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礼纂训

二十一卷。清李钟伦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策讨论,对三礼造诣颇深。除着有《周礼训纂》外,还有《诗经测仪》、《经书源流歌诀》、《三礼经测义》。《周礼训纂》体例与其叔父李光坡《周礼述注》相似,详为由《天官》至《秋官》五官注疏,加以训义。《考工记》因河间献王所补,非周公之古经,缺其不注。对名物制度不甚加意,故往往考证不详。但也不乏精论,如对“巾车重翟”,“锡面朱总”、“压翟勒面绩总”,“安车彫面鹥总”,解释颇为散乱。解“辨”、“禘祫”、“社稷”、“学校”诸篇,皆考证详核,解“司马法”考证尤为精核。李钟伦又明于推步之术,其训《大司徒》“士圭之法”,认为百六十余,竟差一寸。《周礼训纂》凡所诠释,用词简要,多得“礼”意,是研究《周礼》较好的一部参考书。版本有乾隆中成云山房刊本、乾隆翰林院抄四库底本。

《周礼纂训》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22)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春秋左传·左丘明
  论语集注·朱熹
  法言·扬雄
  尹文子·尹文
  鹖冠子·鹖冠子
  世范·袁采
  子华子·子华子
  公是先生弟子记·刘敞
  灌畦暇语·佚名
  鬻子·鬻熊
  学庸正说·赵南星
  礼书·陈祥道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景星
  论语集解义疏·皇侃
  平书·王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月·戴望舒

    春天已在野菊的头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斑鸠的羽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青溪的藻上逡巡着了,绿荫的林遂成为恋的众香国。于是原野将听倦了谎话的交换,而不载重的无邪的小草

  • 卷七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一 宋 陆游 撰 忆昔 忆昔绍兴中束带陪衆彦沐浴雨露私艹木尽葱蒨一朝穷达异相遇忘庆唁远官楚蜀间寂寞返乡县于时同舍郎贵者至鼎铉数奇益自屏裋褐失贫贱俯仰五十载未媿金百链忍饥菰芦间

  • 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五杜牧寓言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慙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猿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一作须】白头怀归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争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六·陈邦瞻

    张浚经略闗陜髙宗建炎三年五月以张浚为川陜宣抚处置使帝问浚大计浚谓中兴当自闗陜始虑金人或先入陜窥蜀则东南不可保请身任陜蜀之事置幕府于秦州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頥浩扈跸来武昌为趋陜之计复以张浚刘光世与

  • 宋史纪事本末卷一·陈邦瞻

    太祖代周宋太祖建隆元年周恭帝宗训元年也先是周显德六年十一月镇定二州上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冦至是年正月辛丑朔遣殿前都防检检校太尉归德节度使赵匡率兵御之殿前副都防检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时主少国疑中外宻有推载匡

  • 卷二十二·唐·蒋一葵

    【文皇世民】 〔皇帝虬须壮冠,人号“髭圣”。蜀御容院僧有唐十八帝真像,院僧见神舜为高祖,即题其次云:“曾祖太宗,祖高宗。”宋赵清献公至院,命小吏刮去“曾祖”“祖”三字。〕 太宗在洛阳,幸积翠池,宴

  • 卷二百三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夏四月癸巳朔享 太庙○甲午 上御奉天殿进士曾鹤龄等上表谢恩○封庆王木旃嫡长子秩煃为庆世子第二子秩焘为静宁王第三子秩炵为安化王第四子秩荣为真宁王第五子秩炼为岐山王并给赐仪仗○乙未以会州富峪大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壬申朔礼部言宁府宸濠既以反诛其大宗宗庙已毁小宗支属犹存始封之王不可无祭而已毁之庙不当复建此所谓礼之变而当议处者也始本部议请献惠二庙每一易世钦定一郡王奉祀盖即本有之庙而定祭祀之礼将以息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九月辛卯朔大学士廷机上<锍-釒>自明为参政姜士昌<锍-釒>发也士昌以江西参藩奉表入贺事毕因言国是人材关系世道安危匪细去岁二沈之去忠邪同罢无一人别白使浊泾清渭混为一流后来无所惩劝又言一贯之相锡

  • ◎禀牍笑柄·李定夷

    扬友某营官,皖人也。目不识丁,一切来往公文,皆由幕友主持。乃前月奉调,移营才毕。忽又撤任,某茫然不知其故。继有知者,传出内容,一时传为笑谈。盖军营惯例,移扎之后,应上一禀于上官,请示期点验。此次某营官禀词云:某自奉札移屯某

  •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解惠全张德萍译注【说明】《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所谓纪传体的“纪”就是指本纪。《史纪》共有本纪十二篇,以历史上的帝王为中心,上自黄帝,下

  • 目录·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目録 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卷一圣孝卷二圣德卷三圣德卷四圣德卷五圣学卷六圣治卷七圣治卷八圣治卷九圣治卷十敬天

  • 能言第四十·桓宽

    大夫曰:“盲者口能言白黑,而无目以别之。儒者口能言治乱,而无能以行之。夫坐言不行,则牧童兼乌获之力,蓬头苞尧、舜之德。故使言而近,则儒者何患于治乱,而盲人何患于白黑哉?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故卑而言高,能言而不能行者,君子

  • 卷六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五钱塘程川撰礼六周礼一天官之职是总五官者若其心不大如何包得许多事且冢宰内自王之饮食衣服外至五官庶事自大至小自本至末千头万绪若不是大其心者区处应副事到面前便且区处不下况于先

  •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1)·戴圣

    ——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原文】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2)而叮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民俗。故先王著其教焉(3)。【注释]①本节选自《乐记·乐施》。②乐:喜爱,爱好。③著:设立,建立。【译文】乐是圣人所喜欢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答法议品第二  须真天子。则语文殊师利童子言。如来为我发遣三十二事章句法品。惟愿重为广说令解。云何菩萨于此大乘意不忘信。文殊师利答言。心自审信不随他教故。天子复问。云何菩萨所作

  • 哭笑无常·佚名

    自古以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是禅门两大功臣。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百丈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 净名玄论卷第八(会处下)·吉藏

    第二净土门此经始末盛谈净土。二处四会。义势相关。法华玄论虽已委释。余未尽者。今当略陈。依梵本初。犹是序品。译经之人。改为佛国。为佛国中。有三章经。初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次章云。直心是菩萨佛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