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复有百千大菩萨众。复有众多天龙夜叉健闼婆众。复有百千诸优婆塞优婆夷众。复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众。复有十方世界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菩萨俱。尔时如来。於彼四众说如是法。有有则有苦乐。无有则无苦乐。是故离苦乐,则是涅槃第一之乐。彼五百声闻比丘。一切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譬如大龙。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所作已辨。已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解脱。得一切心自在第一波罗蜜。有无量学人。皆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有成就有漏法无量比丘众。有成就无量阿僧祇功德菩萨摩诃萨。徒十方来。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亦非一切声闻缘觉之所能知。除文殊师利菩萨。及大力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上首菩萨摩诃萨无量阿僧祇众。譬如大地所生草木。从诸方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不可称数。复有差摩比丘尼。与比丘尼众俱。毗舍佉鹿子母。及末利夫人。各与无量大眷属俱。须达长者,与诸优婆塞俱。尔时世尊,於大众中说有非有法门。

尔时波斯匿王。从卧而起作是思惟。我今应往至世尊所。念已即行。击鼓吹贝。往诣佛所。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以何等故有鼓贝声。阿难白佛言:波斯匿王来诣佛所。是其击鼓吹贝之声。佛告阿难。汝今亦应击大法鼓。我今当说大法鼓经。阿难白佛言:世尊,是大法鼓经名。我未曾闻。以何等故。名大法鼓经。佛告阿难。汝何由知。是诸来会大菩萨等。悉不能知此大法鼓经六字名号。何况於汝而得闻知。阿难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此法名号真实难知。如是阿难。实尔不异。阿难。此大法鼓经。世间希有。如优昙钵华。阿难白佛言:非一切诸佛有此法耶。佛告阿难。三世诸佛悉有此法。阿难白佛言:若然者,彼诸菩萨人中之雄。何故悉来。普集於此。彼诸如来。何故自於其国不演说耶。佛告阿难。如有一阿练比丘隐居山窟。至时入村方欲乞食。道见人兽诸杂死尸。见已生厌。断食而还。呜呼苦哉。吾亦当然。彼於异时。心得快乐。作是思惟。我当更往观察死尸。令增厌离。复向聚落求见死尸。修不净想。见已观察。得阿罗汉果。如是他方诸佛。不说无常苦空不净。所以者何。诸佛国土法应如是,彼诸如来。为诸菩萨作如是说。奇哉难行释迦牟尼世尊,於五浊国土出兴于世。为苦恼众生。种种方便。说大法鼓经。是故诸善男子,当如是学。彼诸菩萨。咸欲见我恭敬礼拜。故来会此。既来会已,或得初祝乃至十祝是故大法鼓经。甚难值遇。是故十方大菩萨众。为闻法故普皆来集。阿难白佛言:善哉善哉!一切善来。彼悉得此难得经法。佛告阿难。如是深经。非一切共。是故不应说言一切善来。阿难白佛言:何故彼非一切善来。佛告阿难。此经典者,是诸如来。秘密法藏。甚深微妙。难解难信。是故阿难。不应说言一切善来。阿难白佛言:非如波斯匿王。临阵斗时。击大战鼓。其闻声者一切箭落耶。佛告阿难。波斯匿王击鼓战时。非彼一切闻鼓声喜。有怯弱者闻而恐怖。若死近死。如是阿难。此大法鼓经名。是二乘之人不信法门。是故阿难。譬如彼王。至斗战时。击王大鼓。此大法鼓。诸佛秘密。佛出世时。尔乃演说尔时世尊告大迦叶。此诸比丘清净纯一。真实强力离诸糟糠。堪任闻此大法鼓经不。迦叶白佛言:若有比丘犯戒违律。是大目连之所呵责。有如是比。我不同行。况复世尊,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佛告迦叶。今此会众。虽复一切清净纯一。然於隐覆之说有不善解。迦叶白佛言:云何名为隐覆之说。佛告迦叶。隐覆说者,谓言如来毕竟涅槃。而实如来常住不灭。般涅槃者非毁坏法。此修多罗离覆清净。明显音声。百千因缘。分别开示。是故迦叶。当更观察此诸大众。时大迦叶。即复观察彼诸来者,云何而来。时刹那顷。下信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自惟不堪。生退舍心。譬如王家力士。众中有名千力士者,从座而起击鼓唱言:谁能堪任与我斗力。其不堪者默然而祝心自念言:我不堪任与彼斗力。或能伤损以致失命。於彼众中无敢敌者,乃名勇剑难伏力士。建大胜幡。如是下劣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作是念言:我不堪任听受。如来已般涅槃。而复说言:常住不灭。於大众中。闻所未闻。从坐而去。所以者何。彼人长夜。於般涅槃。修习空见。闻离隐覆清净经故。从坐而去。彼十方来声闻缘觉初业菩萨。百千万亿阿僧祇分。馀一分祝谓彼菩萨摩诃萨信解法身常住不变者,尔乃安住受持一切如来藏经。亦能解说安慰世间解知一切隐覆之说。善观一切了义不了义经。悉能降伏毁禁众生。尊敬承顺清净有德。於摩诃衍得大净信。不於二乘起奇特想。除如是等方广大经。不说馀经。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而不舍空。亦非身见空。空彼一切有为自性。

