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胜鬘宝窟

凡六卷。又作胜鬘经宝窟。隋代吉藏(549~623)撰,约成书于开皇十八年(598)前后。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胜鬘经注疏中最详尽之作。首先明示五玄义,即解释经题、叙述缘起、辨别宗旨、阐明教之不同、论释经之分齐等。其次以叹如来真实义功德、受十大受、无边圣谛、自性清净、胜鬘师子吼等十五章,阐论胜鬘经之要旨。文中引载法华经、维摩经、大智度论等四十余部经论,及藏外经典如像法决疑经,阇王忏悔经等;又引载各家之胜鬘经注疏要义,如梁武别释、古注、古疏、注维摩,及昙林、僧肇、竺道生、昙影、菩提留支、江南诸成实论师之教说。嘉祥大师吉藏乃我国三论宗之集大成者,其于本书卷末依经文中之‘如来藏’所作之注,系阐明‘真如缘起说’,古来即为三论宗所主张之缘起说。又魏晋南北朝时代所著有关胜鬘经之注疏多已散佚,现今唯有由本书略窥一二。

《胜鬘宝窟》全部章节目录

(1)雕胜鬘宝窟叙
(2)胜鬘宝窟卷上(之本)
(3)胜鬘宝窟卷上(之末)
(4)胜鬘宝窟卷中(之本)
(5)胜鬘宝窟卷中(之末)
(6)胜鬘宝窟卷下(之本)
(7)胜鬘宝窟卷下(之末)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智俨
  观音义疏·智顗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不空
  弥勒经游意·吉藏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智圆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施设论·佚名
  摄大乘论释·世亲
  方等三昧行法·智顗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佚名
  国清百录·灌顶
  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佚名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佚名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佚名
  法华灵验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范晞文·唐圭璋

      晞文字景文,号药庄,钱唐(今杭州)人。太学生。理宗时,与叶李上书诋贾似道,窜琼州。入元,以程钜夫荐,擢江浙儒学提举,转长兴丞。有药庄废稿,又对床夜话五卷。   意难忘   清泪如铅。叹咸阳送远,露冷铜仙。岩花纷堕雪,津柳暗

  • 奥敦周卿·隋树森

    奥敦周卿,女真人。姓奥敦(汉译又作奥屯),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元·钟嗣成《录鬼簿》"前辈名公"栏作"奥殷周侍御", 系"奥敦周卿"的脱误。世祖至元六年(一二六九)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

  • 三集卷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古今体一百十五首【庚辰七】孟秋万夀山即景襍咏四首西风一夜枕边吹万夀平明步辇移借问便宜是何事秋来快霁屡吟诗蝉声欲让蛩声亮云气全消风气凉育物对时察上下讵

  • 卷56 ·佚名

    程公许 自七曲祠下乘马于上亭二首 仗卫森岩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程公许 自永康还连日又

  • 唐音巻六·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正音五五言絶句宋之问【之问字延清汾州人甫冠武氏召与杨烱分在习艺馆又游洛南诏从臣赋诗东方虬诗光成赐锦袍之问俄顷刻献览之嗟赏夺袍赐之诗评云魏自建安以来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

  • 卷四·蔡正孙

    韦苏州朱文公云:&ldquo;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rdquo;又云:&ldquo;苏州诗高于王维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rdquo;徐师川云:&ldquo;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rdquo;

  • 列传第九 谢方明 谢灵运·李延寿

    武帝当讯狱,其旦,刑狱参军有疾,以晦代之。晦车中一览讯牒,随问,酬对无失。帝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累迁太尉主簿。从征司马休之,时徐逵之战死,帝将自登岸,诸将谏不从。晦抱持帝,帝曰:“我斩卿。”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死何

  • ●卷五·邵博

      唐以前文字未刻印,多是写本。齐衡阳王钧手自细书(五经),置巾箱中。巾箱《五经》自此始。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虽极乱之世,而经籍之传甚广。予曾大父遗书,皆

  • 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四月初十,遣青嘉努自军中至,报称前往朝鲜之军还,诸贝勒已於初八日渡江等语。是日,蒙古贝勒吉尔布什额驸、西尔呼纳克、达赖、满珠习礼喀驸、恩克森等,叶诸贝勒,先自出征处还家。汗责之曰:&ldquo;惟

  • 袁忠彻传·张廷玉

    袁忠彻,字静思,袁珙之子。自幼承传其父相面之术。随父亲进见燕王朱棣,王宴请北平诸文武,令忠彻给他们相面。忠彻说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籨,面方五官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都督耿王献,颧骨插鬓,色如

  • 秦中岁时记·李绰

    唐 李淖 金吾杖爆前所引百司皆避尔雅云即封牛也此兽善抵触故雕其首于竿上加龙虎节以油囊盛之而行 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它人先拆花二使皆被罚 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 大和八年

  • 卷二十六·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六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雩祀国家凡遇水旱灾伤及非常变异或躬祷或露告於宫中於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庙陵寝及社稷山川无常仪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御

  • 提要·余知古

    臣等谨按渚宫旧事一卷补遗五卷一名渚宫故事唐余知古撰结衔称将仕郎守太子校书里贯则未详也其书上起鬻熊下迄唐代所载皆荆楚之事故题曰渚宫渚宫名见左氏传孔颕达疏以为当郢都之南盖楚成王所建药史太平寰宇记则以为建自

  •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五·吕柟

    春官外署语文桂问安南不征为上防甚不得已征之莫若起两广土兵始与安南相攻伐且粮草又便熟知道路然后可以奏功其活百姓亦多矣先生叹曰此等处置亦得宜王材曰西北邉上粮草每每告乏何也曰邉上粮草仰赖陜西地方小民肩担驴防

  • 为政第二·智旭

    【子曰:&ldquo;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rdquo;】【禅解】&ldquo;为政以德&rdquo;,不是以德为政,须深体此语脉。盖自正正他,皆名&ldquo;为政&rdquo;。&ldquo;以德&rdquo;者,以一心三观,观于一境三谛,知是性具三德

  • 卷十一·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一    元 王天与 撰伊训第四         商书成汤旣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汉孔氏曰太甲太丁子汤孙也太丁未立而卒及汤没而太甲立称元年邵子皇极经世纪成汤乙未伐夏即位

  • 译文 卷二 为学·朱熹

    卷二 为学2&middot;01 濂溪先生曰: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mdash;&mda

  • 大乘四法经释·佚名

    一言立所宗者。世间宗见揔有其二。一外二内。彼外宗见虽有众多不出二种。谓断及常。广说如论。内宗见者。大师在世。同一师学无有差别。佛灭度后。大小乘宗分成多部。小乘宗见有二十二。如宗轮论一一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