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纂训卷十七

安溪李钟伦撰

司右掌羣右之政令

注羣右戎右齐右道右

凡军旅防同合其车之卒伍而比其乗属其右【比毗志反乗去声属音烛】

注合比属谓次第相安习也车亦有卒伍

疏车之卒伍如左云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司马法曰二十五乗为偏百二十五乗为伍

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掌其政令

注勇力之士属焉者选右当于中司马法曰弓矢围殳矛守戈防助长以卫短短以救长

疏此司马法五兵据勇士所用下注车之五兵则无弓矢而有夷矛也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训趋之中仍有卒伍不乱也

军旅防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

注闲梐枑也

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遣车而哭适四方使则从士大夫【从遣使并去声】

注虎士从使者

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

注不通逢兵冦若泥水奉书征师役也春秋隠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训按注引春秋是以此文承上从士大夫而言愚谓征事亦不必是使者征之葢王国亦自有徴召侯国法

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盾常凖反又音允夹古洽反刘古协反后仿此】

注夹王车者其下士也下士十有六人中士为之帅焉

凡祭祀防同宾客则服而趋

注服而趋夹王车趋也防同宾客王亦齐服服衮冕则此士之齐服服端

丧纪则衰葛执戈盾【衰七雷反】

注绖武士尚轻

疏臣为王贵贱皆服斩衰至葬乃服惟武士始死即服葛

军旅则介而趋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大常

注服衮冕者从王服也维维之以缕王旌十二旒两两以缕缀连旁三人持之礼天子旌曳地

疏天子旌曳地礼纬文引之者若不遣持则旒曳地也

诸侯则四人其服亦如之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尸从车

注裘冕者亦从尸服也裘大裘也从车从尸车送逆往来春秋传曰晋祀夏郊董伯为尸

疏按礼纬云天子旌九仞十二旒曳地诸侯七仞九旒齐轸大夫五仞五旒齐较士三仞三旒齐首彼或异代法故旒不依命数周时诸侯旌皆交龙上公九旒侯伯七旒子男五旒诸侯惟二王后与鲁得祭天服衮冕其余止祭宗庙服冕节服氏亦与君同服故云服亦如之训按注引董伯为尸之事韦昭注云董伯葢姒氏之裔引此者欲见为尸必以其子孙然则郊祀之尸葢配祭者与凡人物之神有尸可象者也天地之神当无尸不可象者也其诸所言天地之祭有尸者皆为配祭设耳若五帝之尸则亦太皥祝融之苗与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衣朱裳执戈盾帅百而时难以索室敺疫【难乃多反注同敺起俱反】

注时难四时作方相氏以难却凶恶也

疏按月令难有三时季春命国难以季春曰歴大梁有大陵积尸之气与民为厉此惟天子诸侯有国者得难故云九门磔禳九门谓路应雉臯库国近郊逺郊闗也中秋云天子乃难时斗建酉亦有积尸之气此月难阳气阳气至此不止害将及人此惟天子得难诸侯亦不得季冬命有司大难以此日月歴虚危有坟墓厉鬼将随强隂出害人故难之命有司者命方相氏言大则民庶亦难矣

大丧先匶

疏丧所多有凶邪故使之道

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敺方良【圹苦冕反人音旷方良上音罔下音两】注方良罔两也国语曰木石之怪夔罔两

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

注服王举动所当衣也位立处也出大命王之教也入大命羣臣所奏行

掌诸侯之复逆

注服谓奏事逆谓受下奏

王眡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

注退谓退居路门左

疏入亦如之者王退入路寝聴事时亦前正位郤退立也

建路鼔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

注大寝路寝也政鼔节与早晏训愚谓政即下待达穷与遽令是也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鼔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注穷谓穷寃失职则来击此鼔以达于王谓司寇之属朝士以肺石达穷民聴其辞以告于王遽也若今时驿马军书当急闻者亦击此鼔御仆御庶子直事鼔所者大仆闻鼓声则速逆此二官而受其事以闻疏大仆在路寝中穷民先在肺石朝士达之乃得击鼔其御仆御庶子直在鼔所者则入告大仆大仆逆此二官以所告之事白王也知御仆御庶子直事鼔所者见御仆云以序守路鼔云御庶子者御仆有下士十二人分之为御庶子也

