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志品法句经第三十五(有四十章)

梵志品者,言行清白理学无秽可称道士。截流而渡,无欲如梵,知行已荆是谓梵志,以无二法,清净渡渊。诸欲结解,是谓梵志,適彼无彼。

彼彼已空,舍离贪淫,是谓梵志。思惟无垢,所行不漏,上求不起。是谓梵志,日照於昼,月照於夜。甲兵照军,禅照道人,佛出天下。

照一切冥。非剃为沙门,称吉为梵志。谓能舍众恶,是则为道人。出恶为梵志,入正为沙门。

弃我众秽行,是则为舍家。若猗於爱,心无所著,已舍已正。是灭众苦,身口与意,净无过失。能舍三行,是谓梵志,若心晓了。

佛所说法,观心自归,净於为水。非蔟结发,名为梵志,诚行法行。清白则贤,饰发无慧,草衣何施。内不离著,外舍何益,被服弊恶。

躬承法行,闲居思惟,是谓梵志。佛不教彼,赞己自称,如谛不妄。乃为梵志,绝诸可欲,不淫其志。委弃欲数,是谓梵志,断生死河。

能忍起度,自觉出堑,是谓梵志。见骂见击,默受不怒,有忍辱力。是谓梵志,若见侵欺,但念守戒。端身自调,是谓梵志,心弃恶法。

如蛇脱皮,不为欲污,是谓梵志。觉生为苦,从是灭意,能下重担。是谓梵志,解微妙慧,辩道不道。体行上义,是谓梵志,弃捐家居。

无家之畏,少求寡欲,是谓梵志。弃放活生,无贼害心,无所尧恼。是谓梵志,避争不争,犯而不愠。恶来善待,是谓梵志,去淫怒痴。

憍慢诸恶,如蛇脱皮,是谓梵志。断绝世事,口无粗言,八道审谛。是谓梵志,所世恶法,修短巨细。无取无舍,是谓梵志,今世行净。

後世无秽,无习无舍,是谓梵志。弃身无猗,不诵异行,行甘露灭。是谓梵志,於罪与福,两行永除。无忧无尘,是谓梵志,心喜无垢。

如月盛满,谤毁已除,是谓梵志。见痴往来,堕堑受苦,欲单渡岸。不好他语,唯灭不起,是谓梵志。已断恩爱,离家无欲,爱有已荆

是谓梵志,离人聚处,不堕天聚。诸聚不归,是谓梵志,弃乐无乐。灭无煴燸,健违诸世,是谓梵志。所生已讫,死无所趣,觉安无依。

是谓梵志,已度五道,莫知所堕。习尽无馀,是谓梵志,于前于後。乃中无有,无操无舍,是谓梵志。最雄最勇,能自解度,觉意不动。

是谓梵志,自知宿命,本所更来。得要生尽,叡通道玄,明如能默。是谓梵志,

猜你喜欢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八·丈雪通醉
  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劝修净土诗并序·省庵
  法句譬喻经爱欲品第三十二·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一·成寻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六·澄观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目录·印光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李叔同
  卷第三十七·李通玄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一·佚名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四·希叟绍昙
  大雲初分正行健度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七卷·佚名
  辩伪录 第一卷·祥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凡例·陈廷敬

      一、词者,古乐府之遗也。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宋元以来,调名日多,旧谱未备。今广搜博采,次第编辑,俾倚声者知所考焉。  一、宋元人所撰词谱,流传者少,明《啸余谱》,诸书不无舛误。近刻《

  • 第十四回 救公子远逃黑夜 投乡村失落黄金·萧晶玉

    且说任婆子从腰中取出钥匙来,开了东角门。原来镇国府的规矩,都是梁氏每夜带着仆妇各处提了灯照看一遍,按门上锁,次日_上房来取钥匙,这才开门。今日这钥匙是蜂儿偷出与他的。且住!常见那大户人家到了晚间都命仆

  • 卷十一·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薛滦州穰 字有年宋知衡州朋龟十一世孙也少资性过人好问学举於乡授涿州知州涿俗素强悍兼岁大祲盗贼多公至发廪粟赈饥亲问民所疾苦力为疗之盗贼渐息民得复苏三年用荐

