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般舟赞

全一卷。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又称般舟三昧往生赞。唐代善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依观无量寿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而作之净土赞文,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之法。分序文、正赞、结劝三科。序文以自劝劝他为往生净土之正因,并广赞净土之种种庄严。正赞有七言偈赞三十七篇二百八十一行半,各上句附愿往生,下句附无量乐等相唱和,乃广赞叹极乐净土之依正二报庄严及三辈九品往生等相。结劝之终偈(大四七·四五六上):‘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于偈中,屡屡揭示报释迦、弥陀之慈恩,此即本书述作之意。

《般舟赞》全部章节目录

(1)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

猜你喜欢
  大楼炭经·佚名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佚名
  文殊师利净律经·佚名
  长者子制经·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一行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大爱陀罗尼经·佚名
  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佚名
  犍椎梵赞·佚名
  坐禅三昧法门经·佚名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佚名
  禅林备用清规·佚名
  一切善见律注·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伯镇·唐圭璋

      伯镇,南渡后人。参凤栖梧按语。   喜迁莺   百年卿族。更七叶桂籍,蝉联相续。早冠鳌峰,入持魁柄,却商野耕岩筑。搢绅望山瞻斗。勋业铭书金竹。倦陶冶,暂镜湖舒啸,琳宫休足。   催促。归秉轴,须与君王,同享无疆福。

  • 卷三·杜文澜

    李眉生廉访词李眉生廉访鸿裔,一字香严,四川中江人。由拔萃科中顺天己亥榜,为兵部主事。以鄂抚胡文忠公奏调赴楚,复参曾文正公幕府,擢淮徐道,升江苏按察使。年甫三十余,以微疾引退。侨寓吴门,购网师园重葺之,易名苏东邻。盖园在

  • 楔子·郑光祖

    (末扮白敏中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试看金榜标名姓,养子如何不读书。小生姓白,双名敏中,乃白乐天之弟。本贯太原人也。五岁读书,七岁能文,九岁贯通六经。诸子百家,无不通晓。但出诗一章,士庶递相传写,皆以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五·杨仲良

      神宗皇帝   马政   治平四年十一月。先是,环庆经略李肃之、鄜延陆诜[1]、陕西制置李师锡并言:本路无系草官地[2],又密迩西界,难以兴置马监。诏陕西监牧司广市善种,务令蕃息。唐介知太原,请于交城县置马监。诏比部员

  • 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义 董搏霄河北捐躯·蔡东藩

      却说脱脱流徙滇边,忽又接到密诏,竟是要他的性命,还有一樽特赐的珍品。看官道是何物?乃是加入鸩毒的药酒,原来这道诏敕,实是哈麻假造出来,他此时已接连升官,进为左丞相,因脱脱未死,总是不安,所以大着胆子,假传上命,赐脱脱鸩酒,

  • 北游纪·张瀚

    浙之属郡,北去止欈李。欈李以北,遂为姑苏之吴江,而虎丘一山,亦三吴之胜地也。自姑苏涉毗陵,经锡山,由云阳,而达京口,皆江南大郡。渡扬子江,登金山寺,绕佛阁七层,高者临绝顶。顶有二亭,为大学士张萝山、霍兀崖诗碑。下汲中泠,泉水清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  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十·王锜

    ○石言庚戌岁三月十五日,陕西庆阳府殒石如雨,大者四五斤,小者二三斤,击死人以万计,一城之人,皆窜他所。石又能言,甚可骇听。奏止云说长道短而已。○以财得官正统间,江阴布衣徐颐、常熟上舍魏两家甚富,必欲得一京职。其时朝廷尚

  • 范希正传·张廷玉

    范希正,字以贞,吴县人。宣德三年(1428),被荐举为贤良方正,授曹县知县。有奸吏受贿,希正审判其罪,押送京师。该奸吏反以他事诬告希正,希正因此遭监禁。曹县平民八百余人到京师呈奏通政司,说希正廉洁能干,为奸吏所诬。侍郎许廓因

  • 卷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明 杨士奇等 撰圣学宋哲宗元佑二年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进尚书孝经解奏曰臣伏以皇帝陛下间日御迩英阁令讲官讲尚书又阁之南壁张孝经图出入观览有以见陛下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至德要道孝治

  • 卷四十二【起昭公二年尽四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二【起昭公二年尽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夏叔弓如晋注叔弓叔老子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注书名恶

  • 卷一百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二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二><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二>弓【臂弣蔽簫隈淵茭附】說文曰弓象形史記曰揮作弓弓以木為身以角為面筋所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佚名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译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ldquo;世尊!何因缘故,如是大地六种震动?&rdquo;佛告阿难:&ldquo;我说福田无差别相,故现斯瑞。往昔诸佛亦于此处,作如是说福田之相,利益众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一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曹洞宗青原下十五世净慈晖禅师法嗣常州华藏寺明极慧祚禅师颂洞山吃果子话曰。洞山果子谁无分。掇退台盘妙转机。今夜为君轻点破。牡丹花下睡猫儿。青原下十六世雪窦鉴禅师法嗣明州天童长翁

  • 辽文萃·王仁俊

    辽代诗文选集。七卷。清王仁俊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辑成。王仁俊,字捍郑。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卒于民国二年(1913年)。江苏吴县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于上海创办实学报馆,后随张之洞,任存古学堂教务长,至北京任

  • 杨文公谈苑·黄鉴

    《杨文公谈苑》是杨亿口述、黄鉴笔录、宋庠整理而成的笔记。初名《南阳谈薮》,后由宋庠重加整理,去其重复,分为二十一门,改题作《杨文公谈苑》。 《郡斋读书志》著录为八卷, 《直斋书录解题》、 《宋史·艺文志》则作

  • 琉璃王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毗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

  • 续古尊宿语要·佚名

    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