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

【起辛亥晋惠帝元康元年○止丙子晋愍帝建兴四年】凡二十六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永嘉之乱刘渊实为之方其与李雄建国改元通监目録即书曰汉高祖刘渊成太宗李雄凡十六国皆然今例於其僭号之後称汉主刘渊成主李雄照纲目分注之○张轨为前凉始祖故於本国叙事特详王浚刘琨乃心晋室而当时各据州郡故其有事之年亦为叙入本格与僭国无异乃侯王中变例也又当时小国如鲜卑宇文氏仇池杨氏辽西段氏等与诸僭国事相参照并附见焉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八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 上半卷原阙·杨仲良
  卷第一百七十四·胡三省
  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七·项笃寿
  第四卷 运河下·缪荃孙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纪昀
  锦里耆旧传卷一·句延庆
  王僧达传·李延寿
  陈俊卿传·脱脱
  卷八十三·佚名
  幸生录·佚名
  卷一百一·赵汝愚
  第二节 南方诸国·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本纪下第三·李延寿

    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景,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生。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孝武践阼,累迁镇军将军、雍州刺史。是岁入朝,时废帝疑畏诸父,以上付廷尉,明日将加祸害,上乃与腹心阮佃夫、李道儿等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冬十月乙未朔上率百官遥拜二帝 右朝散大夫提举淮南东西路茶盐公事蒋璨直秘阁上召璨入对乃有是命璨初除不带茶字当时张澄改除乃并以茶事归监司耳丙申诏诸路州军将西北流移无归人民情愿充军堪披带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七·佚名

    卷十七   康熙十四年七月丁亥朔,命将军阿密达等速定平凉。阿密达奏言:王辅臣亲领精锐及秦州逃出余孽毕集平凉,庆阳群盗依山结垒。臣以孤军前进,恐未易奏功。乞敕将军贝勒洞鄂等酌量留兵驻守秦州,余兵尽会平凉;提督陈福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敕脩万历十三年正月癸酉朔 上御皇极殿受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朝贺 赐三辅臣上尊珍馔○乙亥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戊寅立春顺天府臣进春 上御皇极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己卯孟春 上亲享 太庙○庚辰荧惑

  • ◎何苦啕气呢·李定夷

    当参政院未开议以前,有一绝大笑话,即为约法会议之厨头与政治会议之厨头冲突,至激怒李议长不作搬家之想,遂牵掣约法会议不能迅速腾出参议院,而参政院乃无地开会。吾人初闻此事,即疑厨头一小鳅,不能兴若大风浪,即李议长亦未必即

  • ●瀋館錄卷五·佚名

    初十日狀啟即刻鄭譯以清將意來達于世子前曰問安中使之來承國王之命故受御帖容接為白有在果問安使及問安承旨則朝廷所送是置林慶業乙中路無去處云云必是朝廷故令隱避是置决不可受此問安之禮是置還為出送是如為白去乙世

  • 辑点说明·佚名

    《元代奏议集录》辑录了元成宗元贞年间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朝中后期七十余年内,一些官僚和平民的奏章,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有

  • 孔希学传·张廷玉

    孔希学,字土行,先圣孔子五十六代孙,世代居于曲阜。祖父孔思晦、父亲孔克坚以及希学,在元代为官,相继袭封衍圣公。洪武元年(1368)三月,徐达攻下济宁,克坚有病,遣希学见徐达,达把他送到京师南京。希学向太祖奏称其父因病不能行。

  • 第五章动议·孙中山

    三十一节动议议场每行一事,其手续有三:其一、动议,其二、讨论,其三、表决。此三手续,乃一线而来,无论如何复杂之程序,皆以此贯之。动议者,为对于事体处分之提案也。欲在议场发生合法之提案,必当行正式之动议;倘随意谈话或随意拟

  • 卷三十五筹议·冯煦

    光绪二十七年和议成,皖省派筹赔款,岁解关平银一百万两。拳匪之乱,各国赔款由全权大臣议定关平银四万[万]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清偿,加以利息,总共本利银九万[万]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每年应偿二千余万及三千万两不等,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 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 改建钦天监于五府之后,命五军都督府申谕之令。先是,上以天下都司卫所分番校试军士有不中者,其将校往往不去其职,谪令从征。至是,又恐其玩法,怠于训练,命

  • 卷下·戴震

    人之不尽其才,患二:曰私,曰蔽。私也者,生于其心为溺,发于政为党,成于行为慝,见于事为悖,为欺,其究为私己。蔽也者,其生于心也为惑,发于政为偏,成于行为谬,见于事为凿,为愚,其究为蔽之以己。凿者,其失诬;愚者,其失为固;诬而罔省,施之事亦为

  • 周书·秦誓·佚名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用牙角作針筒學處第八十四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有巧師名曰達摩善牙骨作.以自工巧告諸   苾芻.若須牙骨作者我當施手作.時諸苾芻不知厭足終日驅使遣作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摄品第六之二云何善法。谓善五阴。及数灭。云何不善法。谓不善五阴。云何无记法。谓无记五阴。及虚空非数灭。云何学法。谓学五阴。云何

  • 幼科切要·王锡鑫

    儿科著作。清 王锡鑫撰。

  • 张煌言传略·佚名

    明之亡也,死义者连镳接衽;若播迁穷海而之死靡他、称一代硕果者,则有宋文丞相而后,推明之张司马煌言云。煌言字玄箸,号苍水;鄞县人。远祖当元时逃入高丽,以家世仕宋故。至明初,始归籍甬东,称高丽张氏。高祖伯祥,起家孝廉为令,列“

  • 赖吒和罗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果。十年后,返家为父母说法。又僧伽提婆所译,收于中阿含之赖吒和罗经,为本经之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