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

【集解】:徐广曰:“卷县在荥阳。”【索隐】:韦昭云属河南,地理志亦然。然则後置荥阳郡,而卷隶焉。音丘玄反,字林音丘权反。【正义】: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所理垣雍城也。”

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

【集解】:苏林曰:“薄,一名曲。月令曰‘具曲植’。”【索隐】:谓勃本以织蚕薄为生业也。韦昭云“北方谓薄为曲”。许慎注淮南云“曲,苇薄也”。郭璞注方言云“植,悬曲柱也”。音直吏反。

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集解】:如淳曰:“以乐丧家,若俳优。”瓚曰:“吹箫以乐丧宾,若乐人也。”【索隐】:左传“歌虞殡”,犹今挽歌类也。歌者或有箫管。

材官引彊。

【集解】:汉书音义曰:“能引彊弓官,如今挽彊司马也。”【索隐】:晋灼云“申屠嘉为材官蹶张”。

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卻適。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萧。复攻砀,破之。下下邑,先登。赐爵五大夫。攻蒙、虞,

【索隐】:二县名。地理志属梁国。

取之。击章邯车骑,殿。

【集解】:服虔曰:“略得殿兵也。”如淳曰:“殿,不进也。”瓚曰:“在军後曰殿。”孙检曰:“一说上功曰最,下功曰殿,战功曰多。周勃事中有此三品,与诸将俱计功则曰殿最,独捷则曰多。多义见周礼。故此云‘击章邯车骑,殿’,又云‘先至城下为多’,又云‘攻槐里、好畤,最’是也。”【索隐】:孙检说是。

定魏地。攻爰戚、东缗,

【集解】:徐广曰:“属山阳。”【索隐】:小颜音昏,非也。地理志山阳有东缗县,音旻。然则户牖之为东缗,音昏是。属陈留者音昏,属山阳者音旻也。【正义】:缗,眉贫反。括地志云:“东缗故城,汉县也,在兗州金乡县界。”

以往至栗,

【正义】:括地志云属沛郡也。

取之。攻齧桑,

【索隐】:徐氏云在梁、彭城间。

先登。击秦军阿下,

【索隐】:谓东阿之下也。

破之。追至濮阳,下甄城。攻都关、

【索隐】:地理志县名,属山阳。

定陶,袭取宛朐,

【正义】:冤劬二音,今曹州县,在州西四十七里。

得单父

【正义】:善甫二音,宋州县也。

令。夜袭取临济,攻张,

【集解】:汉书音义曰:“攻寿张。”【索隐】:地理志东郡寿良县,光武改曰寿张。

以前至卷,破之。击李由军雍丘下。攻开封,先至城下为多。

集解文颖曰:“勃士卒至者多。”如淳曰:“周礼‘战功曰多’。”

後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自初起沛还至砀,一岁二月。

【索隐】:谓初起沛及还至砀,得一岁又更二月也。

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

【集解】:徐广曰:“一云‘句盾令’。”【索隐】:汉书云“襄贲令”。贲音肥,县名,属东海。徐广又云“句盾令”,所见本各别也。

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於城武,破之。击王离军,破之。攻长社,先登。攻颍阳、缑氏,

正义缑音勾。洛州县。

绝河津。

【正义】:即古平阴津,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

击赵贲军尸北。

【索隐】:贲音肥,人姓名也。尸即尸乡,今偃师也。北谓尸乡之北。

南攻南阳守齮,破武关、峣关。破秦军於蓝田,至咸阳,灭秦。

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

【索隐】:或是封号,未必县名也。

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

【正义】:括地志云:“怀德故城在同州朝邑县西南四十三里。”

攻槐里、好畤,

【索隐】:地理志二县属右扶风。

最。

【集解】:如淳曰:“於将率之中功为最。”

击赵贲、内史保於咸阳,最。北攻漆。

【索隐】:地理志漆县在右扶风。【正义】:今豳州新平县,古漆县也。

击章平、姚卬军。

【索隐】:卬音五郎反,平下将。

西定汧。

【正义】:口肩反。今陇州汧源县,本汉汧县地也。

还下郿、频阳。

【索隐】:地理志郿属右扶风,频阳属左冯翊也。【正义】:郿音眉。括地志云:“郿县故城在岐州郿县东北十五里,频阳故城在宜州土门县南三里。”今土门县并入同官县,属雍州,宜州废也。

围章邯废丘。

【索隐】:地理志“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而此云槐里者,据後而书之。又云废丘者,以章邯本都废丘而亡,亦据旧书之。

