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六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领阁事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总裁正红旗满洲都统管理工部光禄寺事务内大臣辅国公军功加一级随带加六级纪录十七次臣宗室载龄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武英殿总裁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教习庶吉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国子监事务加九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六级纪录十九次臣沈桂芬稿本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头品顶带礼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徐桐等奉敕修

同治八年。己巳。六月。辛丑朔。上诣绥履殿问慈安皇太后安。平安室问慈禧皇太后安。至庚午皆如之。  

○谕内阁、景寿、察杭阿奏、查明崇文门并无勒索大贡官物银两一摺。前因御史全善等奏、苏州织造委员管解龙衣大贡。并缎匹库官物。被崇文门税务衙门扣留。当谕景寿等查办。兹据查明并无勒索情弊。即着无庸置议。嗣后解京贡物及承解官物者。着户部传知各关差织造等。遵照旧章。报明崇文门税务衙门放行。毋许稍有留难。傥查有胥吏差役人等藉端勒索。即着该监督从严惩办。管解委员。亦不得藉贡差为名。夹带私货。希图偷漏。以重税课。  

○谕军机大臣等、恩麟奏、密陈抵藏查明大概情形等语。据称诺们罕年近七旬。不甚讲求公事。着恩麟随时留心察看。据实具奏。前岁廓尔喀贡使回藏。颇露不逊情状。该夷恭顺已久。恩麟务当妥为驾驭。毋使别生枝节。尤宜不动声色。严密防闲。披楞廓尔喀等国毗连藏地。往来贸易。日久相安。何以该夷等与唐古特不甚相洽。时存挟制之心。傥任其积不相能。致开边衅。于大局亦有关系。着恩麟体察情形。随时于交涉事件。妥为区画。以期消患未萌。毋稍大意。该大臣整顿藏务。如番官中有不妥协者。即与该诺们罕商量更换。傥另有别情。着即密为奏闻。毋稍徇隐。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恩麟奏、请饬催四川应解藏饷一摺。西藏僻处边陲。地方瘠苦。四川每年额解藏饷六万余两。连年积欠。已至三十三万余两之多。该处各塘兵丁。甚为困苦。亟应力筹接济。着吴棠于每年额解饷银。如数报解。毋稍短绌。其连年积欠之饷。并着每年带解三四万两。以济要需。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以蒙混报销。前任昌陵礼部郎中桂薰下部严议。  

○壬寅。以神灵显佑。颁河南临漳县漳神庙扁额。曰双源汇泽。  

○谕内阁、前据御史范熙溥奏参湖北幕友徐翼夤缘招摇各款。谕令该省督抚查办。兹据李鸿章查明具奏。此案候选知府徐翼、在将军巴扬阿署中办理文案。虽无夤缘确据。惟既系幕友。即不应干预外事。乃招致降人莫淐幅等。投效将军衙门。查拏教匪。莫淐幅等遇事骚扰。控案累累。皆徐翼引用匪人所致。该员访闻河南教匪甚多。辄令莫淐幅等句至荆州。议欲诱入城中捦拏。不顾人心惊惶。实属荒谬。惟念该员于拏获教首刘汉忠案内。尚属在事出力。着从宽撤销前次知府花翎保案。勒令回籍。不准在荆州逗遛。以示薄惩。千总莫淐幅、前以诱捦刘汉忠保得官职。乃不知检束。辄敢藉端滋扰。情殊可恶。着即斥革。提省审明被控各案。再行按律惩办。荆州将军巴扬阿、保举徐翼、及饬拏教党。事属因公。尚无回护情事。着免其置议。惟查拏教匪。并不由地方官解勘。径行审讯。殊属非是。嗣后如访有教匪潜匿。着知会督抚饬属查拏解勘。毋庸由将军审办。以符体制。  

○又谕、前因山东布政使潘鼎新请假回籍省亲。当经降旨给假三个月。兹据李鸿章奏、该员之母年届七旬。病势益增。恳请续假。并先行开缺等语。潘鼎新着准其开缺。再行赏假两个月。俟假满后。即赴左宗棠军营。以资差遣。  

