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一 冠义第四十三

(陆曰:“冠音古乱反。郑云:‘名《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

[疏]冠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但冠义起早晚,书传既无正文。案《略说》称“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而句领’”,注云:“古人,谓三皇时,以冒覆头,句领绕颈。”至黄帝时,则有冕也。故《世本》云“黄帝造火食旒冕”,是冕起于黄帝也。但黄帝以前,则以羽皮为之冠;黄帝以后,乃用布帛。其冠之年,即天子、诸侯十二而冠,故襄九年《左传》云:“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又云“一星终也”。是十二年岁星一终。案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尚有兄伯邑考。《金?》云:“王与大夫尽弁。”时成王十五而着弁,则成王已冠矣。是天子十二而冠,与诸侯同。又《祭法》云:“王下祭殇五。”若不早冠,何因下祭五等之殇?大夫冠之年几无文。案《丧服》“大夫为昆弟之长殇”,大夫既为昆弟长殇,则不二十始冠也。其士则二十而冠也,《曲礼》云“二十曰弱冠”是也。其天子之子亦早冠,所以祭殇有五。其诸侯之子皆二十冠也,故下《檀弓》云“君之?长殇,及大夫之?长殇”是也。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言人为礼,以此三者为始。)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言三始既备乃,可求以三行也。○长,丁丈反,下同。行,下孟反。)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立,犹成也。)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言服未备者,未可求以三始也。童子之服,采衣?。○冠,古乱反,除下文“玄冠”及注“缁布冠”、“玄冠”以外并同。?音计。)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国以礼为本。○筮,布至反,蓍曰筮。重,直用反,后同。)故冠于阼,以着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阼,谓主人之北也。?子冠于阼。若不醴,则醮用酒于客位,敬而成之也。户西为客位。庶子冠于房户外,又因醮焉,不代父也。冠者,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阼,才故反。着,张虑反。醮,子笑反。弥音迷。?音嫡。醴音礼。)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字,所以相尊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乡先生,同乡老而致仕者。服玄冠、玄端,异于朝也。○见,贤遍反,下皆同。挚,本亦作贽,同音至。“乡大夫乡先生”,并音香,注同。朝,直遥反。)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言责人以大礼者,己接之不可以苟。○少,诗照反。之行,下孟反,下同。与音馀。)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嘉事,嘉礼也。宗伯掌五礼:有吉礼,有凶礼,有宾礼,有军礼,有嘉礼。而冠属嘉礼,《周礼》曰“以玄冠之礼,亲成男女也”。○弟音悌。治,直吏反。擅,市战反。)

[疏]“凡人”至“祖也”。○正义曰:此一节明人之所以相叙加冠之事,从始至终,各随文解之。○“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者,言人之所以得异于禽兽者,以其行礼义也。礼义之事,终身行之。○“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者,言欲一世行礼之始,先须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为先也。然后可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古者冠礼”者,此明将冠之时。“筮日、筮宾”,重冠礼之事,又明冠礼三加其冠,以渐成人之礼。○“故冠于阼,以着代也”者,言?子必加冠于阼。阼是主人接宾之处。今?子冠于阼阶,所以着明代父之义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者,若依《周礼》?子“醴于客位”,今云“醮”者,或因先代夏、殷之礼,醮之用酒于客位,室户外之西。必在宾客位者,尊以成人,若宾客待之。三加,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冠,三加爵弁冠,弥渐而尊。故云“三加弥尊,加有成也”,谓加益有成人之事矣。○注“阼位”至“成也”。○正义曰:“阼,谓主人之北也”,知者,案《士冠礼》文也。云“若不醴,则醮用酒”者,亦《士冠礼》文。以《周礼》之法,?子则以醴礼之,庶子则以酒醮之。若先代之礼,虽?子皆以酒醮之。其于周时,或有旧俗行先代之礼,虽?子亦用酒醮,则因而行,不必改也。故郑注《士冠礼》云“若不醴,谓国有旧俗可行,圣人用焉不改”是也。醮者,醮尽之义,故郑注《士冠礼》云“酌而无酬酢曰醮”是也。云“庶子冠于房户外,又因醮焉”者,皆《士冠礼》文也。但此《记》之作,是记《仪礼·士冠礼》之事,士礼,故三加也。若大夫亦同。《士冠礼》云:“无大夫冠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是大夫虽冠,用士礼。若诸侯则有冠礼,故《左传》云:“公冠,用?享之礼行之,金石之乐节之。”其加则四加,而有玄冕也,故《大戴礼》公冠四加也。诸侯尚四加,则天子亦当五加衮冕也。○“已冠而字之”者,此明冠毕加字、见母父兄弟,及见君之节,以其成人而见人也。未冠之前,以其名别之。既冠之后,又改以字。且人二十有为父之道,不可复言其名,故冠而加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故不拜也。今唐礼,母见子,但起立不拜也。案《仪礼》,庙中冠子,以酒脯奠庙讫,子持所奠酒脯以见于母,母拜其酒脯,重从尊者处来,故拜之,非拜子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者,此“玄冠玄端”,则异于朝服之衣。但玄端,上士则玄裳,中士则黄裳,下士则杂裳。以其初成人,故着玄端,异于朝服也。若朝服则素裳奠挚,奠之于君也。○“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者,以挚,谓以雉也。故《士相见礼》冬用雉,夏用?居。“见于乡大夫”,谓在朝之乡大夫也。“乡先生”,谓乡老而致仕也。○“成人之者”,此明加冠成人之义。必“成人”者,“将责成人礼焉”。冠责以成人之事,若成人事立,可以治人也。是冠者为治之本,故先王重之,行之于庙,士行之于祢庙,故《士冠礼》注“庙谓祢庙”。既在“祢庙”,此云“尊先祖”者,尊祢即尊先祖之义。且下士祖祢共庙,其诸侯则冠于太祖之庙,故《左传》云“先君之祧以处之”,《聘礼》“不腆先君之祧”,郑注以为始祖之庙,则天子当冠于始祖庙也。服虔注《左传》“先君之祧处之”,以为曾祖庙者,以《左传》鲁襄公冠于卫成公之庙。卫成公则当今卫君献公曾祖,服虔望时解之,故以“祧”为“曾祖”,非郑义也。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郑玄
  卷五十五 孟子五·黎靖德
  慎言·王廷相
  右论孔孟气象·朱熹
  附录五:驳胡适之《说儒》(钱穆)·胡适
  居业録卷五·胡居仁
  智慧在高处,淡定在内心·李叔同
  筠州九峰虔禅师·惠洪
  卷一·僧祐
  大金刚火焰日轮仪轨分第十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一·唐慧琳
  指月录卷之七·瞿汝稷
  从世界危机说到佛教救济·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八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二·王奕清

