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二、墨子弟子通考

儒、墨同为先秦显学。《吕氏 尊师篇》谓:“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今考孔子弟子七十人,而《淮南》书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公输篇》记墨子说楚王,谓:“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在宋城上”,是墨徒之盛,犹逾洙泗。此非孔、墨有优劣,盖时益晚而学益昌,亦可以觇世变也。惟孔子弟子,犹有史迁《列传》,存其梗概。独墨徒湮没,莫为纪述。近世孙诒让始为《墨学传授考》,缀拾遗文,网罗坠绪。传记所载,编次略尽。今特审其未备,纠其疏失。大体则详原书,不具引也。

禽滑釐(《困学纪闻集证》:“《墨子 耕柱篇》作骆滑釐,《吕氏 当染篇》作禽滑[殹康],《尊师篇》作禽滑黎,《列子 杨朱篇》作禽滑釐,《古今人表》作禽屈釐。”孙氏《闲诂》谓:正字当作屈氂,汉有丞相刘屈氂,氂当本作[未攵来],谓强屈毛也。)

《吕氏 当染篇》:“田子方学于字贡,段木干学于子夏,吴起学于曾子,禽滑[殹康]学于墨子。”《史记 儒林传》云:“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此盖承袭《吕》书,而下语未详。云子夏之伦者,以子夏概子贡、曾子、墨子而言也。孙氏据以为禽子先与田子方、段干木、吴起受业于子夏,后学于墨子,乃大谬。又按王厚斋《困学纪闻》已先误。(阎百诗《四书释地又续》:谓“《儒林传》子夏之伦,承上文子路、子张、子羽、子夏、子贡言。”亦误。沈钦韩又讥史公为援墨入儒,此皆不识史文来历,故臆测无当也。)

楚惠王将攻宋,墨子使禽子诸弟子三百人持守圉器,在宋城上,待楚寇。其时禽子年当近三十,先吴起约三十年。时当吴起生年,或幼时也。

禽子与杨朱问答,语见《列子》。考杨朱曾见梁惠王,当在惠王早世。而惠王元年,去楚惠谋攻宋已逾七十年,去吴起之死亦逾十年。禽子至梁惠王元年,寿已逾九十。若杨朱与禽子相值,是杨朱早年值禽子之老寿也。然观《列子》文,乃似禽子辈行转后。伪书晚出,不可尽据。此特设为杨、墨两家相难,寓言无实,犹如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也。孙氏博采,未加辩证。

高石子

墨子使管黔傲游高石子于卫,卫君置禄甚厚,设之于卿,而言无行。高石子去之。墨子悦,曰:“倍禄乡义,于高石子见之。”

公尚过

墨子游公尚过于越,越王悦之,使迎墨子,墨子辞。《吕氏 高义》作公上。《潜夫论 志氏姓篇》,卫公族有公上氏,《广韵》一东卫大夫有公上玉。疑过亦卫人。

耕柱子

墨子游耕柱子于楚。

今按:墨子弟子事迹,少可考见。见者皆仕诸侯,又皆由墨子之游扬。孔子主正名复礼,其学说若深带贵族化之倾向。又曰:“不仕无义”,遑遑走天下。顾深不愿其弟子之急于仕进。今墨子虽非礼乐,力斥贵族生活。其为学立说,虽若务为平民化,力与儒异趣。而顾汲汲游扬其弟子,为之谋禄仕。即此亦足以觇世变。“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欲使随而学,曰姑学乎!吾将仕子。劝于善言而学。朞年而责仕于子墨子。”(见《公孟篇》。)此可见来学者率志于仕禄也。故孔子曰:“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得。”此孔墨之门人一也。“墨子游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处楚,无益矣。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毋几何,而遗十金于子墨子。子墨子曰:果未可知也。”庄生谓“河润九里,泽及三足”,门徒之相望以仕进者,又儒墨之所同也。故觊仕为心理之同,游仕为世风之变,虽大师无如何。史称吴起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游仕之风当盛于其时。

魏越

墨子使之游越。

曹公子

墨子仕曹公子于宋,三年而反,睹墨子,曰:“始吾游于子之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昔弗得。今以夫子之故,家厚于始。”今按墨学之兴,适当曾子、子夏、子思得志显名之际。儒术既煊赫于天下,而墨子乃以役夫刑徒之道倡。裘褐为衣,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虑其一时门徒相从,盖多贫贱之士。故食之三升则同门怨,遗之十金则夫子悦。墨子之门,若曹公子之徒者盖多。墨子之汲汲游仕其弟子者,此亦其一端欤。

