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七十论

音译《波罗末陀》,亦名《拘罗那陀》。又译《拘那罗陀》,意译《亲依》。印度数论派哲学经典。作者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350年(2—5世纪各种推论均有)。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后被保存在汉文佛典大藏经内。译者真谛(Paramartha 499—569),南朝梁、陈僧人,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金七十论》(Suvara-saptati-āstra)是印度古代哲学数论(音译“僧伽”或“僧法”)派的主要经典,原名《数论颂》(Sākhya-kārikā),用梵文写成,作者名自在黑(vara-ka大约生活于四五世纪)。 陈代有一位名叫真谛(Paramārtha)的印度高僧将《数论颂》翻译成汉文,取名《金七十论》,该原文仅有七十偈,故名。《数论颂》有几个梵文本流传在世,唯《金七十论》所依梵文本迄未发现。

《金七十论》全部章节目录

(1)金七十论卷上
(2)金七十论卷中
(3)金七十论卷下

猜你喜欢
  法印经·佚名
  禅修入门·虚云
  菩萨戒羯磨文释·智旭
  弥勒上生经·佚名
  龙施女经·佚名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佚名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佚名
  迦才净土论·迦才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八种长养功德经·佚名
  释迦方志·道宣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
  摄大乘论释抄·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贾仲明

    (张世英上,云)昨日萧公举家拜扫,不想家中有萧公之妹。小生回书院,在后园中正遇此女,乃出淫言相戏。小生昨晚酒席间欲要说与萧公,又不好看相。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好闷人也!(正旦扮嬷嬷上,云)老身是萧公家

  • 宛陵羣英集巻十一·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五言排律】宋陈天麟送太守李公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九重爰锡命千里借承流徳逐祥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六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二·佚名

    武宗杀陈王【孙之翰】毁拆佛寺【石守道】谏官疏皆匿名【范祖禹】李德裕谏不使监使多占精兵不以中诏指挥军事【范祖禹】宦官【范祖禹】藩镇【范祖禹 温公 子由】李德裕【范祖禹 张唐英 孙之翰 郑獬】杜牧【裴延龄

  • 卷一百二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 日记 光绪廿二年丙申·恽毓鼎

    (〔眉〕丙申正月)初一日晴。除夕寒颤,微发热,祀灶后疲不能兴,遂未入贺正旦。晨起在先师前行礼,复拜祖先。饭后祝高阳师寿。至董宅拜年,大风起,即归。董希文、效曾两叔岳均枉过。初二日晴,寒甚。饭后拜南城客。拟取宋、元、明诸

  • 刘元珍传·张廷玉

    刘元珍,字伯先,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起初授职南京礼部主事,进为郎中,父母年岁大了,刘元珍回家赡养他们。后又起用为南京职方郎中,淘汰军营中老弱的士兵,每岁节省银两二万多。万历三十三年(1605)京官考察,吏部

  • 职官三七·徐松

    天策上将军府【宋会要】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二月,皇兄元佐授天策上将军。注:唐初止为天策上将军,后唐命马商为天策上将军,并开府。时以元佐久疾,特加褒号,仍结衔在功臣上,不开府。仁宗庆历四年正月,皇叔荆王元俨赠天策上将军。

  • 卷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二礼部五十一丧礼三品官丧礼明集礼初终有疾迁於正寝养者皆斋彻乐饮药疾困去故衣加新衣清扫内外分祷所祝侍者坐持手足遗言则书之属纩以俟絶气男子不絶於妇人之手妇人不絶於男子之手乃废床寝於

  • 自道·张载

    某学来三十年,自来作文字说义理无限,其有是者皆只是亿则屡中。譬之穿窬之盗,将窃取室中之物而未知物之所藏处,或探知于外人,或隔墙听人之言,终不能自到,说得皆未是实。观古人之书,如探知于外人,闻朋友之论,如闻隔墙之言,皆未

  • 卷四·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四   宋 吕祖谦 撰僖公讳国恶礼也【元年】国恶只是鲁国臣子所不忍言者所以养臣子爱君之心若公言君父之恶便有弑君之渐诸侯救邢【元年】当初狄伐邢齐已救了何故又救耶盖卫与邢相近始初去

  • 佛教宏誓会简章·太虚

    ──二年春在延庆观宗寺作──名义 佛教宏誓会,为佛教中之特别团体。宗旨 本会以四宏誓愿为宗旨: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事业 分利人、兼利、自利三种。甲、利

  • 佛说老母经·佚名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

  • 解深密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复说佛地为第十一。如是诸地几种清净几分

  • 辩正论卷第八·法琳

    气为道本篇第七有考古通人与占衡君子。观李卿诽谤之论。阅开士辩正之谈。详而议之。发愤兴叹。欲使邪正异辙真伪分流。定其是非以明得失。冀后进者永无疑焉。通人曰。余观造化本乎阴阳。物类所生超乎天地。历三古之世

  • 郑氏史料续辑·佚名

    本书(一○册一、二七二面七六三、二○○字)分十卷,系据「明清史料」甲编、丁编、戊编及己编将清顺治年间应付郑成功之一切官方档案辑录编次而成。就其内容言,有三分之二属于军事措施,三分之一属于招抚、禁止下海与查办「通

  • 菩萨戒本宗要·太贤

    律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太贤撰。一卷。述说《菩萨戒本》(即《梵网菩萨戒本》)的宗旨大意。开为三门:(1)申经意门;(2)能所成门;(3)修行差别门。此戒本以“宗心”为本,认为只要发心得菩萨戒,就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