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琅邪王高俨传

琅邪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的第三个儿子。开始被封为东平王,朝廷授予他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任大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北魏旧制,中丞出行,一千步以内要肃清道路,不准行人通过;中丞要与皇太子分开道路,王公们都要远远地停住自己乘坐的车辆,解下拉车的牛,把车辕放在地上,以等待中丞通过。如果谁动作迟缓,就用红颜色的木棒打他。自从迁都邺城,建立北齐,这种礼仪已经停止。武成帝想过分地宠爱高俨,便命令完全恢复旧的礼仪。高俨刚从北宫出来,将到中丞府,所有京畿中的步兵骑士,领军的属官僚吏,中丞的仪仗,司徒的车驾礼仪,无不全部备齐。武成帝与胡皇后在华林园的东门外,树起帐幕隔着青纱步幛观看。派宦官骑着马驰向高俨的仪仗,无法进入,宦官自称奉敕命而来。拿着红色木棒的人随着吼声将宦官的马鞍打坏,马被惊起,人被摔倒。武成帝大声笑着,认为很好。他又下令让高俨停下车辆仪仗,话传出后,整个京师的人都出来观看。

  高俨常住在宫中,坐在含章殿处理政务。他的叔父们都得参拜他。武成帝到并州,他常留守邺都。每次为父皇送别,或者送到半路,或者送到晋阳才回来。王师罗曾随武成帝出行,来得晚了,武成帝想向他问罪,王师罗辩解说:“我与琅邪王告别,留连依依,不知不觉竟来晚了。”武成帝想念高俨,听了热泪流下,不再向师罗问罪。高俨的用具、服装、玩好都与后主的相同。他所需要的一切,都由朝廷供给。他在后主居住的南宫,看到新用冰镇凉的李子,回来后怒气冲冲地说“:我的哥哥已有这种东西,我为什么没有?”从此,后主如果先得到新奇的东西,送东西的官员和工匠们一定要受处罚。尽管如此,太上皇和胡太后仍不满意。高俨曾患喉疾,让医生用针扎,他睁大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他又对武成帝说:“我哥哥太软弱,怎么能率领朝廷大臣!”武成帝常称赞他“:这个狡黠机智的孩子,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武成帝认为后主能力低劣,有将他废除,立高俨的意思。武成帝去世后,改封高俨为琅邪王。

  他对和士开、骆提婆等人奢侈无度,大肆修建府第,很感不满。曾对他们二人说“:你们营造的宅第,早晚都会完工,何必那样匆忙,难道怕建晚了?”二人互相告诫说:“琅邪王目光炯炯有神,几步内都让人受到威逼。前些时跟他说了几句话,汗水不知不觉就流了出来。到天子那里奏事,也不是这个样子。”从此,两个人都很忌恨他。

  武平二年(571),后主让高俨由皇室搬到北宫居住,五天朝拜一次天子,不能随时见到太后。四月,下诏命他为太保,其他的官职全部免去,仍保留中丞,负责督察京畿一带。因北城有武器库,后主想把他移到别处去住,然后夺回他的兵权。书侍御史王子宜与高俨的亲信,开府高舍洛、中常侍刘辟强极力劝他,说:“殿下您被朝廷疏远,是因为和士开的挑拨造成的,您怎么可以搬出北宫,与老百姓住在一起呢?”高俨对侍中冯子琮说:“和士开罪恶深重,我想杀掉他。”冯子琮想废除幼主,拥立高俨,因而赞成这件事。高俨便命王子宜上表弹劾和士开的罪过,请交付朝廷推问。冯子琮又杂以其他的文书奏劾和士开,后主没有审察而同意了他们的奏书。高俨欺骗领军厍狄伏连说:“奉天子敕命,让你逮捕和士开。”扶连询问冯子琮,并请求奏报朝廷,子琮说“:琅邪王受敕命,何必再奏报!”伏连相信了,在神兽门外埋伏了五十个人,天亮时逮捕了和士开,送交御史台处置。高俨派冯永洛在御史台将他处死。