破西丞。

【集解】:徐广曰:“天水有西县。”【正义】:括地志云:“西县故城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本汉西县地。”破西县丞。

击盗巴军,破之。

【集解】:如淳曰:“章邯将。”

攻上邽。

【正义】:音圭。秦州县也。

东守峣关。转击项籍。攻曲逆,最。还守敖仓,追项籍。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还守雒阳、栎阳,赐与颍侯共食锺离。

【索隐】:地理志县名,属九江,古锺离子国。【正义】:括地志云:“颍阴故城在陈州南顿县西北。锺离故城在濠州锺离县东北五里。”

以将军从高帝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

【索隐】:荼,如字读。易,水名,因以为县,在涿郡。谓破荼军於易水之下,言近水也。【正义】:括地志云:“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东南十五里,燕桓侯所徙都临易是也。”

所将卒当驰道

【索隐】:小颜以当高祖所行之道。或以驰道为秦之驰道,故贾山传云“秦为驰道,东穷燕、齐”也。

为多。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

【正义】:括地志云:“绛邑城,汉绛县,在绛州曲沃县南二里。或以为秦之旧驰道也。”

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於代,降下霍人。

【索隐】:萧该云:“左传‘以偪阳子归纳诸霍人’,杜预云晋邑也。字或作‘靃’。”【正义】:霍音琐,又音苏寡反。颜师古云:“音山寡反。”按:“霍”字当作“葰”,地理志云葰人,县,属太原郡。括地志云:“葰人故城在代州繁畤县界,汉葰人县也。”按:樊哙列传作“靃人”,其音亦同。

以前至武泉,

【集解】:徐广曰:“属云中。”【正义】:括地志云:“武泉故城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

击胡骑,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

【正义】:括地志云:“铜鞮故城在潞州铜鞮县东十五里,州西六十五里,在并州东南也。”

破之。还,降太原六城。

【正义】:并州县。从铜鞮还并,降六城也。

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後击韩信军於硰石,

【集解】:应劭曰:“硰音沙。或曰地名。”【索隐】:晋灼音赤座反。【正义】:按:在楼烦县西北。

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

【正义】:地理志云在雁门郡,括地志云在并州崞县界。

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

【正义】:地理志云在雁门郡。括地志云:“朔州定襄,本汉平城县。”

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

击陈豨,屠马邑。所将卒斩豨将军乘马絺。

【集解】:徐广曰:“姓乘马。”【索隐】:絺,名也。乘音始证反。

击韩信、陈豨、赵利军於楼烦,破之。得豨将宋最、雁门守■。

【索隐】:■,守之名,音胡困反。

因转攻得云中守?、

【索隐】:音速。【正义】:括地志云:“云中故城在胜州榆林县东北四十里,秦云中郡。”

丞相箕肆、将勋。

【集解】:徐广曰:“箕,一作‘薁’。勋,一作‘专’,一作‘转’。”【索隐】:刘氏肆音如字,包恺音以四反。汉书“勋”亦作“博”字,并误耳。

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因复击豨灵丘,

【索隐】:地理志县名,属代郡。【正义】:括地志云:“灵丘故城在蔚州灵丘县东十里,汉县也。”

破之,斩豨,得豨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定代郡九县。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

集解张晏曰:“卢绾郡守,陉其名。”

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

【集解】:徐广曰:“在上谷。”【索隐】:施,名也。屠,灭之也。地理志浑都县属上谷。一云,御史大夫姓施屠,名浑都。【正义】:括地志云:“幽州昌平县,本汉浑都县。”

破绾军上兰,

【正义】:括地志云“妫州怀戎县东北有马兰谿水”,恐是也。

复击破绾军沮阳。

【集解】:徐广曰:“在上谷。”骃案:服虔曰沮音阻。【索隐】:按:地理志沮阳县属上谷。【正义】:括地志云:“上谷郡故城在妫州怀戎县东北百二十里。燕上谷,秦因不改,汉为沮阳县。”

追至长城,

【正义】:即马邑长城,亦名燕长城,在妫州北,今是。

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最从高帝

【索隐】:最,都凡也。谓总举其从高祖攻战克获之数也。

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

勃为人木彊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

【集解】:如淳曰:“勃自东乡坐,责诸生说士,不以宾主之礼。”

