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唐

【文皇世民】  〔皇帝虬须壮冠,人号“髭圣”。蜀御容院僧有唐十八帝真像,院僧见神舜为高祖,即题其次云:“曾祖太宗,祖高宗。”宋赵清献公至院,命小吏刮去“曾祖”“祖”三字。〕

太宗在洛阳,幸积翠池,宴五品以上。太宗曰:“今兹年数大登,水潦不能为害,天下既安,边方静息,因此农隙,与公等举酒。”酒既酣,各赋一事。太宗赋《尚书》曰:“日晏玩百篇,临灯披五典。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沉湎。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魏征赋西汉曰:“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夜燕经百谷,朝游出杜原。终藉叔孙礼,方知天子尊。”太宗曰:“魏征每言,必约我以礼。”

太宗宴玄武门,作飞白字赐群臣,或乘酒争取于帝前。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得之,帝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太宗征辽,行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彩特异。太宗遣使问之,答曰:“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言讫不见。问之,乃慕容垂墓也。

帝幸灵州,时破薛延拖,回纥诸部遣使入贡,乞置官司。上为诗序其事,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公卿请勒石于灵州,从之。

辛郁旧名太公,弱冠,遭太宗于行所,问“何人?”曰:“辛太公。”太宗曰:“何如旧太公?”郁曰:“旧太公八十始遇文王,臣今适年十八已遇陛下,过之远矣。”太宗悦,命直中书。

谢赠友人诗曰:“芳洲有杜若,可以订佳期。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贞观中,医局求杜若,度支郎乃下坊州令贡,州判司报云:“坊州不出杜若,应由谢诗误。郎官如此判事,岂不畏二十八宿笑人耶!”太宗闻之大笑。判司改雍州司法,度支郎免官。

徐孝德女八岁能文,父使拟《离骚》为《小山》篇云:“仰幽岩兮流盼,抚桂枝兮凝想。将千龄兮此遇,君何为兮独往?”太宗闻之,召为才人,即徐贤妃也。

太宗尝召徐贤妃不至,怒之,贤妃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且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贤妃名惠,湖州人,长安崇圣寺有贤妃妆殿。)

【孔绍安】  〔在隋时与孙万寿以文辞称,时谓“孔孙”。〕

大业末,高祖讨贼河东,孔绍安监其军,深见接遇。及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时夏侯端亦尝为御史,先来归,授秘书监。绍安因侍宴咏石榴以寓意,曰:“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时人称之。

【李百药】  〔字重规,定州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因以百药为名。〕

李百药七岁能属文,父德林尝与其友陆、马元熙宴集,读徐陵文曰:“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琊之稻。”并不知其事。百药时侍立,进曰:“《传》称‘禹阝人藉稻’。杜预注曰:‘禹阝国在琅琊开阳。’”禹阝等大惊异之,皆曰:“此儿神童也。”

李百药《少年词》云:“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挂冠岂惮宿,迎拜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李百药《咏萤火示情人》云:“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不辞逢露湿,只为重宵行。”

【崔信明】  〔青州益都人。五月五日生,日方中,有异雀鸣集庭柱,太史令史良占曰:“五日为火,火主离,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招之,不屈,隐太行山。〕

武德时,崔信明有诗名,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荥阳郑世翼遇之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

【崔善为】  〔令狐德欲补正历代史,诏各差官主修一代,善为与孔绍安主修梁。〕

武德中,崔善为历尚书左丞,甚得时誉。诸曹恶其聪察,因其身短而伛,嘲之曰:“崔子曲如钩,随例得封侯。上全五项,胸前别有头。”高祖闻,劳勉之,因购流言者加其罪。

【虞世南】  〔太宗初为秦王,高祖以其功大,特置天策上将,开天策府,世南等十八人为学士。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太宗尝作宫体诗,使世南赓和,虞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帝曰:“朕试卿尔。”后帝为诗一篇,述古兴亡,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此诗何所示耶!”敕储遂良即永兴灵坐焚之。〕

虞永兴有《织锦曲》,分明是一幅织锦图。其辞曰:“寒闺织素锦,含怨敛双蛾。综新交缕涩,经脆断丝多。衣香逐举袖,钏动应鸣梭。还恐栽缝罢,无信往交河。”

【许敬宗】  〔字延族,十八学士之一。性轻,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乃曰:“卿自难记,若遇曹、刘、沈、谢,暗中摸着,亦自可识也?”又奢豪,尝造飞楼七十间,令妓女走马其上,以为戏乐。〕

杨思玄为吏部侍郎,恃外戚之贵,待选流多不以礼而排斥之,为选人夏侯彪所讼,御史中丞郎余庆弹奏免。许敬宗曰:“固知杨吏部之败也。”或问之,许曰:“一彪一狼,共着一羊,不败何待?”

