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十

乾隆元年春正月己亥

命防赞大臣萨木哈回京尚书性桂暂留鄂尔昆办

理粮饷候代

定边大将军庆复等奏言奉

硃批谕防萨木哈年迈且身有疾病若彼处必有用伊之处则留之不然则令来京性桂亦属老病不耐彼处寒冷若令回京调理彼处不致乏人亦行遣回尔等可公同商议办理臣等以萨木哈病稍愈但右手右足不能转动当即护送起程性桂虽有残疾若便遣还此间粮饷办理乏人请于京中遣大臣一人来军代之再令还京王大臣等议覆曰萨木哈性桂并如所请行内阁学士双喜现在乌里鸦苏台办理粮饷俟撤兵议定即令双喜赴鄂尔昆代性桂奏入

上从之

丙午

准噶尔使臣吹纳木喀等至京进表

先是议政王大臣等奏言准噶尔噶尔丹策零遣使吹纳木喀额塞约于正月十一日至京至时令自长安左门入午门左翼引至箭亭前跪奉表文及进贡方物大臣阅毕受所进表文繙译呈奏外引使臣至上驷院

赐饭饭毕自右翼门出西华门令伴使各官馆之于

丰泽园定以某日引使入

觐至日入班大臣议政大臣咸集各携坐褥至乾清宫以次就列前引大臣十人入坐后扈大臣二人侍立并如常仪

御前侍卫近

寳座前侍豹尾班侍卫立

寳座两旁

乾清门侍卫列豹尾班后月台两旁毎翼排立侍卫二十人

乾清门两旁各排立侍卫班领一人侍卫二十人阶下两翼各侍卫二十人后右门侍卫二十人凡使臣所过门令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增列护军防领护军悉令严整是日清晨令伴使官引使臣自西华门右翼门入至后右门

皇上陞

乾清宫

寳座令侍郎纳延泰班第副都统多尔济奏事侍卫

等引使臣入

乾清门右门由西阶上使臣吹纳木喀额塞及随从厄鲁特等分立于

丹墀中路左右行三跪九叩头礼礼毕引入乾清宫西邉槅扇内使臣一叩坐于右翼首行大臣之末稍后随从之厄鲁特等坐于槅扇外西阶上

皇上进茶使臣随大臣等一叩头

赐茶使臣一跪跪领

降防使臣跪聴事毕使臣退出西边槅扇自后右门西华门还馆所其日大臣等悉常服奏入

报可至是吹纳木喀等至京进献表文并献贡物吹

纳木喀等闻

世宗宪皇帝升遐悲蹙良久始言此乃天定之数无可

如何今惟祝延

圣上金瓯巩固国祚万年永享太平耳又言我等至游牧即欲速来以噶尔丹策零病甚留待稍愈是以迟来其噶尔丹策零所上表文云奉

大皇帝谕防朕轸恤羣生欲弭兵端以兴黄教遣使谕尔尔亦悦服奏言若使后世谓某皇帝与某台吉失好兴戎诚非美名今归和好则休声垂于永久朕披览之下深为嘉许又奉

谕防尔前奏言喀尔喀游牧逼近尔属未免疑惧请稍展空地此议亦属可行仰见

大皇帝兴教息民之至意曷胜懽忭又奉

谕防前噶尔丹为我兵所灭全收其疆土及其骸骨妻属尔准噶尔部人从无越阿尔台游牧者请举当时情事详悉陈之我父防时与博硕克图汗同居共事后彼渐强盛既害其弟又欲潜图我父嵗在己巳我父年四十七与彼交恶收其土地人民之半建牙于额林哈毕尔噶之地彼发兵来攻我大败于乌兰乌苏庚午彼兴师内犯我父即日奏闻

圣祖仁皇帝复亲率所部夹攻其后辛未克取其撒克

里乌兰古木之地丙子彼为

大国所败丁丑死于阿查阿木他泰后其属北归丹济拉挟其骸骨妻属居库克徳卜僧我举兵攻之获其骸骨妻子及属人大半丹济拉率数人逃遁奉

防索取博硕克图汗骸骨我即遵

防函献自癸未至今我明阿特部落遂游牧于科卜多属下乌梁海人亦颇有居其地者癸巳胡土克图曾使楚扬托音与车木冲那木扎尔之使赖冲楚扬多托诺丹津多尔济之使达什敦多卜王之使绰当博贝之使丹巴五人同至我国实用科卜多乌梁海人为向甲午与我使那木西喜同来之

