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序〕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義,頗著文焉。〇徐孚遠曰:惟董生所作,推明春秋之指,其餘雖沿其名,自別記事,不屬春秋也。

〔周平王十七年〕〔陳〕陳文公圉元年,生桓公鮑、厲公他。他母蔡女。〇按厲公名躍,非他。

〔周莊王元年〕〔鄭〕鄭昭公元年,忽母鄧女,祭仲取之。〇按取之,爲公取之也。

〔周莊王四年〕〔鄭〕鄭子嬰元年,子亹之弟。〇按子嬰左作子儀。

〔周釐王四年〕〔晉〕晉武公稱并晉,已立二十八年,不更元,因其元年。〇按世家,與曲沃通年,卽位凡三十九年而卒,此二十八年誤。

〔周惠王二年〕〔蔡〕按哀侯留楚九年死。

〔周惠王十五年〕〔魯〕莊公弟叔牙鴆死,子般。季友奔陳,立湣公。〇按子般下脫「卒」字。

〔周襄王五年〕〔秦〕丕豹欲無與,公不廳,輸晉粟,起雍至絳。〇按前脫「晉饑請粟」句。

〔周定王二十年〕〔鄭〕晉欒書取我范。〇按范,左作汜、祭,鄭二邑。鄭無范地,或「汜」字之誤。

〔周靈王九年〕王叔奔晉。〇按王叔陳生與伯輿爭政,訟不勝,王叔奔晉。

〔周靈王十年〕〔秦〕我使庶長鮑伐晉救魏,敗之櫟。〇按左云救鄭,「魏」字誤。

〔周景王二年〕〔鄭〕諸公子爭寵相殺,子產、子成止之。〇按左云又欲殺子產,子皮止之。脫「又欲殺」三字,「成」字誤。

〔周敬王二年〕〔鄭〕公如晉請内王。〇按諸本皆入燕,表誤。

讀十二諸侯年表

讀十二諸侯年表以周爲主。

茅坤曰:孔子作春秋,而太史公得因之,以表本末盛衰之迹也。

索隱云:篇言十二,實敍十三者,賤夷狄,不數吳,又霸在後故也。不數吳而敍之者,闔閭霸盟上國故也。

蘇洵曰:越不與中國會盟,故不敍。〈有越世家而不列于表。〉

按十二諸侯年表並與三代世表之末相接續,魯始真公,齊始武公,晉始靖侯,秦始秦仲,楚始熊勇,宋始釐公,衛始釐侯,陳始幽公,蔡始武侯,曹始夷伯,燕始惠侯,皆所謂自共和也。三代世表下十二國無鄭者,鄭至周宣王始封其母弟友也。吳壽夢始見于周簡王元年。

冠周于上,尊王室也。書甲子于周之上,紀天道也。〈共和元年庚申以後但書六甲。〉表元年諸侯各以次相及,詳曆數也。書孔子生,尊聖人也。書孔子去留,悼道之不行也。書諸侯相侵伐,明王室不能討也。書簒逆,罪無君也。災異必書,敬天也。書會盟,重息民,且見夷、夏之勢所由分也。書弑逆臣,明法也。諸侯之事,必舉其要,謂春秋、國語學者所譏盛衰大指也。觀世家所載之詳,乃知此表斷其義,不騁其詞,非獨具年月世譜而已。蓋自厲而宣,自幽而平,周轍既東,以及春秋二百四十年之大勢也。

讀十二諸侯年表補

司馬貞謂篇言十二,實敍十三者,賤夷狄,不數吳,又霸在後故。竊疑楚亦夷也,何以數?况吳又太伯後耶!至于霸在後,尤非。十二國非皆霸者,何論先後?所疑者,十二國始封皆列世表之下,鄭以宣王始封紀年,獨吳前既不列于世表,而年表初亦不載,何也?謂吳壽夢始見春秋迺書,夫春秋始平王四十九年,前所書十二國,初不以見于經也。吳自太伯以後,歷載世家,又非不可詳敍,而不數,莫得其義。或者舊譜十二不及吳,史公以吳通中國會盟,故敍之而數,仍其舊耶?

