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传折诸

四十四卷。张尚瑗(生卒不详)撰。张尚瑗字宏蘧,又字损持,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兴国知县。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治《春秋》经传之学。朱氏曾作《读左日钞》,张氏仿其师作《三传随笔》,积累日久,卷帙逐伙,乃重新编纂而成此书。“折诸”之名是取扬雄“群言淆乱折诸圣”之语。此书计《左传》三十卷,《公羊》、《穀梁》各七卷,可知其用力于《左传》尤勤。其《自序》谓:“读古人书当出己裁,而经学必以传疏为依据”,又云:扬雄“又曰:‘众言淆乱折诸圣’。欧阳氏谓:‘经简而直,传新而奇,学者乐闻而易惑’。愚以为乐闻新奇然后可以折诸简直,其新奇也,盖其所以为简直也。”此盖为其书之大旨。其书卷首两篇为通论性质,有先生评说、郊禘考、五岳考、涂山会诸侯考、左丘明时代考、五霸辨、四凶议、论左传书、成周地形、鲁地形、楚地形、宋卫地形、陈蔡曹地形、郑地形、吴越地形,总论列国地形、河、江、关、春秋列国论、春秋列国党仇分合、姬姓之国、鲁异诸国、王室之卑、晋楚更霸、秦晋姻雠、陈蔡亡于楚、齐争国始末、宋卫叛臣、季氏专鲁、三家纂晋、赤狄白狄、三传经文互异、三传立例互异、类事类语、地名同、地名与国名同、名谥同、名姓世表、人名同、同姓名录诸篇,大多为张氏所撰,间亦有采前人所论着者,此为其书之精华所在,其书之特点是取材宏富,但其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亦失之芜杂。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一年,现存乾隆刻本,另清敬足斋刻其中《穀梁折诸》六卷。

《三传折诸》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折诸原序
(3)左传折诸卷首上
(4)左传折诸卷首下
(5)左传折诸卷一
(6)左传折诸卷二
(7)左传折诸卷三
(8)左传折诸卷四
(9)左传折诸卷五
(10)左传折诸卷六
(11)左传折诸卷七
(12)左传折诸卷八
(13)左传折诸卷九
(14)左传折诸卷十
(15)左传折诸卷十一
(16)左传折诸卷十二
(17)左传折诸卷十三
(18)左传折诸卷十四
(19)左传折诸卷十五
(20)左传折诸卷十六
(21)左传折诸卷十七
(22)左传折诸卷十八
(23)左传折诸卷十九
(24)左传折诸卷二十
(25)左传折诸卷二十一
(26)左传折诸卷二十二
(27)左传折诸卷二十三
(28)左传折诸卷二十四
(29)左传折诸卷二十五
(30)左传折诸卷二十六
(31)左传折诸卷二十七
(32)左传折诸卷二十八
(33)公羊折诸卷首
(34)公羊折诸卷一
(35)公羊折诸卷二
(36)公羊折诸卷三
(37)公羊折诸卷四
(38)公羊折诸卷五
(39)公羊折诸卷六
(40)谷梁折诸卷首
(41)谷梁折诸卷一
(42)谷梁折诸卷二
(43)谷梁折诸卷三
(44)谷梁折诸卷四
(45)谷梁折诸卷五
(46)谷梁折诸卷六

猜你喜欢
  孝经·佚名
  春秋·孔子
  樵语·湛若水
  论语拾遗·苏辙
  南询录·邓豁渠
  浮邱子·汤鹏
  大学衍义·真德秀
  势胜学·薛居正
  韬晦术·杨慎
  象山语要·陆九渊
  大学辨业·李塨
  四书蒙引·蔡清
  四书集编·真德秀
  读书管见·王充耘
  论孟精义·朱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时甫·唐圭璋

      待考。   玉楼春   寿平江陈守   姑苏台上春光发。菊老寒轻午未歇。人言太守是龚黄,天为吾君生稷契。   月良庆会俱良月。万岁千秋同瑞节。明朝仙领趣是提鳌,十万人家齐卧辙。   玉楼春   蟠桃十月惊春

