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准噶尔方略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谋划策,并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的正总裁,与来保等人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至乾隆三十五年终于纂修完成。准噶尔是我国西北部漠西厄鲁特四部之一,太宗天聪年间即遣使朝贡,世祖顺治年间清廷锡以封爵。康熙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势力日渐强盛,并野心勃勃地要吞并蒙古各部,与清廷发生冲突。圣祖为此亲征准噶尔,迫使噶尔丹仰药自尽。噶尔丹死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及策妄阿拉布坦子噶尔丹策凌、外甥阿睦尔撒纳先后发动叛乱,清廷为此进行了长达五六十年的平叛战争,直至乾隆二十二年才将其全部平定。接着,清廷又向新疆南路进兵,压服了大小和卓木(即当地的维吾尔族叛乱首领布那敦和霍集占)。全书分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其中,自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命议青海事宜”始,至乾隆十八年九月命钦差大臣永常为陕甘总督止为前编,记述了准噶尔问题的缘起及圣祖、世宗、高宗三朝对准噶尔方针、政策和“挞伐”之事;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准噶尔都尔伯特台吉策凌等率众降清始,至乾隆二十五年三月高宗在中南海丰泽园赏赐凯旋清军将领止为正编,记述了清廷削平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擒斩大小和卓木的全过程;自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命犒凯旋之索伦官兵始,至三十年十一月伊犁将军明瑞等疏奏办理乌什回人情形止为续编,主要记述了清廷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以后所采取的善后措施。该书卷帙较大,内容翔实,史料丰富,记述全面而具体,书成后有满、汉两种文本,并收入 《四库全书》 中。

《平定准噶尔方略》全部章节目录

(1)平定准噶尔方畧序
(2)总目
(3)卷首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24)卷二十一
(25)卷二十二
(26)卷二十三
(27)卷二十四
(28)卷二十五
(29)卷二十六
(30)卷二十七
(31)卷二十八
(32)卷二十九
(33)卷三十
(34)卷三十一
(35)卷三十二
(36)卷三十三
(37)卷三十四
(38)卷三十五
(39)卷三十六
(40)卷三十七
(41)卷三十八
(42)卷三十九
(43)卷四十
(44)卷四十一
(45)卷四十二
(46)卷四十三
(47)卷四十四
(48)卷四十五
(49)卷四十六
(50)卷四十七
(51)卷四十八
(52)卷四十九
(53)卷五十
(54)卷五十一
(55)卷五十二
(56)卷五十三
(57)卷五十四
(58)卷一
(59)卷二
(60)卷三
(61)卷四
(62)卷五
(63)卷六
(64)卷七
(65)卷八
(66)卷九
(67)卷十
(68)卷十一
(69)卷之十二
(70)卷十三
(71)卷十四
(72)卷十五
(73)卷十六
(74)卷十七
(75)卷十八
(76)卷十九
(77)卷二十
(78)卷二十一
(79)卷二十二
(80)卷二十三
(81)卷二十四
(82)卷二十五
(83)卷二十六
(84)卷二十七
(85)卷二十八
(86)卷二十九
(87)卷三十
(88)卷三十一
(89)卷三十二
(90)卷三十三
(91)卷三十四
(92)卷三十五
(93)卷三十六
(94)卷三十七
(95)卷三十八
(96)卷三十九
(97)卷四十
(98)卷四十一
(99)卷四十二
(100)卷四十三
(101)卷四十四
(102)卷四十五
(103)卷四十六
(104)卷四十七
(105)卷四十八
(106)卷四十九
(107)卷五十
(108)卷五十一
(109)卷五十二
(110)卷五十三
(111)卷五十四
(112)卷五十五
(113)卷五十六
(114)卷五十七
(115)卷五十八
(116)卷五十九
(117)卷六十
(118)卷六十一
(119)卷六十二
(120)卷六十三
(121)卷六十四
(122)卷六十五
(123)卷六十六
(124)卷六十七
(125)卷六十八
(126)卷六十九
(127)卷七十
(128)卷七十一
(129)卷七十二
(130)卷七十三
(131)卷七十四
(132)卷七十五
(133)卷七十六
(134)卷七十七
(135)卷七十八
(136)卷七十九
(137)卷八十
(138)卷八十一
(139)卷八十二
(140)卷八十三
(141)卷八十四
(142)卷八十五
(143)卷一
(144)卷二
(145)卷三
(146)卷四
(147)卷五
(148)卷六
(149)卷七
(150)卷八
(151)卷九
(152)卷十
(153)卷十一
(154)卷十二
(155)卷十三
(156)卷十四
(157)卷十五
(158)卷十六
(159)卷十七
(160)卷十八
(161)卷十九
(162)卷二十
(163)卷二十一
(164)卷二十二
(165)卷二十三
(166)卷二十四
(167)卷二十五
(168)卷二十六
(169)卷二十七
(170)卷二十八
(171)卷二十九
(172)卷三十
(173)卷三十一
(174)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史记·司马迁
  明光宗宝训·叶向高
  史佚书·史佚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戴名世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客座赘语·顾起元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佚名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异辞录·刘体智
  戊戌六君子传·梁启超
  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
  大清国籍条例·佚名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四十四·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四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六 白居易【三】 五言律诗 和春深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马为中路鸟妓作後庭花罗弦駈论队金银用断车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三四说春真好】 何处春深好春深学士

