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唯识之名义

──十五年六月在北京弥勒院讲──

唯识之理,广博无量,非略谈所能尽;今但就唯识二字之名义一谈:

云何名识?即今日俗语所云知识。如何名唯?乃单独义。连合唯识二字,可云独有知识而无他物。

但知识有能、所之两方:能知识者有八种识,如眼能知识色,是名眼识。耳能知识声,是名耳识。鼻能知识香,是名鼻识。舌能知识味,是名舌识,身能知识冷热粗细等触,是名身识。然前五识各能知识自变自缘之特别境,不能兼知识他识所知识之境,至第六意,如一阁之总理,则能兼知识前五识所能知识及不能知识之一切诸境。又如吾人睡眠时,眼、耳等前五识皆停止不起作用,傥犹有种种之梦生起,即知是第六意识之作用。至于睡最熟时,梦亦无有,则前六识皆无。但偶有虫咬或蚊刺时,即时身起盲动,用手搔爬,应知是乃尚有第七末那识执著有我故也。末那译云意,与第六意识不同,亦云意根。既有能执我之第七识,亦应有所执我之第八阿赖耶识,此译云藏。藏有三义:一者、含藏一切法之种子,谓之能藏。二者、为一切法之所藏隐者,谓之所藏。三者、为第七识执之为我,谓之我爱执藏。

所知识者,共有六尘境界,谓眼识所知识者名曰色尘,耳识所知识者名曰声尘,鼻识所知识者名曰香尘,舌识所知识者名曰味尘,身识所知识者名曰触尘,意识所知识者名曰法尘。至第七末那识所知识者,即第八赖耶识,但第八是识,而第七妄执为我,是为错谬知识。至第八所知识者,即前七识之种子及根身,世界之本质。又吾人所认为根身、世界者,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则应知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实体,不过识所知识而已。然有一疑问:谓若外境皆是识所知识,今试于北京欲知识一泰山,何以不能?此则宜知前六识不能独立成其知识,尚须依托别识所变之本质以成其自识之知识;此别识所变之本质,即第八识之相分。凡识皆可略分为二部分:

一、能知识之作用,谓之见分。二、所知识之相状,谓之相分。二十二日午后。(大圆记)(见海刊七卷八期)

(附注)原题“在弥勒院说法”,今依义改题。


猜你喜欢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慧立
  三弥勒经疏·憬兴
  兀庵和尚语录目次·兀庵普宁
  卷第七十三·佚名
  佛説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中·欧阳竟无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佚名
  佛学与新思想·太虚
  卷四十九·佚名
  卷第六十四·李通玄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十事开示·佚名
  佛说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彭定求

        卷35_1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许敬宗   玄塞隔阴戎,朱光分昧谷。地游穷北际,云崖尽西陆。   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寰区无所外,天覆今咸育。   窜苗犹有孽,戮负自贻辜。疏网妖鲵漏,盘薮怪禽逋。   髯飞

  • 卷三十四·志第一·柯劭忞

      ○历一   △治历本末   自《三统术》以后七十余家,至郭守敬之《授时》,测验愈精,析理愈微,立数俞简信,可谓度越前古者矣。然曰月星辰之高远,而以一人之智力穷之,欲其事事物合,永无差忒,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明之《大统

  • 卷四 漢二十條·陶岳

      上藍寺石榴讖  高祖嘗在晉祖麾下,晉祖既起太原,因高祖遂有天下。先是,豫章有僧號上藍者,精於術數,自唐末著讖云:「石榴花發石榴開。」議者以「石榴」則晉、漢之謂也。再言「石榴」者,明享祚俱不過二世矣。  蘇逢吉際

  • 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皇王大纪卷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五帝纪黄帝轩辕氏黄帝轩辕氏少典之后曰公孙氏母曰附宝有蟜氏女也感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之祥生轩辕于夀丘长于姬水为姬姓生而龙顔防而徇齐学于大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有风后老天五圣知命规纪地典力牧【

  •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范晔

    (王充、王符、仲长统)◆王充传,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搬迁到这里。王充少时死了父亲,同乡称赞他很孝顺。后来他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做老师。他博览群书而不拘泥于章句。他家里贫穷没有书籍

  • 八九、子华子考·钱穆

    《吕氏春秋 贵生篇》:“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釐侯,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梁玉绳云:“昭釐侯史作昭侯,乃懿侯子。此事又见《庄子 让王

  • 卷四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八雍正四年九月上谕三十四道初四日刑部议覆奉天将军噶尔弼等奏蔡登科亏欠人参又更名领票应发遣奉上谕此事着照该将军等所奏行但偷刨人参应拟发遣之犯发黑龙江等处则与伊犯罪之处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六·钱若水

    起至道二年正月,尽二月至道二年正月壬寅朔 上不视朝群臣诣阁拜表 称贺戊申 上斋宿于朝元殿已酉宿 太庙庚戍 亲飨五室出次南郊斋宫礼仪使宋白上言臣今详 仪注朝飨 大庙 皇帝先诣罍洗奠瓉祀 昊天 上帝即未诣罍洗奠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戴德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矣。故君子不?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总论卷二    明 季本 撰删次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本三千余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皆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頴逹曰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

  •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绍昙

    卷第一菩提达磨大师六祖大鉴禅师江西马祖禅师南岳石头禅师南泉愿禅师百丈大智禅师赵州真际禅师黄檗断际禅师睦州陈尊宿德山见性禅师岩头奯禅师雪峰真觉禅师卷第二临济宗临济慧照禅师兴化奖禅师南院颙禅师风穴沼禅师首

  • 来厦门之感想·太虚

    ──十五年十月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太虚此次由星洲返沪,经过厦门,因南普陀为名胜之区,地方信士亦多,故抱参学的观念来此。今承各团体及佛界同胞聚集一堂,得与胜会,非常欣幸!虽是无何可说,但对之顿使发生三种感想,今略提出与诸

  • 律仪之研究·太虚

    ──在武昌佛学院讲──一、以研究瑜伽菩萨地第十戒品──二卷半──为基本。二、以研究南山五大部,上溯三要疏,以穷四分律宗。──略疏已失。三、由研四分广律,而进究余三律、五论,及唐宋所译各律。四、参究大乘显密,及宋

  • 卷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八 集云堂 编 旁出诸祖 河北智隍禅师(六祖能嗣) 始参五祖。后结庵长坐二十余载。不见惰容。及遇策禅师。因同参六祖。祖愍其远来。便垂开决。师於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总无影响。 当年睥睨此山阿。

  • 丹台玉案·孙文胤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书成于崇祯九年(1636年)。积作者平日治验,书中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75门病证及脉形、脏象图说、各脏用药治法。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

  • 庐隐文集·庐隐

    庐隐著。庐隐,1898年—1934年,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 “福州三大才女”。本书收 《或人的悲哀》《曼丽》等小说,散文,共计38

  • 泾林续记·周玄暐

    一卷。明周玄暐撰。周玄暐,字叔懋,一字缄吾,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丙戌(1586)进士,官至云南道御史,《昆山县志·周复俊传》后附有他的事迹。按周复俊为周玄暐祖父,曾著有《泾林杂记》一书,该书题《续记》,以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