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序

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处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耿延禧撰

佛以一音。而演说法。故一切法。同此一音。三世诸佛此一音。六代祖师此一音。天下老和尚此一音。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迦叶。乃此一音。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亦此一音。以至风动林响泉鸣谷应亦此音。雷霆霹雳雨雹交横。亦此音。人语市声鹁鸠蛇蟆仓庚寒蝉亦此音。麻三斤。庭前柏树子。得髓得皮。老兄未彻。拄杖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观音胡饼。却是馒头。无非此音。以至一切语言。铜锣盛油。银碗盛雪。鹧鸪啼华。珊瑚撑月。不落不昧。通身遍身。将心与汝安。吸尽西江水。亦无非此音。不作此音会。而作语言謷讹。妄生分别。无有是处。昔杨岐以此音。簧鼓天下。至圆悟大禅师。此音益震。师因频呼小玉之音与檀郎认得之音。然后大唱此音。不数德山歌。压倒云门曲。凡楼子我若无心之音。及盘山红轮西去之音。皆当立下风。尽是老冻脓。所以于建炎中兴天子前。奏此一音。四海寂默。而无敢鸣。云居安乐堂上。擅此一音。众人憎嫉。而无敢和。且道。此老子乘谁恩力。得恁么奇特。昔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乃曰。今之歌者其谁乎。是亦此音。而世未之知也。圆悟老师其知之矣。予蚤事佛鉴。晚见老师。叩此一音。更无别调。学徒若平亦唱师家曲者。集师语要将以刊行。求为序篇。以冠卷首。若知此音。则圆悟老师功不浪施。若不知.此音。而以语言文字求会解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老师云。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序。

圆悟禅师克勤。尝被遇今上皇帝。对扬正法眼藏。其道盛行。僧若平。鸠工聚材欲以师法语。传诸天下。以待后学。托严州天宁老元弼。丐予为叙。吁此果师之本旨哉。予闻师常偃处一室。坐断语言。转无上法轮。不容拟议。扬眉开口。立便丧身。才涉廉纤。老拳随起。每举到不与万法为侣公案。已是拖泥带水。落第二义。今乃欲褒集其平昔咳唾之音。铺陈而揄扬之。师其闻而有不释然者乎。虽然师之不得已而有言。我知之矣。譬彼时雨。随物济润。遐陬僻处。枯根蠹芽。若大若小。各各沾足。而太虚空本自无相。亦无有作。观览于斯者。宜得之言意之表。此集之行。在在处处。当有神物护持云。绍兴四年二月日。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知枢密院事南阳郡开国侯张浚序。

猜你喜欢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太虚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三·慧思
  十不二门·湛然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八卷·智愚
  佛说净度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佚名
  卷第五十二·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玄奘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佚名
  卷第九(弥沙塞)·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第五十六則 欽山一鏃破三關·胡兰成
  圆瑛法汇序一·圆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下编·林庚白

    林文字时爽,福建闽侯人,闽中名宿希村先生子,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首也。希村先生博极群书,所为骈体文,兼有六朝盛唐人之胜,诗词亦工。与先君子叔衡先生、同邑杨子恂先生、张珍午先生等称十才子,亦或呼之为“十躁”,盖

  • 楔子·马致远

    楔子 (外扮唐宪宗引内官上,诗云)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虽则我朝词赋重,偏嫌浮藻事虚文。寡人唐宪宗皇帝是也。承祖宗基业,嗣守天位。自安史之乱,藩镇强盛,寡人用裴度之谋,渐次削夺。争奈文臣中多尚浮华,各以诗酒相

  • 梁启超·龙榆生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正月二十六日生。为南海康有为弟子。光绪间,与有为鼓吹变法,世号《康梁》。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民国初,一任财政总长,旋复漫游欧陆。晚岁主讲清华大

  • 卷七十二·志第三十九·柯劭忞

      ○食货五   △酒醋课 茶课 市舶课   酒醋课。大宗三年,立酒醋局坊场官,榷酤办课,仍以州府县司长吏充提点官,隶征收课税所,其课税验户口多寡定之。六年,颁酒曲醋货条禁,私造者依条治罪。   至元十年,御史台言:“酒

  • 卷六 齐语·左丘明

    1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正统三年九月壬午朔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饶礼为河南布政司左布政使王哲为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知府李晟为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员外郎甄完为广西布政司左参议主事马骥为浙江布政司左参议监察御史左瑺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佥事林

  • 先德类·佚名

    ○范文肃厚德范文肃公文程,为宋忠宣公裔,清初仗剑谒军门,太祖曰:“名臣后,宜厚待之。”遵化四城之役,公守滦州,独得保全阖郡生灵。大兵入关时,公参决帏幄,劝睿忠王秋毫无犯,为明帝发丧,并护送倪文贞公灵柩南归,凡忠义之士皆褒奖之

  •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八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列卿嗣世【孟孙 叔孙 季孙臧孙 子叔氏】闵公二年共仲奔莒莒人归之乃缢【共仲即庆父】 僖公十五年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穆伯即公孙敖庆父子是为仲孙氏亦曰孟

  • 李安传·李延寿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父李蔚,仕于周朝,任相、燕、恒三州刺史,封爵襄武县公。  李安容貌俊美,擅长骑马射箭。北周武帝天和年间,袭父爵为襄武公,授仪同、小司右上士之职。隋文帝为丞相,引之为左右,升任方中大夫。又任李安的

  • 裴肃传·李延寿

    裴肃,字神封,品格高洁,多才多艺。少小与安定的梁毗志同道合,关系密切。天和年间,被举荐为秀才。逐步升迁,任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的职务跟随韦孝宽征讨淮南。周宣帝宇文斌贝任杨坚为丞相,裴肃听说后感叹道:“武帝靠雄才大略平

  • 胡铨传·脱脱

    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1128),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

  • 郭嘉传·宋濂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郭昂,父郭惠,都是有战功的武将。嘉胸怀大志,由国子考中泰定三年(1326)进士,先后任彰德路林州判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京畿漕运使司副使、监察御史等职。海盗兴起时,朝廷

  •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佚名

    【提要】 张仪明白,游说燕国的关键还在于改变燕王对赵国的态度。所以他极力诋毁赵国,并且又用武力威逼利诱,终于促使燕国臣服秦国。 【原文】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曰:“大王之所亲,莫如赵,昔赵王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

  • ●皇朝通典卷十八·佚名

    選舉一 ○選舉一 (臣)等謹按杜佑選舉典首歷代制次雜議論考績即附歷代制後用人之得失致治之興衰可考而知也自秦至唐悉載杜典自宋迄明則五朝續通典備載焉竊惟選舉之制肇於成周漢唐以來不相沿襲迨至故明末造士則專尚文藝而

  • 提要·石光霁

    【臣】等谨按春秋钩元四卷明石光霁撰光霁字仲濓泰州人张以寕之弟子也洪武十三年以荐为国子监学正擢春秋博士明史文苑传附载张以寜传中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及以寜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寜长于经素宋元史稿俱失传而以寜春秋

  • 卷四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四考工记之五车人之事正义赵氏溥曰车人造车其事不一而足故以事名之如画缋之事案既有舆人复设车人又不以类相从次於輈人之後何也兵车田车国事所用自五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九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九卷西京西明寺三藏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九叙列古今诸家目录之二 大唐开元释教录二十卷 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右此中所撰总分上下两录具件如左总集群经录上(从汉至唐所出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