祭祀賔客丧纪正王之服位诏法仪赞王牲事

注牲事杀割载之属

疏言牲事据祭祀之时王亲射牲大仆及射人太宰等皆赞之云载者按易卦云不丧鬯注云祭祀之礼人君牲荐鬯其余不亲少牢不亲下人君也特牲亲士卑不嫌也训按下文有燕饮相其法则此宾客之法仪当谓防同朝觐及飨食之类

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

注前驱居左自驭不参乗辟王也亦有车右焉

凡军旅田役赞王鼔

注王通鼔佐击其余面

疏云王通鼔者谓王亲将军众待王击乃击之谓若鼔人云以金铎通鼔之类也云佐击余面者按司马云王执路鼓路鼔四面将居鼔下则前面不得击之惟有三面王击一靣大仆佐击一面戎右亦赞王鼔亦击一面若然王与御者戎右已有三人今更有大仆者按春秋有驷乗四人共车与此同也

救日月亦如之

注日月食时春秋传曰非日月之眚不鼔

疏云亦如之者亦赞王鼔佐击余面也按日食当与鼔神祀同用雷鼔月食当用灵鼔

大丧始崩戒鼔达于四方窆亦如之【窆彼騐反】

注戒鼔击鼔以警众也

疏达四方谓以鼔声相闻达四方

县丧首服之法于宫门【县音】

注首服之法谓免髽笄总广狭长短之数

疏云免髽笄总者按小宗伯县衰冠之式彼云冠専据男子云衰则兼妇人此云首服眀无男子冠与衰直是妇人首服也宫门即路门训愚谓小宗伯云路门之外是男子服法此但云宫门不云外是妇人服法或言首服或兼言衰可相也【免音问髽庄瓜反】

掌三公孤卿之吊劳

疏此等王合亲往有故则使大仆

王燕饮则相其法

疏燕饮谓上公三燕侯伯再燕子男一燕之等及王与羣臣燕皆是训按燕饮之法即燕礼是

王射则赞弓矢

注赞谓授之受之

疏按小臣职宾射掌事如大仆之法则大仆所掌者是大射其小臣所掌宾射亦当授受可知训按大仆兼掌燕朝则燕射亦掌之矣

王眡燕朝则正位掌摈相

注燕朝朝于路寝之庭王图宗人嘉事则燕

疏宗人嘉事谓冠婚嘉礼之等

王不眡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

注辞谓以不视朝之意告之春秋传曰公有疾不视朔

小臣掌王之小命诏相王之小法仪

注小命时事所勅问也小法仪趋行拱揖之容

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正王之燕服位

注谓燕居时也玉藻曰王卒食端而居

疏燕服位者谓在路寝中聴事讫适小寝燕居之时

王之燕出入则前驱

注燕出入若今游于诸观

  大祭祀朝觐沃王盥

疏王将献尸先盥手洗爵小臣为王沃水

小祭祀宾客飨食宾射掌事如大仆之法

注宾射与诸侯来朝者射

疏小宾客谓诸侯遣臣聘问天子飨食亦是为小宾客者也宾射对大射亦为小

掌士大夫之吊劳凡大事佐大仆

祭仆掌受命于王以眡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官之戒具

注谓王有故不亲祭也祭祀有司有事于祭祀者

既祭帅羣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大丧复于小庙

注小庙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太庙

疏祭仆复小庙夏采复太庙其小寝大寝则仆复二祧不言复亦应祭仆复但无寝耳

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

注郑司农云王所不与谓非郊庙尊祭祀则王不与也则赐之禽公卿自祭其先祖则赐之禽也谓王所不与同姓有先王之庙

疏都家据三等采地则上文祭祀是畿外同姓诸侯鲁卫之属是也

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

注臣有祭事必致祭肉于君所谓归胙也展谓録视其牲体数体数者太牢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个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特豕则以豕左肩五个