胜绰

墨子使事齐项子牛。

墨子鲁人,其行迹所到,为楚宋卫齐四国。其游仕弟子,亦惟见于楚越宋卫齐五国。鲁虽宗邦,然以曾申、子思为儒者大师,方见奠礼。魏文侯虽好贤,然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李克、吴起皆儒者徒,故墨术沮矣。

随巢子

《艺文志》有书六篇,班氏云:“墨子弟子。”

胡非子

《艺文志》有书三篇,班氏云:“墨子弟子。”(叶德辉曰:“《元和醒纂》云: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后子孙为胡非氏。”按《通志 氏族略》亦云然,胡非盖齐人也。)

今按:随巢、胡非,名字不见《墨子》书,其著书亦不传,其杂见于他书称引者,亦未见其必为墨子弟子也。(《隋书 经籍志》云:“巢非似墨翟弟子。”则下语为慎矣。)今《墨子》书如《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皆称子墨子曰,明其为门弟子所记。又每题各分三篇,或乃墨分为三后,各记所受于师者。《墨经》尤晚出,当在墨学二三传以后。其书皆有条贯,不自为称说,疑当时墨子门徒,并不自著书。随巢、胡非,殆出后世假托。(马国翰有辑本,谓:“《随巢》书多言灾祥祸福,其论鬼神之能,即《中庸》体物而不可遗之意。《胡非 五勇》一篇,与《庄子》相出入,《说弓矢》亦本《韩非子》矛盾之喻。战国人文字相袭,往往而然。”据此,二书皆晚出无疑。)至其人事迹全不详,似不当与前列诸人并视也。

孙氏集墨子弟子,凡十五人,除上所称引,馀皆仅见姓名,无补稽考,兹不赘。

《韩非 显学篇》云:“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元和姓纂》作伯夫氏,或当作柏。)有邓陵氏之墨,墨离为三。”《庄子 天下篇》云:“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颂《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成玄英《疏》:“相里勤,南方之墨师也。”今按:《庄子》文于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前,特冠以南方之墨者五字,(《姓纂》,楚公子食邑邓陵,因氏焉。是邓陵子乃楚人。越有大夫苦成,是苦获亦南人。已氏无考,疑并楚人也。)则相里、五侯盖非南方之墨也。《姓纂》,晋大夫里克之后居相城,因为相里氏。后晋有建雄节度使相里金,并州人。今按山西汾阳有大相里、小相里二村,相里金墓在小相里之北,碑云:晋大夫里克,其妻携子避地居于相城,时人遂呼相里氏。相里武为汉御史,相里览为十六国前赵偏将军云云。又考北齐寺碑题名,亦多相氏。又今安邑县北亦有相里村,则相里勤疑乃北方之墨师也。孙诒让云:五侯盖姓五,于伍同,古书伍子胥姓多作五。按:春秋伍氏兴于楚,而子胥之后有在齐者,五侯亦未必是南人。又按《陶潜集 圣贤群辅录》谓:“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尊于名,不忮于众,此宋钘、尹文之墨。裘褐为衣,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者,相里勤、五侯子之墨。俱诵《墨经》而背谲不同,相谓别墨,此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墨。”此言三墨又异。然其不以相里、五侯为南方之墨,则殊可据也。又相里之弟子、五侯之徒与邓陵子同辈行,则相里盖前辈。此如儒分为八,以子张氏与孟子、孙氏并举,辈行县绝,则三墨亦未必同世也。

梁任公《墨子年代考》谓:“《公孟篇》记墨子与告子语,而告子又曾与孟子论性,参合两书言论,其为一人无疑。孙氏据赵岐《孟子注》,谓告子曾学于孟子,疑及年代不相及,因谓当是两人。按《孟子》本文,无以证明告子为孟子弟子,恐直是孟子前辈耳。墨子卒下距孟子生不过十余年,告子弱冠,得见墨子之晚年,告子老宿,得见孟子之中年,并非不相及。”今按梁氏以告子定墨孟之年距,是也。余考墨子卒在安王十年左右,而孟子生在安王十三四年以下。或孟子之生,竟及墨子之未死,则《墨》《孟》书中告子之为一人,尤无可疑。观《公孟篇》所记二三子请弃告子,而墨子曰不可,则告子殆亦墨子弟子。墨子主尚同一义,而曰义自天出,此即告子义外之说所本也。(沈钦韩《汉书疏证》谓:“孟子称告子,乃辞而避之,非同时问答。”今按《孟子》云:“率天下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明是当面称呼。下孟子两质,告子两曰然,明是当面问答。沈说非也。)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八·焦竑
  后汉光武皇帝纪八卷第八·袁宏
  卷七兵政·郑观应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佚名
  卷之一千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吕思勉
  尚史卷五十六·李锴
  第三二○具领状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廿四日一二一○四--九·佚名
  九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五十种折·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一·佚名
  李渤传·刘昫
  光宗纪·脱脱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邓学可·隋树森

