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居士传四十三
李卓吾传
李卓吾。名贽。泉州晋江人。嘉靖间领乡荐为教官。万历初历南京刑部主事。出为姚安知府。卓吾风骨孤峻。善触人。其学不守绳辙。出入儒佛之间。以空宗为归。於时诸老师独推龙谿王先生。近谿罗先生甞从之论学。又甞与耿天台.邓石阳遗书辨难。反复万余言。抉摘世儒情伪。发明本心。剥肤见骨。在姚安自治清苦。为政举大体。往往喜与衲子游处。常住伽蓝。判事而事办。是时上官严刻。吏民多不安。卓吾言曰。边方杂夷。法难尽执。日过一日。与军民共享太平足矣。仕於此者携家万里而来。动以过失狼狈去。尤不可不念之。但有一长即为贤者。岂容备责耶。居三年以病告。不许。遂入鸡足山阅藏经不出。御史刘维疏令致仕。遂客居黄安。旋至麻城龙潭湖上。薙发去冠服。即所居为禅院。居常与侍者论出家事曰。世间有三等人宜出家。其一如庄周.梅福之徒。以生为我梏。形为我辱。智为我毒。灼然见身世如赘瘤。然不得不弃官隐者一也。其一如严光.阮籍.陈抟.邵雍之徒。苟不得比於傅说之遇高宗。太公之遇文王。管仲之遇桓公。孔明之遇先主。则宁隐毋出。亦其一也。又其一者陶渊明是也。亦爱富贵。亦苦贫穷。苦贫穷故以乞食为耻而曰。叩门拙言辞。爱富贵故求为彭泽令。然无奈其不肯折腰。何是以八十日便赋归去也。此又其一也。侍者进曰。先生於三者何居。卓吾曰。卓哉庄周.梅福之见。我无是也。待知己之主而後出。必具盖世才。我亦无是也。其陶公乎。夫陶公清风被千古。余何人而敢云庶几焉。然其一念真实。不欲受世间管束。则偶与之同也。卓吾喜接人。来问学者无论缁白。披心酬对。风动黄麻间。时有女人来听法。或言女人见短不堪学道。卓吾曰。人有男女。见亦有男女乎。且彼为法来者。男子不如也。既而麻黄间士大夫皆大噪。斥为左道惑众。欲逐去之。卓吾笑曰。吾诚左道耶。即加冠可也。遂服其旧服。御史马经纶甞往问易义。大服事以师礼奉之。入黄蘖山。旋御以北馆。於通州复为言官所劾。下诏狱。狱成。勒归原籍。卓吾曰。吾年七十六。死耳何以归为。夺刀自刭死。经纶备礼殓之。葬於通州北门外(明文偶钞.温陵外纪)。
知归子曰。予始观卓吾居士论古之书。骇其言迹。其行事动为世诟病。以为居士实自取之也。既而读居士论学书。服之。呜呼若居士者。可谓知本者与。居士既出家。不受戒。无何又反冠服。其戏耶。其有激而为此耶。则予不足以知之矣。
汪大绅云。卓吾努目。允初低眉。以低眉人写努目人。眼光忽如岩下电。此知归子所谓落落自喜者与。
罗台山云。古之伤心人别有怀抱。吾与卓吾先生亦云○中间一段。无古无今。苍莽悲怀。恰好闲中。磕着痛处。触着奇痒难奈处。借一段冷语消释。观者切勿认作实话。钝置卓吾。钝置知归。吾今日读此。乃见卓吾先生可敬处。可爱处。吾今日读此乃如读屈子天问。读庄子天下篇。读枚叔七发。
猜你喜欢 第九品·佚名 解深密经卷第一·佚名 卷十一(竺法护译)·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九·佚名 鼻奈耶卷第二·佚名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佚名 卷第三·晦翁悟明 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四卷·灌顶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佚名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卷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