佛告迦叶。汝更问大众。咸欲得闻此大法鼓方广一乘。所谓大乘难信经不。如是至三。迦叶白佛言:善哉世尊,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已,告诸大众。咸欲闻此大法鼓经不。如来今当普为汝等演说一乘。所谓大乘。过一切声闻缘觉境界。如是三说。彼悉答言:愿乐欲闻。唯大迦叶。我等悉为闻法故来。善哉哀愍。当为我说大法鼓经。迦叶复言:汝等云何信。彼即答言:譬如士夫年甫二十有百岁子。若佛如是说者,我等亦当如是随信。况说正法。而不信受。所以者何。如来如说而行。如来净眼圆照无阂。以佛眼观知我等心。迦叶叹言:善哉善哉!诸贤汝等。堪任听大法鼓经。若持若说。佛告迦叶。譬如士夫年甫二十有百岁子。大法鼓经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如来涅槃而复常祝一切无我而复说我。彼即白言:唯佛能知。如世尊所说,我等如是受持。

迦叶白佛。唯愿世尊,说大法鼓经。击大法鼓吹大法蠡。佛言:善哉善哉!迦叶。汝今听说大法鼓经。迦叶白佛言:唯然受教。何以故?是我境界故。是故如来大见敬待。云何为敬。曾告。我言:汝来共坐。以是因缘我应知恩。佛言:善哉迦叶。以是义故。我敬待汝。迦叶。譬如波斯匿王。善养四兵。若斗战时。击大战鼓。吹大战蠡。对敌坚祝缘斯恩养。战无遗力。能胜怨敌。国境安宁。如是比丘。我般涅槃後。摩诃迦叶。当护持此大法鼓经。以是义故。我分半坐。是故彼当行我所行。於我灭後。堪任广宣大法鼓经。迦叶白佛言:我是世尊口生长子。佛告比丘。譬如波斯匿王。教诸王子。学诸明处。彼於後世。堪绍王种。如是比丘。於我灭後。迦叶比丘。护持此经亦复如是,

复次迦叶。如波斯匿王。多与诸王。共为怨敌。更相攻伐。於彼彼时。其诸战士。象马车步。四种兵众。闻大鼓声。心不恐怖坚持甲仗。时王恩恤。多所赐赉。及当战时。加赐珍宝。及以城邑。若能克敌。冠以素缯。封以为王。如是迦叶。我诸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戒随学波罗提木叉成就善住律仪。如来则与人天安乐。其有大功降四魔者,以四真谛解脱素缯。而冠其首。若有增上信解。求佛藏大我常住法身者,如来尔时以萨婆若。水而灌其顶。以大乘素缯。而冠其首。大迦叶。我今亦复如是,以大乘素缯用冠汝首。汝於未来无量佛所。当护持此经。迦叶当知。汝於我灭後。堪任护持如是经典。迦叶白佛言:当如尊教。复白佛言:我从今日及灭度後。常当护持广说此经。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今当为汝说大法鼓经。时虚空中。诸天龙众。同声叹言:善哉善哉迦叶。今日诸天。大雨天华。诸龙王众。雨甘露水。及细末香。安慰悦乐一切众生。应为世尊之所建立为法长子。时天龙众。同声说偈。

