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理学类编

八卷。明张九韶(生卒年不详)撰。张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明史·宋讷传》附载张九韶传,即称张美和,清江(今属江西)人。元末累举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荐举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返回故里,后又征入校书,书成而归。他博通经史,所教诸生多有成就,为当时名儒。此书成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凡三易稿。其初本名 《格物编》。临川吴当见之,认为此书所辑《天地》、《鬼神》、《人物》、《性命》之说,仅为“格物”的一个方面,不能代表“格物”的全部内容。因而改名为《理学类编》。此书主要是汇编宋代理学家关于天地、鬼神、人物、性命的言论。书前有临川吴当写的《序》。第一卷《天地》,分为“论天地之始终”,“论天地之形体”,“论天地之枢纽”三部分。第二卷《天文上》,分为“论日月星辰”,“论日月食”两部分。第三卷《天文下》,分为“论云雷风雨之属”,“论虹霓河汉”两部分。第四卷《地理》,分为“论地理之广阔”,“论潮汐之消长”两部分。第五卷《鬼神》,分为“论鬼神之情况”,“论祭祀之感通”两部分。第六卷《人物》,分为“论人物之始生”,“论人为物之灵”,“轮回生死之辨”三部分。第七卷《性命》,分“论性命之理”、“论本然之性”,“论气质之性”、“论心为性情之主”四部分。第八卷《异端》,分为“论佛老神仙”、“论阴阳家之说”,“论相人形貌”,“论谶纬之说”四部分。所收言论以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六位理学大师为主。而以《荀子》以下五十三家之说为辅,如扬雄、谷永各家,《淮南子》 洪迈《容斋随笔》、罗大经《鹤林玉露》等,并加采摭,以参考互证。偶引六经、《论语》、《孟子》、必置于各部之首。作者自己的见解列于最后,加“愚按”二字。其所采录的言论,不主一家,绝少门户之见。摘取精要,条理精密。自己所论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认为,天度一周之时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而有余,日道 周之时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而不足,天度有余,日度不足,故六十余年差 度,是谓岁差;微雨将散为日光所照,即成彩虹,雨散则无。对于佛道、阴阳、相术、谶纬诸家斥驳明切。他认为,佛老以死生祸福之说惑人;相术者视人面貌而知吉凶是妄诞。所论深刻,足以破世俗之惑。有《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

《理学类编》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理学类编目録
(3)理学类编原序
(4)理学类编卷一
(5)理学类编卷二
(6)理学类编卷三
(7)理学类编卷四
(8)理学类编卷五
(9)理学类编卷六
(10)理学类编卷七
(11)理学类编卷八

猜你喜欢
  孝经·佚名
  春秋·孔子
  商君书·商鞅
  孔子集语·孙星衍
  樵语·湛若水
  毛诗多识·多隆阿
  论衡校释·黄晖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读书录·薛瑄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慎言·王廷相
  岩幽栖事·陈继儒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德清
  朱子礼纂·李光地
  四书纂笺·詹道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彭定求

        卷460_1 【昨日复今辰】白居易   昨日复今辰,悠悠七十春。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   散秩优游老,闲居净洁贫。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   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风仪与名号,别是一生人。   卷460_2 【

  • 卷三十九·陈廷敬

    目  录 六调二十体,起一百六十九字至二百四十字穆护砂一体 三 台一体 哨 遍九体又名稍遍 戚 氏三体又名梦游仙 胜州令一体 莺啼序五体又名丰乐楼 

  • 第二十五出 选优·孔尚任

    ◎乙酉正月(场上正中悬一匾,书 “薰风殿”,两旁悬联,书 “万事无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款书 “东阁大学士臣王铎奉敕书”)(外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外)天子多情爱沈郎。(净)当年也是画眉张。(小旦)

