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经会元

四卷。宋叶时撰。叶时生卒年不详,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间(1184)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任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号文康。《礼经会元》以概括《周礼》而立论,共一百篇。除第一篇总序泛论《礼经》、第二篇驳汉儒之失、第一百篇补《冬官》之佚外,其发挥经义实为九十七篇。其中《朝仪》、《宫卫》、《王畿》、《祭乐》、《明堂》、《分星》六篇,各附以图,由于刊本错乱,“祭乐”后所附之图,实为“乐舞”之图,“祭乐”之图移于前幅。《礼经会元》体例与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略同,议论多互相矛盾,从内容上看,《太平经国》所论庞杂,《礼经会元》则无此疵。叶时受当时疑古风影响,极力驳贬前儒而立己说,如“注疏”一篇,认为刘歆诬《周礼》,基本承先儒旧论;“补亡”一篇,认为《冬官》散见五官,与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相同;至于认为河间献王以《考工记》补《冬官》是多余的,汉武帝不信《周礼》,由此一篇,则无根据;又驳难郑玄所注深害《周礼》,诋其不该用纬书注《周礼》以及用《国语》注“分野”等,则过于偏颇。其必欲复封建、井田、肉刑则显与时事不合。然总体而论,叶时的《礼经会元》对《周礼》概括基本准确,较为可取,《四库全书总目》评其“大旨醇正,多能阐发体国经野之深意”,是后世研究者研究《周礼》的一部有价值参考书。《礼经会元》版本有:元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明嘉靖萧梅林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元至正杭州路儒学刊本,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元至正藤花榭刊本;汪氏丛刊本;陆有元刊本;明初黑口本;陆子全书本;明复刊元至正本;洞庭席氏刊本;清许元准刊本;乾隆桐柏山房刻本;乾隆间写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礼经会元》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礼经会元卷一上
(3)礼经会元卷一下
(4)礼经会元卷二上
(5)礼经会元卷二下
(6)礼经会元卷三上
(7)礼经会元卷三下
(8)礼经会元巻四上
(9)礼经会元卷四下

猜你喜欢
  春秋谷梁传注疏·杨士勋
  礼记正义·郑玄
  邓析子·邓析
  孔子集语·孙星衍
  中说·王通
  潜夫论·王符
  世范·袁采
  傅子·傅玄
  上蔡语录·曾恬
  耻言·徐祯稷
  四书賸言·毛奇龄
  四书留书·章世纯
  四书讲义困勉录·陆陇其
  四书通旨·朱公迁
  论语点睛·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剑南诗钞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鎻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居次桧不说明年试礼部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繇是为所嫉桧死始赴宁德簿以荐除敕令所删定官孝

  • 卷二百八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八楸类七言絶句絶句          【唐】杜 甫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蘂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楸树          【唐】韩 愈防嵗生成为大树一朝

  • 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脱脱

        掌禹锡 苏绅 王洙胥偃 柳植 聂冠卿 冯元 赵师民 张锡 张揆 杨安国   掌禹锡,字唐卿,许州郾城人。中进士第,为道州司理参军。试身言书判第一,改大理寺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并州。擢知庐州,未行,丁度

  • 卷十六 齐高帝·王夫之

      〖一〗  凡篡位者,未即位皆称名,已即位则称帝,史例也。萧齐无功窃位,不足列于帝王之统系,而以帝称者,以北有拓拔氏之称魏,故主齐以存中国。   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

  • 卷十三 东晋元帝·王夫之

      自此至陈,凡僭伪诸国事俱附六代编年下论之。  〖一〗   扶危定倾,以得人心为本务。国破君亡,天下喁喁然愿得主而事之,人心为易得矣,而未易也;非但其慰安之者非其道也,天下方喁喁然而愿得主,抑必天下之固喁喁矣;如其遽

