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左传折诸卷四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折诸卷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譔闵公

狄人伐邢

通典邢州治龙冈县祖乙迁于邢即此十三州志殷时邢侯国周公子封于邢

请复季友也

叶石林曰左谷皆以是盟为纳季子夫子般弑而季子奔陈庆父请于齐而立闵公庆父季子不并立于鲁者闵公生八嵗安能内拒庆父之强外召季子而请诸齐鲁人亦安能违庆父召季子乎何休以为季子畏庆父权重后复为乱如齐闻之奉闵公托齐桓而为此盟盖季子因陈援以诉于齐落姑齐地即其地为盟其事主于齐非出于鲁既盟而庆父之奸不得行于是季子乃可挟齐令以归鲁是盟固季子定公位非鲁人纳季子也

赵子常曰落姑之盟虽自闵公为之然公此时八龄耳哀姜庆父专国岂欲季友之归者陈氏以为国人为之呉草庐则谓鲁之世臣必有不当权而忠国如卫石碏者难以臆度其人以经传推之陈方为齐所厚季友尝一再适陈或季友援陈人以请于桓公故能制庆父而季子亦安然归国耳

季子来归嘉之也

史记庆父杀子般季友奔陈二年庆父杀闵公季友自陈与闵公弟申如邾庆父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则季子来归当在闵二年齐伯恒曰考之闵公虽立尚幼庆父哀姜当国季友者子般之党谁为复之假使来归既不能消除祸乱临难苟免何以称贤史记为是恐经文错简

陆伯冲曰季子之出不书者庆父之难季氏力不能正违而去之权也君立见召而来义也圣人善其归不讥其去以明变而得中进退不违道也

张拱干録曰列国大夫惟季子高子称子圣人必有深意

齐仲孙湫来省难

先是季友奔陈齐虽盟落姑以复之未知季之果贤与否至是使来省难仲孙知乱由庆父齐始助季而讨庆父

灭耿灭霍灭魏

刘知几曰晋自闵公以前未通上国灭三邦大事也以无告而阙之夫子既譔不刋之书垂后王之则岂可仍其过失而不中规矩乎

汾水经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晋献灭之以封赵夙

汾水又南迳霍城东故霍国也晋献公灭霍霍哀公奔齐晋国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奉杞晋复穣也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祀鼓动则泉流声絶则水竭

为呉太伯不亦可乎

士蒍之筹申生最为上策后多祖述之者白居易曰祸之将兆则譲位去国为呉太伯可也郭子章曰周太伯行之于前东海王行之于后皆所谓权也何共君之必于死耶惟临川呉氏则曰申生死孝与屈原死忠一也申生但知从父之为孝屈原但知爱国之为忠而一身之死生不计其心纯乎仁未可以轻訾也

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沈彤曰五子之歌子临兆民仲虺之诰彰信兆民汤诰兆民允殖伊训説命周官吕刑莫不称之天子称兆民者多矣惟鲁颂閟公之篇万民是若可为诸侯称万民之证然汝万民乃不生生见于盘庚周公师保万民见于君陈似万民亦属天子之称盖上可以兼下也

遇屯之比

辛廖之占毕万仕晋史朝之占孔成子谋立公子元其繇相同皆以遇卦初爻为主灵公与毕万之后同于得国公侯之卦也侯而曰建者以大夫而得为诸侯以嬖人之子而为太子有振兴创树之功焉又曰盘桓逡巡嵗月迟待而后至胥臣论晋文公之占反国亦取建侯彼盖贞屯悔豫所谓三爻发动而占本卦及之卦彖辞者如此筮繇理数了然真教人占易之法