许敬宗孙彦伯,昂子也,颇有文,敬宗晚年不复下笔,凡大典册,悉彦伯为之。尝戏昂曰:“吾儿不及若儿。”答曰:“渠父不如昂父。”

虞永兴子昶无才术,历将作少匠、工部侍郎,许敬宗曰:“来护儿儿作相,虞世南儿作匠,文武岂有种耶!”(护儿儿谓来济。)

【杜淹】  〔与韦福嗣为莫逆友,开皇中,相与谋曰:“主上好嘉遁,苏威以幽人见擢,盍各效之?”乃俱入太白,佯言隐逸。隋文帝闻之,谪戍江表。后还乡里,以经籍自娱。大业末,为御史中丞。洛阳平,将委质于隐太子。房玄龄恐资敌,因启用之。〕

杜淹为天策府兵曹,太宗戡内难,以为御史大夫,因咏鸡以致意,其诗曰:“寒食东郊道,阳沟竞出笼。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距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沥血清芳业。虽言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初,杜淹见袁天纲于洛,天纲谓曰:“兰台成就,学堂广宽。”又曰:“二十年外,终恐责黜,暂去即还。”武德六年,以善隐太子,配流隽州。淹至益州,见天纲曰:“洛邑之言,何其神也!”天纲曰:“不久即回。”至九年六月召入。天纲曰:“杜公至京师,即得三品要职。”淹至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因赠天纲诗曰:“伊、吕深可慕,松、乔定是虚。系风终不得,脱屣欲安如。且珍纨素美,当与薛萝疏。既逢杨得意,非复久闲居。”

【温彦博】  〔字大临。与兄大雅、弟大有俱师王通,文学知名。薛道衡见之,叹曰:“三人者,皆卿相材也。”武德中,大雅迁黄门侍郎,而彦博亦为中书侍郎,对管华近,帝谓曰:“我起晋阳,为卿一门耳。”。〕

温彦博为仆射,有裴略宿卫考满,兵部试判,为错一字落第,此人即彦博处披诉。彦博当时共杜如晦坐,不理其诉。此人即云:“少小以来,自许明辨。至于通传言语,堪作通事舍人。并解作文章,兼能嘲戏。”彦博始回意共语,时厅前有竹,即令嘲竹,应声嘲曰:“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彦博大喜,即云:“既解通传言语,可传语与厅前屏墙。”此人走至屏前,大声语曰:“方今圣主聪明,辟四门以待士。君是何物人在此?”因复嘲曰:“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咏毕即推倒。彦博云:“此意着膊。”此人云:“非但著膊,亦乃著肚。”当为杜如晦在坐,有此言。彦博、如晦俱大欢笑,即令送吏部与官。

【欧阳询】  〔字信本,长沙汨罗人。官太子率更令。尝行见古碑,是索靖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倦,则布毯坐观,因宿其下,三日乃去。子通早孤,及长,求父遗迹,刻意临仿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号“大小欧阳”。〕

欧阳询为人瘦小,极甚寝陋,而聪敏绝伦。太宗尝宴近臣,互令嘲谑以为娱乐。长孙无忌先嘲询曰:“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令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询应声曰:“缩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太宗笑曰:“询殊不畏皇后闻耶。”(文德皇后丧,百官衰,询状貌丑异,众共指之,许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司马。)

宋国公萧不解射,九月九日,太宗赐射,箭俱不着垛,一无所获。欧阳询作诗嘲之曰:“急风吹缓箭,弱臂挽强弓。欲上翻垂下,应西还向东。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多应是宋公。”(尝侍宴,大宗谓近臣曰:“自知一座最贵者先把酒。”时长孙无忌、房玄龄相顾未言,引手取杯,帝问曰:“卿有何说?”对曰:“臣是粱朝天子儿、隋室皇后弟、唐朝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太宗拊掌,极欢而罢。)