  • 第二十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蔡东藩

      却说康熙帝聪明英武,算作绝顶,即位以后,灭明裔,扫叛王,降台湾,和俄罗斯,服喀尔喀,平准噶尔,他的圣德神功,小子已叙述大略。他还巡幸五台山,共计五次,南巡又六次。巡幸五台的缘故,有人说他是出去省亲,因顺治皇帝即位十八年,看破

  • 卷第一百八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二〔起着雍摄提格(戊寅)八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

  • 附录·孙甫

    欧阳文忠公所作墓志节文公博学强记尤喜言唐事能详其君臣行事本末以推见当时治乱每为人说如身履其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故学者以谓阅岁读史不如一日闻公论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书未及成卒于家公既卒诏取其书藏秘

  • 吴逵传·沈约

    吴逵,吴兴乌程人,经过荒年的饥荒加上瘟病流行,父母兄弟嫂和堂叔伯小宝内的亲戚,男女共死了一十三人。吴逵当时病得很历害,邻人用芦苇席子包裹好了他,准备埋在村子的头边,不久吴逵的病得以痊愈。亲属都死光了,只吴逵夫妻存在。

  • 李蘩传·脱脱

    李蘩,字清叔,崇庆晋原人。考中进士后,担任隆州判官,负责绵州的政事。当年出现灾荒,李蘩拿出义仓的粮食贱价卖给受灾的百姓,并把钱借贷给下户,又许老百姓用茅杆换米,做成粥和丝绵衣服,亲自送给灾民吃和穿,被救活的有十万人。第二

  • 养吉斋丛录卷之九·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旧时殿试策用四六。顺治己丑科,命除四六旧套。初试于天安门外,嗣礼部请试于太和殿之东、西阁阶下,遇风雨试于殿东、西两庑。雍正元年十月二十七日殿试,天甚寒,特恩试于殿内。令銮仪

  • 黄幼蟾·佚名

    黄幼蟾先生小传黄先生名钺字幼蟾别号穆满湖南宁鄕人父万鹏以军功封男爵并袭晋伯爵先生袭爵以道员发湖北是时清政不纲先生知非革命不足以图存上书鄂督张之洞说以日本维新故事张不听庚子联军入京那拉后挟帝西遁先生在燕

  • 卷八 仲虺之诰第二·孔颖达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自三朡而还。大坰,地名。○夏,亥雅反。坰,故萤反,徐,钦萤反,又古萤反。仲虺作诰。为汤左相,奚仲之后。○虺,许鬼反。诰,故报反。相,息亮反。奚,弦鸡反。[疏]“汤归”至“作诰”○正义曰:汤归自伐夏,至于大坰之地,其

  • 卷三十四·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四礼器第十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録云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此於别録属制度通论张子曰礼运云者语其达也礼器云者语其成也 又曰礼

  • 甲一 序 分·太虚

      【释经文】  本经二十八品,计分三分:首、序品为序分;次、自方便品至常不轻品,共十九品,为正宗分;次、自神力品至嘱累品,共八品,为流通分。正宗分有诸释之不同,试分说如下:唐窥基大师将正宗分约为境、行、果三门:以自方便品

  • 观心论疏卷第四·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论曰。问观自生心。云何是因心。起十种境界。成一心三智。此是第六一偈。明正观理实。而诸境杂发不同。然上四种三昧。及二十五方便。皆是明修正观之前方便。今去正是明圆观方法也。言因心者。观起十

  • 四时纂要·韩鄂

    中国唐代农学著作。作者韩鄂,唐末五代时人。本书《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有记载。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时曾将本书与《齐民要术》一同刊刻,以广流传。元代以后很少提及,可能已经散佚。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代万历十

  • 高斋诗话·曾慥

    宋代论诗著作。又称《高斋词话》。原卷数不详。曾慥著。此书成于南宋初,亡佚已久;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得25则,编入于《宋诗话辑佚》。书中所重在于记载故事,考订名物,辨识出处,有关诗学见解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