吉禘于庄公速也

杨诚斋曰自成王念周公有大勲劳赐以郊禘重祭圣人已叹其非礼然鲁之有禘特祭于周公之庙而上及于文王以文王者周公之所出也其后闵公二年僣用礼乐行吉祭不于周公之庙而行之于庄公之宫而禘之礼始紊自僖公八年用禘礼合先祖叙昭穆用致夫人于庙而禘礼始与祫混淆无别春秋常事不书特书闵公僖公两禘者记失礼之始也文公二年大事于太庙跻僖公公羊传曰大事者何大祫也谓大合毁庙未毁庙之主于太祖之庙而祭之也天子有祫诸侯亦有祫于文公乎何讥讥其逆祀跻僖公也郑康成乃谓禘祫皆为鲁礼夫谓祫为鲁礼可也鲁之有禘行于周公之庙己非礼矣况僣而行之于庄公之宫又禘于太庙以致妾母可以谓之礼平禘宗庙之大祭也故惟禘礼为盛观明堂位之言可见闵僖窃禘之盛礼以侈一时之美观犹周公庙有八佾其后窃而用之于季氏之庭此圣人之所深恶也况三年丧毕而吉祭此祫礼也闵公丧未毕窃禘之盛礼以行吉祭合先祖叙昭穆此祫礼也僖公窃禘之盛礼以致夫人禘祫之混自此始矣

马贵与曰禘有二名有大禘之禘大传所谓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以祖配之礼运所谓鲁之郊禘非礼也是也有时禘之禘祭义所谓春禘秋尝王制所谓天子祫禘诸侯禘一犆一祫是也赵伯循必以禘为非时祭之名因不信郑氏而并诋礼记左传其意盖谓禘只是大禘无所谓时禘然禘之名义它不经见惟礼记详言之耳赵氏所言亦是因不王不禘之説鲁郊禘非礼之説见得禘为天子之大祀故不可以名时祭然大传礼运礼记也王制祭义亦礼记也今所本者大传礼运所诋者王制祭法是据礼记以攻礼记也至于烝尝禘于庙一语虽左氏所言然其载昭公十五年禘于武公二十五年禘于防公定公八年禘于僖公防公十六年晋人曰寡君之未禘祀则皆当时之事赵氏皆以为左氏见经中有禘于庄公一事故于当时鲁国之祭祀皆妄以为禘则其説尤不通矣安有鲁国元无此祭晋人元无此言而凿空妄説乎盖鲁伯禽尝受郊禘之赐则鲁国后来所行之禘其或为大禘或为时禘亦未可知至于左氏所谓烝尝禘于庙晋人所谓寡君未禘祀则时禘之通行于天子诸侯非止鲁国行之而已恐难侪之郊望而例以僣目之也

魏校曰礼家谓禘祫皆合食非也大祫乃羣昭羣穆已毁未毁之庙皆合食于太祖礼盛而繁禘则上尊太祖之自出故配不及羣庙礼大而简特縁太祖起此义若又旁及羣庙则凟矣又曰祫合祭也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縁孝子之心春特享以各全其尊縁祖考之心三时合享象生时之燕聚也逺祖亲祧矣时享弗之与矣子孙未忍忘则又为之大祫已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象生时大合族之义也其大夫三庙适士二庙官师一庙祭皆弗及高祖先王曲尽人情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于祫及其高祖使亦得以自伸也

共仲使卜齮贼公于武闱

仁山曰左氏于晋楚之事皆不系春秋之笔削率先经以详其始末盖其时晋乗楚梼杌与鲁春秋并行所得防攷致详也独庄闵之篇齐鲁之事多阙不详虽间因经解事而前后事情多不具若闵弑季友出夫人庆父何以出奔僖公得入之后先高子来盟皆无考也

成季以僖公适邾

张媿庵録曰季友始絶叔牙继杀庆父立二君以存鲁之社稷古大臣之功曷以加此后人狃于平子逐君僣礼并季友之功没之类指而目之曰季氏是不讲于春秋毋相及之义矣

共仲奔莒

庆父方弑闵公将擅鲁国何以奔莒非有齐桓讨庆父之兵旦莫且下季子必不能胁之使出也其谋甚秘非时史所能言故本末不见简牍且二弑之事亦以僖公之世追论而约略之不可以详求也

严开止曰始逃死也出奔莒无生路矣使公子鱼请不许乃缢夫庆父之横岂一区区之国论所能惧而使之出哉则齐桓之欲讨焉必也桓欲讨而季子始得因其势以不许而使之缢于是季子之讨贼始着于春秋于是齐桓之讨贼亦始着于春秋是亦圣人之所取也