【长孙无忌】  〔字玄同,长孙皇后弟也。〕

长孙无忌《新曲》云:“家住朝歌下,(句)早传名。结伴来游淇水上,(句)旧时情。(句)玉佩金钿随步动,云罗雾逐风轻。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又一曲云:“回雪凌波游洛浦,(句)遇陈玉。(句)婉约娉婷工语笑,(句)侍兰房。(句)芙蓉绮帐开还掩,翡翠珠被烂齐光。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闻箫逐凤皇。”

长孙玄同尝为摄祭官,于坛所清斋,玄同在幕内坐,有犬来,遗粪秽于墙上,玄同乃取支床砖自击之,傍人怪其率,问曰:“何为自彻支床砖打狗?”玄同曰:“可不闻‘苟利社稷,专之亦可’。”

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时长孙无忌、徐司空于朝堂立语,徐戏之曰:“吾所倚何树?”嘉隐云:“松树”。徐曰:“此槐也,何言松?”嘉隐云:“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长孙复问:“吾所倚何树?”曰:“槐树。”公曰:“汝不能复矫对耶?”嘉隐曰:“何烦矫对,但取其鬼木耳。”徐叹曰:“此小儿作獠面,何得如此聪明?”嘉隐云:“胡头尚为宰相,獠面何废聪明?”徐状胡,故谑之。

【萧翼】  〔本名世翼,梁元帝曾孙,华县人。太宗时为监察御史。〕

萧翼奉敕取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辨才。翼初作北人南游,一见款密,留宿,设缸面酒酣乐之。后探韵赋诗,才探“来”字,诗云:“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翼探“招”字,诗云:“邂逅款良霄,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淮怜失群翼,长若业风飘。”既而以术取其书归。(辨才,智永弟子。江东“缸面”,犹河北曰“瓮头”,盖初熟酒。)

【李义甫】  〔与来济同时,以文显,时称“来李”。貌柔恭,心偏忌,时号“笑中刀”。又以柔而害,初号李猫。〕

贞观中,李义甫八岁,以神童至京师,李大亮、刘洎荐之也。太宗在上林苑,召令咏鸟。李赋诗曰:“日里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帝曰:“当以全树借于,何止一枝!”(高宗朝,义甫为右相,尝擅杀寺丞毕正义,王义方庭劾之,弹文有“昔事马周,分桃见宠;后交刘洎,割袖承恩”等语。)

李义甫尝赋诗云:“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窃名士文章,乃增二字为七言云:“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鉴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时人谓之“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上官仪】  〔字游韵。幼为沙门,贞观初擢第。太宗每为文,遣仪视草。尤工诗,人谓为:“上官体。”麟德初,坐梁王忠事下狱死。中宗追赠中书令,以其女孙为昭容。〕

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阎立本】  〔贞观中主爵郎中,总章元年拜相。〕

高宗朝,姜恪为左相,阎立本为右相。时姜以边将立功,立本最善图画。时人以《千字文》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郝处俊】  〔高宗朝中书令,议使天后摄政,以处俊谏乃止。〕

长安仁和坊,兵部侍郎许钦明宅,与中书令郝处俊乡党亲族,两家子弟类多丑陋,而盛饰车马以游里巷,京洛为之语曰:“衣裳好,仪观恶。不姓许,即姓郝。”

【杜易简】  〔监察御史。〕

格辅元拜监察,迁殿中,充使,次龙门遇盗,行装都尽,袒被而坐。杜易简戏咏之曰:“有耻宿龙门,精彩先瞰浑。眼瘦呈近店,睡响彻遥林。捋曩将旧识,掣被异新婚。淮言骢马使,翻作蛰熊蹲。”

【王勃】  〔字子安。与兄勔、剧皆有才名。杜易简称为“三株树”。麟德初,沛王召勃署府修撰。时诸王方共斗鸡,勃戏为《沛王檄英王鸡》。高宗见之大怒,曰:“此殆交构之渐。”即日窜。勃尝读《易》,夜梦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止。又作《唐家千岁历》。〕

