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立教第一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

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盲者,乐官也。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言妊子之时,必愼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也。

内则曰,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愼而寡言者,使爲子师。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子师,敎示以善道者。司马温公曰,子始生,求乳母必择良家妇人稍温谨者。乳母不良非惟败乱家法,兼令所饲之子性行亦类之。子能食食,敎以右手。能言男唯女兪。兪,然也。温公曰,子能言,敎之自名及唱喏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敎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注曰,古有胎敎。况于已生,子始生未有知。固举以礼。况于已有知。孔子曰,幼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曰,敎妇初来,敎儿婴孩。故在谨其始,此其理也。若夫子之初生也,使之不知尊卑长幼之礼,遂至侮詈父母,敺击兄姊。父母不知诃禁,反笑而奬之彼旣未辨,好恶谓礼当然,及其旣长,习已成,性乃怒,而禁之不可复制。于是父嫉其子,子怨其父,残忍悖逆无所不至。此盖父母无深识远虑,不能防微杜渐,溺于小滋,养成其恶故也。男鞶革,女鞶丝。鞶,小嚢,盛帨巾者。男用韦,女用缯帛。六年敎之数与方名。数谓一十百千万。方名谓东西南北。温公曰,始习书字。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蚤其别也。温公曰,始诵孝经・论语,次及诸经。八年出入门戸,及卽席飮食,必后长者。始敎之让。示以廉耻。九年敎之数日。朔望与六甲也。温公曰,始爲之讲解使晓义理。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外传敎学之师也。十年以后有学无敎。学书计。书谓六书。计谓九数。衣不帛襦袴。不用帛爲襦袴。太温伤阴气也。礼帅初。帅,循也。行礼动作皆遵习先日所爲。朝夕学幼仪,言从朝至夕,学幼少奉事长者之仪。请肄简谅。肄,习也。简,书篇数也。谅,言语信实也。请肄,请于长者习学之也。温公曰,自是以往,可以博观群书。然必择其精要者而诵之。如礼记则学记・大学・中庸・乐记之类。其异端非圣贤之书,傅宜禁之。勿使妄观,以惑乱其志。观书皆通,始可学文辞。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乐谓六乐之器。勺,籥也。舞籥文舞也。成童舞象学射御。成童,十五以上。舞象,武舞也。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射谓五射。御谓五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冠,加冠也。礼谓五礼。二十,成人血气强盛,可衣衣裘。大夏,禹乐。乐之文武备者也。惇行孝弟,博学不敎,内而不出。广博学问不可爲师敎人。蕴蓄其德,在内而不可出言爲人谋虑。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室,犹妻也。男事受田给政役也。方,犹常也。至此学,无常。在志所好也。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物,犹事也。方物出谋,则谋不过物。方物发虑,则虑不过物。五十命爲大夫,服官政。统一官之政也。七十致事。致其事于君而告老。女子,温公曰,女子六歳始习女工之小者。七歳诵孝经・论语,九歳讲解孝经・论语及列女传・女诫之类,略晓大意。注曰,古之贤女无不观图史以自鉴。如曹大家之徒,皆精通经术论议明正。今人或敎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殊非所宜也。伊川程先生曰,先夫人侯氏七八歳时诵古诗。曰,女子不夜出。夜出秉明烛。自是日暮则不复出房閤。旣长好文而不爲词章。见世之妇女以文章笔札傅于人者,则深以爲非。安定胡先生曰,郑卫之音导淫。以敎女子。非所宜也。十年不出。恒居内也。姆敎婉娩听从。姆,女师也。婉谓言语。娩谓容貌。温公曰,柔顺貌。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紝谓缯帛。组・紃倶绦也。薄阔爲组,似绳爲紃。温公曰,蚕桑・织绩・裁缝及爲飮膳,不惟正是妇人之职,兼欲使之知衣食所来之艰难,不敢恣爲奢丽。至于纂组华巧之物,亦不必习也。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葅醢,礼相助奠。当及女时而知也。纳谓置酒浆・笾豆・葅醢之等于神座。礼相助奠谓以礼相长者之事,而助其馈奠。十有五年而筓。筓,今簪也。此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而筓,字之。未许嫁,则二十而筓。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故谓父母之丧。聘则爲妻,奔则爲妾。聘,问也。妻之言,齐也。以礼见问,则得与夫敌体。妾之言,接也。言得接见于君子,不得与之敌体也。

曲礼曰,幼子常视毋诳。小未有知。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立必正方,不倾听。立必正向一方,不得倾头属听左右。习其自端正也。

