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随机推荐

  • 刘澜·唐圭璋

      澜字养源,号江村,天台人。尝为道士,还俗,干谒无成。景炎元年(1276)卒。   庆宫春   重登峨眉亭感旧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

  • ●卷八·潘德舆

      朱竹指摘陆放翁复句,累累盈纸。近赵瓯北又取元遗山复句而悉数之。然愚以为赵之所举犹未尽也。今除赵所已举者,如“百钱卜肆成都市,万古诗坛子美家”,已见於《寄辛老子》诗,又见於《过三乡望女几村追怀辛敬

  • 第五出 友聚·周履靖

    〔末上〕一年明月打头圆。此夜风光实可怜。院院烧灯如白日。暖香红焰一时燃。自家非别。邹府中一个院子是也。今夕上元佳节。适値吴下梅春元远来。公子分付整设灯筵。邀彼聚乐。且喜早已完备。你看端的好灯市。〔内

  • 卷九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七 庾肩吾【字子慎新野人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常侍王为太子兼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二王录事参军累迁中庶子初简文帝在藩雅好文士肩吾亦预其选简文即位肩吾为

  • 外篇 汉书五行志杂驳第十一·刘知几

      鲁文公二年,不雨。班氏以为自文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故致亢阳之祸。案周之东迁,日以微弱。故郑取温麦,射王中肩,楚绝苞茅,观兵问鼎。事同列国,变雅为风。如鲁者,方大邦不足

  •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却说梁任杨师厚为天雄节度使,兼封邺王。师厚晚年,拥兵自恣,几非梁主所能制,幸享年不久,遽尔去世,梁廷私相庆贺。租庸使赵巖,判官邵赞,请分天雄军为两镇,减削兵权,梁主友贞依计而行。天雄军旧辖疆土,便是魏、博、贝、相、澶

  • 卷之九十二·佚名

    成化七年六月壬寅朔○癸卯命故辽东都指挥佥事李端子玉袭父原职卢龙卫指挥使○戊申南京右佥都御史高明奏乞养亲许之○修筑芦沟桥东西堤岸之被水冲决坍塌者○己酉命故武成后卫带俸都指挥同知柳英子春袭父原职指挥佥事○

  •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夏言字公谨广信之贵溪人性警敏能属文尤长于笔札自其在公交车则已奕奕有儁声举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奉诏核斥锦衣冒滥官属三千二百出按皇庄侵占农地二万余顷糺中贵人赵彬建昌矦张延龄前后七疏皆报

  • 卷二百七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七下 朱批史贻直奏摺 雍正十一年五月初十日署理陕西廵抚【臣】史贻直【臣】鄂昌谨 奏为要郡亟需能员仰恳 圣恩俯准陞补以收得人之效事窃

  • 卷六十一 冠义第四十三·郑玄

    (陆曰:“冠音古乱反。郑云:‘名《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疏]冠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但冠义起早晚,书传既无正文。案《略说》称“周公对成王云‘

  • 卷七○·邱濬

    ▲设学校以立教(下) 汉武帝初,董仲舒对策曰:“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又曰:“养士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对,亡应书者(谓

  • 卷一·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一宋 陈经 撰尧典【虞书】夫子讃易自伏羲而下定书自唐虞而下莫不各有其意然则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帝髙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则二帝而上葢有书矣夫子断自唐虞者葢二帝而上随时有作顺

  • 卷一·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一集說【杜氏預曰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别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爲所記之名也

  • 卷八·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衍要道之义父子仪礼【古经十七篇高堂生所】丧服子夏【本经纪丧服之制而子夏作释之】曰父者子之天也【臣】按此本谓天至尊也父至尊也事父当如事天而此句直曰父者子之天也则仁人事天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八陈风一之十二陈国名在禹贡豫州之域帝舜之后阏父为周陶正武王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而封于陈与黄帝帝尧之后共为三恪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赋也汤与荡同宛丘地名洵信也望人所瞻

  • 五家正宗赞卷第一·绍昙

    曹溪六祖大鉴禅师师讳慧能。新州人。俗姓卢。家贫。樵辨以给。一日。负樵至市。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悚然问客曰。此何法也。得于何人。客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忍大师。师遂白其母。至黄梅。谒五

  •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佚名

    经名: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召遣雷神将师之符咒秘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本于《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增加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四神及诸雷公等。全为

  • 受十善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分为十恶业品,及十施报品两部分。(一)十恶业品,揭示灭除十恶,持守十善戒之要理;并举出纳受十善戒、八斋戒等之作法。(二)十施报品,论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