王勃父福峙迁交令,勃年十三,往省之,阻风,泊舟马当山下,去南昌七百里。梦见水府元君曰:“当助清风一帆。”昧爽遂抵南昌。时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九日大会,勃与宴。阎宿命其婿吴子章作序夸客,因出笔纸遍请坐客,皆莫敢当。至勃,汛然不辞。阎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曰:“此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沉呤移晷。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乃瞿然曰:“天才也。”因请成文,极欢而罢。(勃尝梦人遗墨盈袖,自是文章日进。为丈,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初不加点,时谓腹藁。围棋率下四子,成一首诗,勃犹诧之,向人曰:“吾材夺造化,虽一时之间,百用亦可。”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舌耕。)

【杨炯】  〔盈川令。高宗朝,王勃与炯及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号“四杰”。海内称“王、杨、卢、骆。”炯叹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炯每呼朝士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杨盈川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时号为“点鬼簿”。

杨盈川有侄女曰容华,能诗赋,《新妆》五言云:“宿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镂,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月下来。自怜终不见,故去复徘徊。”

【卢照邻】  〔字升之。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知之,尝语诸人曰:“此寡人相如也。”后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足挛,一手又废,乃居具茨山下,自以为高宗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独己废。著《五悲文》。〕

卢照邻狱中学骚体一章云:“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晶悠悠而太长。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风袅袅兮木纷纷,凋绿叶兮吹白云。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

【骆宾王】  〔字宾王,义乌人,临海丞。〕

骆丞七岁能诗,《咏鹅》云:“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骆丞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号为“算博士。”

徐敬业欲起兵,署宾王为府属,令画计取中书令裴炎共事。宾王足踏壁静思,食顷,乃为谣曰:“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教炎庄上小儿诵之,并都下童子皆唱。炎乃访学者令解之。召宾王至,数啖以宝物锦绮,又赂以音乐、妓女、骏马,皆不言。乃将古忠臣烈士图共观之,见司马宣王,宾王然起曰:“此英雄丈夫也。”即说自古大臣执政,多移社稷。炎大喜。宾王曰:“但不知谣谶何如耳?”炎语以谣言“片片火”之事。宾王即下,北面拜曰:“此真人也。”遂与敬业等合谋杨州。兵起,炎从内应,与敬业等书,唯有“青鹅”字,人有告者,朝臣莫之能解,则天曰:“此‘青’字者,十二月。‘鹅’字者,我自与也。”遂诛炎。敬业等寻败。

骆丞在徐敬业府为敬业檄武后罪状,武氏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郭弘霸自陈讨徐敬业,誓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后大悦,授御史。时号“四其御史。”)

骆丞之败也,落发灵隐寺中。宋之问自谪所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在长廊行吟曰:“鹫岭郁,龙宫锁寂寥。”句未属,有老僧点长明灯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适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请吟上联,即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遂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还,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迟明更访之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因求类二人者函首以献,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偏游名山以终。)

【李荣】。〕

京城流俗,僧道常争二教优劣,迹相非斥。总章中,兴善寺灾,尊像荡尽。东明观道士李荣因咏之曰:“道善何曾善,云兴遂不兴。如来烧亦尽,唯有一群僧。”时人虽赏荣诗,然声称从此而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沈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八·李心传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科试考四·王世贞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四·来保
  绎史卷一百四十二·马骕
  卷一百三·司马迁
  二八 两个明堂二·周作人
  卷三·杨大雅
  孟浩然传·欧阳修
  马札儿台传·宋濂
  曹震传·张廷玉
  ●图民录卷三·袁守定
  卷一百十二·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品令·徐志摩

    啊!秋雨来了,今年来得这样早呢?对着这黄昏雨景,那不能不吃一杯酒,写一首诗,莲花的季节快完了,莲房还小呢。花草虽然有情,怎比得人情好呢,有一句话,我要待酒后向荷花问一问,“你比去年老了一些么,我呢?”原词:品令急雨惊秋

  • 谁知道·徐志摩

    我在深夜里坐著车回家——一个褴褛的老头他使着劲儿拉; 天上不见一个星, 街上没有一只灯: 那车灯的小火 冲着街心里的土—— 左一个颠播,右一个颠播, 拉车的走著他的踉跄步;……&ldq