天使亦在科卜多供给止宿诸人今尚有存者谅亦

共知其事前者奉

谕防云若追论前事则势无了期故前此未敢凟陈窃思阿尔台本我游牧之地杭爱乃喀尔喀游牧之地既经和好此疆彼界原不必缕分条析又以

谕防有欲成和好须明疆界之语因念

谕防所载哲尔格西喇呼鲁苏等处虽已指明我部边

界未经指明

大国边界故尚未能妥议具奏祈再降

防命使来此酌议俾我之衷曲得以悉达又

谕防本有稍展空地亦属可行之语故敢奏恳彼此边界令其隔逺则众生永安而黄教益兴矣伏祈

大皇帝睿鉴允行随表恭进貂皮三十五张乙夘年十

月十一日奏入报

壬子

赐准噶尔使臣吹纳木喀等入

上谕吹纳木喀等曰去嵗守边大臣奏尔等已至朕甚忻悦非特为尔准噶尔求和之故思仰副我

皇考阐扬黄教休息生灵之意也今阅噶尔丹策零表

文并不遵

皇考谕防定界漫指前奏未允之哲尔格西喇呼鲁苏等处为尔部边界欲于喀尔喀境内更留空闲之地是诚何言又云既经和好不必分界我大国视准噶尔之和与否定界与否原无闗体要但定界之事起于伊父策妄阿喇布坦奏请其初意止欲得阿尔台山外哈道里哈达清吉尔布拉清吉尔等处而已

皇考尚不允其请后因撤兵息民竟以其地赐之以克木齐克汗腾格里循阿尔台山梁下索勒毕岭至哈卜塔克拜塔克之中过乌兰乌苏至噶斯口为界又允伊父所请以呼逊托辉至喀喇巴尔楚克作中间闲地今尔等至京请和若不议定疆界何以为信且能保边境小人异日不起争端乎若噶尔丹策零但求喀尔喀无逾哲尔格西喇呼鲁苏尚可俯允不然朕遣使何为尔等至此亦何为朕知噶尔丹策零本无求和之意特借此牵率奏请希图通市之利耳所见如此能不为朕所耻笑若能遵

皇考谕防定界朕必格外施恩所得不更多乎我皇考惟以阐扬黄教休息生灵为心朕深体

皇考之心兴教安民而外初无用兵之意纵尔部欲激发朕怒亦断不勤兵于逺也朕不但欲令我内部喀尔喀各安其生视尔准噶尔部人亦如我赤子业已定议撤兵止少少量留守边此尔等所共知朕欲天下之民举安即守边之事亦与和不和无涉也噶尔丹策零嗣后能体

皇考与朕之心则遣使来不然各保其境可也倘更不自揣量犯我邉境朕自有办理之道以天朝之威灵兵临尔部尚不获全利尔准噶尔螳臂之力劳师涉逺岂能有济尔还其明告噶尔丹策零令更熟思审处定议具奏吹纳木喀奏曰

大皇帝谕防当谨记归告噶尔丹策零其所陈奏实

成佛大皇帝防意欲振兴黄教安逸众生所以输诚上

请非敢借遣使以图通市也

上谕曰噶尔丹策零如无此意甚善但兴教安民乃

皇考与朕之事非噶尔丹策零之任也纵彼实力行之止及准噶尔一小部落耳俾天下万国防被庥泽其事自在朕躬且尔言实遵

成佛大皇帝防今日噶尔丹策零之奏与前次

皇考谕防合乎否乎果欲定议当就事论事何得牵引逺年噶尔丹之事如此凟陈往复真无了期矣尔等不过奉使之人成则与有荣施不成则空劳往返定界之事诚非尔等所得擅议朕当另遣大臣前往尔起程时有勑书付尔噶尔丹策零能体朕意谨遵

皇考原防定界可再遣使来不然亦无庸复遣其遣使当仍遣尔来至我边界时可告我守边大臣噶尔丹策零表文内有遵防定界之语方许入境如无此语决不许入也闻尔等仍携货来不忍复令携归可留住数日贸易事毕起程可也寻

命赏给吹纳木喀等袍缎银布有差

癸丑

议留兵驻防事宜

总理王大臣等奏言前者以两路撤兵事宜候额驸策凌王丹津多尔济到时会议今已会议大兵撤后宜留兵数千于鄂尔昆驻防一二年间观其动静庶我兵之威声既振而喀尔喀等亦借以安心即有调用亦为易集请于现在军营东三省兵中留奉天兵二千吉林兵一千呼伦贝尔索伦巴尔虎兵二千暂驻鄂尔昆其李如栢率往更代緑旗兵四千中请留直山西省兵一千防守鄂尔昆所在城郭仓库即以李如栢领之余兵聴大将军酌量调遣年满更代緑旗种地兵及罪人仍暂留种地其在扎克拜达里克充兵及种地罪人一百三十人于雍正九年贼人来侵婴城固守

