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康范诗集一巻宋汪晫撰晫字处防以字行绩溪人当开禧间隐居县之环谷给事袁甫守徽州闻晫名求见不得叅政真徳秀属绩溪令李遇求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值徳秀卒事遂寝晫卒年七十六李遇私谥之曰康范先生是集末有晫三世孙梦斗跋语称其诗词共七十首其余杂著亦尝编辑得二十篇并静观常语三十余巻亡于兵火惟诗词草本仅存即是集也集后有康范续録载梦斗进晫所编曽子子思子全书表及褒赠通直郎指挥二篇又有康范实录载行状铭诔之类葢仿李翺文集所作皇考实录之例【案梁武帝元帝实録已见隋书经籍志而唐自髙祖以下亦俱有实录李翺乃取为家传之名殊为僭妄已于翺集提要内驳正谨附识于此】又有附録外集载诸名贤与其先世酬唱题咏之作是集及梦斗北逰集旧本合题曰西园遗稿西园葢其先世监簿琛别业苏辙有题汪文通豁然亭诗即其地也今析出各为一集着于録焉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宋自逊·唐圭璋
  滕甫·唐圭璋
  第二十三出 攘婚·李渔
  ●全史宫词卷二 五帝·史梦兰
  第三十五回 污吏害人心贪镪 烈女岂甘堕落尘·萧晶玉
  参寥子诗集卷四·道潜
  山 中·林徽因
  卷九 四十九首·赵崇祚
  卷六十八·陈思
  三体唐诗巻五·周弼
  卷二百七十五·陈廷敬
  卷六百七十一·佚名
  卷六百二十七·佚名
  姑嫂赏花·佚名
  跋·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零五·彭定求

        卷405_1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汤显祖

    第三十一齣 繫帅【三台令】〔生引衆上〕长年坐策兵机。这几日有些狐疑。檀萝欲翦快如飞。怎不见捷旌旗。〔集唐〕纔到城门打鼔声。武陵一曲想南征。谁知一夜秦楼客。白髮新添四五茎。俺淳于棼久鎭南柯。威名颇重。近

  • 卷一·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一(明)袁华 撰○骚归来堂辞(有序)归来堂者相州别驾章侯之所作也侯年踰知命即解印绶归奉母夫人张于兹堂此归来所以名也侯今七十有五斑衣白髪称觞献寿此天壤人间之至乐也汝阳袁华乃作归来堂辞以

  • 御选明诗卷八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七言律诗夏言雪夜召诣高?殿迎和门外据雕鞍玉蝀桥头度石防琪树琼林春色静瑶台银阙夜光寒炉香飘缈高?殿宫烛荧煌太乙坛白首岂期天上景朱衣仍得雪中看象麓草堂初成水碧沙明洲渚廻篱深竹静草堂

  •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宋濂

        王磐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磐年方冠,从麻九畴

  • 班马异同卷七·倪思

    绛侯世家第二十七史记五十七汉书同张陈王传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以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高祖 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郄敌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 萧复攻砀破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弘治三年闰九月庚辰朔六科十三道交章劾奏前巡抚山东佥都御史钱钺贪昧乖缪累劾不退近者河南缺官巡抚吏部别举二人钺从内批升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殆与先年传奉升官之事无异伏望收回成命或降调钺别任或放归田里为奔竞者之戒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光武平赤眉王莽始建国二年春二月下诏曰周礼有賖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筦焉今开賖贷张五均设诸筦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立五均司市钱府官天鳯四年秋八月莽置羲和命士以督五均六

  • 第八章 西征之役(上)·冯承钧

    成吉思汗分军为四:第一军察合台阔窝台二子将之进攻讹荅剌;第二军拙赤将之,焉右手军,进取毡的;第三军阿剌黑速客秃塔海三将将之,为左手军,进取别纳客忒。三军之目的地皆在昔浑河畔诸城。成吉思汗自率四子拖雷将大军渡河选取不

  • 卷二十六杂律·窦仪

    【十四门】律条三十四并疏令格敕条十七起请条一坐赃国忌私忌私铸钱走车马伤杀人弹射伤杀人施枪作坑穽伤杀人医药故误伤杀人丁匠防人疾病请给医药受寄财物辄费用公私债负官吏放债错认良人为奴婢子孙博戏赌财物营造舍宅

  • 法言義疏十八·汪荣宝

      君子卷第十二〔注〕夫君子之所以為美,布護蔓延,在乎眾篇,豈惟於此?而表其篇目者,絕筆在乎孝至,無以加之而已。〔疏〕注「夫君」至「而已」。按:法言篇目,皆摘篇首語二字為之。此以君子命篇,不必別有意義也。布護、蔓延並疊

  • 三传辨疑卷一·程端学

      元 程端学 撰  隠公  元年春王正月  左氏曰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隠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隠公立而奉之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欧

  • 卷第一·朱熹

    二先生语一端伯传师说伯淳先生尝语韩持国曰:「如说妄说幻为不好底性,则请别寻一个好底性来,换了此不好底性着。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圣贤论天德,盖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污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

  • 德充符第五·刘文典

    〔注〕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 〔释文〕崔云:此遗形弃知,以德实之验也。 鲁有兀者王骀。 〔疏〕姓王,名骀,鲁人也。刖一足曰兀。形虽残兀,而心实虚忘,故冠德充

  • (七)尽心篇·钱穆

    首章。 朱子曰:“尽其心者,只为知其性。此句文势与得其民者得其心也相似。若未知性而径欲尽心,则悬空无下手处。”今按:《孟子》本文,尽心知性知天,分明作三阶层。若谓知性则尽心知天,与《孟子》原意不合。朱子此章误解,余已

  • 圆瑛法汇序二·圆瑛

    闽中山川磅礴,灵气所钟,高僧辈出,黄□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圆瑛法师,籍隶古田,蚤岁脱俗,真参实学,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业,光明俊伟,与先哲同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

  •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为金刚手等诸大菩萨,说明佛舍利之功德与神咒内容及修持之法。经题之‘宝’字,即指如意宝珠及宝印;前者表众生之心性,后者表佛舍利之功德。谓行法供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知礼

    凡六卷。宋代知礼于天圣元年(1023)撰述。又作金光明玄义拾遗记、光明玄义拾遗记、光明玄拾遗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 系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玄义,并破斥广本观心释伪造说,抨击孤山智圆之金光明玄义表微记有词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