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罗汉具德经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魏收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常领部落,世为酋帅。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太祖初以南秀容川原沃衍

  • 卷五十六·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六 【起丁亥尽丙申】考异【提要起丁亥下有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尽丙申下有後唐主从珂清泰三年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凡十年

  • ●卷二·劳格

    仁和赵钺 劳格同撰 归安丁宝书参证○碑阴题名◎殿中侍御史兼内供奏(武后中至玄宗末。)崔(见郎官吏外。)○《石刻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前署中书令崔任殿中侍御史日纂文。(文云:长安初,始自左补阙拜殿中侍御史。) 《旧传》:

  •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尚史卷四十四·李锴

    列传二十二晋诸臣传韩万 韩简 韩厥【献子】 韩无忌【公族穆子】 韩起【宣子】韩不信【简 韩湏 叔禽  叔椒子 子羽 韩襄附】韩万者庄伯之弟曲沃武公之叔父也哀侯九年【桓三年】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万御戎

  • 林氏宗庙修谱序·林献堂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

  • 弇山堂别集卷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七勋臣超赠勋臣赠爵超踰本阶者实出一时特恩皆记之侯超赠王者西平侯沐英为黔宁王一品超赠国公者中书平章政事俞通海为虢国公都督同知康茂才为蕲国公二品以下超赠国公者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为郢国公

  • 卷第卅七·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七〈起延暦元年正月、盡二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今皇帝〈桓武天皇〉延暦元年春正月己巳。以從五位下阿倍朝臣祖足爲駿河守。從五位下阿倍朝臣石行爲

  • 原始·黄石公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生存 一作: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袁甫

    宋 袁甫 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爲贵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诚即道也非二物也自成自道岂有所爲哉循乎天则而未尝加毫末于

  • 春秋辨义卷二十五·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昭公三壬午○敬王元年二十有三年○晋顷七齐景二十九卫灵十六蔡悼三卒郑定十一曹悼五陈惠十一杞平十七宋元十三秦哀十八楚平十呉僚八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赵子常曰为取邾师故晋人来讨也癸丑叔鞅卒晋人执我

  • 卷四·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四宋 朱子 撰家礼四内治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似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

  • 佛说无言童子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摩诃菩萨无央数。尔时城中。师子将军。第一夫人孕有德男。天虚空唱大音声而告之曰。童子。汝当怀抱道教思惟经典。慎莫宣说世

  • 佛说鬼问目连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目连晡时从禅定起游恒水边。见诸饿鬼受罪不同。时诸饿鬼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一鬼问言。我一生以来。恒患头痛。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

  • 卷一 前尘梦影·李叔同

    艺术谈(一)科学与艺术之关系英儒斯宾塞曰:"文学美术者,文明之花。"又曰:"理学者,手艺之侍女,美术之基础。"可见艺术发达之国,无不根据于科学之发达。科学不发达,艺术未有能发达者也。学科中如理科图画,最宜注重。发展新知识、新

  • 诗词格律·王力

    王力所写的讲述诗词格律基本知识的书。为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知识丛书》 中的一种,收入《文集》 第15卷(据《丛书》 本1977年第2版)。本书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除“引言” 外,共4章: 第1章

  • 四书管窥·史伯璿

    元史伯璿(字文玑)撰。该书见于秘阁书目者五册。杨士奇《东里集》则称有四册刻版在永嘉郡学。永嘉叶琮知黄州府又刊,置于府学。是明初印行已有二种版本。然刻版皆散佚不传。故朱彝尊《经义考》注云,未见。此本乃毛晋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