○谕军机大臣等、穆图善奏、通筹全局。请饬催马队助剿。并请饬鲍超酌带旧部来甘。专顾南路各摺片。前调吉林黑龙江马队。据富明阿、德英等、先后陈奏。因存营兵数无多。各挑派五百名。业已起程赴甘。穆图善于此项马队到后。即可斟酌军情。派往助剿。以壮声威。左宗棠现已派兵分道入陇。并带亲军驰赴泾州。即着迅速前进。恪遵历次谕旨。接受督篆。筹办一切。该大臣抵泾接篆后。距兰州尚远。省城防剿事宜。应如何严密布置之处。计早统筹全局。着即迅速奏闻。磴口现无贼踪。前谕金顺会合张曜、宋庆两军。扼要堵截。刘松山一军。现向花定进发。着即饬令迎头截击。毋令窜出边外。甯夏回众。久经安抚。此次官兵追截窜匪。偪进甯灵。恐致怀疑惊惧。左宗棠务当派员剀切晓谕。弹压抚绥。以免别生枝节。董志原踞匪。窜并金积堡后。贼势若何。着即随时具奏。南路河狄回匪。负嵎已久。穆图善以秦州吃紧。暂时撤军回顾。左宗棠接篆后。着即酌量情形。权衡缓急。次第剿办。穆图善所请调鲍超带兵赴甘专顾南路之处。着毋庸议。甘省回匪。四处纷扰。兼以饷需缺乏。穆图善尚能支持危局。力任其难。左宗棠与该将军同办一事。务当和衷共济。随时商办。以副委任。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广西盐运使孙观为按察使。  

○伯都讷副都统乌里布因病休致。以双城堡总管双福为伯都讷副都统。  

○予安徽等省军营历年阵亡伤亡把总刘士发等七十九员祭葬世职加等。  

○癸卯。谕军机大臣等、丰绅等奏、陕匪窜入甯夏境内。城防吃紧。回匪扑犯定远营各摺片。董志原回匪。由磴口窜扰灵州中卫。自河南甯安等堡至甯夏南乡及甯州同心堡预旺城等处。数百里内。遍地皆贼。甯夏满汉城防。极形吃重。刘松山一军。现向花定进发。即着左宗棠檄饬刘松山迅速前进。驰赴甯郡。以资救援。如刘松山军尚嫌单薄。着仍遵前旨。酌派郭宝昌带队。合军齐进。以资厚集。前谕金顺会合张曜、宋庆两军。扼要堵剿。现在能否统率所部。驰援甯夏。即着该署将军酌量办理。甯夏回众。久经安抚。现在甯匪滋扰。难保不又被煽惑。别滋事端。着左宗棠懔遵昨日谕旨。酌度机宜。悉心筹办。丰绅、谦禧、惟当就现有兵力。严密守御。不可稍有疏虞。昨据穆图善奏、中卫戒严。已派黄金山带勇二千。驰往防守。能否再为添拨数营。协同援剿。着该署督妥为布置回匪分窜蒙旗。扑犯定远营城池。应如何抽拨劲旅星驰援应之处。着丰绅、谦禧、咨商左宗棠等相机调度。将此由六百里谕知左宗棠、穆图善、金顺、丰绅、并传谕谦禧知之。  