  • 张珍奴·唐圭璋

      珍奴,吴兴(今浙江省)妓。   失调名   逢师许多时,不说些儿个。及至如今闷损我。

  • 田间诗学卷四·钱澄之

    魏谱略【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至春秋鲁闵公元年晋献公灭之以其地赐大夫毕万自尔而后晋有魏氏 按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孔云蒲坂安邑皆与逼近谓境内有其

  • 第二折·武汉臣

    (张郎上,云)自家张郎便是。父亲的言语,着我收拾下钱钞,在这开元寺内散钱:大乞儿一贯,小乞儿五百文。那钱钞都准备下了也,请父亲母亲散钱去来。(正末同卜旦儿上,云)张郎,将着那钱钞,只等贫难的人来,与我都散到者。钱也,则被你送了

  • 卷一百八十三·徐世昌

    李氏李氏,孝感人。同县熊祚廷室,大学士、谥文端赐履母。寒月夜作宵分蟾影印虚庭,为爱清光倚小亭。惭对青山头已白,闷看黄菊眼还青。烟拖暮霭笼寒柳,风漾幽池蹴细萍。不叹空闺多寂寞,教儿犹喜有遗经。张氏张

  • 卷六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七陆龟蒙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人日兼春日长怀复短怀遥知双彩胜并作一金钗筑城词二首城上一培【一作杯一作掊】土手中千万杵筑城畏不坚坚城在何处莫叹将军逼【一作筑城劳】将军要却

  • 卷六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皮日休太湖诗【并序】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泂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於道也尔後以文事造请於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由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顔入蓝关凡自江汉

  • 卷八十四·志第六十·河渠二·张廷玉

        ◎河渠二   ○黄河下   万历元年,河决房村,筑堤洼子头至秦沟口。明年,给事中郑岳言:“运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馀里,自嘉靖四十四年河水大发,淮口出水之际,海沙渐淤,今且高与山等。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愈淤

  • 二六八 军机大臣奏缴进重复书籍并将应毁书板交武英殿铲字留板片(附清单一)·佚名

    二六八 军机大臣奏缴进重复书籍并将应毁书板交武英殿铲字留板片(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五月二十日臣等面奉谕旨:各省解到查明请毁书籍,现在交馆分别应存、应毁。其应存书籍,该馆亦止须酌留一部,其余重复者,着概行缴进。钦此。

  • 太宗本纪·欧阳修

    太宗,名世民,是高祖的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太宗刚四岁时,有一书生拜见高祖说:“明公的容貌在相法上是贵人,就必有贵子。”到见了太宗,说:“他有龙凤的姿质,日月的仪表,也许年近二十岁,即能济世安民。”书生离去后,高祖怕他

  • 苏秦之楚·佚名

    【提要】 要去游说的对象经常会拒绝与你见面,或者故意长时间闲置你。连面都见不了,怎么说服他人呢?游说需要等待、更需要你的耐心与毅力。 【原文】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 卷七上 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孙奭

    (离娄者,古之明日者,盖以为黄帝之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然必须规矩,乃成方圆,犹《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故以名篇。)[疏]正义曰:前章首论滕文公问以古道,故以《滕文公

  • 洪范统一原叙·赵善湘

    洪范九畴圣人经世之大法太极浑然之先其道已具三才既判之后天畀之圣人而实任彞伦攸叙之责行虖古今不可泯没天地由之而万化显其用圣人以之而斯民获其所非区区操天下者所能与也由五行至五纪安行乎皇极者也由三徳至福极辅

  • 书传会选卷一·刘三吾

    明 刘三吾等 撰虞书【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当曰夏书春秋传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所定也夏氏僎曰谓之虞书则见舜上承于尧下授于禹三圣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集説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周礼集説十卷不着撰人名氏前有元初陈友仁序称其友沈则正近得此书于霅编节条理与东莱读诗记东斋书相类名氏则未闻也癸未

  • 卷第三·佚名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三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尊者阿难以法付嘱商那和修。而告之曰。世尊昔游摩突罗国。顾命我言。于此国中当有长者。名为鞠多。其子号曰忧波鞠多。于禅法中最为第一。虽无相好化度如我。我灭度

  • 入无分别法门经·佚名

    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佛自说大乘无分别法,而为发起。加无分别光菩萨问入无分别法门?佛为答之。亦说一喻。

  • 方等般泥洹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译大乘大般涅槃经之前六品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