疏太牢以下引少仪文周人尚右故右胖皆祭而以左胖致人祭言太牢天子大夫已上少牢谓天子之士羊豕不言臂臑亦同可知折九个者肩臂臑一体折为三段以人多故也皆用前体者前体贵也训案祭仆一职俱不掌大祭祀葢大祭祀则王亲祭自省牲视具之属皆冢宰宗伯诸官所主祭仆无事马受命而警戒既祭而反命此皆国之祭事也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故曰以脤膰亲兄弟之国此葢同姓之公卿大夫及采邑之君也祭祀致福者葢统同姓异姓畿内畿外之君卿大夫也注所谓有先王之庙者其法有在辨见都宗人或谓此一职总言祭祀未尝别其孰为诸臣之祭也曰然则祭祀受福者将亦谓是王自祭乎或曰诸臣之祭而着之曰王所不与何其赘与曰正所以着自此以下之为诸臣之祭也言凡祭祀外内之臣皆兼之矣

御仆掌羣吏之逆及庶民之复与其吊劳

注羣吏府史以下

疏不见大夫士之复逆者小臣孤卿中兼之矣

大祭祀相盥而登

注相盥者谓奉槃授巾与登谓王登牲体于爼特牲馈食礼主人降盥出举入乃载

疏小臣云沃此人云盥眀是奉槃授巾

大丧持翣【翣所甲反】

注翣棺饰也持之者夹蜃车

疏按丧大记注引汉礼翣以木为匡广三尺高二尺四寸方两角高衣以白布画云气者为画翣画斧者为黼翣天子八翣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在路夹蜃车入圹则树之四旁故云棺饰

掌王之燕令

注燕居时之令

疏燕令之于外

以序守路鼓

注序更

疏此即大仆所云逆御仆与御庶子者也

仆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埽素报反粪方问反洒所卖反刘霜奇反】

注五寝五庙之寝也周天子七庙惟祧无寝诗曰寝庙绎绎相连貌也前曰庙后曰寝汜埽曰埽埽席前曰拚

疏案尔雅释宫云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庙必须寝者祭在庙荐在寝五寝既仆埽除其庙案守祧注皆宗伯埽除

祭祀修寝

注于庙祭寝或有事焉月令凡新物先荐寝庙训案修寝即埽除粪洒是也不得非时修之当在欲祭时修之

王行洗乗石

注乗石王所登上车之石也诗曰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掌跸宫中之事

注宫中有事则跸谓止行者清道

大丧复于小寝大寝

注小寝高祖以下庙之寝也始祖曰大寝

弁师掌王之五冕皆冕朱里延纽

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盍无旒不聨数也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

疏云冕者古者三绩麻三十升布染之上以下以朱衣之延即是上者纽者缀于冕之两旁垂之武两旁作孔以笄贯之使得牢固冕体周礼无文叔孙通作汉礼器制度以版度八寸长尺六寸上下朱以五采缫绳贯五采玉垂于延之前后谓之邃延冕者俛也前低一寸余谓之冕前后平谓之爵弁

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缫音早古藻字】注缫杂文之名合五采丝为之绳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所谓邃延也就成也绳之每一帀而贯五采玉十二斿则十二玉也毎就间盖一寸朱纮以朱组为纮也纮一条属两端于武缫不言皆有不皆者此为衮衣之冕十二斿则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之冕缫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之冕七斿用玉百六十八希衣之冕五斿用玉百二十衣之冕三斿用玉七十二

疏云五采缫十有二者谓以五采丝为绳十二道也就皆五采玉十有二者各据一道而言以此五色玉贯于缫绳毎玉间相去一寸就成也以一玉为一成结之使不相并也云纮一条属两端于武者谓以一条绳先属一头于左旁笄上以一头绕于颐下向上于右旁笄上绕之垂为饰云属于武者据笄贯武故以武言之其实在笄云缫不言皆有不皆者谓五冕缫有十二有九有七有五有三也玉言皆则五冕旒皆十二玉也训按典瑞注以一采为一就此以五采合为就

