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东日记序

同里后学俞允文譔

水东日记者,吏部左侍郎文庄叶公之所著也。其书专于记事,核古综今,关诸军国,号为通博,书凡四十卷。以其书成于淞水之东,名为水东日记云。公名盛,字与中,昆山人也。正统十年举进士,拜兵科给事中。英帝北狩,六师陷土木,九月郕王即位,虏益屯逼都城。公时屡奏封章,皆当世急政。寻转都给事中、山西右参政,监督宣府粮饷,兼管屯田、独石马营等处军务。公方有功于边,以父忧去职。英帝复起公丧中,令无遂服,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公至,则徙征蛮府梧州两广接比要害处以制外蛮,通盐利,令商贾得出境市鬻。宪帝即位,转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公至,益开田,岁岁增倍,买战马千八百余匹,缮治屯堡七百余所。上嘉公忠勤,且录两广功,赏赐甚厚。迁礼部右侍郎,再迁吏部左侍郎,卒赐谥曰文庄。公精明经术,练达制度,廉恭孝友,兼体数器,当板荡艰危之秋,而尤能奋忠言嘉谟以匡翼其主。自初官,通历三十余载,更事三世,凡国家大议,无不关决。于公眷遇甚笃,然位不满德,年不迨老,而诸公咸有不尽用之叹。公生平所居洁清,门无杂客,惟购书万卷,日耽翫以自颐,殆癈寝食,故其它所著述,于诸公为多。公之玄孙恭焕,文雅酝藉,能遵其祖德,因出斯籍,属余题叙其首,遂谨述公之丰功伟德被于当时,而足以仪范后世,与著述之所诣,匪若闳诞破碎以广异闻而已。

此先高祖日记,始刻于常熟徐氏者。先高祖身历三朝,忠廉大节,名重天下。博学好古,平生著述甚多,此特一种耳。记中凡事关军国及前辈遗文轶事,足为史家征信,即片言璅语可助谈尘者,亦复采录,宜为海内所珍赏,非他小说家比也。徐氏刻行已久,嘉靖中始持板求售,先君命予购之,止三十八卷,取家藏本校阅,遗后二卷,癸丑岁补刻完之。予小子荏苒无成,不克仰缵先绪,顾惟先世著述,流传未广,实子孙之责,因命工印行,特缀数语,以示后人,用致遏佚之惧云。括苍山人玄孙恭焕识。

先君官杭州抽分日,有奏议、日记之刻,方拟嗣刊全集,会差满不及为,日记即此本是也。乙酉兵燹,两书板幸存,顾先君自国变后卧病不问家事,书板庋置尘阁中,遂无省记者。比年予始舁出简点,已失数叶,奏议所失尤多,因命工补刻。会从族人处觅得旧钞本两册,上有巡抚宣府关防,盖先公当时录本也。二泉兄又贻予旧刻本六册,末二卷字迹微异,即先曾大父所购徐氏本补刻足之者也。钞本多讹字,而徐氏本尤甚,且多用台头,直似章奏体,字迹亦已漫漶,度先君时板久不存矣。因取三本参互雠勘,是正颇多,尚有字义可疑而三本相同者,姑仍之,不敢以己意妄改也。先曾大父尝属执友俞仲蔚先生为作序文,向未入刻,兹求栢庐朱子重录付梓。又此书本不必编目,而书贾每以无目录疑非完本,因增编目录于前,然率意标题,深恐未得当也。康熙庚申岁长至日七世孙方蔚谨识。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脱脱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九·荀悦
  东都事略卷六十六·王称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八·廖道南
  九二五 谕内阁《明臣奏议》体例乖舛着将六阿哥等交部议处并另行编次·佚名
  二九二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查获《受佑堂集》板片书籍等情折·佚名
  卷之六十九·祁韵士
  四一 沈家山羊·周作人
  张瑰传·萧子显
  周朗传·李延寿
  耶律虎古传·脱脱
  卷二十三·彭百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蒙庵·唐圭璋

