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淳传

陈淳,字安卿,漳州龙溪县人。少年时代学习科举之业,林宗臣见到他后对他的才智感到很惊奇,又说:“这不是圣贤的事业。”因此,向他传授《近思录》,陈淳因此改读此书,于是全部抛弃了他原来的举子之业。

到朱熹来他们乡居守的时候,陈淳请求接受他的教育,朱熹说:“凡是学习阅览义理,一定要穷究其原委,如为人父亲为什么要慈,为人之子为什么要孝,其他可因此类推。”陈淳听到这个话后学习更加努力,每天探求他所没有懂得的道理。朱熹多次对人说道:“往南而来,我的道之传授喜得陈淳。”门人中有疑问不清楚的,就说陈淳善于回答。后来过了十年,陈淳又去拜见朱熹,陈述他所学得的东西,当时,朱熹因疾病已经安寝休息,告诉他说:“如你所学,已经知道了本原,所缺乏的就是努力勤奋治学的功夫。”从这时从朱熹那里所听说的都是切中要害的话,过了三个月,朱熹去世了。

陈淳追思老师的教训,痛心地自我抑制,无书不读,无物不去探究,日积月累,义理贯达通明,洞见条绪清晰。故他议论太极道“:太极只是理,理本圆,所以太极之体浑然而一。用理来议论,就从末而至本,又自本而至末,一聚一散,而太极无所不至其极。从万古之前到万古以后,没有开端没有结尾,这就是混沌太极的全体。自从这个虚寂无我,而天地万物都由这里而出,到天地万物由这里而出的时候,又再归虚寂无我,这是混沌无极的妙用。圣人全心于混沌太极之全体,而应酬万变,无非就是太极流行之用。学问工夫,必须从万事万物中条贯通过,凑成一个混沌大本,又于混沌大本中分散为万事万物,使其没有一丁点儿阻碍,然后实体得以使混沌至极者在我,而大本之用不会有所欠缺了。”

陈淳在谈论仁的时候说“:仁只是天理所生衍出来的全体,没有外表与里面、运动与静止、隐晦与显露、精细与粗糙之间的差别,只有这个心纯是天理之公,而绝对没有一毫人欲之念,才可以担当这个名声。假如一处有病痛,一事有欠缺,一念有闪失间断,就会有私欲的意念横行而生理的意念停息,就会顽钝愚笨而不仁了。”

陈淳在谈论学者的时候说“:道理起初并不玄妙,只是在日常生活、人事之间,只是循序用功,便自己有所领悟、收获。所谓‘下学上达’者,须下学的功夫彻底,才可以从事于上达,然而,还不可以仅满足于这样的小小的成功。盈天地之间千条万绪,是多少人事;圣人大成之地,千节万目,是多少功夫。应当开拓心胸,大规模地打好基础。必须把万理在胸中完全清楚地弄明白,将此心放在天地间一例看,然后可以谈论孔孟之道的乐趣。必须明了夏、商、周三代的法度,通晓于当今而没有不适应的,然后成为全儒,而可以与王者议论、辅佐他的事业。须运用应酬,好像在口袋里面拿东西而没有匮乏,然后为资之深,取这左右而能逢其源,这样就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东西。至于以天理人欲的分数来检验宾主进退之机,如喜欢好的颜色,讨厌腐烂的气味,而成为天理人欲强弱的实证,一定会把是是非非处理得如分辨黑白,如遇到莫邪宝剑,不能容有骑墙不决的疑问,就是虽在艰难险阻之中,无不从容自如,然后为知之至极而行动彻底。”此语正中学者的弊端,而被奉为准则。

陈淳性格孝顺,母亲患病很厉害,他对天痛哭号泣,请求以己身而代母亲患病。弟妹没有成家的,都为他们操办婚姻嫁娶之事,安葬本宗族中没有人为之料理的丧事。居住乡里不沽名钓誉,因袭旧俗,安然退居,别人似乎都没听说过。然而他的名声却传播天下,当世虽不被重用,然而他却忧虑时世,讨论国事,感慨动人,州郡守官职以下的人都以隆重的礼节对待他,时常建造房舍而延请他。

嘉定九年(1216),等待于中都应试,归来时碰见严陵郡守郑之悌,率领僚属延讲于州郡学校。陈淳感叹惋惜陆九渊、张载、王安石的学问没有源头,全部采用禅家的宗旨,认形气之虚灵知觉为天理之妙,不由穷理而格物,只是通过捷径造上达之境,反而托词圣门来自我标榜。于是发明我道的体统传承,师友之渊源,用功之节目,读书之次序,写成四章以示之于学者。第二年,陈淳以特奏恩授予迪功郎、泉州安溪县主簿,没有上任就去世了,卒年六十五岁。他所写的书有《论语口义》、《孟子口义》、《大学口义》、《中庸口义》、《字义详讲》、《礼》、《诗》、《女学》等书,门人记录他的话,名称为《筠谷濑口金山所闻》。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二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十八 崇祯十五年壬午·计六奇
  序·计六奇
  皇清开国方略巻十三·阿桂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卷五·陈洪谟
  卷二十七·王当
  ●原序·陈次升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卷七 昭帝纪 第七·班固
  陆质传·刘昫
  严武传·刘昫
  卷六·顺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章 誓死不从·屠隆