诸侯之缫斿九就瑉玉三采其余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瑱玉笄【侯依注音公瑉本又作珉亡贫反瑱吐练反】

注侯当为公字之误也三采朱白苍也其余谓延纽皆覆朱里与王同也出此则异缫斿皆就皆三采也毎缫九成则九旒也公之冕用玉百六十二玉瑱塞耳者故书瑉作璑

疏知三采朱白苍者据聘礼公侯伯缫借云出此则异者天子朱纮诸侯当青组纮之等也云瑉为璑者按许氏説文璑三采玉以经云三采故从璑也上文王不言玉瑱者互见为义

王之皮弁防五采玉璂象邸玉笄【防古外反一音户外反璂音其本亦作邸丁礼反】注防缝中也璂读如綦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谓之綦诗云防弁如星又曰其弁伊綦邸下柢也以象骨为之

疏云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者约同冕旒天子以十二为节也云邸下柢者谓于弁内顶上以象骨为柢

王之弁绖弁而加环绖

注弁绖王吊所服也其弁如爵弁而素所谓素冠也而加环绖环绖者大如缌之麻绖纒而不纠司服职曰凡吊事弁绖服

疏云所谓素冠者诗素冠谓祥冠与此虽异同是素为之云加环绖者谓先着素弁于下乃上加环绖也

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韦弁皮弁弁绖各以其等为之而掌其禁令

注各以其等缫斿玉璂如其命数也冕则侯伯缫七就用玉九十八子男缫五就用玉五十缫玉皆三采孤缫四就用玉三十二三命之卿缫三就用玉十八再命之大夫缫再就用玉八缫玉皆朱緑韦弁皮弁则侯伯璂饰七子男璂饰五玉亦三采孤则璂饰四三命之卿璂饰三再命之大夫璂饰二玉亦二采弁绖之弁其辟积如冕缫之就然庻人吊者素委貎一命之大夫冕而无旒士变冕为爵弁其韦弁皮弁之防无结饰弁绖之弁不辟积禁令者不得僭逾也玉藻曰君未有命不敢即乗服不言冠弁兼于韦弁皮弁矣不言服弁服弁自天子以下无饰无等

疏上天子与公不言韦弁者与此互见为义知二采是朱緑者亦据聘礼记知一命之大夫冕无旒者见一命大夫衣无章又冕旒所以为饰一命若有则止一旒一玉而已非华美也引王藻者彼谓侯臣聘天子天子赐之冕服归须告国君乃敢服否则为僭逾也此经总包诸侯及臣不言天子之臣者天子之臣冕弁之属当亦各以命数为之可知

司甲【阙】

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

注五盾干橹之属其名未尽闻也等谓功沽上下五兵者戈殳防酋矛夷矛

疏注所云五兵是车之五兵下文注又有步卒五兵云五盾未尽闻者按祭统有朱干秦诗蒙伐有苑注云伐中干左传建大车之轮以为橹是有朱干中干及橹三者其余未闻也按下丧祭皆有五兵云待军事者以军事为主也

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授兵输亦如之及其用兵亦如之

注从司马之法令师旅卒两人数所用多少也兵输谓师还有司还兵也用兵谓出给卫守

祭祀授舞者兵

注授以朱干玉戚之属

疏云授朱干玉戚者以司干所授是羽籥之等非干戚也

大丧廞五兵【廞虚金反】

注兴作明器之役器五兵也士丧礼下篇有甲胄干【笮】

军事建车之五兵防同亦如之

注车之五兵戈殳防酋矛夷矛是也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

疏云建车之五兵者凡器在车皆有铁器屈之在车较及舆以兵揷而建之故有出先刃入后刃之事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

疏颁之即下文祭祀防同之等皆是

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注亦颁之故士王族故士也与旅贲当事则卫王也殳如杖长寻有四尺

疏按旅贲氏掌执戈盾而趋此执殳者以其与故士同卫王时以为仪卫故不执戈盾知殳如杖者庐人所为不见有刃故也

军旅防同授贰车戈盾建乗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

注乗车王所乗车也军旅则革路防同则金路疏贰车及王所乗车皆有车右故授之以戈盾

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注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

