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传通释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 《诗传通释》外,有 《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则用“愚按”标出,以示区别。该书跟辅广《诗童子问》一样,都是《诗集传》的普及本,但侧重点不同。《诗童子问》循文演义,重在词义和名物的训释,而该书在词义训释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历史与典故的考订,视野更为广阔。刘瑾继承朱熹说诗传统,着重对文本的吟咏与研究,对诗旨的把握往往超越前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之:“研究义理,究有渊源。议论亦颇笃实于诗人。美刺之旨,尚有所发明,未可轻废。”是符合该书的实际的。不足之处是囿于《诗集传》,以致于将错就错,委曲回护。在史实和礼制的考订方面也出现许多纰漏,受到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的批评。该书有一定的影响,明胡广《诗集传大全》多所承袭。版本有《诗经通释》二十卷纲领一卷外纲领一卷,《刘氏日新书堂》刊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 《四库全书》影印本。

《诗传通释》全部章节目录

(1)诗传通释序
(2)提要
(3)卷首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猜你喜欢
  周易正义·孔颖达
  仪礼注疏·郑玄
  诗集传·朱熹
  续孟子·林慎思
  知言·胡宏
  政论·崔寔
  戒子通录·刘清之
  迩言·刘炎
  大学衍义·真德秀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泾野子内篇·吕柟
  大学发微·黎立武
  四书经疑贯通·王充耘
  四书集编·真德秀
  平书·王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攘婚·李渔

    〖捣练子〗(小生带外上)非背友,窃良缘,只当是弃去的红丝拾路边。(副净上)为甚媒婆行路急?怕人拦路夺丝鞭。——探花爷,招我回来有何分付?(小生)不为别事,就为这段姻缘。方才状元爷的声口你是听见的了,他绝口推辞,全无一毫

  • ●卷五·叶梦珠

    ◎门祚一门祚之靡常,由来尚矣。《传》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季,于今为庶。宁特近代为然哉?以予所见,三十余年之间,废兴显晦,如浮云之变幻,俯仰改观,几同隔世。当其盛也,炙手可热,及其衰也,门可张罗。甚者胥原、栾却之族,未几降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景泰三年春正月乙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 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丙申 升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胡濙太

  • 境遇类·佚名

    ○李文贞轶事安溪李文贞公之先代,本聚族乡居。清初时,有剧盗亦姓李者,欲占据其乡,已挈党踞李氏祠堂,索供钱米,李氏族人惶惶,日聚祠门外商议。时公方九岁,随其封翁杂立稠人中,为盗魁所见,呼其进祠,拊摩而噢咻之,并假封翁以词色。一

  • 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三·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三 唐 司马贞 撰 项羽本纪第七 下相【县名属临淮案应劭云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置县故名下相也】字羽【按下序传籍字子羽也】季父【按崔浩云伯仲叔季兄弟之次故叔云叔父季云季

  • 附 录·许寿裳

    怀亡友鲁迅许寿裳“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这是鲁迅哭范爱农的诗句,不料现在我在哭鲁迅了!怀念“平生风谊兼师友”,我早该写点东西了!可是总不能动手,挥泪成文,在我是无此本领的。日前有《益世报》记者

  • 职官一六·徐松

    刑部侍郎【续宋会要】元丰正名,除大理卿崔台符为之本页天头眉批云:「校注销。」。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一六 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续宋会要】元丰正名,初除熊本为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一六 屯田部员外郎「部」字当

  • 卷二十九·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九宋 真德秀 撰孔门诸子之学语德行顔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顔渊已见今以闵冉事列于后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此章已具前篇今欲见诸子之浅深故

  • 卷三十九·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九宋 高闶 撰哀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楚子以诸侯之师不能伐吴而但围蔡则楚之衰可知矣其围蔡报柏举也夫蔡侯怨楚不思务本修德以俟时而轻谋兵革求得志于大国是益祸也

  • 卷十四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四中   元 王天与 撰盘庚中第十        商书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唐孔氏曰史叙其事以爲盘庚发诰之目○汉孔氏曰爲此南

  • 鲁人有周丰也者(1)·戴圣

    ——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2)。而曰:“不可。”公曰:“我其已夫(3)?”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4),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5),何施而得斯于民也(6)?”对曰:“墟墓之间(7),未施

  •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转轮圣王有此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于是转轮圣王。为人民类皆悉爱念。未曾伤害。譬如父子。转轮圣王亦复如是。爱敬人民未曾有嗔怒向

  •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佚名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说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五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事起

  • 天台四教集解卷上(并序)·从义

    余治平四年冬於郡西之妙果而寄讲焉明年夏诸新学请事文墨消释高丽观师所录天台四教于时权以霅川之科分节文之起尽散集诸部法言解释义之纲要未逾二旬乃成三卷题目谓之四教集解焉艹创才毕尚未琢磨便为学者传写流布世人咸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澜澄禅师语录法澜澄禅师语录序溯自往代禅家克振宗风者代不数人至今目犹为空谷之音慨夫大道榛芜性真翳障绵绵一线几至废坠而六祖五宗之心传如泥牛入海永无消息即有一二后起咸分流别派见解纷纷拈棰竖拂骋

  • 象头精舍经·佚名

    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顶经,大乘伽耶山顶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