    【北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其音清新緜远】端正好【楔子多用之与正宫不同】无名氏【拂尘子】旣相别【句】难留恋【韵】为昆仲撚指十年【韵】临行也将二弟丁宁劝【韵】你若是居台省掌兵权【韵】平天下【句】立山

  • 卷四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与义简斋诗钞十七夜咏月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北岸草木多苍茫映光景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涧光如翻鹤

  • 卷六百四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四李咸用李咸用与来鹏同时工诗不第尝应辟为推官有披沙集六卷今编为三卷水仙操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水仙缥缈来相迎伯

  • 列传第三十九 齐宗室诸王上·李延寿

    赵郡王琛 子睿 清河王岳 子劢 广平公盛 阳州公永乐 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思宗 子元海 弟思好 平秦王归彦 兄子普 长乐王灵山 神武诸子赵郡王琛,字元宝,齐神武皇帝之弟也。少便弓马,有志气。封南赵郡公,累迁定州刺史、六州大

  • 卷一·常璩

      巴志   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禀参伐,俯壤华阳,黑水、江、汉为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惟下中,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

  • 御制重刻通志序·郑樵

    宋郑樵氏以闳通之学思欲极古今之变防通于一仿歴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杂録为纪为谱为略所撰二十略者包罗天人错综政典该括名物上下数千年首尾相属用功亦良勤矣观其诋诃司马迁班固之失髙自称许谓足以尽学者之能事岂不卓

  • 林栗传·脱脱

    林栗字黄中,福州福清人。绍兴十二年(1142)考中进士,调任崇仁县尉、南安军教授。由于宰相陈康伯的举荐,林栗被任命为太学学正、太常博士。孝宗即位,林栗升任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当时金人请求讲和,约定金宋为叔侄之

  • 卷六十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一 朱批汪漋奏摺 雍正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广西廵抚【臣】汪漋谨 奏为遵 旨查覆事窃【臣】於雍正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赴圆明园谢 恩蒙 皇上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一吉礼先师春秋释奠先师孔子之礼大成殿内至圣先师正位南向复圣顔子述圣子思子东位西向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西位东向两序先贤东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皆西向西冉子耕宰子予

  • 卷六十三·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三宋 徐天麟 撰刑法三大赦高帝二年正月赦罪人【本纪下同】六月立太子赦罪人五年正月兵事毕赦天下殊死以下六月都长安大赦天下六年以豪杰未习法令故犯法其赦天下九年正月丙寅前有罪殊死以

  • 卷四·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四宋 高闶 撰桓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桓公弑君而立不天无王之极也而书春王正月公即位者以天道王法正其罪也盖隐公被弑经但书薨而贼亦不见主名若其嗣君实预其故而无以爲别则後之观者安知贼之

  • 智慧的要点是冷静·梁漱溟

    人类顶大的长处是智慧;但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冷静。譬如:正在计算数目,思索道理的时候,如果心里气恼,或喜乐、或悲伤,必致错误或简直不能进行。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却是一般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偏不明此理。他

  • 指月录卷之二·瞿汝稷

    应化圣贤 ▲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首山念云。文

  • 灵隐寺弥勒殿碑·太虚

    灵隐为震旦一大禅窟,古称绝胜觉场,创于东晋慧理尊者。迨康熙易额云林,又将三百年矣。邱壑泉石,美尽自然,游之者共睹,记之者已详。兹以寺之弥勒殿继大雄殿落成,试一言佛宇兴废,僧德隆污,与夫国运盛衰,世道消长之关系焉。志载明季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

  • 书苑菁华·陈思

    二十卷。书论。宋代陈思撰。是编集古人论书诸作,与其所著《书小史》相辅而行。卷一、二曰法,卷三曰势、状、体、旨、卷四曰品,卷五曰评、议、估、卷六曰断,卷七曰录,卷八曰谱、名,卷九、十曰赋,卷十一、十二曰论,卷十

  • 造像量度经解·佚名

    全一卷。清代工布查布译。全称舍利弗问造像量度经。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本经叙述有关造立佛像之法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将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对舍利弗所问,以一五六之偈颂,述说佛之身量、肉髻、发际、面轮、

  • 理门论述记·神泰

    《因明正理门论述记》,简称《理门论述记》。佛典注疏。唐神泰撰。一卷(未完)。是古印度陈那著、唐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的注释书。初释题名及造论者,后释论文,分三部分:序述发起分、辨释正宗分和所为契真分,并逐句详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