疏按掌舍不言藩盾者宿卫之事非止一重除彼梐枑之外别有此藩盾也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其出入

注法曲直长短之数

疏云曲直者谓合九成规以下长短如弓人云弓之上制六尺六寸中制六尺三寸下制六尺是也

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中音仲下同箙音服】

注弓弩成于和矢箙成于坚箙盛矢器也以兽皮为之

及其颁之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鸟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射甲食亦反下以意求之椹张林反夹古洽反庾师儒相读庚本或作庾豻音岸使者所史反】

注王弧夹庾唐大六者弓异体之名也往体寡来体多曰王弧往体多来体寡曰夹庾往体来体若一曰唐大甲革革甲也质正也树椹以为射正射甲与椹试弓习武也豻侯五十步及射鸟兽皆近射也近射用弱弓则射大侯者用王弧射参侯者用唐大矣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逺近可也劳者勤劳王事若晋文侯文公受王弓矢之赐者

疏此据体而言若以色而言则彤弓卢弓之等是也

其矢箙皆从其弓

注从弓数也每弓一箙百矢

疏知一弓百矢者按文侯之命云彤弓一彤矢百是也

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

注攻城垒者与其自守者相迫近弱弩疾也车战野战进退非强则不及弩无王弧王弧恒服往体少者使矢不疾

疏云恒服者若弓用则服不用则弛惟弩则用与不用一张之后竟不弛若然恒服用弱者以强弓乆不弛则就而使矢不疾弱则随体不就也

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痹矢用诸散射【鍭音刘音侯矰音增茀刘扶弗反李一音孚忽反痹方二反散素旦反】

注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杀矢矰矢恒矢弓所用也絜矢鍭矢茀矢痹矢弩所用也枉矢者取名变星飞行有光今之飞矛是也或谓之兵矢絜矢象焉二者皆可结火以射敌守城车战前于重又防轻行疾也杀矢言中则死鍭矢象焉鍭之言也二者皆可以司射敌之近者及禽兽前尤重中深而不可逺也结于矢谓之矰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飞鸟刜罗之也前于重又微轻行不低也恒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痹之言伦比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前后订其行平也凡矢之制枉矢之属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之属参分一在前二在后矰矢之属七分三在前四在后恒矢之属轩輖中所谓志也

疏八矢两两相配必知分属弓弩者以上文弓在上弩在下故以在上配弓在下配弩也云絜矢象焉者谓轻重象枉矢也枉矢絜矢云前于重又防轻者对杀矢最重而言矰矢茀矢云前于重又防轻者又对枉絜五分者是重也云结缴于矢谓之矰缴者绳也云礼射者大射賔射燕射皆是其习射亦于此三射中为之云轩輖中所谓志者既夕记云志一乗轩輖中是也【刜孚物反輖音周】

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弊婢世反】

注体往来之衰也往体寡来体多则合多往体多来体寡则合少而圜弊恶也句者恶则直者善矣疏此皆据角弓及张不被而合之按上注王弧射大侯夹庾射豻侯言之则天子之弓王弧也往体寡故合多诸侯之弓则唐大往体来体若一大夫之弓则夹庾往体多士之弓则在六弓之外云句者谓之弊弓者句之至极无过合三按天子诸侯射三侯大夫士同射近侯今以士与大夫弓别者以尊卑之次暂以合三者托之于士其实士无合三之弓也其合三之外虽别言句者实还指合三者而言耳训按经明言士弓合三恐未必如数之説或士亦有用弊弓之时意在私家自行賔射时与