  高俨的本意只杀和士开一个人,这时,他的部下逼迫他说:“事情既已至此,不可以停下来。”高俨便率领京畿的军士三千多人,驻扎在千秋门外。后主派武士刘桃枝率八十名禁兵召请高俨,刘桃枝远远地叩拜他,他命部下将刘桃枝捆绑起来,准备杀死,禁兵们四散逃走。后主又派冯子琮召请他,他严辞拒绝,说:“和士开过去实在罪该万死,阴谋废除天子,让母后削发为尼,故意带着兵马想占有孙凤珍的家产。我因为这些才假借诏命将他杀死。哥哥您如果想杀我,我不敢逃脱罪责;如果放掉我,希望派乳母来迎接我,我即入宫。”乳母就是陆令萱,高俨想将她诱出杀死。陆令萱手持钢刀躲在后主的身后,听到这些话吓得打颤。后主又派韩长鸾召请高俨,他想入宫,刘辟强拉着他的衣服说“:如果不斩了陆令萱母子,殿下您不能入宫。”广宁、安德二王正好从西边来,想帮助高俨成功,问:“为什么不冲杀过去?”刘辟强答:“人太少?”安德王高延宗看看众人说“:孝昭帝杀杨遵彦,只不过用了八十人,现在有数千人,为什么还说人少呢?”

  后主哭着对太后说:“如果有缘,我还能见到乳母;无缘,就算永别了。”急忙召请来斛律光,高俨也召请他。斛律光听说杀死了和士开,拍着巴掌大笑,说:“龙子做事,本来就不像是凡人。”他入宫在永巷见到后主。后主命他率领宫中禁军步兵和骑兵四百人,授给他衣甲,他说“:小孩子弄兵,与他一交手就会乱。谚语说‘:奴才见到天子就怕得要命。’陛下您应该亲自到千秋门,琅邪王必然不敢轻举妄动。”皮景和也认为应该这样,后主听从了。斛律光步行开道,派人出来高声说道“:天子来了!”高俨的人马吓得赶快走散。后主停在马轿上,远远地呼喊他,他仍站着不动。斛律光上前对他说:“天子的弟弟杀一个人,何苦这样?”拉着他的手,强使他向前,斛律光又对后主说“:琅邪王年纪小,肠肥脑满,举动轻率,长大以后自然就不会这样,希望陛下能原谅他的罪过。”后主拔去高俨身上佩带的刀环,乱拨弄自己的辫梢,很久才停下来。将厍狄扶连、高舍洛、王子宜、刘辟强、都督翟显贵逮捕,关押在后园。后主亲自用箭射杀他们,而后斩首,又都将肢体分解,暴尸在都城街头。对于参加变乱的文武官吏,后主想全部杀死,斛律光认为这些都是勋贵权要们的子弟,杀了恐怕人心不稳。赵彦深也说:“春秋时只责罚元凶。”于是,对这些人的处理,罪行各自不同。

  高俨没有受到处罚,邺都的北城有一座白马佛塔,是石季龙为澄公建造的。高俨请求修理它。巫师说“:如果触动这座塔,北城就会失掉主人。”他不听,拆到第二层,得到一条白蛇,长有数丈,盘旋爬行,很快就消失了。过了数十天,塔便倒掉。

  从此,太后将高俨保护在宫内,吃饭一定先自己尝一尝,陆令萱劝后主说:“人们都称赞琅邪王聪明英勇,举世无双。看他的外表,不像是做人臣的样子。自从他上次专擅杀人以来,我内心里常怀畏惧,您应该早作打算。”何洪珍与和士开平常关系密切,也请求后主杀死高俨。后主不能决定,以请吃饭为名秘密召见祖王廷,征求他的意见。祖王廷讲了周公杀死管叔,季友毒死庆父的故事,后主采纳了他的意见。因高俨到晋阳,后主派右卫大将军赵元侃引诱并抓获高俨。元侃拒绝,说:“我过去侍奉先帝的时候,见先帝非常喜爱琅邪王。今天宁肯死,也不愿捕捉他。”后主便将元侃调出京城,任豫州刺史。九月下旬,后主启奏太后说“:明天早晨我想与高俨一起出去打猎,早点出发,早点回来。”这天夜晚四更,后主召请高俨。他怀疑有诈,陆令萱说“:哥哥喊你,你为何不去?”高俨出宫走到永巷,武士刘桃枝将他的两只手反背过来。他大声呼喊:“我请求见母亲,见兄长!”刘桃枝用衣袖堵住他的嘴,用袍子蒙住他的头将他背出来。到了大明宫,他的鼻孔出血,流了一脸,立即将他杀死,年龄才十四岁。没有给他脱掉鞋子,用草席裹住,埋在屋子里。后主派人告诉太后,太后哭了十几声,便被人推入宫殿。第二年三月,才将他埋葬在邺城西郊,赠谥号为楚恭哀帝,以宽慰太后。