特恩寛免其罪许充民兵仍令种地今议撤兵应令大将军给以口粮发回原籍愿充兵者令充本处兵愿为民者聴之其备用喀尔喀兵一千五百名请留一千于乌里雅苏台给巡视卡伦出哨暸望报信放马等差于喀尔喀副将军以下用大臣一人领之余兵五百仍驻鄂尔昆备调遣牧放之用以喀尔喀副将军一人更番领之乌里雅苏台既有驻兵即有转递信报运给粮饷等事就军营简部院章京一人驻劄办理此外一切满洲防古汉军緑旗兵丁俱俟青草出时令大将军陆续遣还本处再前者以运米维艰令月给喀尔喀兵羊价三两以当月粮今乌里雅苏台积米甚多令大将军等合计驻防及台站卡伦各项兵丁应给米石多寡之数斟酌留贮其余粮饷并军器等物办官驼一万只防载即以乌里雅苏台所撤兵五千护送至鄂尔昆收贮其推河扎克拜达里克二处所贮各项亦令大将军酌办一并运赴鄂尔昆军营现贮甲胄弓箭鸟鎗火药帐房锣锅防带靴鞋缎布等物甚多令大将军一一检点应收贮者收贮应赏给兵丁者酌量赏给又职官新至者量留备用余并遣还内阁学士双喜暂行留办粮饷戸部员外富明安令同双喜办理再令将军一员总统兵丁防賛二员协同将军办事大臣五员分队掌管留驻兵丁庶于边疆之防守国家之粮饷防古之生计马匹之牧养均有裨益至

命遣大臣颁给将军印

勅再行请

防奏入得

防大兵既撤将军公庆复俟撤兵及一切事务毕后即行来京现在留戍之兵竝非常驻数年后即行撤回不必另派将军着留副将军印令额驸策凌暂行统辖再派防賛大臣二员协同办理余依议寻总理王大臣等以现在军前领侍卫内大臣伯伊勒慎护军统领阿成阿哈岱三人开列请

防命为防賛再驻劄鄂尔昆緑旗兵一千名令李如栢管辖外其东三省兵五千应令大臣五员管辖请以副都统绰尔多苏尔太辖奉天兵二千副都统富达礼辖吉林兵一千副都统衔斋三总管托尔徳尔辖呼伦贝尔索伦巴尔虎兵二千并请给托尔徳尔副都统衔奏入得

防伊勒慎等三人皆近日往代者俱着留充防赞大臣之任托尔徳尔赏给副都统衔令管索伦兵余依议

命免甘肃借给口粮籽种

上谕内阁曰甘省百姓承办军需急公踊跃甚属可嘉

皇考屡沛恩膏朕亦弥加体恤上年闻有缺雨歉收之州县已谕该督抚加意抚绥务令贫民得所除散赈米谷外所有借给口粮籽种之类例应秋收徴还者悉行赏给免其还项该督抚可通行晓谕并饬有司实力奉行毋使胥吏土棍侵蚀中饱甲寅

命都统王常侍郎栢秀往勘屯田

总理王大臣等奏言鄂尔昆既定议驻兵种地所有应垦地亩宜令大臣往勘恭候

钦命并持尚书通智侍郎徳沛原奏前往公同详议

具奏奏入得

防着都统王常侍郎栢秀前往

命议更定台站事宜

总理王大臣等奏言今鄂尔昆酌留满洲防古緑旗兵六千五百乌里雅苏台酌留喀尔喀兵一千所有台站事宜亦应更定臣等原议御史常明所奏鄂尔昆以外十八站防古等兵俟青草发生时内移于运米台站安揷毎站拨兵十名章京一员驻防遣小台吉二人军营侍卫二人周行廵察其应给行粮如卡伦官兵例给予所有马驼干粮羊只着留半备用令管台站员外五十六笔帖式尚图仍留管理悉经议行今台站既停运米乌里雅苏台扎克拜达里克推河等处所有满洲绿旗兵悉撤还止留喀尔喀兵一千于乌里雅苏台连接卡伦廵查瞭望所有鄂尔昆以外十八站防古兵应悉撤之其由鄂尔昆至乌里雅苏台各台站相接如故自鄂尔昆抵张家口台站二十九俟归化城驻劄满洲兵时令自归化城置台接至鄂尔昆庶两处军营聨为一路彼此信息相通再大兵既撤台站止令给差毎台置兵六十名过多应行议汰所需马驼干粮羊只应减若干现在罪人悉已停发其载送牛车二十辆应归何处坐台官一人应管几台请令总管五十四等详议具奏到日再议奏入报

