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法鼓经

《大法鼓经》(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sūtra)刘宋·元嘉年间,由印度僧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德贤)翻译的佛教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或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是其异译的说法,但今检校比对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异,倒不如说《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是其异译。

《大法鼓经》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上
(2)卷下

猜你喜欢
  自在王菩萨经·佚名
  济诸方等学经·佚名
  佛名经(三十卷)·佚名
  孝子经·佚名
  解深密经·佚名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佚名
  阿弥陀经疏·窥基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不可思议
  净名玄论·吉藏
  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佚名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佚名
  受用三水要行法·义净
  从容录·行秀
  翻译名义集·法云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道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十四·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聮句舞劒聮句与㑹稽张宪夜饮观铜台李壮士舞劒而作晚陌息鸣镳宪秋成起严析登堂欣有㑹啓顾座叹无乐豪賔奉觞夀宪壮士掉箾作韵生飈拂镡啓文缀星辉锷拭土色●动宪暎火光转烁寒㵼走涧泉啓明

  • 耕烟草堂诗钞卷二·戴梓

    仁和戴梓文开甫着赠江且庵 吴孝廉招饮和李太史根庵韵 人日 春日怀陈太史省斋 坠驴行 题布袋和尚 题画罗汉 题画 闭门 送僧 祝王明府母寿 赠吴羽士 大水歌 李太史根庵招饮榴花前即

  • 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脱脱

        何灌 李熙靖 王云 谭世勣 梅执礼 程振 刘延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盗苏

  • 序·叶盛

    ●水东日记序同里后学俞允文譔水东日记者,吏部左侍郎文庄叶公之所著也。其书专于记事,核古综今,关诸军国,号为通博,书凡四十卷。以其书成于淞水之东,名为水东日记云。公名盛,字与中,昆山人也。正统十年举

  • 卷四十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三      宋 苏辙 撰穣侯列传第二十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武王母号恵文后先武王死昭王母故号芉八子及昭王即位号为宣太后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

  • 六五五 湖广总督图思德等奏第八次查获应毁各书解缴缘由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五五 湖广总督图思德等奏第八次查获应毁各书解缴缘由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湖广总督臣觉罗图思德、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八次查获应毁各书委员解缴,恭折奏闻事。窃照各种违碍书籍,楚北先经酌委教职人

  • 一六九 女子学院·周作人

    我刚写下了上边这个题目,心里不禁苦笑道:又是女学校!我几乎怀疑自己是相信那不可知的运命的,特别是所谓华盖运,吾乡老百姓则读如“镬盖”,谓像锅盖似的盖在头上,无从摆脱,这又多少近于日本相法上的所谓女难,则是说为了女人的缘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陈寿

    (任峻传、苏则传、杜畿传、郑浑传、仓慈传)任峻传,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汉朝末,四方騷乱,关东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打算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董卓带头叛乱,天下人没有不怨恨的。然而却没有人倡议讨伐他

  • 卷五·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五宋 张大亨 撰【阙】春秋五礼例宗卷五

  • 卷二十三·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三宋 林之奇 撰牧誓        周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牧誓武王以戊午之明日己未于孟津越四日癸亥周师陈于商郊明日甲子武王乃至将

  • 商书·太甲上·佚名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

  • 束伍令第十六·尉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

  • 大雲初分无畏健度第二十五·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所畏大力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所畏力神通法门不悕乐根法门。宝聚法门。十有德法门。净浣法门。净光行法门。

  • ●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

    无念是实相真空,知见是无生般若。般若照真达俗,真空理事皆如。此为宗本也。夫真如无念,非念想能知。实相无生,岂生心能见?无念念者,则念总持。无生生者,则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二第五如来藏自性清净门二。初疑问。二答释。初中二。初举佛语。二疑同外。今初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

  •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总标纲要分第一稽首大觉诸如来  无上正法真圣众为利自他法久住  故我略释摄大乘论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释

  • [第六品]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一〇二三三行者是身行、语行、心行。入出息者是身行。寻伺者是语行。想、受者是心行,除寻伺之外,一切之心想应法是心行。总说分一〇二四身是身行耶?身行是身耶?语是语行耶?语行是语耶?心是心行耶?心行是心耶?一〇二

  • 会昌一品集·李德裕

    文集。一名《李文饶文集》,又名《李卫公文集》。唐李德裕(787—850)撰。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子。以荫补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武宗时,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功兼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