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李克刚戴孟姣译注

【译文】

楚元王刘交,是高祖的同母小弟,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大哥名伯,伯早就死了。当初高祖微贱的时候,曾经为了躲避难事,常常和宾客路过大嫂家去吃饭。大嫂讨厌小叔,小叔和宾客来家时,大嫂假装羹汤已吃完,用勺子刮锅,宾客因此离去。过后看锅里还有羹汤,高祖从此怨恨大嫂。等到高祖当了皇帝,分封兄弟,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为孙子说情,高祖说:“我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长辈了。”于是才封她的儿子信为羹颉侯。封二哥仲为代王。

高祖六年,在陈县逮捕楚王韩信以后,就封小弟交为楚王,定都彭城。交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儿子夷王郢继位。夷王在位四年去世,儿子王戊继位。

王戊即位二十年,冬天,因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犯了私奸罪,削去东海郡封地。第二年春天,戊和吴王合谋反叛,他的相国张尚、太傅赵夷吾谏阻,不听从。戊杀了张尚、赵夷吾,起兵和吴王向西攻打梁国,攻占了棘壁。行至昌邑南边,和汉将周亚夫接战。汉军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道,士兵饥饿,吴王败走,楚王戊自杀,吴、楚军就投降了汉军。

汉军已经平定吴、楚叛乱,孝景帝想让德侯广的儿子继承吴国的王位,让元王的儿子礼继承楚国的王位。窦太后说:“吴王,是老一辈人,理应为宗室效忠从善。如今却带头率领七国叛乱,扰乱天下,为什么还要接续他的后代!”不允许立吴王的后代,只准许立楚王的后代。当时礼是汉朝的宗正,于是封礼为楚王,供奉元王的宗庙,这就是楚文王。

文王即位三年去世,儿子安王道继位。安王在位二十二年去世,儿子建王注继位。襄王在位十四年去世,儿子王纯继位。王纯继位后,地节二年,宦官上书告楚王谋反,楚王自杀,国号被废除,封地收归汉朝改为彭城郡。

赵王刘遂,他父亲在高祖的儿子中排行居中,名友,谥号为“幽”。幽王因为忧伤而死,所以谥号为“幽”。高后把吕禄封在赵地为王,一年而高后去世。大臣诛杀吕禄等吕氏家族,于是立幽王的儿子遂为赵王。

孝文帝即位二年,立遂的弟弟辟彊,割去赵国的河间郡为河间王,这就是文王。在位十三年去世,儿子哀王福继位。福一年去世,无子,绝后,国号被废除,封地收归汉朝。

遂已经为赵王二十六年,孝景帝的时候,因为犯有过失被晁错削去他的常山郡。吴、楚叛乱,赵王就和他们合谋起兵。他的相国建德、内史王悍谏阻,不听从。就烧死建德、王悍,发兵驻屯在赵国的西部边界,想等待吴军一起西进。并派人到北边的匈奴,想联合匈奴进攻汉朝。汉朝派曲周侯郦寄攻击赵国。赵王遂退回来,据守邯郸,对峙七个月,吴、楚军在梁国被打败,不能西进。匈奴听到这个消息,也停止发兵,不肯进入汉朝边界。栾布从打败齐国的前线返回来,就和郦寄合兵引水灌赵国的都城。赵的都城被水泡坏,赵王自杀,邯郸于是投降。赵幽王断绝了后代。

太史公说:国家将要兴起的时候,一定有吉祥的预兆,君子被重用,小人被斥退。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贤人隐退,乱臣显贵。如果楚王戊不刑罚申公,听了他的话,赵王任用防与先生,哪会有篡杀的陰谋,遭天下人杀戮呢?贤人啊!贤人啊!不是本质贤能的君王,怎能任用你们呢?太重要啦!“国家的安危在于发出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任用的大臣,”这话实在太对了。

【原文】【注解】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①,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②。始高祖微时③,尝辟事④,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⑤。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⑥,枥釜⑦,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⑧,而伯子独不封。太上皇以为言⑨,高祖曰:“某非忘封之地⑩,为其母不长者耳(11)。”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12)。而王次兄仲於代(13)。