  • 二妙集卷第六·段克己

    杂言遯庵先生菊轩先生◆遯庵先生寿家弟诚之景纯浩然见过径饮成醉夜中雨作比近五鼓月色满空晓起书长语赠二子赠医者呼延生(并序)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史伯友好礼斋饱食箴示同志二三子赠薛宝臣疏梅

  • 柴氏四隐集巻一·柴望

    宋 柴望 撰五言律吴樵溪山居老子无家计萧然屋数间头边惟白髪眼底是青山棊急鸟声散琴低鹤睡闲片云长似伴朝去暮飞还金台泊舟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王化何时北江流日夜东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宿湖

  • 卷二·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甬上耆旧诗卷二监察御史胡文学编甬上文献至宋而始盛凡中进士者六百九人位至执政者十八人今所録仅二十四家唯楼宣献公得其选集薛氏有世编故録之为详余俱从诸旧乘陈言腐什中节取一二而已其全集俱苦覔未见至

  • 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脱脱

        赵挺之 张商英刘正夫 何执中 郑居中 张康国 朱谔 刘逵 林摅 管师仁 侯蒙   赵挺之,字正夫,密州诸城人。进士上第。熙宁建学,选教授登、棣二州,通判德州。哲宗即位,赐士卒缗钱,郡守贪耄不时给,卒怒噪,持白梃

  •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乙酉,彰化軍留後、安定郡王從式為保康節度使。從式遷節度使,本傳乃闕之。舊紀書此,新紀不書。   丙戌,禮院言明堂祀昊天上帝,英宗皇帝配坐;及五方帝,皇帝親獻;五人帝、五官神位,差官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三十·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起旃防单阏正月尽疆圉大荒落十二月凡三年】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讳扩光宗第二子也母曰慈懿皇后李氏光宗为恭王慈懿梦日坠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乾道四年十月丙午生帝于王邸五年五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嘉靖十一年十二月甲戌朔巡抚江西都御史高公韶巡抚狭西都御史王尧封总督河道都御史戴时宗提督南赣都御史钱宏各自劾乞罢不允○荫总制漕运兼巡抚凤阳都御史刘节子音为国子生以三年秩满也○都察院覆都御史王应鹏奏言国家

  •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徐弼。○徐弼利川人性通敏。 始以刀笔进累官至大匡内议令。 光宗赐宰臣王咸敏皇甫光谦及弼金酒器弼独不受曰: "臣谬居宰辅已 宠恩又赐金器

  • 卷一百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君长【正义在蜀之南】以什

  • 卷三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八 朱批李馥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十六日浙江廵抚【臣】李馥谨 实然念我 皇上留心各省地方无远不照况闽省系【臣】本乡又与 浙江连界不敢不预为奏 闻伏祈 睿鉴谨 奏 所奏甚是一切无隐方不负

  • 卷一百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四宋 陣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

  • 张子语录后录下·张载

    &ldquo;心妙性情之德&rdquo;,妙是主宰运用之意。朱子语录。伊川&ldquo;性即理也&rdquo;,横渠&ldquo;心统性情&rdquo;,二句攧扑不破。惟心无对,&ldquo;心统性情&rdquo;,二程却无一句似此切。&ldquo;心统性情&rdquo;,统犹兼也

  • 论语学案卷二·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上论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圣人诛乱臣贼子往往就处心积虑处摘发他真种子出来使他罪状无逃亦便指点他良心开以自新之路于季氏八佾则曰是可忍也于宰予短丧则曰于女安

  • 水经注集释订讹·沈炳巽

    地理文献考证著作。清沈炳巽撰。四十卷。炳巽字绎旃,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沈氏以明嘉靖间黄省曾《水经注》刊本为蓝本,进行校定,历九年纂为是编。雍正九年(1731)成书,五十四万余字。其中有以己意厘正者;对郦道元所引

  •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佚名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一首,言超度飞升,游行上天之事。又《三条别颂》诗一首,内容文字近似《真诰》卷三所载诸真歌诗,盖为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