○以通政使司副使刘有铭为太仆寺卿。  

○以山东按察使文彬为布政使。调江苏按察使李元华为山东按察使。以江苏苏松大道应宝时为按察使。  

○以记名总兵官张其光为浙江衢州镇总兵官。  

○拨山西火药一万斤。铅丸一万五千斤。火绳一万五千丈。解赴甘肃甯夏满营备用。  

○甲辰。谕内阁、御史王师曾奏、军务肃清省分。丁忧留营各员。请饬查明俱令补行守制。并佐杂人员所得功牌。概行缴销。不得冒称加衔各摺片。均着该部议奏。寻奏、丁忧人员。应统令回籍守制。佐杂人员。概行缴销功牌。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刘岳昭奏、官军进剿寻匪。大获胜仗攻克要险。并回目投诚各摺片。云南寻甸贼匪。踞险为巢。经总兵全祖凯等督率将弁。分路进攻。大获胜仗。已将七星桥文笔山章格各隘全行攻克。着刘岳昭乘此得手之际。仍严饬各该文武激励将士。迅拔州城。毋再迟延。其寻甸西南塘子集贤村等处二十余寨。均系为贼所胁。塘子回目马广具呈投诚。该匪旋抚旋变。是其惯技。此次自拔来归。意图立功赎罪。如果奋勉杀贼。自可宽其既往。予以自新。至寻甸逆目马添顺、嵩明逆目李芳沅等、畏惧求抚。是否出于至诚。着该督察看情形。相机办理。毋堕奸计。致贻后患。寻甸现尚得手。岑毓英务将省防严密布置。并将各路进剿事宜。与刘岳昭会商。迅殄贼氛。唐友耕所部川军。计早由东川一带南下。着该督抚等催令星速前进。与滇军联络声势。将省城东路贼匪。节节埽荡。毋任蔓延。寻甸接仗出力各员弁。着暂行存记。俟克复城池。再行请奖。其伤亡弁勇。一并汇案请恤。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添铸呼图克图扎萨克喇嘛印信。颁给罗布藏青饶汪曲。从驻藏大臣景纹请也。  

○乙巳。谕内阁、前因吏治亟须讲求。叠经降旨令各直省督抚择其循声素着者。胪列政迹。酌保数员。送部引见。候旨录用。嗣据各该督抚随时奏保。虽经量材拔擢。特恐贤能之员。尚未尽登荐剡。仍着各直省督抚随时留心察访。据实具奏。候旨调取引见。以备<??闲>用。其司道大员中。如有体用兼备者。亦着一并据实保奏。用备任使。傥有衰庸不职。并着随时参劾。以肃官方。该督抚等务当秉公举劾。不得徇一己之爱憎。致举错未得其平。以副朝廷整饬吏治。康保小民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岑毓英奏、提督督战受伤等语。云南提督马如龙。前在小遍桥打仗受伤。尚未痊愈。复出城攻克羊神庙贼垒。乘胜进攻江右馆。身中炮伤甚重。实属异常奋勇。着由内府发去如意拔毒散四料。交岑毓英转给该提督祗领。以资调理。  

○谕军机大臣等、岑毓英奏、官军肃清省东贼垒。攻克杨林团山等处各摺片。滇省东路贼匪。盘踞于十里铺等处。经岑毓英派令李维述等分路进攻。先将萧家山贼栅焚烧。贼向省北马村一带狂奔。自十里铺小偏桥至长坡六十余里。贼垒一律埽荡。其杨林团山等处踞匪。复经岑毓宝等乘胜剿击。斩馘或多。杨林富民。全境肃清。现已分兵进取。并规复澂江。即着岑毓英激励在事将士。奋力前进。将各路贼匪。痛加剿洗。以靖贼氛。并着会同马如龙将南门外余匪。迅图歼灭。用固省垣。马侍得一股。该抚务饬杨国发等相机堵剿。毋任上窜。致滋延蔓。据称署提督马如龙中炮子伤甚重。览奏深为廑系。该提督平时打仗。既能身先士卒。其筹画省防事宜。亦极周密。前已加恩将其补授云南提督。本日并由内府发去如意拔毒散四料。以示体恤。岑毓英于接奉此旨后。即将药料赍交该提督祇领。仍属令安心调理。俾得早日就痊。省城防守紧要。马如龙现已受伤。岑毓英一人力难搘拄。昨据刘岳昭奏进剿寻甸贼匪。攻克要隘。并回目均畏惧求抚。是寻甸一路。即可蒇事。该督当审度情形。饬令全祖凯等带兵攻剿。一面驰回省城。与岑毓英和衷商办。以重根本。毋得藉词迁延。是为至要。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予云南十里铺等处阵亡千总陈万朝等祭葬世职加等。  

