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五

杜牧

寓言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慙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一作须】白头

怀归

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争得便归湘浦去却持竿上钓鱼船

边上晩秋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风送孤城临晩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伤友人悼吹箫妓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一作上】烟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鎻月明天

访许顔

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长嫌世上浮云客老向尘中不解顔

春日古道旁作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蹏

青塜

青塜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行脚寻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禅衣开【一作闲】门满院空秋色新向庐峰过夏归

洛中二首

柳动晴风拂路尘年年宫阙鎻浓春一从翠辇无巡幸老却蛾眉几许人

风吹柳带揺晴緑蝶遶花枝恋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敎愁色对愁肠

边上闻笳三首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緑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春日寄许浑先辈

蓟北鴈初去湘南春又归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终须【一作年】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经阖闾城

遗踪委荒草行客思悠悠昔日人何处终年水自流孤烟邨戍远乱雨海门秋吟罢独归去烟云尽惨愁

并州道中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鴈羣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别怀

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

渔父

白髪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秋梦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早秋客舍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别离何处尽揺落几时休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逢故人

故交相见稀相见倍依依尘路事不尽云岩闲好归投人销壮志徇俗变真机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

秋晩江上遣怀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賖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长安夜月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古槐踈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无心晓入洞庭濶暮归巫峡深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苖待作霖

春怀

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明月谁为主江山暗换人莺花潜运老荣乐渐成尘遥忆朱门柳别离应更频

逢故人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敎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闲题

男儿所在即为家百镒黄金一朶花借问春风何处好緑杨深巷马头斜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重登科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花前每被青娥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游边

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着射鵰人

将赴池州道中作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投辖暂停留酒客绦帷斜系满松隂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沈沈

隋宫春

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亡国亡家为顔色露桃犹自恨春风

蛮中醉【一作张籍诗】

瘴塞蛮江入洞流人家多在竹棚头青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出象州

寓题

把酒直须判酩酊逢花莫惜暂淹留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送赵十二赴举

省事却因多事力无心翻似有心来秋风郡阁残花在别後何人更一杯

偶呈郑先辈

不语亭亭俨薄糚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子规【此诗又见李白集题作宣城见杜鹃花】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江楼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

旅情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鴈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杜鹃

杜宇竟何寃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回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闻蝉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时行仍髣髴度日更分明不敢频倾耳唯忧白髪生

送友人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髪自然生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旅情

窗虚枕簟凉寝倦忆潇湘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

晓望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贻友人

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不应相见老秖是别离频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傥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书事

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失计抛鱼艇何门化涸鳞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

别鹤

分飞共所从六翮势催【一作摧】风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青田归路远丹【一作月】桂旧巢空矫翼知何处天涯不可穷

晚泊

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乱烟迷野?独鸟出中流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倘无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山寺

峭壁引行径截溪开石门泉飞溅虚槛云起涨河轩隔水看来路踈篱见定猿未闲难久住归去复何言

早行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鷄鸣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秋日偶题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緑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忆归

新城非故里终日想柴扃兴罢花还落愁来酒欲醒何人初发白几处乱山青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

偶见【黄州作】

朔风高紧掠河楼白鼻騧郎白罽裘有个当垆明似月马鞭斜揖笑回头

醉倒

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莫辞一盏即相请还是三年更不闻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

多爲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慙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凭【一作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後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城日晩悠悠弦歌在碧流夕风飘度曲烟屿【一作?】隐行舟问拍拟【一作疑】新令怜香占彩球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

书情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媚髪轻垂额香衫软着身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兵部【一作李】尚书席上作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一作召】分司御史来偶【一作忽】发狂言惊满座三重粉面【纪事作两行红粉】一时回【牧为御史分务雒阳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伎豪侈雒中名士咸谒之李高会宾客以杜持宪不敢邀致杜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不得已邀之杜独坐南向瞪目注视引满三巵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传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回首破顔杜又自饮二爵朗吟此诗而起意气闲逸旁若无人杜不拘细行故诗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声】

驌驦坂

荆州一万里不如蒯易度仰首望飞鸣伊人何异趣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八十九·彭定求
  ●戊午(咸丰八年)·林占梅
  卷十七·黄希
  卷二十九·唐圭璋
  李符·龙榆生
  皇明诗选卷之九·陈子龙
  山歌·刘半农
  卷三百十二·曹学佺
  卷一百四十九·曹学佺
  总目·陈廷敬
  卷六百二十·佚名
  张绍文词作鉴赏·佚名
  初集 四卷·钱德苍
  提要·赵公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楚辞集注卷第一·朱熹

    【一】离骚经第一【离骚一】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战国策楚有昭奚恤。元和姓纂云:楚武王子瑕食釆于屈,因氏焉。屈重、屈荡、屈建、屈平并其后