  琅邪王高俨死后,后主对其余各王的禁锢更为严厉。武平末年,武成帝的第九子、乐平王高仁邕以下的四位藩王才能外出,朝廷对他们的供给非常菲薄,仅仅够用而已。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一·赵尔巽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第八十七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蔡东藩
  第四十六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蔡东藩
  春秋别典卷二·薛虞畿
  第四二九谕及出示光绪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二一--一·佚名
  提要·胡一桂
  卷二十一·李天根
  司马悦传·魏收
  耶律古昱传·脱脱
  卷一百十三·阿桂
  序·[清]刘健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九十三·佚名
  黄宝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613_1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皮日休   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不逢野老来听法,   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卷613_2 【陪

  • 五代诗话卷一·郑方坤

      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  国主 宗室  梁太祖  宋元词曲有出于唐者如清平调水调歌柘枝菩萨蛮八声甘州杨栁枝词是也朱温归鎭昭宗以诗饯之温进杨栁枝词五首今虽不传其词彼时度曲多是七言絶也以全忠之凶悍而能为歌

  • ◆朱提学德润(存复斋集 存复斋续集)·顾嗣立

    德润,字泽民,九世祖贯,为睢阳五老之一,其后世渡江为吴人。德润好诗文,善书札,尤工画山水人物。赵孟俯荐之,驸马沈阳王以闻仁宗,召见玉德殿,命为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未几,沈阳王斥外,表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又明年二月大

  • 卷一百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三 拾遗【四】 冯着【广州録事】 短歌 寂寂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洛阳

  • 外集卷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赋彚外集卷十五美丽美人赋         【汉】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美丽闲都逰于梁梁王恱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恱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

  • 前集卷五·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五     元 傅习 编安竹斋送白云平章舟人停棹酒停斟试听筵前送客吟离恨早知如此苦交情不合恁为深白云境界三更梦红叶园林两地心从此草茅亭上客抱琴何处遇知音明普彦题商山四皓图刘氏何

  • 卷三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八张志和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後不复仕进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叟诗九首太寥歌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惟化之工无强哉空洞歌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

  • 卷一百七十五·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货上三等·脱脱

        ◎食货上三   布帛 宋承前代之制,调绢、绸、绢、布、丝、绵以供军须,又就所产折科、和市。其纤丽之物,则在京有绫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场院主织锦绮、鹿胎、透背,江宁府、润州有织罗务,梓州有绫绮场,

  • 提要·钱时

    【臣】等谨案两汉笔记十二卷宋钱时撰时有融堂书解已着録此书皆评论汉史嘉熈二年尝经奏进前有尚书省劄称十二卷与此本合叶盛水东日记以为不完之本非也其例以两汉书旧文为纲而各附论断于其下前一二卷颇染胡寅读史管见之

  • 黄震传·脱脱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于宝..四年(1256)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尉。吴县有许多豪势之家,他们告私债则勾结官属之尉,致使吴民多饥冻困苦,甚至死于尉卒之手。黄震到任后,不受理贵家之告,所颁檄文震慑全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

  • 万象春传·张廷玉

    万象春,字仁甫,无锡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工科给事中。皇上生了女儿,下诏让户部、光禄寺各进献银子十万两。万象春极力劝谏,皇上不接受。万象春几次调职后任礼科都给事中。郑贵妃极得宠幸,而皇上沉湎于饮酒

  • 卷二十九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九下 朱批韩良辅奏摺 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广西提督【臣】韩良辅谨 奏为边营务在得人谨遴选保奏伏恳 皇上恩准补授以收臂指之效事窃广

  • 职官二三·徐松

    〔太仆寺〕车辂院【宋会要】车辂院旧不载,御辇院掌乘舆步辇供奉及宫闱车乘之事。神宗正名,废群牧司,供乘舆法物,则归车辂院。有监官三员。一员内侍,一员文臣京朝官,一员武臣。建炎三年罢,绍兴十二年,因前东京车辂院人吏王道陈

  • 卷76·陈邦瞻

    ○孝宗之立高宗绍兴二年夏五月辛未,育太祖后子偁之子伯琮于宫中。元懿太子卒,帝未有嗣,范宗尹尝造膝请建太子,帝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知南外

  • 纲鉴易知录卷四六·吴楚材

    唐纪高宗皇帝纲 己卯,调露元年,春正月,幸东都。司农卿韦弘机免。纲 夏四月,命太子贤监国。目 太子处事明审,时人称之。纲 冬十月,单于府突厥反,遂寇定州。纲 庚辰,永隆元年,春三月,以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讨突厥,平之。纲 

  • 第四章 10·辜鸿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在对社会判断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嗜好或偏见,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 卷三十二·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二    元 吴澄 撰表记【篇内第十章言仁者天下之表故以表名篇】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皇氏曰此篇发端起义事之头首记者详之故称子言之於下更广开其事或曲说

  • 都城纪胜·耐得翁

    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