表于日食灾異必書,謹天戒也。書于魯表,從魯史也。外此惟三川震,彗星入斗屬周,梁山崩,星出婺女屬晉,彗星見屬齊、屬秦,隕石鷁飛,熒惑守心屬宋,于其境也。

盟會不書,不勝書也。有書者,美惡之大者也。

戰伐圍取不書,不勝書也。有書者,美惡之大者也。

周定王以後,晉、楚爭鄭,屢書,傷霸之衰,楚之横也。

朝聘不書,不勝書也。魯公如晉、如楚悉書,傷不自立也。

于國君嗣位則必詳表,以紀年不詳則失也。

平王室、戍周、城周必書,尊王也。

滅國必書,傷不祀也。

迎女、送女、娶夫人不悉書,書者有爲也。

淫者必書,淫則亂也。

國内亂,必紀本末,重内治也。

殺逐必紀本末,正始也。

重耳過諸國,悉書有禮無禮者,譏晉文之陋也。

秦書初立西畤,祠白帝,懼始僭也。

卿卒不書。晉襄公六年,書趙成子、欒貞子、霍伯、臼季皆卒,明年書公卒,傷賢臣亡,霸業衰也。至悼而復,則書其言曰:吾用魏絳,九合諸侯。

書齊景公與晏子狩,入魯問禮,賢晏子也,故其事與言屢書。

書子產爲卿,賢子產也,故其事與言屢書。

吳季子來魯及齊、晉、鄭皆書,賢季子也。于衛不書,闕也。

梁山崩,表云伯宗隱其人而用其言,譏伯宗也。卒爲三郤殺,故曰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也。

宋表書以羊羮陷鄭,鄭表書以黿故殺君,見飲食細節能召禍也。

秦表書以盜食善馬士得破晉,勸德施也。

事變必書,紀異也。如生有髭,殺人絳市被蘇,手文爲魯夫人,鄭姞賜蘭,曹夢社宫之類。

書伍子胥鞭平王墓,譏已甚也。〈申包胥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讎,其已甚乎!子胥曰: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或曰予復讎也。公羊傳云:父不受誅,子復讎可也。

衛武公、晉文侯、鄭武公之賢不一書,凡見于詩書者,皆弗表也。

存疑

魯世家云:懿公兄括之子伯御,與魯人弑懿公而自立。在位十一年,宣王伐魯,殺伯御,立孝公。表不書伯御卽書魯孝公,何也?豈弑君者不得書乎?春秋書者衆矣。孝公實在位二十七年,表紀三十八年,似非實録。

周襄王元年,齊率戎伐晉,亂至高梁還。此宜入齊表或晉表,不當入魯表。左傳云:令不及魯,故不書。

齊表頃公十一年,如晉,欲王晉,晉不敢受。按春秋傳,齊侯朝于晉,將授玉。杜氏註云:凡諸侯相朝,升堂,授玉于两楹之間。索隱于齊世家引張衡之言,謂諸侯朝天子執玉,既授而反之。諸侯自相朝,則不授玉,齊頃公授玉,是欲尊晉爲王,故史公採其言而書之。按周禮典瑞:公侯伯子男執圭璧,以朝覲宗遇會同于王,諸侯相見亦如之。鄭司農云:亦執圭璧以相見,故邾隱公來朝執玉高,魯定公受玉卑。是諸侯相朝,未嘗不授玉也。安得據張衡之言,遂云欲王晉耶?且衡東漢人,索隱亦失考。

周靈王十七年,諸侯同圍齊,齊侯敗走入臨菑,晏嬰止公,公弗從,晉焚郭中而去。齊表云晉圍臨菑,晏嬰大破之,疑誤。

晉表重耳聞管仲死,去翟之齊,晉文何畏管仲耶?豈仲猶楚子玉輩耶?不可解。春秋、國語、晉世家俱未載此,疑誤。

楚武王五十一年表云:王伐隨,夫人心動,王卒軍中。按左傳,楚武王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蕩。夫人曰:王禄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表語疑誤。

宋大水,表云:公自罪。魯使臧文仲來弔。按左傳,文仲來弔,宋對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安得卽書公自罪于來弔之前耶?宋世家云:魯使臧文仲來弔水,公自罪曰云云,較明。

衛襄公九年表云:夫人姜氏無子。當有立賤妾子元爲嗣句,以便下書衛靈公元年,疑缺。

蔡表:東國殺平侯子而自立。蔡悼侯東國元年,奔楚。按春秋魯昭公二十年,蔡平侯卒,太子朱立,楚費無極取貨于東國,而謂蔡人曰:將立東國,不從必圍蔡。蔡人懼,出朱而立東國。經書「冬,蔡侯朱出奔楚」。是朱已成君,未見殺也。出奔者朱,繫于東國元年下,亦誤。

鄭表云:太子忽救齊,齊將妻之,當有「忽辭」二字,疑闕。

鄭表書渠彌殺昭公,書齊殺子亹。子嬰十四年,亦當書「甫瑕殺子嬰」,疑缺。

鄭簡公十二年表,子產爲卿。聲公五年表,子產卒。按左傳,子產卒于魯昭公二十年,鄭定公之八年也。定公十六年卒,獻公立。獻公十三年卒,聲公立。是子產惟相簡、定二君,並未相獻、聲也。後人云歷相四君,襲史表、世家之訛。

宋武公十八年,書生魯桓公母。鄭莊公元年,書祭仲生。齊僖公元年,書同母弟夷仲生。陳厲公二年,書生敬仲完。其他不書,獨書此數人者,疑亦舊冊所有,筆削未凈耳。如謂義所在,春秋可勝書耶?惟魯襄公二十二年,書孔子生,乃尊聖之辭,爲不同耳。