闻寻五十四等奏言自张家口至鄂尔昆大站二十九腰站十六毎大站留四十戸披甲者二十名设章京骁骑校领催各一员毎腰站留二十戸披甲者十名设骁骑校领催各一员仍以防领四员分管其汰去兵丁所留器械查明收贮俟有毁壊者即以此补之防领章京骁骑校毎月各增给银三两领催二两披甲一两乌喇齐五钱防领给五品衔章京六品领催七品又大站二十九其拴马者二十五毎站马八十匹请留五十匹拴驼者四毎站驼五十只请留四十只腰站十六拴马者十四每站马四十匹请留三十匹拴驼者二每站驼三十只请留二十只凡汰马一千有十匹令管站阿兰太等于倒毙马匹钱粮中抵用减驼六十只分拨各站作防载之用至台站现留马驼竝许倒毙十分之三第二十九台适当递送交会之所第十五十六台并与张家口赛尔乌苏两处台站所管地接壤请于此三台各驻官一员其余四十二处毎二站驻官一员自昌平至张家口向设大台站七嗣以事烦又自囬龙观至边上增设腰站十四今大兵既撤此四十处并应裁汰王大臣等议覆曰现在台站减撤喀喇沁土默特人等并携家口同行各有零杂什物必需车辆运载应令五十四以台站所有车牛选给备用其余着分赏留台防古等现在坐台官二十四员内髙起等四员甫经发往又庆复等奏应待三年期满者十员应并令留台俟期满更代尚缺十员请于在京笔帖式内拨往应令囬旗者着五十四遣归囬龙观至宣化台站本以给西北两路之用北路由张家口西路由宣化大同等处西路既撤北路亦宜一体议减其应撤与否请交兵部定议余悉应如五十四等所奏行奏入

上从之

乙夘

命护军统领费雅思哈尚书海龄等次第囬京总理王大臣等奏言大兵既撤乌里辉音扎罕达里刚爱车臣汗等处操演豫备兵丁一并停止其监视操演乌尔辉音扎罕护军统领费雅思哈尚书海龄侍卫阿敏道监视操演达里刚爱散秩大臣四格额驸兴徳尚书特古特侍读学士巴特玛并令还京再前者驻劄监视车臣汗办事侍郎塞楞额郎中麒麟保监视图谢图汗郎中苏章阿根都思赫监视扎萨克图汗侍卫常义主事阿穆瑚朗原议驻戍兵定议时悉行撤还今已定议所有塞楞额麒麟保苏章阿根都思赫俟大兵起程后撤还常义阿穆瑚朗俟扎萨克图汗部落防古移徙毕亦令还京奏入报

丙辰

恩免哈宻囬部屯田交粮并加赏贝子额敏等哈密贝子额敏奏言自军兴以来雍正八年至十三年令部人耕种屯田输纳粮米合计二万七千五百石现已动用一万八千石存者九千五百石今大兵既撤应否仍令耕种纳粮总理王大臣等议覆曰囬人毎年官给籽种五百石收获时纳米四千石毎石赏银一两现今大兵既撤哈密止驻兵五千从前运到米尚存二十万石有零应移文大将军查郎阿等自今年为始免令囬人纳粮贝子额敏急公效顺督率部下种地协助军需请

恩赏大缎十端种地囬人分赏银一万两奏入上从之

癸亥

命珠密纳木扎尔兼辖喀喇乌苏厄鲁特兵以塞臣

哈什哈承袭扎萨克头等台吉

办理藏务副都统玛喇等奏言统辖喀喇乌苏兵扎萨克头等台吉那顔和硕齐卒臣等与贝勒颇罗鼐酌议可代者据云其次子头等台吉珠宻纳木扎尔年富力强毎年四月率塔木腾格里淖尔厄鲁特兵操演练习防守卡伦塔木地去喀喇乌苏甚近请即令其兼辖至那顔和硕齐之扎萨克头等台吉有其弟塞臣哈什哈现在古木布驻劄办事妥协请即令其承袭王大臣等议覆应如所请奏入得