凡祭祀共射牲之弓矢

注射牲不亲杀也杀牲非尊者所亲惟射为可国语曰禘郊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

泽共射椹质之弓矢

注泽泽宫也所以习射选士之处也

疏此所共弓矢据王孤故上云王弓弧弓以射椹质训愚谓泽宫之射即大射也而下文复云大射共弓矢则此所共者谓共王所用下所共者云如数则公卿大夫皆共之

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数并夹【夹音甲】

注如数如当射者之数也每人一弓乗矢并夹矢籋也

疏矢籋汉时言训愚谓如数中有公大夫则唐大夹庾皆共之矣上文恒矢痹矢用诸散射注云散射谓礼射习射之属则此所共矢谓恒矢也【籋奴辄反又女十反】

大丧共眀弓矢

注弓矢眀器之用器也士丧礼下篇曰用器弓矢疏眀器中有用器有役器役器中有甲胄干笮用器中有弓矢

凡师役防同颁弓弩各以其物从授兵甲之仪

注物弓弩矢箙之属训愚谓以其物者所共不一师役纯乎兵射防同或有礼射六弓四弩葢竝共之授兵甲之仪所谓从司马之法以颁之计人而授也言弓弩则矢亦颁之师役防同之矢葢枉矢杀矢之属防同容亦共恒矢痹矢

田弋充笼箙矢共矰矢【笼也东反】

注笼竹箙也矰矢不在箙者为其相绕乱将用乃共之

疏云矰矢不在箙者以其共矰矢文在箙下

凡亡矢者弗用则更【更音庚】

注更偿也用而弃之则不偿

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抉古穴反】

注抉挟矢时所以持饰也着右手巨指士丧礼曰抉用正王棘若择棘则天子用象骨与拾谓鞲扞着左臂里以韦为之

疏缮人所掌谓司弓矢选择大善者入缮人以共王用也

掌诏王射

注告王当射之节

疏王射以大夫为宾宾与王为耦所告之事亦如大射礼大射正告公之仪

赞王弓矢之事

注授之受之训按大仆职有授之受之此复然者葢大仆授受于王此官掌弓矢又以弓矢授受于大仆与

凡乗车充其笼箙载其弓弩

注充笼箙以盛矢

疏言凡乗车则除革路之外玉金象木之车皆有笼箙弓弩

既射则敛之

疏乗车上有弓矢者既射还敛藏之训愚谓既射通承自王射以下而言

无防计【防古外反】

注亡败多少不计

稾人掌受财于职金以赍其工【赍音咨后皆同】

注赍其工者给市财用之直

疏弓弩矢箙皆冬官百工造之故云赍其工

弓六物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

注三等者弓人职曰弓长六尺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弩及矢箙长短之制未闻疏按矢人云五分其长而羽其一注云羽者六寸羽六寸则矢当长三尺云未闻者以无正文且弓长短既不同则矢亦当有差等故云未闻也

矢八物皆三等箙亦如之春献素秋献成

注矢箙春作秋成

疏矢三等者亦据长短为三等法言皆者八物中兼有弓弩故言皆也按士丧礼有献素献成注云形法定为素饰治毕为成

书其等以飨工

注飨谓酒肴劳之也上工作上等其飨厚下工作下等其飨薄

疏注不言中飨者举上下眀有中可知

乗其事试其弓弩以上下其食而诛赏

注乗计也计其事之成功也故书试为考考之而善则上其实尤善又赏之否者反此训愚谓飨工承上文葢春秋皆飨之书其等葢上弓弩矢之三等也于献素献成之时志其等焉乗其事者计所作弓矢之多少也乗其事试其弓弩或宜在献成时

乃入功于司弓矢及缮人

注功成

凡赍财与其出入皆在稾人以待防而攷之亡者阙之注皆在稾人者所赍工之财及弓弩矢箙出入其簿书稾人藏之阙犹除也弓弩矢箙弃亡者除之计今见在者

周礼纂训卷十七

猜你喜欢
  中庸原文·子思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孟子
  卷十 西伯戡黎第十六·孔颖达
  卷十六 十六之五·孔颖达
  大学衍义卷二十二·真德秀
  卷八·陆九渊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康有为
  巧言·佚名
  春秋集解卷三·苏辙
  心度·韩非
  卷七十六·道世
  卷八·道世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玄奘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766_1 【贵游】刘兼   绣衣公子宴池塘,淑景融融万卉芳。珠翠照天春未老,   管弦临水日初长。风飘柳线金成穗,雨洗梨花玉有香。   醉后不能离绮席,拟凭青帝系斜阳。   卷766_2 【梦归故园】刘兼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一齣 下定【淸江引】〔李十郞上〕梅花晓帐红云碎。细叶笼金翡。旅思欲萋迷。梦远春迢递。扶头酒。会心人。萦肠事。〔愁倚阑〕云花落。雨香飘。索春饶。皱蹙柳丝吹不断。翠条条。银蟾暗咽春朝。知他在第几朱桥。