○丁未。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温德勒克西因病解职。以记名副都统博崇武为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戊申。谕内阁、毛昶熙、衍秀奏、请将直隶派办运务委员。于此次漕务完竣后。择其尤为出力者。先行请奖。江浙及江北委员。一并择尤先奖等语。天津运务完竣。南北两局出力各委员。向由验米大臣分别劳绩。酌拟奖叙。咨由各该省督抚奏奖。虽此次海运米数加增。直隶委员叠为核减。差务较繁。江浙等省漕粮提前赶办。各该委员均尚奋勉。惟照章咨奖。已足以示鼓励。所有南北两局尤为出力各员。着毛昶熙、衍秀、仍查照向章。酌拟奖叙。分咨各该省督抚奏奖。以符定制。  

○以才不胜任。浙江知府图麟以同知降补。  

○以浙江台州等处剿匪出力。予总兵官张其光等加衔升叙有差。  

○缓徵山西临汾、垣曲、曲沃、绛、洪洞、五县被扰歉收地方民借仓谷。  

○己酉。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福济等奏、土尔扈特汗布彦乌勒哲依图、因游牧被扰。恳请暂赴京城当差。当经谕令理藩院议奏。兹据该衙门奏称、该汗如暂行来京当差。不日新疆平定。由京回牧。往返辛劳。似不足以示体恤。请饬福济等暂为安插等语。布彦乌勒哲依图因回逆扰害。不能回住游牧。固系实情。惟左宗棠现已督兵入陇。以次荡平甘匪。进定新疆。各蒙古人等自可回牧有期。该汗若复来京当差日后由京回牧。长途跋涉。往返徒劳。转非朝廷抚绥藩服之意。即着福济、荣全、锦丕勒多尔济、锡纶、传知该汗。此时毋庸来京。并于乌里雅苏台所属附近地方。择一妥善之区。将该汗并随带官兵三十七员名。暂行安插。一俟新疆底定。即令该汗就近回牧。较为省便。所有该汗应领俸银。仍着由京城支领。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翰林院侍读学士马恩溥奏、条陈滇省军务事宜四条一摺。云南用兵日久。师老兵疲。地方糜烂日甚。亟应广筹方略。以期日有起色。该学士籍隶云南。情形较熟。所称精选兵勇。于川黔就近招募一二万人。是否可行。周达武之军。能否由永北进剿大理。滇饷转运。应否于泸州或重庆设局办理。着刘岳昭、岑毓英、体察情形。咨商四川总督。妥筹具奏。至吏治与军务相表里。地方得人。则民生乐业。军务亦可渐平。滇省官常。年来日就废弛。着刘岳昭、岑毓英、实心整顿。其不能称职者。随时参劾。如有勤劳素着舆情爱戴者。亦即据实保奏。原摺均着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璟德兼署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庚戌。予山东历城等处阵亡殉难官绅勇丁妇女一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员名口分别旌恤如例。  