  • 五集奏折·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大学士【臣】王杰大学士【臣】孙士毅尚书【臣】董诰谨奏为敬刋御制诗五集告成恭摺进呈事钦惟我皇上夀臻全祜圣集大成钧轴运於一心词经垂於万古自来臣工学子忻诵惬慕喁向殚思从未有幸遘望九

  • 卷一百二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九简阅类五言古从武帝琅邪城讲武应诏  【齐】王 融治兵闻鲁策训旅见周篇教民良不弃任智理恒全白日映丹羽頳霞文翠旃凌山炫组甲带水被戈船凝葭郁摧怆清管乍联绵早逢文化洽

  • 总目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六王涯【一卷】贾棱刘遵古李正封崔立之郭遵韦纾樊阳源许稷范传正豆卢荣邵偃柳道伦陈九流夏方庆【共一卷】陈羽【一卷】欧阳詹【一卷】柳宗元【四卷】刘禹锡【一之五】刘禹锡【六之十二】

  • 卷之一千四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三年丁亥·恽毓鼎

    闰四月初十日晴。今年虽将《资治通鉴》看毕,其馀则东翻西猎,坐废光阴,忽忽悠悠,一无心得。爱博而情不专,正是余之恶习,今将痛戒此弊,定一简约易守之程,每日读《明史》一二卷,写大字六十个,读韩文五六篇,先高声朗诵以取其气机音节

  • 达奚长儒传·魏徵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地人。 祖父达奚俟,西魏定州刺史。 父亲达奚庆,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长儒小时即有节操,胆略过人。 十五岁,袭爵为乐安公。 西魏大统中(535~551),开始为官,当奉车都尉。 周太祖把他作为亲信,因他直质恭勤,授

  • 第八章留养租·佚名

    (一)具禀留养局丐首江明,众孤贫人等,为禀请檄县照章给发,一面转详立案,以垂久远,而重善举事。缘乾隆二十九年前,彰邑主胡邦翰视彰化多有鳏寡孤独残疾人等,贫苦冻馁,无可栖依,普发慈心,捐廉建屋四十三间在北门外,取名曰「留养局」,收

  • 目录·佚名

    卷之一官吏门咨目呈两通判及职曹官(真西山)谕州县官僚(真西山)劝谕事件于后(真西山)监司案牍不当言取索(蔡久轩)州官申状不谨朱佥判赴滁州乞牒官交割奖拂立曹公先生祠(蔡久轩)奖子兼佥旌赏监税不受贿赂儆饬官司预借不为理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二户部七诸司职掌凡各处有司十年一造黄册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户仍开军民竈匠等籍除排年里甲依次充当外其大小杂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下三等人户点差明令凡民年八十之上止有一子若系有田产应当差役

  • 卷十七 月令第六·郑玄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季秋者,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戌之辰也。)[疏]“季秋”至“柳中”。○正义曰:《茸艹历》:“九月节,日在氐五度,昏虚二度中,去日九十七度,旦张初度中。九月中,日在房五度,昏危三度中,去日九十三度,旦张十

  • 心度·韩非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

  • 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胡适

      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所谓&ldquo;禅法&rdquo;是些什么东西,应该用敦煌、关中、庐山三处所出的禅经作研究资料;3世纪以前所译的禅书太简单了。不能应用。  《坐禅三昧经》说五门对治法,我们用作禅法的纲要:  【1】多氵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四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二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有定俱生。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无为无生

  • 卷十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九嗣法门人传我等编偈三即韵答鹤台熊铨部北窗高卧独知微。敝衲曾胜玉带围。华满园林浑不恋。鸥闲湖岸竟忘机。青青五柳今犹在。落落双苏世所稀。峰顶鼓钟声未寂。隔江招

  • 第二 帝须弥勒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帝须弥勒曰:&ldquo;谁能满足此世耶 谁无动[贪]之事耶 两边[极端]谁知通 不着[端]中以慧智 请言谁为大人耶 谁在此处超缝[爱]&rdquo;(一〇四〇)&ldquo;谁能满足此世耶&rdquo;者,是[谁在此世间]有满足、悦意,完全之思惟耶?此

  • 周礼订义·王与之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