王於舍卫城,伐鼓吹战蠡。法王祇洹林,击于大法鼓。

佛告迦叶。汝今当以问难之桴击大法鼓。如来法王。当为汝说天中之天。当决汝疑尔时世尊告大迦叶。有比丘名信大方广。若有四众。闻其名者,贪恚痴箭悉皆拔出。所以者何。迦叶。譬如波斯匿王。有耆婆子。名曰上药。若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告上药言:汝今速持能为众生拔箭药来。尔时上药。即持消毒药。王以涂战鼓。若涂若熏若打。若彼众生。被毒箭者,闻其鼓声。若一由旬。若二由旬。箭悉拔出。如是迦叶。若有闻信方广比丘名者,贪恚痴箭悉皆拔出。所以者何。彼因此经增广正法以彼现法成就故。得此大果。大迦叶。汝当观彼无心凡鼓。以无心药。若涂若熏若打。有如是力饶益众生。况复闻彼菩萨摩诃萨信方广比丘名。而不能除众生三毒。迦叶白佛言:若闻菩萨名者,能除众生三种毒箭。况称世尊名号功德。言南无释迦牟尼。若称叹释迦牟尼名号功德。能拔众生三种毒箭。况复闻此大法鼓经。安慰演说若偈若句。况复广说。而不能拔三种毒箭。

佛告迦叶。如我先说。净戒比丘。随心所欲。以本愿故。一切诸佛。皆有是法。所谓不作不起不灭。大法鼓经。是故迦叶。汝於来世。亦当如我。所以者何。若有四众。闻汝名者,三种毒箭悉得拔出。是故迦叶。汝今当问。大法鼓经。於我灭後。久於世间。护持宣布。迦叶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说大法鼓经。佛告迦叶。汝於大法鼓经。应少谘问。尔时迦叶。即白佛言:善哉世尊,当请所疑。如世尊所说,若有有则有苦乐。无有则无苦乐。此有何义。佛告迦叶。若无有者,谓般涅槃第一之乐。是故离苦乐。得般涅槃第一之乐。若苦若乐。彼则是有。若无有者,则无苦乐。是故欲得般涅槃者,当求断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有无常,亦无不变异。彼有有苦乐,无有无苦乐。不为无苦乐,为则有苦乐。莫乐诸有为,亦勿更习近。

若人得安乐,还复坠於苦。若不到涅槃,不住安乐处。尔时迦叶。以偈答言:众生不为有,涅槃第一乐。

彼则名字乐,无有受乐者,尔时世尊,复说偈言:常解脱非名,妙色湛然祝非声闻缘觉,菩萨之境界。

迦叶白佛言:世尊,云何言色而复常祝佛告迦叶。今当说譬。譬如士夫。从南方摩头逻来。有人问彼。汝从何来。士夫答言:从摩头逻来。即复问言:摩头逻为在何方。时彼士夫。即指南方。迦叶。非为彼人於此得信耶。所以者何。以是士夫自见彼来故。如是迦叶。以我见故。汝当信我。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有士夫,以手指虚空。我今亦如是,名字说解脱。譬如彼士夫,远自南方来。今我亦如是,从彼涅槃出。

然彼迦叶。若见义者,则不须因缘。若不见义,则须因缘。如是迦叶。诸佛世尊,常以无量因缘显示解脱。迦叶白佛言:云何为因。佛告迦叶。因者是事。迦叶白佛言:云何为缘。佛告迦叶。缘者是依。迦叶白佛言:愿更显示。其譬云何。佛告迦叶。如由父母而生其子。母则是因。父则是缘。是故父母因缘生子。如是说因缘住法。是名为成。迦叶白佛言:成者有何义。佛告迦叶。成者世间成。迦叶白佛言:云何世间。佛告迦叶。众生和合施设。迦叶白佛言:云何众生。佛告迦叶。法集施设。迦叶白佛言:云何为法。