○辛亥。谕军机大臣等、丁宝桢奏、曲阜文庙各处要工。现已估计兴修。惟木植油漆颜料等物。山东无从购觅。现委监修委员候补知府周垚、开明应用实数。带领护照。前赴楚北汉口一带采买。着李鸿章、马新贻、丁日昌、郭柏荫、刘锟、李鹤年、各饬所属沿途各关。及税厘卡局。俟该委员押解前项物料到境时。立即照数点验放行。免其纳税。并按站妥为护送。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袁保恒奏、军营欠饷过久。请饬提银拨济一摺。据称左宗棠现已入甘。需饷甚迫。各省协饷。解到者不及一半。先尽采买转运之用。每营每月仅给盐菜银数百两。从未发过月饷。近则兼旬无解到之饷。并盐菜亦难照发。请饬山西河东道迅将欠饷筹拨等语。着郑敦谨转饬河东道于借提未用之二十万两外。加拨银十万两。共三十万两。克期派员解赴陕西粮台。交袁保恒转发各营。以固军心。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崇实、吴棠奏、川军援滇。会克寻甸州城一摺。前据刘岳昭奏、官军叠克要隘。寻甸逆匪。畏惧求抚。惟回逆变诈多端。遽许就抚。恐堕诡计。仍饬在事员弁并力攻剿等语。此次崇实等所奏会克州城情形。系由回匪开门纳款。是否畏慑军威。真心悔罪。抑系暂图免死。饥附饱扬。刘岳昭务当督饬各营严密防范。不可消涉大意。一切抚绥事宜。着饬道员彭瑞毓等妥为筹办。以期永久寻甸得手。则嵩明白当迎刃而解。省城亦可解围。着岑毓英激励将士。乘屡胜之威。与刘岳昭暨川省援滇各军。联络声势。迅埽逆氛。以靖边徼。崇实、吴棠、另片奏、鲍超病已就痊。惟精力尚未复元。吁恳稍假休息等语。鲍超病体全愈。可为国家宣力。深慰廑念。伊现由省城回籍休息。谅一两月后。必可调理复元。着崇实、吴棠、传知该提督即行来京陛见。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苏凤文、冯子材奏、进兵越南。剿贼叠胜一摺。逆匪吴亚终、由越南回窜粤西边境。经官军击退。遁归巢穴。苏凤文、冯子材、分饬各师由太平归顺取道进剿。叠挫凶锋。连破那排枯株淩淰大岭等匪巢。收复村寨数十处。正当乘此声势。迅殄逆氛。着苏凤文等饬令谢继贵等乘胜进兵。迅将通携木马等处贼寨。一律荡平。尽歼丑类。并随时知照夷兵。一体堵击。免致该逆窜逃。苏凤文另摺奏、进剿黔省苗匪老巢等语。贵州荔波九阡里苗匪。时出侵扰粤边。大为地方之患。现在孔宪隆等军所向克捷。已攻破该匪卡寨多处。直偪九阡老巢。剿办尚为得手。仍着苏凤文檄饬该员等。迅拔九阡苗寨埽穴捦渠。以靖边圉。并侦探清江苗逆。严加防范。毋令彼此句结。是为至要。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四川官军会克云南寻甸州城。赏道员刘岳曙巴图鲁名号。从九品萧有恺等蓝翎。余加衔升叙有差。予阵亡守备彭临风祭葬世职加等。  

○追予三世殉难江西九江镇总兵官马济美祖千总立成、父云骑尉文雄、战功事迹。附入国史馆马济美列传。并予建祠。  

○壬子。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董恂、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崇厚、办理奥斯马加国换约事宜。  

○补铸贵州兴义府知府、经历、儒学、兴义县知县、儒学、贞丰开麻哈等州知州、安南龙里瓮安修文贵定等县知县、册亨州同、大塘州判、新城县丞、清镇县儒学、各印信关防条记。从巡抚曾璧光请也。  

○癸丑。两江总督马新贻等奏、游勇刘建洪等句结滋事。拏获正法。得旨、着严拏在逃伙犯。务获究办。并确查各营已撤勇丁。悉数遣回本籍。毋任逗遛。一面饬令地方官编查保甲。以戢奸匪。毋得稍涉疏懈。  

○以克复云南寻甸州城。复总兵官李家福职。赏总兵官刘立兴、杨志林、参将周起凤。安绍钦。巴图鲁名号。道员彭瑞毓、都司王文保等花翎。知县吴宗焯等蓝翎。余加衔升叙有差。予阵亡副将沈可堂等祭葬世职加等。  

