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集传

二十卷。苏辙撰。苏氏在《诗集传·自序》中认为《小序》“反复繁重,类非一人之词。凡此皆毛氏之学而卫宏之所集录也。”由此提出《小序》的首句为子夏所作,其下为毛氏门人所作,并由东汉时人卫宏所集录的说法。后世广泛流传的《诗序》非一人所作之说,实从其说而来。唐人成伯瑜《毛诗指说》已有《小序》首句为子夏所作之说,苏氏可能有所继承,但苏辙之说从整体上不同于成伯瑜,而且有更充分的理论根据。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苏辙之说“不为无见”,“不为无征”。苏辙之说对后代说《诗》很有影响,南宋程大昌《诗论》、李樗、黄櫄《毛诗集解》均有承袭。《诗集传》的体例也有独到之处,只录并只解说《小序》首句,删汰以下余文。一诗一解,先释语词,再解章意与诗旨。不录他说,只断己意。全书简洁明净,便于阅读与研讨。书中许多见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认为十五国风的排列是以“亡之先后”为顺序,可谓独创。在词章和章法的诠释上也有精到之处,一些有关诗作历史背景的考订也见功力。但从总体上看,仍囿于《诗序》的说诗体系,仍是王者之化、后妃之德。甚至把许多爱情诗说成是讽刺诗。书中还不时透露出对妇女的轻视,书中个别诠解不仅穿凿附会,甚至是荒谬的。该书在南宋有较大影响,《吕氏家塾读诗记》、《诗补传》、《诗缉》等着作多次采录其说。由于到明代才出现较少的刊本,从而影响其对后代的流传。版本有《颍滨先生诗集传》十九卷,明刊两苏经解本。《诗集传》二十卷,明焦氏刊本。

《诗集传》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大学·曾子
  诗经·佚名
  尔雅注疏·邢昺
  论语全解·陈祥道
  俟解·王夫之
  管子补注·刘绩
  双节堂庸训·汪辉祖
  困知记·罗钦顺
  读书偶记·雷鋐
  答王龙溪·聂豹
  大学辨业·李塨
  乡党图考·江永
  论语商·周宗建
  论语孟子集注考证·金履祥
  松阳讲义·陆陇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八·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四十八李俊民五谒秦呉二主庙三月十八日与马子温郭谦甫杨茂之叔侄刘济之君祥仲防姚子昻邢文炳同行頽垣陊殿夕阳中血食须同事不同揖譲干戈两陈迹酹觞抛与落花风杖藜行处记曾过草草杯

  •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范晔

    朱浮 冯鲂 虞延 郑弘 周章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也。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破邯郸。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

  • 國語卷第九·韦昭

      晉語三   1 惠公入而背外內之賂〔一〕。輿人誦之〔二〕曰:「佞之見佞,果喪其田〔三〕。詐之見詐,果喪其賂〔四〕。得國而狃,終逢其咎〔五〕。喪田不懲,禍亂其興〔六〕。」既里、丕死〔七〕,禍,公隕於韓〔八〕。郭偃曰:

  • ◎记张宗昌·刘以芬

    张作霖于第一次直奉战争败后,在关外竭力经营,用新人,练新军,购置新武器,宜若能蔚成劲旅,一举扬威阃外者。乃第二次直奉战起,奉军悉精税向关内进攻,与吴(佩孚)军相持日久,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李景林、张宗昌所率之第二军,在奉方初意

  •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佚名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恭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奉旨,命馆臣于应毁书籍内,抽选明神宗以后奏疏,名为《明季奏疏》。现在编录。是以臣等拟写纂辑

  • 五年·佚名

    (庚戌)五年大明嘉靖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上行望闕禮。又賀行禮于兩大妃殿,御勤政殿,受朝賀。○上御思政殿,行進豐呈之禮,又賜宴東西班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兩司曁兵曹、都摠府、注書、翰林于勤政殿西庭。

  • 大学辨业卷二·李塨

    蠡吾李塨稿大学原文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 卷二十一·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一   元 程端学 撰襄公十年春公防晋侯宋公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防吴于柤【庄加切】防吴见防于钟离柤张氏曰后汉彭城国阳县有柤水左氏曰防于柤

  • 卷三十五·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五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深衣续衽钩边集说引杨氏曰郑氏云续犹属也衽在裳旁者也属连之不殊裳前後也郑意盖言凡裳前三幅後四幅既分前後则其旁两幅分开而不相属惟深衣裳十二幅交裂裁之皆

  • 卷二·夏良胜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二     明 夏良胜 撰率性之道之义【传道之统 体道之要 衍道之实 明道之功 害道之防 杂道之辨】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其中朱熹曰厯数帝王相传之次第犹四时气节之先后也允信

  •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智旭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 经题七字。通别合举。人法双彰。经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修多罗藏。同名经故。佛说四十二章六字是别名。异众经故。就别名中。

  •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善导

    沙门善导集记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四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四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示成机宜(季恭)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决有此志学无上菩提。常令方寸虚豁豁地。不

  • 投子青和尚语录目录·投子义青

    卷上  序  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  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  师答同霖十问  偈颂真赞卷下  颂古(一百则)  行状  跋

  • 黄漳浦文选·黄道周

    本书(三册四七○面二八二、○○○字)分六卷,黄道周撰。道周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天启二年,第进士,选庶吉士;历编修,监修国史实录。崇祯间,初以右中允疏救故相钱龙鍚及上「小人勿用」疏、嗣以少詹事劾杨嗣昌夺情忤旨,前后

  • 道德真经集义·危大有

    十卷。明危大有(生卒年不详)撰。危大有,字道纪,盱江人。撰有《道德真经集义》十卷。此书成于洪武丁卯年(1387)。卷首有嗣四十三代天师三洞弟子张宇初《道德真经序》,阐述危大有撰此书之原由及志向。其次为危大有《道德真

  • 万锦情林·余象斗

    明代通俗类书。六卷。全称《新刻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余象斗编集。今存明万历二六年双峰堂余文台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本书分上下层分类刊载琐记、诗话、笑林、书翰与历代中短篇小说等。上层一卷的篇目有:华阳奇

  • 莲华面经·佚名

    凡二卷。隋代那连提耶舍(490~58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预言于其入灭后,佛教僧徒将堕落,佛法转移入罽宾国,并于该国兴盛;后破佛王出现,毁破佛钵等种种佛教兴衰之情形。经名‘莲华面’,系取自破佛王之前生名为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