[注释]①《汉书》作同父,言同父,即言异母。②蚤:同“早”。③微:卑微,低下。④辟:同“避”,逃避。⑤巨嫂:长嫂,大嫂。巨,大。⑥详:通“佯”,假装。⑦枥釜:刮锅边出声。釜,锅。⑧昆弟:兄弟。⑨太上皇: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这里指刘邦的父亲。⑩某:谦称。(11)不长者:不象长辈的样子。(12)羹颉侯:汉高祖七年封。羹颉,羹尽之意。(13)次兄:二哥,名喜,字仲。其子刘濞,后改封吴王。代:汉封国,在今河北省境,辖云中、雁门、代三郡五十三县,其都在今河北蔚县东北。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平定陈豨叛乱,立于恒(即后来的文帝)为代王,都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北)。

高祖六年①,已禽楚王韩信于陈②,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③。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④。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

[注释]①高祖六年:前201年。②禽:同“擒”。楚王韩信:即后来淮陰侯韩信。③彭城:县名。故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④郢:《汉书》作郢客。

王戊立二十年,冬,坐为薄太后服私奸①,削东海郡②。春,戊与吴王合谋反③,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不听。戊杀尚、夷吾,起兵与吴西攻梁④,破棘壁⑤。至昌邑南⑥,与汉将周亚夫战⑦。汉绝吴、楚粮道,士卒饥,吴王走,楚王戊自杀,军遂降汉。

[注释]①坐:因犯……罪。薄太后:汉高祖之姬,汉文帝之母。服:服丧。②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省郯城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③吴王:刘濞,刘邦次兄刘喜之子。④梁:汉封国。都城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南。⑤棘壁:地名。故城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⑥昌邑:县名,故城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⑦周亚夫:(?——前143年)西汉名将。沛县人。周勃之子。初封条侯。文帝时为河内太守,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迁为亟相。

汉已平吾、楚,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①,以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②:“吴王,老人也,宣为宗室顺善③。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是时礼为汉宗正④。乃拜礼为楚王,奉元王宗庙,是为楚文王。

[注释]①德侯:名广,代王刘仲之子、吴王濞之弟。②窦太后: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之母。③顺善:遵守法度的表率。顺,顺从,引申为“效忠”。善,慈善。引申为“行善”。④宗正:官名。⑤奉:供奉,即祭祀之意!宗庙: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亦作王室的代称。

文王立三年卒,子安王道立。安王二十二年卒,子襄王注立。襄王立十四年卒,子王纯代立。王纯立,地节二年①,中人上书告楚王谋反②,王自杀,国除,入汉为彭城郡。

[注释]①地节二年:为前68年。地节为汉宣帝年号。②中人:即宫人。

赵王刘遂者,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高后王吕禄於赵①,一岁而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吕禄等②,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注释]①高后:即吕后,汉高祖刘邦的正后,汉惠帝之母。王:封王,使王。②诸吕:吕后诸兄弟几家族子弟称诸吕。

孝文帝即位二年①,立遂弟辟彊,取赵之河间郡为河间王②,是为文王。立十三年卒,子哀王福立。一年卒,无子,绝后,国除,入于汉。

[注释]①孝文帝,即汉文帝刘恒,汉王期自称“以孝治天下”,所以自惠帝以后,都在谥号上加个“孝”字。②河间郡,治所在乐成(今河北省献县东南)。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適削赵王常山之郡①。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不听。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北使匈奴②,与连和攻汉。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③。赵王遂还,城守邯郸④,相距七月。吴楚败於梁,不能西。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栾布自破齐还⑤,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赵幽王绝后。

[注释]①晁错(前200——前154年):西汉政论家。②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③曲周:县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④邯郸:赵都。故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⑤栾布:西汉梁人。文帝时为燕相。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样,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公①,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②,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③?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注释]①使:假如。②防与先生:人名。③僇:通“戮”。杀戮,侮辱。此处治指罪人。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列传第八十 恩幸·李延寿
  卷九十八·志第七十四·艺文三·张廷玉
  第九十六回 忤重闱师丹遭贬 害故妃史立售奸·蔡东藩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尽 弟陵兄晋道子专权·蔡东藩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杨士奇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六·佚名
  卷八·苏辙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袁枢
  西飞·胡兰成
  ●甲乙日历(上)·祁彪佳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司马迁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司马光
  卷一百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幕·老舍

    时间 前幕半月后,下午。地点 同前幕。人物 前幕见过的有:破风筝 方珍珠 方大凤 方太太 孟小樵向三元 白花蛇应该介绍一下的有:王力——男,三十岁,文艺作家。他愿深入民间,写出大众文艺,故肯与艺人来往。心地光明,身体

  • 卷五·唐圭璋

    【梵琦:词作32首】○渔家傲娑婆苦十六首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渔

  • 卷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一 宋 陆游 撰 别曾学士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忽闻高轩过驩喜忘食眠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所愿瞻德容