“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

【集解】:瓚曰:“令直言,勿称经书也。”韦昭曰:“椎不桡曲,直至如椎。”【索隐】:大颜云:“俗谓愚为钝椎,音直追反。”今按:椎如字读之。谓勃召说士东向而坐,责之云“趣为我语”,其质朴之性,以斯推之,其少文皆如此。

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

集解徐广曰:“功臣表及将相表皆高后四年始置太尉。”【正义】:下云“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按:孝惠六年高后八年崩,是十年耳。而功臣表及将相表云高后四年置太尉官,未详。

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其语在吕后、孝文事中。

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馀,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馀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国。

岁馀,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後人有上书告勃欲反,

【集解】:徐广曰:“文帝四年时。”

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

【集解】:李奇曰:“吏所执簿。”韦昭曰:“牍版。”【索隐】:簿即牍也。故魏志“秦宓以簿击颊”,则亦简牍之类也。

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

【集解】:韦昭曰:“尚,奉也。不敢言娶。”

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

【集解】:徐广曰:“提音弟。”骃案:应劭曰“陌额絮也”。如淳曰“太后恚怒,遭得左右物提之也”。晋灼曰“巴蜀异物志谓头上巾为冒絮”。【索隐】:服虔云“纶,絮也。提音弟,又音啼”,非也。萧该音底。提者,掷也,萧音为得。恚者,嗔也。遭者,逢也。谓太后嗔,乃逢冒絮,因以提帝。陌音“蛮貊”之“貊”。方言云“幪巾,南楚之间云‘陌额’”也。

曰:“绛侯绾皇帝玺,

【集解】:应劭曰:“言勃诛诸吕,废少帝,手贯玺时尚不反,况今更有异乎?”

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於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为武侯。子胜之代侯。六岁,尚公主,不相中,

【集解】:如淳曰:“犹言不相合当。”

坐杀人,国除。绝一岁,文帝乃择绛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

【集解】:徐广曰:“表皆作‘脩’字。”骃案:服虔曰“脩音条”。【索隐】:地理志条县属渤海郡。【正义】:括地志云:“故?城俗名南条城,在德州?县南十二里,汉县。”

续绛侯後。

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

【索隐】:应劭云:“负,河内温人,老妪也。”姚氏按:楚汉春秋高祖封负为鸣雌亭侯,是知妇人亦有封邑。

曰:“君後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

【索隐】:音柄。

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後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示我。”许负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

【索隐】:从音子容反。从理,横理。

此饿死法也。”居三岁,其兄绛侯胜之有罪,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後。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正义】:庙记云:“霸陵即霸上。”按:霸陵城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正义】:孟康云:“秦时宫也。”括地志云:“棘门在渭北十馀里,秦王门名也。”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正义】:括地志云:“细柳仓在雍州咸阳县西南二十里也。”

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索隐】:彀者,张也。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索隐】:六韬云:“军中之事,不闻君命。”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集解】:应劭曰:“礼‘介者不拜’。”【索隐】:应劭云:“左传‘晋郤克三肃使者而退’,杜预注‘肃,若今撎’。郑众注周礼‘肃拜’云‘但俯下手,今时撎是’。”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索隐】:轼者,车前横木。若上有敬,则俯身而凭之。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兒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正义汉书百官表云:“中尉,秦官,掌徼巡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应劭云:“吾者,御也。掌执金吾以御非常。”颜师古云:“金吾,鸟名,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备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也。”

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

【正义】:汉书百官表云:“太尉,秦官,掌武。元狩四年置大将军大司马。”即今十二卫大将军及兵部尚书也。

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

【索隐】:汉书亚夫至淮阳,问邓都尉,为画此计,亚夫从之。今此云“自请”者,盖此亦闻疑而传疑,汉史得其实也。剽音疋妙反。轻读从去声。

难与争锋。原以梁委之,

【索隐】:谓以梁委之於吴,使吴兵不得过也。亦有作餧音,亦通。

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

【索隐】:韩穨当也。【正义】:弓高,沧州县也。

绝吴楚兵後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後吴奔壁东南陬,

集解如淳曰:“陬,隅也。”【索隐】:音子侯反。

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於江南丹徒。

【索隐】:地理志县属会稽。【正义】:括地志云:“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汉丹徒县也。晋太康地志云‘吴王濞反,走丹徒,越人杀之於此城南’。徐州记云‘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凿处今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连互,盘纡屈曲,有象龙形,故秦凿绝顶,阔百馀步,又夹阬龙首,以毁其形。阬之所在,即今龙、月二湖,悉成田也’。”