齐人取而杀之于夷

媿庵録曰哀姜通于庆父与谋弑君罪不容诛鲁不能杀桓公杀之雄断若此乃称伯讨或乃谓妇人业已适人不宜杀谬矣

成季之将生也

前二传直叙弑事未表季友之功此举卜筮而特言之成季之功遂不言而喻矣左氏文却在言外类如此

间于两社

孙莘老曰诸侯建国皆立两社其一国社其一亡国之社鲁之亡国之杜亦亳社也哀公四年经书亳社灾谓此

鹤有乗轩者

唐明皇好鬭鸡胜则纒以锦教舞马百匹施三重榻令壮士举之马乗而上旋转如飞谓之倾盘乐昭宗有弄猴能随班起居赐以绯袍号供奉较之乗轩之鹤似犹有雅俗之分

皆曰使鹤

毛晋曰皆曰使鹤一语怨而谑冦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亦是此语妙然口吻轻去此逺甚

公与石祁子玦

君之于臣赐之环则反赐之玦则絶时狄患已深懿公自知不返而托国于祁子与之玦絶君臣之际亦足悲矣晋伐臯落则制胜在己乃以金玦佩申生故狐突诸臣不得不以为怪也高齐百年太子被杀斛律妃死之手握玦不开与妃为决意亦相同

及狄人战于荥泽

正义禹贡导沇水入于河溢为荥是荥在河南卫都河北为狄所败乃东徙渡河此荥泽当在河北尚书疏郑云荧今塞为平地荥阳人犹谓其处为荧泽盖在春秋时此泽跨南北而得名者也

述征记泽在中牟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里许南北二百里许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津流迳通渊潭相接

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

呉其琰曰高昻好建旗鼓以凌阵河桥之战西魏识其旗尽鋭攻之遂败没殷孝祖亦好以鼓盖自随战于鹊洲中流矢死关羽破顔良于滑台亦望其麾盖策马直前刺之也

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

烝淫大恶也公子顽宣姜秽德着于邶鄘之风后世读者犹嫌其汚齿颊而乃曰齐人实使之齐人者襄公诸儿也使者化导也当朔入卫在庄之五六年齐防恣其淫恶与文姜为防禚防谷之行宣姜姑侄姊妺舆腻濡染始焉新台有漼不能执节以拒籧篨犹邀宠于一君曰不可曰强之则如河间妇人始为修洁而一朝败于强暴者矣独所生之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戴公立未朞年遇乱早世外此一男两女或振国祚于颠蘖或守妇德于寒筠犂牛骍角克迈厥种定之方中载驰河广诸什殆劳者之自为歌抑穷而后工也欤

立戴公以庐于曹

迹戴公为君不过数十日以灭而后兴不是嗣位故成丧为諡年表亦以此年为戴公元年明年称文公元年

是时齐之戍曹盖为戴公非文公也戴公于其年卒而立文公传遗公初立一句而于此年传尾足之故知错简于彼实于此相接也

愚庵曰诗卫风并鄘尽得商畿内之地盖大国也懿公之败渡河东徙而故都为墟地理志齐桓公更封卫于河南曺楚邱而河内殷墟皆入于晋郑康成云楚邱与曺不甚相逺皆在东郡界中汉东郡今大名府滑县开州曺诗作漕

郑人为之赋清人

何楷毛诗古义清人篇曰是时狄入卫卫在河北郑在河南故使高克将兵防御河上此郑文公遣克将兵河上之由而传及诗序皆言克见恶于君是郑文以将予敌而克复以师予敌两失之矣胡氏传言晋出帝时景延广专权诸藩擅命及桑维翰为相出延广于外一制书所敕十有五镇无敢不从者以五季之末维翰能为之而郑国二三执政不能退之以道何政之为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臯落氏

河水经注沟水出清亷山之西岭东流迳臯落城北服防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

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晋献公欲立夷齐而又不忍于长子故明示以意趣之使行为申生者可以悟矣诸臣皆言逃而不言君欲使之逃以故终守不去而毒公之计生矣是以为共世子也

且子惧不孝毋惧弗得立

媿庵録曰里克告父以慈告子以孝处人父子之间可

谓至矣

郭钊姊为宪宗妃生穆宗宪宗不豫宦竖或妄议废立者穆宗以问钊钊曰殿下为太子当旦夕视膳何外虑乎时称得元舅体里克见君则极谏以防储位对太子则逊词以教孝真大臣风也

羊舌大夫为尉

晋叔向祖父谱羊舌氏晋之公族羊舌其所食邑也或曰羊舌氏姓李名果人盗羊而遗以头受而埋之后盗羊事发辞连李氏李掘埋示之舌存得免

狂夫阻之

韦昭国语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阻古诅字将服是衣必先诅之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

