异数之恩。宣史馆以着忠勤。给勇号以昭果锐。录战功而封其先世。妥毅魄而官其后人。所以鼓舞贤才。恢复疆宇者。胥是道也。军务方殷。庙谟尽善。或饬募勇以助兵。或奖练团以拒寇。戎机所系。刍荛亦许敷陈。军饷虽繁。州县仍惩荷派。逮乎韬戈解甲。善后尤难。撤营勇则防其驿骚。摉余党则虑其潜匿。裁协饷以纾其筹措。行保甲以密其逻巡。劝农桑。行补助。所以敦本也。袪奇衺。遏僭侈。所以节流也。举闇修。勉绩学。所以尚德也。赏平反。禁私押。所以省刑也。河运与海运兼行。而利还防弊。回民与汉民一视。而莠亦为良。报垦升科。治行边塞。读书入监。化及外臣。亿万年之方略长垂。六七作之声灵丕绍。方且扇巍显翼。甄殷陶周。驾两汉而上之。视三唐而蔑如矣。宜乎大德必得寿。无逸则永年。远符耄期之圣人。上媲古稀之天子。而乃天花甫谢。圣体违和。遽弃臣民。莫攀龙驭。一时垓埏赤子。陬澨苍生。衢谣壤击之伦。栈嶂航瀛之侣。莫不痛失怙恃。奔走号呼。于此见人心之感戴者深。而至仁大孝俊德丰功之震方区而沦肌髓者非一日也。继自今金匮石室。式焕宏谟。方策留贻。永永无极。大哉圣乎。传所谓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 硃修之 宗悫 王玄谟·沈约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脱脱
  ●卷二·李心传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八·陈厚耀
  路史卷四·罗泌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九·佚名
  一五○八 谕内阁原任礼部侍郎胡煦着加恩补行赐谥·佚名
  提要·马令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550)·司马光
  卷二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二·钱若水
  同治元年四月初十日·曾国藩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阮阅

      ●卷四十一·歌咏门  熙宁间,奉诏定蜀楚秦民(氏)三家所献书,得一弊纸,所书花蕊夫人诗〔共〕三十二首,乃夫人亲笔,而辞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取。前受诏定三家书者,又斥去之,甚

  • 原叙·赖良

    大雅集原叙客有赖良氏来谒余七者寮致其请曰昔山谷老人在戎州叹曰安得一奇士有力者尽刻杜公东西川及防州诗使大雅之音复盈三巴之耳有杨生素者任之刻石作堂因以大雅名之先生鐡雅虽已徧传海内而兵变后诸作人未识者有之请

  • 第二十八回 三百年捱不到祸乱相寻·黄士衡

    词曰: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宫褒贬处,得趣,不摇纨扇自然凉。却说唐太宗讳世民,高祖次子,母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见之日:“龙凤之姿

  •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又吏部等衙门会议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四库馆进过书籍十四次,其中错误次数之总裁、总阅皇八子仪郡王、大学士嵇璜、吏部左侍郎王杰、户部侍郎董诰、

  • 卷十五·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五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孔子仕鲁【仲 由 冉求端木赐 高柴】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犂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刼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

  •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赧王燕昭王问郭隗曰得贤士与之共国以雪先王之耻或问燕昭可谓贤君欤曰复雠天下之大义也记礼者曰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寝苫枕干弗与共天下此天之经地之义所谓民彞也周幽之祸申侯为之平王忘雠而戍申扬之水之诗

  • 席阐文传·姚思廉

    席阐文,安定临泾人。年少时孤苦贫穷,涉猎书史。齐朝初年,为雍州刺史萧赤斧中兵参军,因此和他的儿子萧颖胄关系融洽。又任西中郎中兵参军,统领城局。高祖将要起义时,阐文深劝之,颖胄的态度与他一致,但仍派田祖恭私下报告高祖,并

  • 卷一百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十七歌颂【三十七】万夀三赋翰林院庶吉士【臣】洪梧【臣】闻太乙所居是为紫极春皇之国厥有神洲昂南夥凤之园亢外流乌之会古者祥呈辰下瑞纪云飞受禄

  • 卷一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七金石略【三】石【二】大内御制斋宫六章章十四句【乾隆七年行书】御制英华殿菩提树诗【乾隆七年五言古一首二十六年七言古一首俱行书】御制建福宫新春诗【乾隆八年七言律三首行书】御书

  • 卷八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八 朱批佛喜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十一日四川布政使【臣】佛喜谨 奏为遵 旨据实密奏事窃【臣】钦奉 圣主密谕闻罗殷泰操守平常尔到四川留心察访密奏钦此钦遵【臣】到任之後查川省地丁税课钱

  • 通制条格卷第二·拜住

     户令  户例至元七年八月,尚书省户部,据各路见取勘不当差户计协济见当差人户,于内析居户计,若户长与户下户俱愿析居,别无定夺,中间却有户长愿户下不肯从顺,户下愿户长却不从顺,议得:见钦奉圣旨条画:壬子年合并抄上户计,自愿析

  • 卷一·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一    宋 郑伯谦 撰敎化【论六典以为民极】或问周公之叙六典也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之下每终之以为民极此特建国之始耳未见其有与于民也民何以遽取极于此哉曰先王之教天下未始有精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朱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陈雄曰】深解义趣者。须菩提心悟真空无相义趣也。涕泪悲泣者。伤我值遇之晚。

  • 答觉非问(十三则)·太虚

    答一:济生会假扶乩行善事,同善社借孔附佛,欺罔人世,皆迷信仙鬼者,与佛教初不相干也。  答二:知进香求福,不知正法,大都习俗使然。亦由能读书明理者少,故佛教之经论虽灿然大备,而知之者卒鲜矣!  答三:念佛持斋,固亦有益,但若能明

  • 佛说千佛因缘经·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千人俱。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楼频蠡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栴

  • 卷第六·佚名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六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龙树菩萨临去此世。告大弟子迦那提婆。善男子听。佛以大悲愍伤众生。演甘露味利益来世。次第相付乃至于我。我欲去世嘱累于汝。汝当流布至心受持。提婆敬诺当承尊教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四·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四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二明教摄者教有二种。 ▲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 ▲二者诸宗立教不同今当略释。 二者诸宗立教等者由前经藏有权实等故有此门於中三一

  • 玎玎珰珰盆儿鬼·佚名

    元杂剧剧本。作者不详。汴梁人杨国用算命称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因此外出避难兼做买卖。第99日归家途中,借宿于烧盆罐的赵家。赵氏夫妻图财害命, 将杨骨灰烧制成瓦盆, 送给张忄敝古。 盆魂要求张忄敝古代己向包拯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