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德经异同字

随机推荐

  • 李义山诗集卷上·李商隐

    唐 李商隐 撰锦瑟锦瑟无端五十一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玊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緑

  • 卷六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八性道融结为河岳赋       【唐】黄 滔象帝以伐出物我陶开杳冥至精风散元气雨零一浊一清既定乾坤之体或融或结遂为河岳之形岂非断乎鼇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

  • 王之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之道(1093—1169)字彦猷,濡须(今安徽合肥)人。宣和进士。靖康初,摄历阳令。建炎间,金兵陷无为军,率乡人据险共保,扰击金兵。绍兴二年(1132),进承奉郎,镇抚司参谋官。六年,知开州。八年,通判滁州。以反对和议,忤秦桧,坐废二

  • 第一百八回 迫公愤沪商全罢市 留总统国会却咨文·蔡东藩

      却说学生罢课,已阅旬余,徐政府外迫日使,内顾曹章,不能不促令上课,令文有云:  国家设置学校,慎定学程,固将造就人才,储为异日之用。在校各生,惟当以殚精学业,为唯一之天职,内政外交,各有专责,越俎而代,则必治丝而棼。譬一家然,

  • 歴代通畧蒙求·陈栎

    太极既判髙下定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中处者人必立之君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世质民淳伏羲画卦更造书【文字】契【符券】炎帝神农教民耒耜【耜以起土耒其柄也】黄帝轩辕神化宜民始垂衣裳皇风

  • 名人轶事·佚名

    ◎赖塔与郑经书郑经之初立也,清廷遣疆吏贻书招之,经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剃发,不易衣冠,议遂中辍。至三藩既平,赖塔复与经书曰:“自海上用兵以来,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hell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恭录圣祖谕防一道载入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庚戌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九卿等赵申乔陈奏皇太子为国本应行册立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纎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伹闗系重大有

  • 卷九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正义舞阳在

  • 江悦之传·魏收

    江悦之,字彦和,济陽考城人。七世祖江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勒之乱时,渡江南迁。祖兴之、父范之,都被刘裕所杀。江悦之少孤。任官刘骏,历官诸王参军。爱好兵书,有将略,善待人士,有部下数百人。萧道成初年,任江悦之为荆州

  • 罗运炎·周诒春

    罗运炎 字耀东。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西九江。已婚。初毕业于九江南伟烈大学。(即同文书院。)历任九江民立第一学校。公立文化高等小学。官立德化高等小学教员。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后得官费。入比利亚学校。习普通文科

  • 王言第二十一(缺)·管仲

    失传

  • 自警编卷五·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出处类出处韩魏公因论进退曰处去就之难者不可猛而有迹韩魏公既解相印王丞相遗公书谓过周勃霍光姚崇宋璟又曰为古人所未尝任大臣所不敢天下以为名言欧阳文忠公亦曰进退之际从容有余徳业两全谤防自止过周

  • 卷二十三·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三宋 李明復 撰僖公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謝湜曰以邾病須句伐邾公復取須句所謂以燕伐燕其惡均也胡安國曰按左氏須句風姓實司太皥與有濟之祀邾人滅之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公伐邾取須句而

  • 大宗师第六·刘文典

    〔注〕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 〔释文〕大宗师崔云: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其分内,终不强知。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故得尽其天年,不横夭折。能如是者,可谓知之盛美者也。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唐 义净译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制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玄枢。著灵文于宝偈。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寔资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一·湛然

    昔于台岭随诸问者签下所录。不暇寻究文势生起。亦未委细分节句逗。晚还毗坛辄添肤饰裨以管见。然所记者莫非述闻兼寻经论。但识用暗短而繁略颇驯。呈露后贤敢悕添削私记者。章安尊者于江陵自记大师所说。不与他共故名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十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十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见发中有标。有双释两因。有开释两缘。有譬有合。初双譬两因。决却下双譬两缘。浚者深也。暗障下合。不合两因但合两缘。如是下明见发之由。次明见发之势举譬。次

  • 维摩经疏·佚名

    故若在果中自□□□□□□□□□□□□□□□□□□□□伏故降魔如是今就利他□□□魔菩萨自降。多用神通下制外道。法外妄计斯称外道。此亦妨于自行外化。并须制伏。但随行别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见降伏。正见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