  • 卷六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五陆龟蒙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郎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蘂香知有芙蓉留自戴【桐柏真人戴芙蓉冠也】欲峨烟雾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异伶传》·张次溪

    (近人)陈澹然 撰●目录异伶传●异伶传桐城陈澹然剑潭撰 东莞张江裁次溪辑程长庚者,安徽潜山人也。咸同来号为伶圣。初,嘉道间,长庚舆笋估都下。舅氏为伶,心好之,登台演剧未工也。座客笑之,长庚大耻。键户坐特室,三年不声。一日

  •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   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   乙未,城潼川仙侣山。   蒙古皇弟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正统六年八月乙丑朔增给南京各衙门历事监生月粮有家小者月支八斗无者六斗○顺天府直隶真定府山西平阳府所属州县各奏春夏不雨田禾旱伤租税无徵 上命行在户部覆视以闻○丁卯释奠先师孔子遣行在翰林院学士苖衷行礼○戊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正德六年春正月壬子朔 上诣 □先殿 奉慈殿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户部言太平仓廒乃乃刘瑾所建劳民伤财无

  • 列传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辛禑一。○辛禑小字牟尼奴旽婢妾般若之出也。 或云: "初般若有身满月旽令就友僧能佑母家产*能佑{能佑}母养之未期年儿死能佑恐旽让旁求貌类

  • 春秋传卷八·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庄公中【丙庄王十申二年】九年【齐桓公小白元年晋缗二十卫惠十五蔡哀十郑厉十六子仪九曹庄十七陈宣八靖十九宋闵七秦武十三楚文五】春齐人杀无知【杀无知者雍廪也而曰齐人者讨贼之辞也弑君之贼人人之所

  • 卷二十八·道世

    △神异灾第二十(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夫神道之为化也,盖以抑夸强,摧侮慢,挫凶锐,解尘纷。至若飞轮御宝,则善信归降;竦石参烟,则力士潜伏。当知至治无心,刚柔在化。所以或韬光晦影,俯同迷俗;或显现神奇,遥记方兆。或死而更生,或定而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祇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萬二千人  及欲色界天淨居天子.爾時世尊與諸無量百千大衆恭敬圍遶而演說法.時有天子 名寂調伏音來在會座.是時寂調伏音天子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 卷之二十八·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八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七世 邓尉持禅师法嗣 杭州府东明虚白慧旵禅师 楚王氏子。父为丹阳税课司。遂家焉。幼颖悟。年十四。从妙觉湛然受业。适作务次。然问。汝在

  • 新锲开福宁禅师语录后序·开福道宁

    东山老演门庭孤峻。少许可人。最痛斥时辈沉酣平实拨弃妙悟。所以当时鲜有契其机者。若彼三佛初未能针芥相投。久之服膺焉。惟 宁禅师游徧诸方。见十余员名宿。晚参老演。演一见器重。每当众誉之。命充堂司。同学妬之

  •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寻声救苦天尊与普慈真人问答,劝导世人修道结缘。内称世间众生迷恋世法,如厕中蛆虫,以粪秽为乐。不知人身本为因缘会合,是假非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李逸侯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原名《宋宫十八朝演义》,后书商更名。100回。民国十六年一月一日付印,民国十七年二月出版,民国十七年十月发行。精装2册,定价10元;平装6册,定价5元。李逸侯著、严独鹤评。上海五权书社出版。内页又题“浏

  • 曾公遗录·曾布

    大臣日录。北宋曾布撰。残本3卷。布字子宣,曾巩弟,嘉祐进士。元祐八年(1093)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元符三年(1100)十月入相,崇宁元年(1102)六月罢相,先后在政府9年。宋制,皇帝有日历、实录,大臣有日录,记每日之行事、奏对,是编即曾

  • 诗缉·严粲

    三十六卷。严粲撰。严粲字坦叔,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清湘令,有《诗集》一部。《诗缉》是南宋时代较有影响的尊序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并称“南宋说《诗》之善本”。正文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