防依议其那顔和硕齐之扎萨克头等台吉着其弟塞臣哈什哈承袭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回鹘·欧阳修
  卷八十一·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宋濂
  第八十二回 弃越疆中法修和 平韩乱清日协约·蔡东藩
  序·张居正
  两汉刋误补遗卷九·吴仁杰
  卷之一千一百七·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卷六十八·鄂尔泰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七·阿桂
  李严传·欧阳修
  叶向高传·张廷玉
  王恕传·张廷玉
  台湾四县四至陆路里数·佚名
  ●皇朝通典卷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五五言古诗六彭汝砺高阳池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防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游岘首去年冬少雪二月春始晴南游岘首山东下石头城揉蓝染江水烂锦贴园英幽亭一

  • 虚舟集巻三·王偁

    (明)王偁 撰○五言古诗赋得幔亭峰送张员外还闽中秋色照海甸百里青嶙峋众山如游龙一峰髙出云昔传武夷君于兹宴曽孙鸾飙载河车来徃何缤纷羽葢云已久玄赏今尚存夜深天籁寒犹疑鹤笙闻而我昔游览望之隔尘氛天影泻潭镜翠碧明

  • 帝王经世图谱卷六·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明堂五室之图月令明堂之图明堂诸侯朝位之图九采之图【阙】新定明堂制度图新定明堂制度图法庙室昭穆禘祫诸图六义四始之图五声配合之谱七音清浊之次七音配合之谱十二律旁通配合之谱十二律得数多寡损益相

  •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冬十月庚寅朔享 太庙○癸巳奴儿干等处都指挥王肇舟等并暹罗等国正使呵哈麻等五百六十五人来朝贡马赐宴及钞币有差○丙申毛怜卫指挥猛苛不花等来朝贡驼马赐织金文绮袭衣及钞币有差○命故金吾左卫指挥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七月辛巳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邬景和代分辽东广宁中左二屯卫新军八百人戍松山陵河二堡各用指挥一人领之听锦州守备管辖○癸未 诏开军民纳马事例一京卫武学生员有愿纳银纳马入监者取武学师生并该卫所保结已应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冬十月。甲寅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

  • 七五八 谕内阁所有四库全书各部俱各按撰述人先后依次编纂·佚名

    七五八 谕内阁所有四库全书各部俱各按撰述人先后依次编纂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昨据四库全书总裁奏进总目,请于经、史、子、集各部,冠以圣义、圣谟等六门。业经降旨,令将列朝御纂、御

  • 卷六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九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庚午以将军兆惠富徳两路大兵防合宣谕中外上谕大学士曰将军兆惠富徳等奏报正月初六等日富徳等领兵援转战五日四夜兆惠在营闻声夹击所向披靡斩获无算十四日两

  • 卷五十七·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绦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五十七 绦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所理垣雍城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

  • 李谧传·魏收

    李谧不饮酒,喜好音乐,酷爱山水,这种高尚的情操,时间长久而更加坚固,每见到可以欣赏的山水景物,总是悠闲自在,乐而忘归。于是作《神士赋》,诗里说:“周、孔重视儒教,庄、老崇尚无为。二者道路虽不同,都是沽名钓誉之辈。此生心意未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五二字谥温懿(郡王)荆府樊山王见澋(正徳)赵府广安王厚熽(嘉靖)唐府卫辉王硕焕(隆庆)右俱德性寛和温柔贤善温宪(郡王)代府昌化王仕坛(成化)右德性寛和博闻多能温肃(郡王)鲁世子寿■〈釒爵〉(隆庆)右德性寛和正已摄下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第三分阿摩昼经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俱萨罗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车能伽罗俱萨罗婆罗门村。即于彼伊车林中止宿。时。有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止郁伽罗村。其村丰乐。

  • 菩萨本缘经卷上·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

  • 大乘二十颂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不可思议性  诸佛无著真实智  诸法非言非无言  佛悲愍故善宣说  第一义无生  随转而无性  佛众生一相  如

  • 卷第二十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第七等随一切众生回

  • 第九品 神足分别·佚名

    一 经分别四神足者,于世有比丘,修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修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修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修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如何是“有比丘,修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于有比丘,为欲增上而得三摩地、心一

  • 乡塾正误·李江

    清代李江撰,传统蒙学书籍

  • 清仁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一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系选自「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嘉庆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七九六~一八二○)二十五年中,台湾所受影响最深者,厥惟「洋盗」蔡牵事变。嘉庆初年,蔡牵曾在台湾洋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