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月馀,越人斩吴王头以告。

正义越人即丹徒人。越灭吴,丹徒地属楚。秦灭楚後,置三十六郡,丹徒县属会稽郡,故以丹徒为越人也。

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

归,复置太尉官。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让曰:“始南皮、章武侯

【集解】:瓚曰:“南皮,窦彭祖,太后兄子。章武侯,太后弟广国。”

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窦太后曰:“人主各以时行耳。

【索隐】:谓人主各当其时而行事,不必一一相法也。【正义】:人主作“人生”。

自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後乃其子彭祖顾得侯。

【索隐】:许慎注淮南子云:“顾,反也。”

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其後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後。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

【索隐】:功臣表唯徐卢封容城侯。

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

【集解】:韦昭曰:“胾,大脔也。音侧吏反。”【索隐】:脔音李转反。谓肉脔也。

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

【集解】:应劭曰:“尚席,主席者。”【索隐】:顾氏按舆服杂事云“六尚,尚席,掌武帐帷幔也”。櫡音箸。汉书作“箸”。箸者,食所用也。留侯云“借前箸以筹之”。礼曰“羹之有菜者用梜”。梜亦箸之类,故郑玄云“今人谓箸为梜”是也。

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

【集解】:孟康曰:“设胾无箸者,此非不足满於君所乎?嫌恨之。”如淳曰:“非故不足君之食具也,偶失之。”索隐言不设箸者,此盖非我意,於君有不足乎?故如淳云“非故不足君之食具,偶失之耳”。盖当然也,所以帝视而笑也。若本不为足,当别有辞,未必为之笑也。孟康、晋灼虽探古人之情,亦未必能得其实。顾氏亦同孟氏之说,又引魏武赐荀彧虚器,各记异说也。

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

【集解】:徐广曰:“一作‘西’。”【索隐】: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

甲楯五百被

【集解】:徐广曰:“音披。”骃案:如淳曰“工官,官名也”。张晏曰“被,具也。五百具甲楯”。

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

【索隐】: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

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汙条侯。

【索隐】:汙音乌故反。

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

【集解】:如淳曰:“簿问责其情。”

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

【集解】:孟康曰:“不用汝对,欲杀之也。”如淳曰:“恐狱吏畏其复用事,不敢折辱。”【索隐】:孟康、如淳已备两解,大颜以孟说为得。而姚察又别一解,云“帝责此吏不得亚夫直辞,以为不足任用,故召亚夫别诣廷尉,使责问”。

召诣廷尉。

【正义】:景帝见条侯不对簿,因责骂之曰:“吾不任用汝也。”故召诣廷尉,使重推劾耳。馀说皆非也。

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绝一岁,景帝乃更封绛侯勃他子坚为平曲侯,续绛侯後。十九年卒,谥为共侯。子建德代侯,十三年,为太子太傅。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国除。

【集解】:徐广曰:“诸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皆在元鼎五年,但此辞句如有颠倒。”【索隐】:既云“坐酎金不善”,复云“元鼎五年有罪国除”,似重有罪,故云颠倒。而汉书云“为太子太傅,坐酎金免官。後有罪,国除”,其文又错也。按:表坐免官,至元鼎五年坐酎金又失侯,所以二史记之各有不同也。

条侯果饿死。死後,景帝乃封王信为盖侯。

太史公曰: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

【索隐】:亚夫自以己之智谋足,而虚己学古人,所以不体权变,而动有违忤。

守节不逊,

索隐守节谓争栗太子,不封王信、徐卢等;不逊谓顾尚席取箸,不对制狱是也。

终以穷困。悲夫!

【索隐述赞】绛侯佐汉,质厚敦笃。始击砀东,亦围尸北。所攻必取,所讨咸克。陈豨伏诛,臧荼破国。事居送往,推功伏德。列侯还第,太尉下狱。继相条侯,绍封平曲。惜哉贤将,父子代辱!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二·表第二十三·脱脱
  卷七十五 大中祥符四年(庚戌,1011)·李焘
  ●卷二十四·徐梦莘
  通鉴释文辩误卷八·胡三省
  建康实録卷十一·许嵩
  卷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列传卷第五十 高丽史一百三十七·郑麟趾
  列传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一百二十九·郑麟趾
  卷三十一·赵汝愚
  卷十八·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中山诗话 全文·刘攽

      太宗好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赐之,累朝以为故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赐诗尤多,然不必尽上所自作。景佑初,赐诗落句云:「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刘子仪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