佛告迦叶。非法亦法。法亦非法。法者复有二种。何等为二。有为及无为。色及非色。更无第三法。迦叶白佛言:法何像类。佛告迦叶。法者非色。迦叶白佛言:非法何类。佛告迦叶。非法者亦非色。迦叶白佛言:若法非法非色无相。云何是法。云何非法。佛告迦叶。法者是涅槃。非法者是有。迦叶白佛言:若法非法非色无相者,彼慧者,云何知。何所知。何故知彼相耶。佛告迦叶。众生生生死中。习种种福德清净善根。是其正行。若彼行如是法。一切净相生。若行此法者,是法众生。众生生生死中。行种种非福恶不善业。若彼行如是非法。一切恶不净相生。若行此非法者,是非法众生迦叶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佛告迦叶。众生者四界摄施设。谓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入处五根。乃至十三缘起支。(无尽意经中云从不正思惟生无明故十三支)受想思心意识。是名众生法。迦叶当知。是名一切法。迦叶白佛言:是中何等法是众生佛告迦叶。是中非一法名为众生。所以者何。迦叶。譬如波斯匿王鼓。何等为鼓。迦叶白佛言:所言鼓者,皮木及捊。此三法和合。是名为鼓。佛告迦叶。如是和合施设。名为众生。迦叶白佛言:声鼓者非鼓耶。佛告迦叶。离声鼓者,鼓亦有声。以风动故。迦叶白佛言:鼓者为是法。为是非法耶。佛告迦叶。鼓者非法非非法。迦叶白佛言:名为何等。佛告迦叶。非法非非法者,名为无记。迦叶白佛言:有无记法者,世间应有三法。佛告迦叶。无记相者,如非男非女。非男非女。名为不男。彼亦如是,迦叶白佛言:如世尊说。父母和合而生其子。若父母无众生种子者,不为父母因缘。佛告迦叶。彼无众生种子者,名为涅槃。大常不男亦复如是,所以者何。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如是无众生种子者,不名父母。常不男者亦复如是,

迦叶白佛言:世尊,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无记法。佛告迦叶。乐受是善法。苦受是不善法。不苦不乐受是无记法。此三法众生常触。乐受者,谓天人五欲功德。苦受者,谓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不苦不乐受者,谓白癣等。迦叶白佛言:此则不然。佛告迦叶。从乐生苦。从苦生苦。彼为无记。迦叶白佛言:其譬如何。佛告迦叶。因食生玻食则是乐。病则是苦。彼白癣等。名为无记。迦叶白佛言:若苦乐名无记者,父母子亦无记。佛告迦叶。此则不然。迦叶白佛言:其譬如何。佛告迦叶。如非想非非想等天乃至无想,则恒住子法。善亦如是,迦叶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受想是众生。是故非想非非想处。应非众生。佛告迦叶。彼有行分。我说此众生法者,除无想天。迦叶白佛言:众生为是色为非色耶。佛告迦叶。众生亦非色亦非非色。然成就彼法名为众生。迦叶白佛言:若如是,非众生成就法。更有异众生者,不应有无色天。若然者,无二法世间色及无色。

佛告迦叶。法亦非色。非法亦非色。迦叶白佛言:云何为法与解脱俱。为非法与解脱俱。无色天亦有解脱。佛告迦叶。不然。唯有为法无为法。是故无色天。是有为数。解脱是无为。无色天有色性耳。

迦叶白佛言:世尊,一切有为是色。非色是无为。无色天有色者,是佛境界。非我等境界。佛告迦叶。善哉善哉!是我境界。非汝等境界。如是诸佛世尊,到解脱者,彼悉有色解脱亦有色。

佛告迦叶。云何无色天。天处所作汝知不。迦叶。云何有色天。名无色数不。迦叶白佛言:非我等境界。佛告迦叶。如是诸佛世尊,到解脱者皆有色。汝当观察。

迦叶白佛言:世尊,若如是得解脱者,复应受苦乐。佛告迦叶。如有病众生。服药离病已,还复病耶。迦叶白佛言:若有业者,则必有玻佛告迦叶。无业者彼有病耶。迦叶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迦叶。如是离苦乐是解脱。当知苦乐是玻如丈夫是得涅槃者,迦叶白佛言:若离苦乐是解脱者,无业病尽耶。佛告迦叶。世间乐者彼则是苦。於彼出离如是业尽得解脱。迦叶白佛言:不复终尽耶。佛告迦叶。譬虚空如海。虚空如海耶。虚空无譬解脱无譬。亦复如是,如无色天有色而不可知。亦不可知似此似彼。如是住如是游戏。非是声闻缘觉境界。解脱亦如是,