表中有撮敍一二語,多簡而未明,疑有脫誤。如齊表「彗星見,晏子曰田氏有德于齊,可畏」,宋表「熒惑守心,子韋曰善」,鄭表「子產曰三國不會」之類。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 前燕録十·崔鸿
  第三十四回 齐嗣主临丧笑秃鹙 魏淫后流涕陈巫盅·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一一七三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金佗续编卷三·岳珂
  ●名卿绩纪一·王世贞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弘光实录钞卷二·佚名
  费宏传·张廷玉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九·丁传靖
  卷二十三·杨士奇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司马光
  卷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佥事思济(秋冈先生集)·顾嗣立

    思济,字济民,号秋冈,柘城人。以才器见称于时辈,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备顾问。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姚枢、许衡皆器重之,除右司都事,从中书廉希宪行省山东,未几召还,迁同知高唐州,入拜监察御史,出知沁州,迁同知绍兴路总管,转同知两

  • 第三十三出 陷选·周履靖

    【梨花儿】〔杂扮皁隶随丑上〕六路衙门最有兴。终朝嚷嚷不曾静。谁知皇帝也来寻。嗏。移文要我选宫嫔。自家杭州府总捕官是也。上司行下文书。道朝廷大选宫女。钦差宫监。遍历江南。不日将到。本府须要整备应诏。早

  • 七言巻三十四·洪迈

      七言  长安早春        施肩吾  报花消息是春风未见先教何处红想得芳园十馀日万家身在画屏中  再酬李先辈  清辞再发郢人家字字新移锦上花能使龙宫买绡女低回不敢织轻霞  寄隠者  路绝空林无

  • 李羣玉诗后集巻一·李群玉

    仙明洲口号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緑隂初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玉叶疎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义鱼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蓬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春卜鳯凰玉佩定催红粉色锦衾应惹翠芸香

  • 孤雁·闻一多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 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拆散了阵字, 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 迸出这样的哀音; 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热情!孤寂的流落者! 不须叫喊得哟! 你那沉细的音波, 在这大海底

  •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班固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

  • 卷第二百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九〔起玄黓敦牂(壬午),尽柔兆阉茂(丙戌),凡五年。〕高宗天皇大圣大

  • ◎帐房先生大手笔·吴虞公

    上海四马路某旅馆近为优待顾客起见,在客厅旁另辟一阅报室。其内各报俱全,以供旅客之消遣。讵有一般外路客阅报时,每喜摇头摆脑高声朗诵,旁人虽厌恶其烦,卒无法奈何。乃共诉之帐房。该旅馆主人以同是主客,觉左右为难,因筹得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纪昀

    列传宋 【六十五】○宋六十五孙鼛吴时李昭玘黄廉朱服张舜民盛陶章衡颜复孙升 韩川龚鼎臣郑穆席旦乔执中傅楫沈畸徐绩张汝明 黄葆 光 石公弼张克公 毛注洪彦升锺傅陶节夫 毛渐王祖道 张庄赵 遹孙鼛吴时李昭玘

  • 动物篇第五·张载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谓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谓魄。 

  • 读书録卷五·薛瑄

    易大象重坤相因其势极厚君子法之以厚徳载物水洊至君子以常徳行习教事水相续不已有恒乆之意故君子以常徳行相沓而来有重复之意故君子以习教事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逺小人不恶而严天髙去而不留山卑下而常止有悬絶不相及之势

  • 卷一百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朱子家礼祠堂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

  •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梁漱溟

    今天有三个意思要和大家说。第一个意思是:师生之间切不要使之落于应付,应常常以坦白的心相示,而求其相通。如果落于应付,则此种生活殊无意趣。大概在先生一面,心里要能够平平静静的,不存一个要责望同学以非如何不可的意思;也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四无量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五眼清净。若四无量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四无量清净。

  • 天帝释问品第二·佚名

    尔时帝释与四万天子四天王,与二万天子梵众天。与万天子梵辅天。与五千天子俱皆来会坐。诸天子宿命功德光耀巍危持佛神力明彻照。释问善业言:是诸天子大会欲听说智度无极。云何闿士大士於大明中立乎。善业曰:诸天子。乐闻

  • 维摩经略疏卷第三·智顗

    方便品之初此品次佛国来者。即是为破有为缘集显不思议法身扶成如来净国之教。大圣意多今略为三。初明此品次佛国来。二略释方便义。三入文解释。初意者前于普集已说真性解脱之体。次于此经阐扬佛国因果之宗。为未晓者

  • 宋词三百首·朱祖谋

    朱祖谋(1857—1931)编选。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讴尹,又号上强村民,即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一名进士,历充国史馆协修、累迁礼部侍郎。后隐居苏州。早岁工诗,四十岁后专工词学。所作词在

  • 蒋党内幕·恽逸群

    翊勋(恽逸群)著。韬奋书店1949年6月初版。除《前言》外,分31节,有《曾国藩的治兵术》、《阴谋起家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最后代理人》、《流氓本色》、《CC团》、《蓝衣社》、《十三太保》、《政学系》、《孔宋财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