传踵无亏之戍曺因挈僖元年事邢乃陪宾本为卫作传耳观下接卫文可知

卫文公大布之衣

王导云苟能卫文大帛之冠无往不可遂以节俭为江左立国杜注布衣帛冠谅闇之服宋孝宗为高宗服三年丧御大布之衣以视朝盖因斯礼过秦论缟素而正先帝之过当丧君复国又有哀痛与民更始之意

左传折诸卷四

猜你喜欢
  杨子折衷卷之三·湛若水
  南游杂忆·胡适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四·佚名
  卷八·黄道周
  卷二十三·湛若水
  第四十九卦:《革卦》·佚名
  河广·佚名
  卷八·刘敞
  卷四·敖继公
  卷二·杨复
  乡村与城市·钱穆
  战法第十·商鞅
  生经卷第五·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涧泉吟藁韩琥字仲止元吉之子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信上嘉定中卒有涧泉集五月十日【嘉定十三年】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幽人方独夜山寺有防行野处偏宜夏

  • 列传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欧阳修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郡举秀才,不

  • 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蔡东藩

      却说皇贵妃钮祜禄氏,系侍卫颐龄的女儿,幼时尝随官至苏州,苏州女子,多年慧秀,通行七巧板拼字,作为兰闺清玩,钮祜禄氏随俗演习,后来熟能生巧,发明新制,斫了木片若干方,随字可以拼凑,人人羡她聪明,称她灵敏,且生就第一等姿色,模样

  •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百八十四 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兆页)家产·佚名

    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奉旨:江宁织造曹(兆页),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著行文江南总督

  • 第三卷 吴 梁·缪荃孙

    吴禅国山碑在宜兴拓本高一丈,广一丈,篆书,四十三行,行二十五字。□□□□□□□□□□□□□□□□□□□□□□□□□右第一行。凡《云麓漫钞》及《荆溪外纪》所阙之字,并作□。其二书所有,而今碑文漫灭莫辨者,于字外作〈

  • 六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六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四年六月三十日户部为遵旨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十九日准吏部咨称:议得内阁抄出大学士于<敏中>等奏称:查自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四库馆进过《全书》

  • 危稹传·脱脱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原名危科,淳熙十四年(1187)中举为进士,孝宗为他更名危稹。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

  • ●皇朝通典卷十六·佚名

    食貨十六 ○食貨十六 蠲賑上 △蠲賑上【賜復 免科 免役 災蠲 賑卹】 (臣)等謹按蠲之法有三一免租一免科一免役蠲之故有二一遇災一遇事遇事者若巡幸兵興則下赦除之令即古所謂賜復也馬端臨考於蠲貸雜敘蓋以歷代蠲貸之

  • 七年·佚名

    (丙申)七年大明成化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如儀,仍賀三大妃殿,進表裏。○御仁政殿,受賀。○上進宴于三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野人亦與焉。1月3日○戊申,御經筵。講訖,上謂知事李克培曰:「議者云:『

  • 卷十四·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四安溪李光坡撰○大司乐掌成均之灋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注曰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成均之灋者其遗礼可灋者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文王世子曰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然则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 新华严经论 第四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四明示因圆果满别者。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三创发心时十住初位体用随缘所成果 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者。即涅槃无行等经是。隐身不现万

  • 卷第五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三十二门通辨因圆明等觉位行竟。下十九门通辨果满。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佛子。菩萨

  • 郡斋读书志·晁公武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刻4卷本,赵希弁据自己藏书写成《读书附志》1

  • 天禄阁外史·黄宪

    《天禄阁外史》包括《宾韩》、《宾鲁》、《宾齐》、《宾魏》、《宾秦》、《宾晋》、《宾蜀》、必宾楚》八卷,共104篇。旧本题汉黄宪撰。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而冠以王鏊之序。词旨凡鄙,显出一

  • 一乘决疑论·彭绍升

    佛教论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彭绍升著。一卷。是驳斥儒家排佛反佛言论,主张儒释融通之作。意在“解诸儒之惑,以究竟一乘(指华严宗教义)之旨”。所列排佛反佛儒者有程颢、陆象山、王阳明、高攀龙等。认为他们反佛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