    〔生上从人随上〕淸都在人境。飞仙不难遇。欲寻匡庐峯西泛九江去。来到此处。已是江边了。从人可叫江船来。〔丑叫介净末外小生扮江船上〕乘舟九江水。不是九江人。结就靑丝网。中原收凤鳞。客官要往那裏去

  • 卷163 ·佚名

    李弥逊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李弥逊 近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四·逆臣·宋濂

        ◎逆臣   铁失者,当英宗即位之初,以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为太医院使。未逾月,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明年,改元至治,有珍珠燕服之赐。三月,特授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仍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

  • 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食货六·张廷玉

        ◎食货六   ○上供采造 采造 柴炭 采木 珠池 织造 烧造 俸饷 会计   采造之事,累朝侈俭不同。大约靡于英宗,继以宪、武,至世宗、神宗而极。其事目繁琐,徵索纷纭。最钜且难者,曰采木。岁造最大者,曰织造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三·柯劭忞

      忽都虎 曲出 阔阔出 察罕 木华黎 塔出 亦力撒合 立智理威 韩嘉讷   忽都虎失吉,垮垮儿氏。太祖征塔塔儿,虏其部众。得一带金鼻圈之小儿,归于诃额伦太后。太后曰:“是必贵种。”遂养以为子,赐名忽都虎。   十余岁

  • 圣安本纪上·顾炎武

      顾炎武撰  圣安皇帝,神宗显皇帝第二子福恭王之长子,讳由崧,母曰某氏。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陷河南府,恭王薨,世子出走怀庆;十六年七月,嗣封福王。  十七年三月,京师失守;四月己巳,烈皇帝凶问至南京

  • 朱子年谱卷四·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六十一嵗夏四月二十四日到郡首颁礼教【年谱临漳素号道远比年风俗寖薄先生以民未知礼至有居父母丧而不服衰绖者首下教述古今礼律以开喻之又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掲以示之命父老解説以训子弟其

  • 卷一百三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年九月癸未朔○湖广黄梅县耆民言县临大江旧有圩岸百二十余里洪武中尝修筑之今夏霖雨江泛溢圩岸坍塌伤民田千八百二十余顷请以阖郡丁夫修筑从之○乙酉○设山东济宁州之济安埧交阯永通县之那奴村巡检司古陇县之小

  • 卷之四十八·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春正月。庚子朔。遣官祭太庙后殿。官报  ○奉先殿。官报  ○寿皇殿。官报  ○遣官诣梁格庄德宗景皇帝几筵前行礼。官报  ○辛丑。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锡良等、据电奏、请将防疫不力之试署吉

  • 王亻必传·欧阳修

    王亻必是李晟的外甥,威武果敢,骑术、箭术娴熟。李晟在军队里,王亻必没有哪次不随军作战。在京城光泰门进攻叛贼朱氵此,叛军锐气正盛、王亻必与李演喋血鏖战。叛军多次败退,各路部队乘机进攻,于是军威大振,因为立功升为神策军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一户部二十六南京户部见今十三司带管浙江清吏司南京左军都督府南京水军左卫并仓南京留守左卫并仓南京龙虎左卫   南京龙骧卫并仓南京龙虎卫并仓南京应天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春秋分义例为二十二门而其书则仍从经文十二公之序此乃分门隶事如沈棐赵汸之体条理颇为明晰考据亦多精核葢奇龄长于辨礼春秋据礼立制而是书据礼以断春秋宜其秩然有

  • 卷六十六·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昭公上○音义昭公名裯谥法威仪恭明曰昭【裯误从旁作疏同案谥法解作容仪恭美】经元年莒去疾节注国逆而立之曰

  • 谢短篇第三六·王充

    【题解】本篇篇名叫“谢短”,就是把“文吏”与“儒生”的短处告诉人们。在当时,儒生“自谓通大道(先王之道)”,“能说一经”,看不起文吏;而文吏“自谓知官事,晓薄书”,也瞧不起儒生。王充则认为,他们是在不同职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尔时如来为末世薄福一切众生故。说真言教法。时一切日月星宿。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白言。唯愿如来而为我等说于神咒。于时世尊说八星咒曰。   其印明出金刚顶经七星品。  佛告贪

  • 卷第七·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七 圆相 对机 宾主 家风 圆相 南泉愿禅师与归宗麻谷同往谒忠国师。至中路。师於地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宗於圆相中坐。谷便作女人拜。师云与么则不去也。宗云是甚么心行。师乃相唤回。不去礼国师

  • 卷之十八·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八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蝶庵居士(附来书)法音垂示遂近二千言此接引佛中不多见者念(周)自垂髫时即喜玩楞严后因读成唯识论不契又见讲僧演说肤浅如守晦愚庵

  • 资平自传·张资平

    张资平著。1934年9月上海第一出版社初版,列入自传丛书。收长篇自传《资平自传》,副标题《从黄龙到五色》。本书是张资平的另一部自传,自述他从黄龙到五色的经历,是《脱了轨道的星球》一书的补充,将自述的内容延续到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