○追予江苏金山阵亡训导张玙等祭葬世职。  

○甲寅。谕内阁、兵部右侍郎伊精阿年逾六旬。步履维艰。着无庸在弘德殿行走。遇有兵部引见。并着免其带领。以体体恤。  

○谕军机大臣等、都察院奏、工部员外郎王梦熊、遣抱以贼围紧急等词赴该衙门呈?。据称上年盐茶厅匪徒张溃。在静甯威戎等处攻掠堡寨。嗣经收抚。该匪潜归威戎水洛城老巢。仍在静甯等处焚杀。抗拒官兵。十二月闲贼众三千余人围攻三河堡。日久未退。亟望官兵援救等语。左宗棠现已督师入陇。着即查明该处。如有贼匪窜扰。即行派兵剿洗。以靖地方。原呈着钞给阅看。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直隶总督曾国藩奏、请将广东琼州镇总兵官彭楚汉留于直隶差委。允之。  

○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福钤为广州汉军副都统。归化城副都统贵成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贵成未到任前。以头等侍卫祥裕署理。以黑龙江协领富勒珲为归化城副都统。  

○以直隶疏防永定河漫溢。总督曾国藩下部议处。道员徐继塘革职留任。革代理同知通判王维清、署县丞从九品岳翰职。仍留工效力。  

○予故前任河南归德镇总兵官朱南桂祭葬如提督例。谥勤勇。并予建祠。  

○乙卯。月食。  

○谕内阁、御史谭钧培奏、贵州被兵地方。请饬查明蠲缓钱粮一摺。贵州连年被贼扰害。小民颠沛流离。情殊可悯。现在甫经收复地方。元气未复。并有被贼扰各处。均应量加体恤。着该抚查明被扰轻重情形。将各该州县应徵钱粮。分别奏请蠲缓。以苏民困。  

○谕军机大臣等、棍噶扎勒参奏筹办开导叛民。并给发索伦兵丁银两。暨喇嘛困苦。恳请拨给饷银各摺片。布伦托海叛民。经明瑶等派人开导。虽屡次诡词乞抚。而滋扰如故哈萨克游牧地方。亦频受其害。自应认真剿办。惟棍噶扎勒参。将新到索伦官兵。与旧有各兵合成一营。统带起程。前往额尔奇斯河立营。开导叛贼。是否妥协。着福济、荣全、锦丕勒多尔济、锡纶、酌度情形。熟商具奏。并一面知照棍噶扎勒参。听候办理。叛贼有东窜科布多之信。并着奎昌、明瑶、随时侦探。严密防范。不可稍涉大意。十苏木喇嘛情形困苦。从前援应塔城那垫军物价银。自应筹款给还。着福济于解到新疆饷银内陆续拨给。以示体恤。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派礼部尚书万青藜、右侍郎温葆深、恭修泰陵方城后券门工程。  

○以广东海门营参将黄廷彪为琼州镇总兵官。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三十二·王称
  卷之一千四百五·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第十卷 捐输·缪荃孙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林献堂
  穰侯列传第十二·司马迁
  薛虎子传·魏收
  北狄传·李延寿
  范云传·李延寿
  王昕传·李延寿
  第五琦传·刘昫
  伍文定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杨士奇
  女难·沈从文
  同治五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0 ·佚名

    曹勋 和英上人见寄 华鲸吼雨晓声长,诗罢萧闲百步廊。 倚暖花梢清有思,傲霜菊蕊冷犹香。 好闲懒瓒聊煨芋,不病维摩尚倚床。 满眼云山应自足,笑渠门外马蹄忙。 曹勋 和英书记二首 本期雅奉水云

  • 五言巻十六·洪迈

      五言  游昌化精舎       刘明献  宝台侵汉逺金地接霞高何必游天外忻此契卢敖  宫词二首        张 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

  • 卷三百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一枇杷花类五言古题枇杷树        【唐】羊士谔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絶嫋嫋碧海风蒙蒙绿枝雪急防自余姸春禽幸流恱五言律卫眀府寄枇杷叶以诗答之 