  • 第二幕·老舍

    时间 第一幕的二三日后。地点 同第一幕。人物 乔 绅 吕以美 乔莉香 桃 云 乔 妻 丁影秋李 颜〔开幕:乔绅正和吕以美谈生意。乔绅 丁影秋那笔港币,没拿进来?吕以美 已经催了他三次,他说您出十八块四作不到。

  • 卷二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 李弥逊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爲连江之归中涂各以事留遂成独往念兹离乱易於隔絶作诗 胡尘暗中原大驾廵江都春风送南渡百辟咸奔趋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 第五節 絕句·王力

    上文說過,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纔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一)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甲)五言絕句(1)仄起式仄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九·焦竑

      廣東一(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布政使   廣東布政使王公公亮傳   廣東左布政使林公碩傳   廣東左布政使吳公楊墓表(張元禎)   □□右布政使周斌   廣東布政司左布政使贈光祿卿謚恭

  • 卷二十二释道二·何良俊

    白太傅云:夫开士悟入,诸佛知见,以了义度无边。以圆教垂无穷,莫尊于妙法莲华经。凡六万九千五百五言,证无生忍,造不二门,住不可思议,解脱莫极于维摩经。凡二万七千九十二言,摄四生九类,入无余涅槃。实无得度者,莫先于“金刚

  • ●一三、和关东军的关系·秦翰才

    满洲国成立,把溥仪和关东军间的联络付托于侍从武官石丸志都磨。因为此君太跋扈,闹得双方反多隔阂,于是要另选一人使通声气,最后着落在吉冈安直身上,给他一个名义,叫做“帝室御用挂”。吉冈和溥仪在天津时便很相熟,此刻又是关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纪昀

    列传五代 【一】○五代一敬翔朱珍庞师古葛从周 霍存张存敬符道昭 刘捍寇彦卿康怀 英敬翔朱珍庞师古葛从周霍存张存敬符道昭刘捍寇彦卿康怀英△敬翔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干符中举进士不中依同里人汴州观察支使王发发

  • 九五七 谕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佚名

    九五七 谕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乾隆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奉旨: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侯·李延寿

    侯瑱,字伯玉,是巴西充国人。父亲侯弘远,几世都是西蜀的豪强。西蜀的贼徒张文萼占据白崖山,有部众万人,梁益州刺史鄱陽王萧范命令弘远征讨,侯弘远战死于战场。侯瑱坚决要求替父亲报仇,每次作战都当先锋,终于斩了文萼,从此远近知

  • 洪适传·脱脱

    洪适字景伯,洪皓的长子,年幼时聪明敏捷,能一天背诵三千言。洪皓出使金朝,洪适刚满十三岁,就能担负处理家事。因洪皓出使之功,被任命为修职郎。绍兴十二年(1142),同弟弟洪遵同时考中博学宏词科。高宗说:“父亲在远方,而儿子能自

  •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读解】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

  • 卷九·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宋 孙复 撰襄公名午成公子简王十四年即位襄諡也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仲孙蔑防诸侯之大夫围宋彭城讨鱼石也鱼石成十

  • 卷三十二·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二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八经【丙辰】二十有八年春无冰【前年知其再失闰顿置两闰以应天正故此年正月建子得以无冰为灾而书】○夏卫石恶出奔晋【

  • 《老子》书晚出补证·钱穆

    余辨《老子》书之晚出,其主要方法,在即就《老子》书,摘出其书中所用主要之字语,一以推究其时代之背景,一以阐说其思想之线索。《老子》书仅五千言,而余就其所用字语,足以证成其书当尤晚出于庄周之内篇,凡见于我先成诸篇之所申

  • 卷第一百八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十转法轮已地神唱声展转宣告乃至广说问会中亦有余天神众发声相告。何缘但说地神唱声。答由彼地神先发声故。问地神何

  • 南岳单传记·弘储

    福严禅寺嗣祖沙门吴灵岩弘储表始祖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姓剎利。父净饭王。母摩耶。剎利氏。自天地更始。阎浮洲初辟已来。世为王。佛历劫修行。值然灯佛授记。於此劫作佛。后於迦叶佛世。以菩萨成道。上生睹史陀天

  • 青春之火·程小青

    我不是自己夸口,我的听觉虽及不上我的老友霍桑,可是也并算不得怎样低弱。那天破晓时分,霍桑只轻轻地说了一声“一个女子”,我便突的从睡梦中惊醒。我向窗上望一望,晓光已是白漫漫的。在这晚秋的当儿,这样的光色,估量起来,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