迦叶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谁之所作。佛告迦叶众生自作。迦叶白佛言:此义云何。佛告迦叶。作福者佛。作恶者众生。迦叶白佛言:最初众生谁之所作。佛告迦叶。非想非非想等无色天。谁之所作。云何活云何祝迦叶白佛言:於彼诸业所不能知。然唯业作。如是众生。生死黑及涅槃白。谁之所作。佛告迦叶。业之所作。业起无量法。善起无量法。迦叶白佛言:何者业起。何者善起。佛告迦叶。业起者有。善起者解脱。迦叶白佛言:无生处云何善起。佛告迦叶。如如不异。迦叶白佛言:若善起者,云何到无生处。佛告迦叶。行善业。迦叶白佛言:谁之所教。佛告迦叶。无始佛教。迦叶白佛言:一切无始佛谁化谁教。佛告迦叶。无始者,非一切声闻缘觉思量所知。若有士夫出於世间。智慧多闻如舍利弗。长夜思惟终不能知。佛之无始谁最为先。乃至涅槃中间亦不能知。复次迦叶。如大目连。以神通力。求最初佛世界。无始终不能得。如是一切声闻缘觉十地菩萨。如弥勒等悉不能知。如佛元起难可得知。众生元起亦复如是,迦叶白佛言:是故世尊,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佛告迦叶。因是作者受者,迦叶白佛言:世间为有尽耶。为无尽乎。佛告迦叶。世间未曾荆无所尽无尽时。佛告迦叶。如以一毛渧大海水。能令尽不。迦叶白佛言:唯然能荆佛告迦叶。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大劫时。有佛名鸡罗婆。出兴於世。广说法教。尔时城中有离车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作转轮圣王正法治化。王与百千大眷属俱。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供养毕已,而白佛言:我当久如得菩萨道。佛告大王。转轮圣王。即是菩萨。更无有异。所以者何。无有馀人作帝释梵王及转轮圣王。若菩萨者,即是释梵转轮圣王。先作众多帝释梵王。然後乃作转轮圣王正法治化。汝已曾作恒沙阿僧祇帝释梵王。今作转轮圣王。时王白言:帝释梵王。何所像类。佛告大王。释梵天王,亦如汝今首著天冠。而彼端严,则不及汝。如佛色像端严殊特。非声闻缘觉菩萨所及。如佛端严。汝亦如是,迦叶。尔时圣王复问佛言:我於久如当得成佛。佛言大王。凡得佛者,时大久远。所以者何。假令大王。舍其福德。还为凡人。而以一毛渧大海水。乃至将竭。馀如牛迹。当有如来出兴于世。名曰灯光如来应供等正觉。时有国王。名地自在。灯光如来为王授记当得作佛。汝於尔时,当为彼王第一长子。亦俱授记。时彼如来。当如是说。大王。汝此长子。从昔暨今。大海将荆生为汝子。於其中间。不为小王。或为释梵转轮圣王。正法治化。汝此长子。勇猛精进如是,地自在。菩提难得。以是因缘故说此譬。地自在。汝此长子。有六万采女。端正姝好婴珞庄严。状如天女。弃之如唾。知欲无常危脆不坚。我当出家。作是语已,信家非家。舍家学道。是故彼佛记此童子,当来有佛。名释迦牟尼。世界名忍。汝童子,名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佛涅槃後正法欲灭。馀八十年。作比丘持佛名宣扬此经。不顾身命。百年寿终。生安乐国。得大神力。住第八地。一身住兜率天。一身住安乐国。复化一身。问阿逸多佛。此修多罗。时地自在王。闻子授记。欢喜踊跃。今日如来。记说我子。得八住地。时彼童子,闻授记声。勤加精进。迦叶白佛言:是故世尊,毛渧大海。犹尚可荆佛告迦叶。此义云何。迦叶白佛言:世尊,譬如商人。计数金钱。置一器中。其子啼时。授与一钱。彼器中钱。日日损减。如是菩萨摩诃萨。於大海水渧渧损减。悉能知之。亦知馀在。况复世尊,於众生大聚尽而不知。但诸众生无有减荆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知。唯佛世尊乃能知耳。佛告迦叶。善哉善哉!如汝所说,众生大聚。无有尽时。迦叶白佛言:众生般涅槃者,为有尽耶。为无尽耶佛告迦叶。众生无有尽也。迦叶白佛言:云何众生不荆佛告迦叶。若众生尽者,应有损减。此修多罗,则为无义。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般涅槃者,悉皆常祝以是义故。诸佛世尊,般涅槃者,然不磨灭。迦叶白佛言:云何诸佛般涅槃。不毕竟灭。佛告迦叶。如是如是,舍坏则为虚空。如是如是诸佛涅槃。即是解脱。