      蒙庵,不知何许,与刘辰翁同时。   失调名   忽忽早睡。

  • ◆方布衣澜(叔渊遗稿)·顾嗣立

    澜字叔渊,莆阳人。隐居吴中,自少时不娶。闭门读书,训徒以自给。后至元己卯卒,年七十有七。平生喜吟咏,然不苟作。友人樊士宽子厚录其五言诗若干首,其诗句如《咏乐天》云:「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临平道中》云:「暖容时借

  • 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五十七·赵尔巽

      琦善 伊里布 宗室耆英   琦善,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父成德,热河都统,以先世格得理尔率属归附,世袭一等侯爵。   琦善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累迁通政司副使。嘉庆十九年,出为河南按察使,历江宁、河南布政使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八·杨仲良

      真宗皇帝   建玉清昭应宫 宣读天书附   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己亥,以三司使丁谓为修昭应宫使,翰林学士李宗谔为同修宫使,皇城使刘承珪为副使,供备库使蓝继宗为都监,铸印给之。初议作宫,命谓经度。谓欲殚国财力,规摹宏大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一·张岱

    朱大典列传(附吴邦璿、何武)朱大典,字未孩,浙江金华人;万曆丙辰进士。以章丘知县,行取兵科给事中。历任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凤阳巡抚,加敕督剿流贼。大典饶有才干,而赋性奇贪,多行暴虐。崇祯庚辰,督师庐、凤,守护陵寝;括取财贿

  • 班马异同卷三·倪思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史记五十三萧何曹参传第九汉书三十九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奉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

  • 第四十三卷清雍正·缪荃孙

    世宗雍正元年春正月壬辰,陈鹏年以病剧,奏以齐苏勒署河道总督。乙未,谕户部:“原任两江总督常鼐劾奏两淮巡盐御史张应诏科派加斤银两,经工部尚书李先复等审明复奏。尔部驳诘,以为加斤银两去年众商既已供为张应诏所派,今常鼐身

  • 卷十·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 唐 司马贞 撰 吴太伯系家第一【系家者系诸侯代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故孟子曰陈仲子齐之系家又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为家也】 吴太伯【国语曰黄池之会晋定公使谓吴王夫差

  •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宁宗时卫泾论新除司农少卿张鎡乞赐窜责状曰臣仰惟陛下奋?乾刚诛鉏元恶中外庆快万口一词惟是更化之初一黜一陟天

  • 卷一百四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九宋 赵汝愚 编总议门总议五上英宗十事        傅尧俞臣伏自念愚拙无状久无所补不敢频乞入对以烦天听今有十事条列於後一窃见军营摧倒极多材用人力卒未能办集恐朝廷以军人

  • 卷四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六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宰执上上太宗荐张齐贤可任为相 赵 普臣叨受宠荣致招殃咎昨萦疾苦全是困危承圣主之悯怜切加救疗念微臣之衰朽难以扶持近者虽获朝参尚无气力料兹病苦那得久长疑大

  • 御制读左传·杜预

    御制读左传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弗赏为失信赏恶【去声】则何取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御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食

  • 卷二十三·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三  宋 李樗黄櫄 撰斯干宣王考室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事业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四  尔时具德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入一切如来无上供养广大仪轨舒遍羯磨三昧金刚加持三摩地。说此最上自心明

  •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下·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科释二威仪分二。初标名。二释义。今初威仪门。威仪者。威以德显。非势力之威也。仪以行表。非诈现之仪也。故如来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行。必以威仪为主。内怀狮子之德。外现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朱鼎臣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

  • 首楞严三昧经·佚名

    梵名S/u^ram!gama -maha^-su^tra 。凡二卷。略称首楞严经、旧首楞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别本为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坚意菩萨问能否疾证菩提三昧,佛乃为说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圆照

    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元释教目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计收经论及念诵法一九三卷、经论疏义六十四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八十六卷等,合为三四三卷,加上本书目录二卷,共三四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