学记曰,古之敎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术,读为遂。门侧之堂谓之塾。古者二十五家为闾。闾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左右师坐于两塾。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敎于塾。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在远郊之外。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敎,则近于禽兽。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彛之性也。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敎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圣人谓尧?舜。契,臣名。司徒,官名。伦,序也。敎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导之耳。书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此之谓也。

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舜,虞帝名。五品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逊,顺也。汝作司徒,敬敷五敎在宽。五敎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敷此五敎,以敬为主,而以宽济之。命夔曰,命汝典乐。敎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夔,舜臣名。冑,长也。冑子谓天子以下至卿大夫嫡子。直失太严,故令温。宽失缓慢,故令栗。刚失入虐,简失入傲,故敎之以防其失。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声谓五声。宫?商?角?征?羽。律谓六律?六吕。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律,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为六吕。八音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钟镈也。石,磬也。丝,琴瑟也。竹,管箫也。匏,笙也。土,埙也。革,鼗皷也。木,柷敔也。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五声依附长言而为之。其声未和,乃用律吕调和之,使应于节奏。八音能谐理不错夺,则神人咸和。

周礼,大司徒以郷三物敎万民,而宾兴之。物,犹事也。兴,犹举也。三事敎成,郷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飮酒之礼宾客之。旣则献其书于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知谓明于事。仁谓爱人以及物。圣谓通而先识。义谓能断时宜。忠谓言以中心。和谓不刚不柔。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孝谓善事父母。友谓善于兄弟。睦谓亲于九族。婣谓亲于外亲。任谓信于友道。恤谓振于忧贫。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谓五礼。吉?凶?宾?军?嘉也。乐谓六乐。云门?大咸?大诏?大夏?大濩?大武。射谓五射。一曰,白矢。矢贯侯过,见其镞白也。二曰,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三曰,剡注。谓羽头高镞低而去,剡剡然也。四曰,襄尺。谓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襄君一尺而退也。五曰,井仪。谓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也。御谓五御。一曰,呜和鸾。和在式,鸾在衡。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也。二曰,遂水曲。谓御车随遂水势之屈曲,而不坠水也。三曰,过君表。谓若毛诗传云,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以为褹,间容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君表卽褐缠旃也。四曰,舞交衢。衢,道也。谓御车在交道,车旋应于舞节。五曰,逐禽左。谓御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以射之也。书谓六书。一曰,象形。谓日月之类。象日月形体而为之。二曰,会意。谓武信之类。人言为信。止戈为武。会合人意也。三曰,转注。谓考老之类。建类一首,文意相受,左右相注。四曰,处事。谓上下之类。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各有其处事,得其宜。故曰处事。五曰,假借。谓令长之类。一字两用也。六曰,谐声。谓形声一也。如江河之类,皆以水为形,以工可为声也。数谓九数。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二曰,粟布以御交质变易。三曰,衰分以御贵贱廪税。四曰,少广以御积羃方圆。五曰,商功以御功程积实。六曰,均输以御远近劳费。七曰,盈肭以御隐杂互见。八曰,方程以御错揉正负。九曰,勾股御高深广远。以郷八刑纠万民。纠,割察也。谓察取郷中八种之过,而断割其罪也。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不弟谓不敬师长。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讹言惑众。八曰,乱民之刑。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也。

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敎。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敎。崇,高也。高尙其术以作敎也。四术,诗?书?礼?乐。四敎,春?夏?秋?冬。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顺,依也。造,成也。依此四术而敎,以成是士也。春秋敎以礼乐,冬夏敎以诗书。春夏,阳也。诗乐者声。声亦阳也。秋冬,阴也。书礼者事。事亦阴也。

弟子职曰,先生施敎,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必虚其心,然后能有所容。极谓尽其本原也。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弟毋骄恃力。骄而恃力则羝羊触藩。志无虚邪,虚谓虚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式,法也。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懈。是谓学则。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谨,行谨。信,言信。泛,广也。众,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

兴于诗,兴,起也。诗,因人情之邪正以示劝惩。其言易晓,而讽咏之间又有以感发而入于人心。故习于诗,则其志意油然有所兴起,而去恶从善,自不能已。立于礼,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不可以毫髪僭差也。故习于礼则德性坚定,而得所以自处之正位。成于乐。乐有五声?六律?八音之节,而其声气之和至与天地相应。故习于乐则有以存养其善心,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伊川先生曰,天下之英才不为少矣。只为道不明于天下。故不得有所成就。且古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如今人怎生会得。古人之于诗,如今人歌曲一般。虽闾巷草野童稚,皆习闻其说而晓其义。故能兴起于诗。后世老师宿儒尙不能晓其义,怎生责得学者。是不得兴于诗也。古礼旣废人伦不明。以至于治家皆无法度。是不得立于礼也。古人有歌咏,以养其情性,声音以养其耳目,舞蹈以养其血脉。今皆无之。是不得成于乐也。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难。

