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一十

 

  卷810_1 【听莺歌】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

  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

  婉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跼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黑雕黄鹤岂不高,

  金笼玉钩伤羽毛。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

  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城头鸱乌拾膻腥,

  空园燕雀争泥滓。愿当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声不可闻。

  卷810_2 【归湖南作】灵澈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

  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卷810_3 【初到汀州】灵澈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

  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卷810_4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灵澈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卷810_5 【送道虔上人游方】灵澈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卷810_6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灵澈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

  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

  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卷810_7 【天姥岑望天台山】灵澈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卷810_8 【远公墓】灵澈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卷810_9 【宿东林寺(一作云门雪夜)】灵澈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卷810_10 【简寂观】灵澈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卷810_11 【元日观郭将军早朝】灵澈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条香烛照星河。

  今朝始见金吾贵,车马纵横避玉珂。

  卷810_12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灵澈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卷810_13 【东林寺寄包侍御】灵澈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卷810_14 【西林寄杨公】灵澈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卷810_15 【答徐广叔四问】灵澈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卷810_16 【闻李处士亡】灵澈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卷810_17 【句】灵澈

  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

  (《道边古坟》)

  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答范校书》)

  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石帆山》)

  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

  (《题李尊师堂》)

  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题曹溪能大师奖山居》)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伤古墓》)

  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登梨岭望越中》)

  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九日》)

  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宿延平怀古》)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见《雪浪斋日记》)

  卷810_18 【湘夫人祠】大易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濆。未□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卷810_19 【赠司空拾遗】大易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见雪花。望阁未承丹凤诏,

  掩门空对楚人家。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瑶华。

  卷810_20 【寄钱郎中】法照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卷810_21 【送清江上人】法照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卷810_22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卷810_23 【游元象泊】释泚

  空水潮色净,澹然湖上心。舳舻轻且进,汀洲如可寻。

  秋风洄溯险,落日波涛深。寂寞武陵去,中流方至今。

  卷810_24 【北原别业】释泚

  野外车骑绝,古村桑柘阴。流莺出谷静,春草闭门深。

  学稼农为业,忘情道作心。因知上皇日,凿井在灵林。

  卷810_25 【杂诗】庞蕴

  未识龙宫莫说珠,识珠言说与君殊。

  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回头看后底,影亦不随身。

  神识苟能无挂碍,廓周法界等虚空。

  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

  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见亦羞。

  

猜你喜欢
  陆凝之·唐圭璋
  ●卷二·魏元旷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八·邵雍
  第十六回 占灵卜逢凶化吉 写回书威逼势凌·萧晶玉
  杜蘂娘智赏金线池·臧懋循
  三集卷五·乾隆
  卷四十·查慎行
  荒郊·刘半农
  卷三十六·曹学佺
  仲安集钞·吴之振
  卷二百三·陈廷敬
  卷一百六十九·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九十一·康熙
  艺苑雌黄·严有翼
  第十四出 责媒退聘·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净扮道士,小生、贴扮道童,执幡引上〕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便教遍处殷勤觅。贫道杨通幽是也。籍隶丹台,名登紫箓。呼风掣电,御气天门。摄鬼招魂,游神地府。只为太上皇帝思念杨妃,遍访异人召魂相见

  • 三集卷二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七古今体七十四首【癸未一】癸未元旦万户霏微扬庆烟曈曨初旭啓韶年共欣月届三阳泰早见春归十日前北戒垦耕夀乐利西瀛职贡正聨骈内安外顺诚佳会惧盛持盈益凛然

  • 帝纪第七 武成高湛·李百药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公。天保初,进爵为王,拜尚书令

  • 列传第四十 狄郝硃·欧阳修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卷五十二 咸平五年(壬寅,1002)·李焘

      起真宗咸平五年五月盡是年九月   五月丙申朔,詔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許致仕,因疾及歷任有贓犯者聽從便。時告老者例得遷秩,令錄即授朝官,並給半俸。主客郎中謝泌上疏請甄別之,乃降是詔。   戊戌,封宣慈長公主為魯