  • 乾坤清气卷十三·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十三明 偶桓 编五言律诗过山居          周权衡之数里榕隂合迢迢过客稀烟溪桑子熟山雨药苗肥窗冷云侵座琴清月在扉怡然无俗子我巳早忘机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    丁复仲容少昊烦

  • 卷三百八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六杂药类五言古兎丝          【齐】谢 朓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所贵能卷舒伊用蓬生直咏益智         【梁】

  • ●卷二·陶宗仪

      ◎圣聪至元六年二月二十五日,上御玉德殿,命史臣榻前草诏,黜谪太师伯颜。诏文有云:“其各领所部,诏书到日,悉还本卫。”上曰:“自蚤至暮,皆一日也。可改日字作时字。”时伯颜以飞放为名,挟持皇太子在柳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十一月乙卯朔 上御武英殿谓侍臣曰夫好憎者人情所不能无也然好得其正憎得其实斯不陷于一偏至于喜怒莫不皆然一有所偏则人得而中之矣大抵人能不偏于好憎喜怒则此心廓然大公不为物累是以耳目聦明志气如神矣○免国子监生

  • 卷一百九·佚名

    洪武元年闰九月壬午朔有星自天船东北行约流丈余光芒焕发入紫微至四辅没○乙酉以两浙盐运使夏礼山东盐运使司同知秦祯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庚寅以灾异诏求直言诏曰朕本布衣因元多故遂与群雄并驱险阻艰难更历备至方得偃

  • 卷之二·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一月癸未朔。上居倚庐。  ○甲申。遣官祭先医之神。  ○浙江巡抚增韫奏、铁路轨蝱滟戋穿城。酌开清泰望江两门闲城穴二处。以便来往。报闻。摺包  ○库伦办事大臣延祉等奏、金矿开办二

  • ●崇祯记闻录卷六·佚名

    乙酉年是月二十五日,北京有诏至,各官迎入开读。二十六日,迎新提督吴胜兆,阊门大开,诸食用物得以运进,高价因就减。如袋面贵至二百文,今百□□。□物皆然。吴庠东斋司训陈公,池州人也。于□月初旬差至常熟,传剃发令旨,回至苏□,被

  • 洪兆麟·陶菊隐

    洪兆麟,湖南宁乡人。微时,以卖包子为业,人呼“洪包子”。衣食不给,愤然走岭南,与乡人隆世储同应募为惠州协亲兵。时副将方绥德,湘人也,所部多三湘子弟。无何,方被岑春煊劾免,洪等已擢为哨官,转辗入六路提督秦炳直部下

  • 卢文伟传·李百药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文伟少时为孤儿,有志向,读了很多的经史书籍,喜好交游,年轻时便得乡里敬重。州郡辟举为主簿。年三十八,才被举为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劝说刺史裴俊依旧

  •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司马光

    齐纪六 齐明帝建武二年(乙亥,公元495年) [1]春,正月,壬申,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诸军以拒魏。 [1]春季,正月壬申(初二),南齐派遣镇南将军王广之、右卫将军萧坦之、尚书右仆射沈

  • 第八章 21·辜鸿铭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辜讲孔子说:“在古代帝王大禹 身上,我还未能发现什么品德上的缺陷。他生活极为简朴,总是粗茶淡饭,但在祭祀时所提供的祭

  • 卷十六·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六宋 魏了翁 撰君奭 蔡仲 多方一召公不说无疏谓召不说周之留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尊之曰君奭名同姓也陈古以告之故以名篇正义曰成王即政之初召公为保周公为

  • 丹论诀旨心鉴·佚名

    题“张元德撰”。《通志》著录。《云笈七签》卷66收录,题为《丹论诀旨心照五篇》,署“南阳张玄德撰”。撰于宋前。述金丹术,称唯铅汞二物为至药,非用四黄八石。

  • 台战演义·佚名

    章回小说。二集十二卷。近代无名氏著。叙大将军刘永福于安南抗清,百战百胜,后移师台湾。甲午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将台岛割与倭寇。倭寇登台后,陷台北、基隆。刘大将军与丘逢甲等连出奇计,大挫倭兵,并擒倭酋桦山氏,台民誉之为“

  • 大般涅槃经玄义·灌顶

    凡二卷。略称涅槃经玄义。灌顶(561~632)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乃涅槃经最重要之解说书。卷首为序论,将涅槃分为别释与通释两类解释之,而以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说明涅槃经;又将涅槃经分为释名、释体、释宗、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