乐记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言礼乐是治身之具,不可斯须去离于身也。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人之所以为学大要,不过求欲能是四者。故如是之人,虽或以为未尝学,而子夏必以为已学也。

猜你喜欢
  第二章 论妇女之苦古今无救者·梁启超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二·佚名
  卷二·汪克宽
  卷十一·余萧客
  卷六·胡广
  第46章 射义·戴圣
  真理与错误·梁漱溟
  卷十八·佚名
  卷八十六·道世
  大金刚火焰日轮仪轨分第十七·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佚名
  大妄语决堕地狱·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澄观
   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净端·唐圭璋

      净端字明表,姓邱氏,归安人,自号安闲和尚。生于天圣八年(1030)。崇宁二年(1103),一日辞众,歌渔父数声,一笑趺坐而化。   渔家傲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

  • 唐诗三百首卷十七言绝句·蘅塘退士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

  • 卷二十·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二十【律诗五言七言凡四十首】 初罢中书舍人 自慙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疎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

  • 卷二十三·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三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山居诗二十四首【并序】 序曰愚咸通四五年中於锺陵作山居诗二十四章放笔藁被人将去厥後或有散书于屋壁或吟咏於人口一首两首时时闻之皆多字句舛错洎乾符辛丑岁

  •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七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秋浦猨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

  •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谢方明 江夷·沈约

    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讳同,故称字。良七世孙为长沙太守,始迁于吴。高祖嘉,曾祖澄,晋光禄大夫。祖彭祖,广州刺史。父敞,侍中、尚书、吴国内史。 茂度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

  •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 袁跃 裴敬宪 卢观 封肃 邢臧 裴伯茂 邢昕 温子升·魏收

    夫文之为用,其来日久。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其流广变,诸非一贯,文质推移,与时俱化。淳于出齐,有雕龙之目;灵均逐楚,着嘉祸之章。汉之西京,马扬为首称;东都之下,班张为雄伯。曹植信魏世之英,陆机则晋朝之秀,虽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隆庆二年九月○丁未朔○太仆寺卿董传策乞给假归省 许之○戊戌○铸给凤阳管仓主事关防○己酉○发太仓银九千六百八十三两于蓟镇给边军○工部覆操江都御史吴时来奏南京水操舟楫皆脆薄无用乞将二百料与一百五十料以下者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天启二年十月癸亥朔孟冬 上亲享 太庙○钦天监进天启三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颁赐文武群臣○刑科署科事左给事中尹同皋等题适见犯人于惠等忽奉大枷枷号之旨臣等不胜骇愕才免朝审复毙五命是听审诸囚以铁案已成之罪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与邾莒之怨【公羊传桓公七年焚咸邱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邱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谷梁传其不言邾咸邱何也疾其以火攻也○杜氏

  • 斛斯椿传·李延寿

    斛斯椿,字法寿,广牧富昌人。他的先祖为莫弗大人。父亲斛斯足,又名斛斯敦,孝明帝时任左牧令。当时,黄河以西盗贼猖獗,牧民受到骚扰,斛斯椿便携带全家投奔..朱荣。因作战有功,被任为中散大夫,任外兵事。他性情乖巧,很得..朱荣的欢

  • 李克宁传·薛居正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敌,昼夜不吃不睡有十几天。后来跟随武皇自鞑

  • 卷一百六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七 朱批刘章奏摺 雍正六年十一月初六日江西南赣总兵官【臣】刘章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裁事窃【臣】一介庸陋荷蒙我 皇上两畀封疆

  • 卷一·姚舜牧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一 明 姚舜牧 撰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

  • 目录·佚名

    续藏经 禅门诸祖师偈颂宋 子升录 如佑录禅门诸祖师偈颂目录卷上之上 佛祖传法偈(潭州寻和尚) 三祖鉴智禅师信心铭 筠州洞山价禅师玄中铭(舒州浮山远和尚注) 洞山价禅师新丰吟(远和尚注) 紫塞野人雪子吟(远和

  • 悲剧的诞生·尼采

    德国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著。该书于1872年初版。作者通过分析希腊艺术阐述了自己对悲剧的根本看法。作者认为:早在古希腊,艺术就包括两种精神:一是酒神,即狄奥尼苏斯;二是日神,即阿波罗。在这

  • 慎鸾交·李渔

    传奇。清李渔《笠翁十种曲》之一。凡三十六出。剧情为虚构,故事发生于何代亦不详。剧写主人公华秀,字中郎,下相(今属江苏)人,颇有才名,年少登科,以养亲为名,告假省亲。其父华元五奉旨补西川节度使,离家赴任,华秀随送父母,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