  • ●卷二·赵翼

    ○汉书移置史记文《汉书》武帝以前纪传多用《史记》原文,惟移换之法别见翦裁。如鸿门之会,沛公危急,赖项伯、张良、樊哙等得免。彭城之败,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以俱行。陈平间楚使,去范增。鸿沟解兵,张良、陈平劝汉王追楚。

  • ●卷五·叶梦珠

    ◎门祚一门祚之靡常,由来尚矣。《传》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季,于今为庶。宁特近代为然哉?以予所见,三十余年之间,废兴显晦,如浮云之变幻,俯仰改观,几同隔世。当其盛也,炙手可热,及其衰也,门可张罗。甚者胥原、栾却之族,未几降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纪昀

    列传唐 【四十二】○唐四十二高适 元结 李承韦伦 薛珏【存庆】崔汉衡戴叔伦王翃【正雅 翊 凝】徐申郗士美辛秘高适元结李承韦伦薛珏崔汉衡戴叔伦王翃徐申郗士美辛秘△高适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

  • 三二 介孚公二·周作人

    癸巳年春天介孚公携眷回家,住在西一的屋内,同来的是少子凤升,生母章已早死,年十二岁,妾潘,是和小姑母同年的,可以推定是二十六岁,介孚公是五十七岁。曾祖母于壬辰除夕去世,那时已有电报和轮船,所以不到一个月就赶到了家,这有一件

  • 钱易传·脱脱

    钱易,字希白。从前,其父钱亻宗即位为吴越王,被大将胡进思废,而改立钱亻宗的弟弟钱亻叔。钱亻叔归降宋朝,其属下都在宋朝做了官,只有钱易与其兄钱昆没有被录用,于是他们即发奋读书。钱昆字裕之,考中进士。为政宽松简便,很照顾民

  • 斡罗思传·宋濂

    斡罗思,康里族人。曾祖哈失伯要归附于蒙古,为庄圣太后宫牧官。祖父海都,随宪宗征四川,于钓鱼山阵亡。父明里帖木儿,世祖时为必..赤,后为太府少监。斡罗思,至元十九年(1282)为内府必..赤。二十一年拜监察御史,后调任云南行省理

  • 卷四十七、俄订爱珲天津北京诸条约·黄鸿寿

    文宗咸丰八年,夏四月,黑龙江将军宗室奕山与俄使木哩斐岳福订约于瑷珲城,割黑龙江北岸与俄。自雍正五年与俄订约,俄人陆路通商,惟恰克图一处历朝奉行。乾隆二十七年,设库伦办事大臣,总理边务。自是,两国商民互市不绝。至道光二

  • 卷九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一昭公元年考异足利本经公子比出奔晋公子上有楚字永怀堂同令尹命太宰伯氏犂对曰正误氏当作州 非所害也我将信以为本我作武宋板永怀堂同

  • 卷六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七宗庙制度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诸乾坤【注垂衣裳以辨贵贱干尊坤卑之义也】书益稷帝曰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

  • 书经衷论卷二·张英

    大学士张英撰夏书禹贡【凡十四条】奠高山大川五字一篇之纲也此下或言高山或言大川大略不出此二者次言九州条分缕析而言之也次言导山又次言导水合天下山水而言之也九州攸同以下总言经理之大文简而事该言约而防明错

  • 四字经·佚名

    《四字经》是一本诗经,作者不详,许为清朝人。此书专讲为人处世、孝亲敬长之事,语言浅白,易于习诵。流传不广。《易经·序卦》上的解释:“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这里的“蒙”字有两层含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智圆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智圆述。四卷。是隋智撰《请观音经疏》的注释书。先释作者,再释疏名。后以“五重玄义”法逐次解说经文。见载于明版诸藏和日本的《卐字续藏》、《大正藏》。

  • 舍利弗问经·佚名

    梵名S/a^riputra -paripr!ccha^ 。全一卷。译于东晋,译者佚名。又作菩萨问喻。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属小乘律部。乃佛在王舍城音乐树下,答舍利弗之所问。计有戒律传持之次第、戒律诸部之分派、开遮衣钵食酒杀生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