猜你喜欢
  語錄題辭·佚名
  丹徒会音寺同戒录序·太虚
  心意品法句经第十一(十有二章)·佚名
  卷第九十四·霁仑超永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二·慧立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一(之上)(论本第七十八至七十九)·遁伦
  跋·彭绍升
  卷第一百六十八·佚名
  多闻品第三·佚名
  第五 问犍度章·佚名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卷第二十九·李通玄
  禅观林大纲·太虚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出 草札·李渔

    〖番卜算〗(生上)为做有情痴,屈尽吾儒体。隋珠抛去雀难求,到底心无悔!小生为着刘藐姑,不但把功名富贵丢过一边,连终身的名节也不颐。只道入班之后,就与至亲骨肉一般,内外也可以不分,嫌疑也可以不避。谁想戏房里面的规矩,更比人家

  • 第二折·郑光祖

    (外扮荆王引卒子上,诗云)高祖龙飞四百年,如今兵甲渐纷然。区借得荆襄地,撑住西南半壁天。某姓刘名表,字景升,本刘之宗亲,汉之苗裔。因见天下多事,兵戈竟起,某策马驰入仪城,取了南郡,皆蒯良之力也。如今南据江陵,北控樊邓,西占长沙,东

  • 卷五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赋彚卷五十五祯祥四灵赋【以麟凤四灵王     唐者嘉瑞为韵】阙 名于惟圣人之志气如神百物自化四灵荐臻是以鸟兽浸其惠泽昆虫怀其深仁福应尤盛休祥日新不然何以灵挺岀飞龙来賔羽族降而集凤

  • 表第十四 宰相世系四·欧阳修

    表格略

  • 东汉会要卷十九·徐天麟

    职官一总叙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所以补复残缺及身未改而四海从风中国安乐者也昔周公作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特赦声中之掮客·李定夷

    自党人特赦令颁布后,第一邀特赦之人物,洪承点也。然洪之所以能特赦者,黑幕内大有人在,且为之出力者,既非与洪有何感情,为之保证者,与洪亦无渊源,质言之,无非金钱之能力而已。自民国光复以来,金钱之能力,大为增加,可以收卖军队,可以

  • 李世达传·张廷玉

    李世达,字子成,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户部主事。改任吏部职务,历任考功、文选郎中,与陆光祖一起充当尚书的得力助手。隆庆初年,遇上曾祖父的丧事回家守孝。后起用为右通政,历任南京太仆卿。万历二年(157

  •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466)·司马光

    宋纪十三 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466年) [1]春,正月,己丑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1]春季,正月,己丑朔(初一),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天安。 [2]癸巳,征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为抚军将军,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2]癸巳(初五),刘宋明帝刘征召会稽

  • 卷一百五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二雍正十三年二月上谕九道初一日大学士等奉上谕闻得各省武弁中有於该管上司前文禀应对用天恩天喜天顔圣明谢恩等类字様者且於上司批示称为接奉朱批者此等谬妄处皆由该弁不谙

  • 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六世职表十九正白旗蒙古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 论语意原卷三·郑汝谐

    宋 郑汝谐 撰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曰野人曰君子盖当时之人其言如此是时文过于质人亦不知其为过也自谓前人为质朴今人为彬彬欲从先进所以矫之也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

  • 卷三·程廷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识小録卷三上元程廷祚撰春秋职官考略下晋军政始末表春秋识小録卷三

  • 昭公·昭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子执徐子。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入息出息念,具满谛思惟。常依次第行,按如佛所说,是则照世间,如雲开月现。起止觉思惟,坐卧不废忘。刍立是念,现利未来胜。始得终最胜,逝不睹生死。若见身所住,六触以为最。刍常一心,便自知圆寂。以有是诸念,自身恒逮行。若其不如

  • 黔娄子·黔娄

    一卷。原题周黔娄先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黔娄先生,战国时齐人。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黔娄子》四篇,题下注称黔娄先生:“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之下。”又据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黔娄先生,齐人,修

  • 解忧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先有偈赞,偈述,次长行,乃佛在祇园,为诸比丘说一切无常,应求解脱。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