  • 四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七首【甲午二】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之作撰辰晓出凤城垣烟市镫棚景物繁甲午今年新甲子【是日甲子】春舆此日驻春园璇霄瑞气霏银粟【同云密布已霏稷雪益盼优霈不宁】姬室徽

  • 卷十九·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九  宋 郭知逹 编近体诗奉留赠集院崔于二学士【国学休烈】昭代将垂白【昭明也昭代犹明时谢灵运星星白发垂】途穷乃呌阍【公因不第乃献赋阮籍哭途穷思赋呌帝阍】气冲星象表【赵云扬

  • ●卷三。除授二·梁章钜

    ◎军机大臣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旨:长龄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谨按:长龄于二年六月由陕甘总督授大学士,奉命回京。逾年冬复出为云贵总督。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旨:玉麟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谨按:玉麟时为兵部尚书,九年夏出为伊

  • 卷三十五·杨士奇

    永乐二年冬十月己巳朔享 太庙 徙河南祥符递运所于苏材堽避水患也○庚午 敕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曰鞑靼率多来归者虑有诈谋古云受降如受敌其悉调山西都司行都司并太原三护卫骑士赴大同操备 制信符及金字红牌颁给云南

  • 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因层奉上级札:各属未完罚俸,须由各员应得俸银扣抵,转扎新竹县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转行事。本年六月十一日,奉藩宪沈札开:「奉署巡抚部院张宪

  • 八三五 谕内阁《离骚图》中各图缺略不全着重加订正补画·佚名

    八三五 谕内阁《离骚图》中各图缺略不全着重加订正补画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旨:四库全书馆进呈书内,有萧云从画《离骚图》一册,盖踵李公麟《九歌图》意,而分章摘句,续为全图,博考前经,义存规

  • 卷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 唐 张守节 撰 夏本纪第二        史记二 夏禹【夏者帝禹封国号也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名曰文命【帝王纪云父鲧妻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八。·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八卷志七职官上零零杂志第七。职官上。三八卷志七职官上零一○[新罗]官号,因时沿革,不

  • 佛说文陀竭王经·佚名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多。阿难日中后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白佛言。我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

  • 正法华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信乐品第四  于是贤者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大目揵连等。听演大法得未曾有。本所未闻。而见世尊授舍利弗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惊喜踊跃咸从坐起。进诣佛前偏袒右肩。礼毕叉手瞻顺尊

  • 卷第四十三·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三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宋(都汴京)太祖(宣祖第二子。母杜氏。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 葬永昌陵)建隆元年(庚申)正月甲辰周恭帝逊于位。初上受诏北征宿陈桥驿。将士推戴拥入京师

  • 终南家业卷中(本)·守一

    重受戒父予主巾峰坛席。累行重受。今因日本忍师泛舶远来。探阅律藏。明达受缘。微有所碍。戒非增上。自疑先受。力乞重增。世多昧者。輙生疑阻。逆彼高怀。因考律论及诸祖明文。决彼迷情。使教门无拥。大分三段。初引

  • 深衣考·黄宗羲

    清黄宗羲解释、辨证深衣制度的著作。1卷。深衣之制,见于《仪礼》及郑注孔疏。因时代久远,历代注家都不得要领。此书前列已说,后附深衣经文,然后并列朱熹、吴澄、朱右、黄润玉、王廷相五家图说,各指其谬误,总之务在出新。故

  •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灵宝玄微妙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上清金阙后圣帝君传授,言存思斗中精光,吞服紫炁之法。

  • 身观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说身不净,无可爱乐。后附偈颂,七言七首,五言十首,皆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