  • 卷二百四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六】华岳嘲热赤帝乗龙驾火车晴空烧防暮天霞流金烁石休相酷少皞看看催戍?三友亭老松疎竹间梅英三友如何独擅名应是枇杷并桧柏当时无力

  • 卷二十九·黄以周

      徽宗   △大观四年(庚寅,一一一○)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庚子朔。) 癸卯,诏:“钱与物同,少则贵,多则贱。当十钱法行之方定,今铸而不绝,源源而来。钱数既多,法随而弊,私铸复兴,混淆无别,其法必坏,非长久之术。旧铸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慕容叛秦复燕 【肥水之役 姚苌灭秦慕容灭西燕】晋海西公太和四年燕车骑大将军呉王垂犇秦 初秦王坚闻太宰恪卒隂有图燕之志惮垂威名不敢发及闻垂至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

  •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佚名

    【提要】 苏秦的合纵政策发生效用之后引起秦惠王的愤怒和不满,秦国开始谋划对策来应对合纵战略。于是作为连横派的核心人物张仪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大显身手。 【原文】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苏秦欺敝邑,欲以一人之智,反覆

  •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徐广曰:“卷县在荥阳。”【索隐】:韦昭云属河南,地理志亦然。然则後置荥阳郡,而卷隶焉。音丘玄反,字林音丘权反。【正义】: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

  • 同治五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

    因昨夕阴云微雨,廿五鼓断不能观览日出,遂高卧不起,而幕友黎纯斋及薛叔芸、王鼎丞、叶亭甥等四人登玉是顶东轩。五更,严风微雨过后,竟得一睹日出之胜。乃知天下事末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卯初二刻,起行下山

  • 二年·佚名

    (壬寅)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春正月1月2日○戊子,司直鄭澔上疏曰:臣年垂八袟,疾病沈痼,雖不死,精神已亡,人世事,都不省識。近伏聞殿下,新有大處分,先朝禮遇之大臣,盡行逐斥,下曁言事之臣,太學之士,非碪鑕卽栫棘。臣在鄕曲,固未諳因何事端

  • 十一年·佚名

    (辛未)十一年清嘉慶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辛亥朔,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壬子,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四十一人。○以朴宗慶爲弘文館提學。1月5日○乙卯,以徐有聞爲司諫院大司諫。1月6日○丙辰,備局啓言:「信使盤

  • 卷十二·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二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陈序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音义【宛怨阮反尔雅云宛中宛丘郭云中央隆高】疏【正义曰淫荒谓耽于女色昏乱谓废其政事游荡无度谓出入不时乐声不

  • 卷十七·佚名

    △惟念品第十六出息入息念,具满谛思惟。从初竟通利,按如佛所说。出息入息念者,安者谓息入。般者谓息出。彼修行人当善观察二甘露门。一者安般二者不净观。或有行人但修安般或修不净观。彼修安般者,思惟分别出息入息。息长

  • 追踪古德的精神·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天台宗大学讲──同人今天冒雨来山,承诸君不避艰难远迎,实深感谢!今日目睹诸君情形,吾人不禁联想到传教空海等诸前辈之故事。当传教大师等往敝国留学时,海道险阻,交通不便,而诸古德仍破浪乘舟而到中国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二·圆晖

      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总明道体性。二明道所证谛。三约道辨人。且初第一明道体性者。论云。如是已说烦恼等断。于九胜位。得遍知名。然断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

  •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从谂

    师上堂,示众:「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实际理地,什么处着。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但究理而坐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梦幻空花,徒劳把捉

  • 庄靖集·李俊民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

  • 清诗别裁集·沈德潜

    原名《国朝诗别裁集》。诗歌总集。清沈德潜编。原三十六卷,后经删定为三十二卷。清沈德潜选编。沈德潜自谓此书选诗本着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标准,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所选诗作,俱近唐贤,不录徒辨浮华或直

  •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