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网经忏悔行法

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便得灭罪。此金口明训也。故知法华方等大悲占察等种种行法。虽各有灭罪得戒功能。而于犯十戒者。仍须别依梵网行法。方使标心不泛。所谓如从地倒。还从地起。又此经所明千里无师。像前自受。但云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

《梵网经忏悔行法》全部章节目录

(1)梵网经忏悔行法

猜你喜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佚名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
  大威德陀罗尼经·佚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佚名
  舍利弗问经·佚名
  胜鬘义记·佚名
  高王观世音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徐照·唐圭璋

      照字道晖,又字灵晖,号山民,永嘉人。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号永嘉四灵。   瑞鹧鸪   两多庭石上苔文。   门外春光老几分。   为把旧书藏宝带,   误翻残酒湿绡裙。   风头花片难装缀,   愁里莺声怯听闻。

  • 卷四·魏源

    皇朝武功乐府十八章△王业艰(颂大祖起兵兴京也)圣人出,东海东。如日出,扶桑红。山长白,江混同。戡同仇,靖内乱,甲十三,敌无算。免胄战,孤盾捍。王业艰,可长叹。同部惧,协力图。九国师,浑河逾。誓堂子,风霆驱。一成旅,千郭郛。王业艰

  • 卷二百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张廷玉

        张四维 马自强 许国 赵志皋 张位朱赓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丧制九违礼三丧中宴客晋书刘隗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顗等三十余人同防隗劾奏请免龛官削侯爵顗等知龛有丧吉防非礼宜各夺俸一月从之【详见一百十三卷不及礼条】【顾炎武曰当日期功之丧朝廷

  • 清操类·佚名

    ○范氏督两江雍正时,范时绎任两江督,镇静和平。养廉之外,苞苴不入。上闻其清贫,降旨褒美,命三巡抚酌议养赡。放衙夜静,惟闻诸子读书声。范氏先有承烈、承勋,相继任两江督,及时绎至,题其堂曰“三到”,亦盛事也。○赓总宪赓总宪年

  •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二。○(己卯)五年春正月王在元。辛亥帝赐王亡宋宝器凤甁玉笛等九十事翼日又赐王及从臣彩帛。乙卯宰枢享公主。校尉李应柱康渭成赍

  •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2)·李叔同

    既然要发心学写字的话,除了写篆字而外,还有大楷、中楷、小楷,这几样都应当写。我以前小孩子的时候,都通通写过的。至于要学一尺二尺的字,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 那就可用大砖来写,平常把四块大砖拼合起来,做成桌子的样子,而且用

  • 纳哈出传·张廷玉

    纳哈出是元朝木华黎的嫡孙,为太平路万户。太祖攻克太平时被捉,太祖因他是名臣之后而给予厚待。又知道他不能忘记元朝,便给钱让他北归。元朝已亡,纳哈出便聚兵金山,畜牧繁盛。太祖派遣使臣前去招降,纳哈出始终未服。屡次侵犯

  • 六二、墨子弟子通考·钱穆

    儒、墨同为先秦显学。《吕氏 尊师篇》谓:“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今考孔子弟子七十人,而《淮南》书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公输篇》记墨子说楚王,谓:“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

  • 迩言卷十二·刘炎

    ○志见炎十有九侍先君游临川之泮览荆公之宇遗老欷戱不忍道荆公之事近观国史靖康之变金人南下辄克卫温公之冢温公见慕于敌国荆公见弃于乡党二公学术于是可知矣渡大江望金山缁衣环其上恍然非凡致也将缆舟而览焉风利不得

  • 原序·蔡清

    四书蒙引原序国家以经术造士其法正矣第士之所以自求于经者浅也葢不务实造于理而徒务取给于文文虽工术不正而行与业随之矣举子业之闗于世道也如此清之始业是也承父师之教指自谓颇知所用心者故有三年不作课而无三日不

  • 卷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八圜丘祀天元史文宗本纪至顺元年九月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祭祀志至顺元年将亲郊十月辛亥太常博士言亲祀仪注已具事有未尽者案前代典礼亲

  • 如来品第十三·佚名

    尔时三菩萨各从远来。见此变化佛所演法。得未曾有。阿难白佛。此三菩萨。从何所来。世尊告曰:东方去是恒沙等刹有世界。曰身超须弥山。住在本土。闻说斯经。故来到是。时三菩萨来住佛前。皆以香华供养世尊俱白佛言:余等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七·王日休

      参禅者多不信净土。以谓著相。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说甚善。极不易到。反成弊者多矣。今故详言参禅之弊。且引事迹为证。与诸修行不知其要者。并举而言。故此卷名指迷归要。  青草堂后身曾鲁公  宋朝有二青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身密不思议品第七之余复次寂慧。如来身相。一众会中有得见者有不见者。其得见者欢喜瞻仰。其不见者默然懵瞪。寂慧当知。如来不以段食资养。或有众生见

  • 卷第二(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初第三事佛在毗舍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不净观得大果利。时诸比丘即皆修习。深入厌恶耻愧此身。譬如少年好喜净洁澡浴涂身著新净衣。忽以三尸婴加其颈。脓

  • 神仙济世良方·佚名

    方书。佚名撰。不分卷。本书为柏鹤亭、张鹤举托诸仙名辑录。约成书于嘉庆二年(1799)。全书三万二千字左右。前有诸仙来历并附图,后为寿星论人子息、吕祖论治病方、兰大仙治喉方、董大仙治水痘等共四十四类。既论医理,

  • 周官新义·王安石

    十六卷。附《考工解》二卷。北宋王安石撰。《周官新义》是王安石为变法而对《周礼》所作新解之书,原着二十二卷,今存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录自《永乐大典》。宋晁公武《读书志》载,熙宁中置经义局,撰三经:《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