  • 卷四百三十九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三月丙寅盡是月壬辰   三月丙寅朔,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趙瞻卒。輟朝臨奠,贈右銀青光祿大夫,諡懿簡,遺表常數外特官二人。   丁卯,詔賜故龍圖閣直學士孫覺家錢五百緡,令所屬給葬事及借官舍,御史中丞梁

  • ●卷一百四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四十六。   起绍兴元年四月十四日庚辰,尽二十日丙戌。   十四日庚辰隆祐皇太后崩。   隆祐皇太后遗诏曰:吾自履宫闱於今三纪常惧菲薄不足以踵先后之懿而格神灵之休乃晚年以来逢国多故二圣遐狩心常怆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五·佚名

      康熙十九年十一月戊午,诏封蒙古贝子固噜斯希布为贝勒。上谕议政王等:曩神木县变乱,固山贝子固噜斯希布即遣都统沙丹率兵进剿,随语诸台吉云:我曹此际正宜不惜身命,报效朝廷。因帅兵驰往,遂得恢复诸路城堡,可嘉!其封为多罗贝

  • 抚安东夷记·马文升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万方,以西北密迩胡戎,乃设陕西行都司于甘州,山西行都司于大同,万全都司于宣府。又于喜峰口外古惠州地设大宁都司,辽东辽阳设辽东都司,陕西、宁夏即赵元昊所居地设宁夏左等五卫。而辽之广宁尤北

  • 卷之八十五  瑯琊漫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瑯琊漫抄,一卷,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作「衡郡文林」著,明歷代小史本作「長洲文林」,明今賢彙說本作「吳郡文林」。按文林字宗儒,其先世居衡郡,後遷蘇州長洲。成化八年進士,官至溫州府知府。除此書外,尚著

  •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司马光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1]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八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浙闽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十月内【臣】据南澳镇营报称有洋盗在云盖峙到

  • 乐三·徐松

    详定乐律按此卷内容为雅乐,而原稿标目作「详定乐律」,与内容不符。「俾来者有考焉为乐志」俾来者有考焉为乐志:为《宋史 乐志》总序之末句。缘《永乐大典》此数卷本以《宋史 乐志》为正文,以《宋会要》为注,徐松辑录时,删去

  • 第四十二卦 益 风雷益 巽上震下·佚名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初九:利用为

  • 景公问国何如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晏子对曰:“下无讳言,官无怨治;通人不华,穷民不怨;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上有礼于士,下有恩于民;地博不兼小,兵强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 卷九十五 程子之书一·黎靖德

      (凡入近思录者,皆依次第类为此卷。)   近思录首卷所论诚、中、仁三者,发明义理,固是有许多名,只是一理,但须随事别之,如说诚,便只是实然底道理。譬如天地之於万物,阴便实然是阴,阳便实然是阳,无一毫不真实处;中,只是喜怒哀乐

  • 卷四·陆九渊

    卷四与李德远某生七岁读书,十三志古人之学,今二十有四矣。而漫刺未尝有所投,乃汲汲登阁下之门,固众人之所耶俞以为狂且怪。然而甘心犯之,惟以古人自慰耳。教且进之,于阁下固宜。得解见提举古之见者必以贽,今世之贽以文。文之

  • 卷二十一·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縂义卷二十一    宋 易祓 撰秋官司防第五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防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小宰言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而此经乃言秋官司防掌邦禁者何也先王立

  • 仇池笔记·苏轼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苏轼撰。仇池山在成州以南, 《世说新语》云山中有地穴通小有洞山,苏轼《双石引》云: “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书名即源于此。二卷,有《类说》本、明赵开美刻本、涵芬楼辑刻《

  • 伤寒兼证析义·张倬

    清·张倬撰。成书于1665年。全书3. 3万字。 书凡1卷。该书不以六经分篇, 而专以伤寒兼杂病立论。其将伤寒常见兼证 如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素患咳嗽、宿病咽干 闭塞、头风、心腹诸痛、亡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