    邓学可,名熙。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寓居扬州,工书善曲,有声于时。吴澄、张雨皆与其相交往。明·朱汉《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套数 【正宫】端正好 乐道 撇罢了是和非,拂

  • 卷二十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二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魏第一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举孝亷为郎历位丞相封魏王後其子丕代汉追諡曰武皇帝庙号太祖○诗品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叡不如丕亦称三祖】 乐府 度关山 天地

  • 附录·吕诚

    附录:来鹤亭诗九卷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吕诚撰诚字敬夫崑山人工於吟咏诗格淸丽与同里郭翼陆仁袁华相唱和尝於园林蓄一鹤後有鹤自来爲伍因筑来鹤亭并以名其诗集考集中第一卷多岭南诗二卷有洪武辛亥南归重渡梅关诗

  • 卷七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三径集蒋之奇字颖叔宜兴人嘉祐二年进士哲宗朝累擢翰林学士徽宗朝拜同知枢宻院事除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提举灵仙观卒入党籍有集逰朝阳岩遂登西亭朝阳岩在

  • 卷六 辩通传·刘向

      卷六之一 齐管妾婧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

  • 卷一百八十·毕沅

      ◎宋纪一百八十 ∷起玄黓涒滩八月,尽阏逢掩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咸淳八年元至元九年   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乙巳,元主归自上都。   张贵既入襄阳,吕文焕固留共守。贵恃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庚午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升户部左侍郎蔡克廉为南京户部尚书○总督尚书杨博言宣大荒田水利宜加意开浚仍照早田旧额徵税以劝民业其上花园等处修筑墩台三十座借用客兵银六百两有奇宜行户部给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癸酉太监韦泰传奉 圣旨升灌顶大国师释迦哑而塔为西天佛子禅师津答室哩为国师剌麻麻的室哩为觉义国师剌咓扎为大国师○甲戌狭西岷州外夷昔藏等簇簇头番人劄答等

  • 卷之五十五·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八月。癸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巡视西城给事中克什布等奏、官绅捐建资善堂栖息贫民。恳恩赏拨

  • 一五 橘子屋读书·周作人

    蓝门的事真是一言难尽,从哪里说起好呢?根据橘子屋的线索,或是讲教书这一段吧,鲁迅在那里读《孟子》,大抵是壬辰年的事,在年代上也比较的早,应当说在先头。蓝门里的主人比小孩们长两辈,平常叫他作明爷爷,他谱名乃是致祁,字子京。

  • 倭人传·房玄龄

    倭人在带方郡东南大海中,依山环海建立国家,岛上多是山林,没有良田,以海中动物为食。从前有一百多个小柄相联合,到魏朝时,有三十六个小柄互相通好。全国有七万户人家。男人不分大小,都刺面纹身。自称是西周太伯的后代,又说上古

  • 宋申锡传·刘昫

    宋申锡字庆臣。祖父宋素,父宋叔夜。宋申锡从小父母亡故,家境贫寒,博学能文。登进士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韦贯之罢相,出朝至湖南赴任,召宋申锡为从事。其后屡在使府做僚属。长庆初(821),拜监察御史。二年(822),调任起居舍人。

  • 敬晖传·刘昫

    敬晖,绛州太平人。二十岁,参加明经科考试而中举。圣历初年(698),敬晖任卫州刺史。当时河北出现突厥的强盗,到了秋收季节还修城不止。敬晖到任就对大家说“:固若金汤的城墙并不是粮食,哪里有放弃收获而修城郭的?”下令停止修

  • 刑法五·徐松

    亲决狱太祖干德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帝御讲武殿亲录开封府系囚,会宥者数十人。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五月十六日,西窑务役夫夏遇醉殴伤队长杨彦进,召至便殿,帝亲问状。彦进具状,指挥使牛鹗素嫉遇,因巧诬之。帝怒,斩彦进,流鹗海岛,擢遇

  •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侍。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

  • 大学衍义卷十二·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吾道源流之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 复戴季陶院长书·太虚

    季公赐鉴:昨承莅教后,晚间又荷惠书,感佩奚似!奉僧居士昨已赴普陀,然十日外当再至杭,当以尊意转达之也。宋藏会一函,昨遗案头,今再附上。虚意除法会请购十藏,分赠康、藏、青、蒙各寺外,再祈商请林主席、褚秘书长鼎力提倡,由政府购

  • 将相遇托付给别离·苏曼殊

    收录了曼殊大师绝大部分原创作品,包括诗、小说、杂著、书札等,是苏曼殊文学因缘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