  • 黄庭坚诗全集四·黄庭坚

    次韵师厚食蟹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每恨腹未厌,夸说齿生津。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忆观淮南夜,火攻不及晨。横行葭苇中,不自贵其身。谁怜一网尽,大去河伯民。鼎司费万钱,玉

  • 卷九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二十四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 寄李频 衆木已揺落望君犹未还轩居在何处雨雪满前山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明年见名姓惟我独何顔 东溪别业寄段郎中 前山含远翠罗

  • 卷五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九白居易【二】古体诗【二】寓意诗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丈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米度将有期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

  • 附录·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元丰末年始筮仕与方回俱在彭城为同僚友自是一别声迹不相闻盖三十余年矣政和甲午秋八月予还自京师过平江谒方回披腹道旧相视惘然如昨梦耳方回之诗予见之旧矣复出监湖集示予其辞义清远不见

  • 石田诗选巻五·沈周

    (明)沈周 撰○古迹泊百花洲效岑参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沉沉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红帘火影照中流还闻吹箫楼上头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拂吴钩赋逺游和张光弼歌风台韵大风

  • 敕议或问·朱厚熜

    嘉靖御制正孔子祀典说御制正孔子祀典申记御制火警或问(有序)皇帝敕谕户礼二部及都察院御制明堂或问有序配享诏○御制正孔子祀典说朕惟孔子之道王者之道也德王者之德也功王者之功也事王者之事也特其位非王者之位焉昨辅臣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四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壬午大学士沈一贯等上<锍-釒>催补科道行取考选吴道行等四员熊鸣夏等三员散馆题授王元等八员皆旧任久离新衔未定以朝廷耳目之司而视为不急以国家作养之士而置于不用伏望蚤赐俞允令

  • 第十三卷 山阳 盐城 阜宁 清河 安东 桃源·缪荃孙

    山 阳经 部春秋通训十六卷 宋·张大宁春秋五体例宗十卷 张大宁周书方言四十卷 王资深左传摘疑 明·杨伯柯四书说 杨时蕃毛诗解 杨时蕃礼记提纲 夏日瑚礼记汇解四十卷 沃 起

  • 一四五五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及碑匾情形折·佚名

    一四五五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及碑匾情形折乾隆五十七年九月十九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

  • 绎史卷一百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苏秦合从战国防权之难齐燕战秦使魏冉之赵出兵助燕撃齐薛公使魏处之赵谓李向曰君助燕撃齐齐必急急必以地和于燕而身与赵战矣然则是君自为燕东兵为燕取地也故为君计者不如按兵勿出齐必缓缓必复与燕战战

  • 靖海纪略卷之三·曹履泰

    盐官曹履泰大来着答蔡道尊上熊抚台答王壮其郡守答熊抚台及各上台上熊抚台上熊抚台上熊抚台与赵副总上蔡道尊上蔡道尊上熊抚台上熊抚台答徐道尊上蔡道尊上熊抚台上蔡道尊上熊抚台及各道尊上蔡道尊上熊抚台与赵署镇上徐

  • 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惲列传第十九·范晔

    (申屠刚、鲍永、郅惲)◆申屠刚传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不得到京

  • 张琼传·李百药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朔州征虏府外兵参军。随葛荣作乱,荣败,尔朱荣拜他做了都督。因征讨元颢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初,为东道慰劳大使,封行唐县子,食邑三百户。转太尉长史,出为河内

  • 冯坚传·张廷玉

    冯坚,不知何许人,为南丰典史。洪武二十四年(1391),上书谈九件事。一为养圣躬。请求皇上清心省事,不干涉具体事务,给百姓造福。二为择老成。诸王年方壮盛,左右的辅佐之臣,就要挑选老成的大臣担任王官,如有正直的建议,对治国有利

  • 读朱随笔卷一·陆陇其

    监察御史陆陇其撰朱子大全集卷三十答汪帅论两苏云语道学则迷大本论事实则尚权谋衒浮华忘本实贵通达贱名检此数语断尽两苏之学与汪帅论苏学凡三书学者皆当玩味庶不爲睂山兄弟所溺 又卷四十六答詹元善云苏氏兄弟乃以仪

  • 驺虞·佚名

    ——男子汉的赞歌【原文】彼茁者葭①,壹发五耙②于嗟乎驺虞③!彼茁者蓬④,壹发五鬃⑤。于嗟乎驺虞!【注释】①茁(ZhuO):草木初生出来壮盛的样子。葭(jia):初生的芦苇。②发:射箭出去。耙(ba):雄野猪。③于嗟:感叹词

  • 卷第六·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六 述曰。吾观古今法运盛衰之故。而后知禅净共为隆替者也。人唯未悟。故不了生死利害。岂有悟而犹轻一生不退者乎。人唯未悟。故不了诸佛甚深境界。岂有悟而犹见等流俗者乎。永明诸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