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六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训导魏先生偁	先生字达卿别号云松父安以世勲为宁波卫指挥先生少负异才读书日记数千言上自六经下至诸子史俱肆力而阐索之遂以文章名世为诸生次贡廷试第一授石城训导一 
-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四	宋 赵蕃 撰	七言律	宜春县斋寒食日作	故知寒食住为佳可奈携家更忆家忧乐相寻定何种死生如梦本无涯节中天色少来旧诗里风光别去嗟李迳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	三月初二日雨人以为风止 
- 生平简介 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官渭南尉 。痒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 有《渭南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 
- 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诏修元史上谓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赵 
- 嘉靖二十九年闰六月癸亥朔○甲子○升尚宝司司丞费懋良为本司卿○升右春坊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吕怀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乙丑○升江西左布政使吴鹏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以灾免山西平阳潞安太原等府夏税有差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一 规定第二之一 碑文第二之二 甘结状第二之三 谕示第二之四 遵断甘愿结状第二之五 遵断甘结字第三 谕示第四之一 碑文第四之二 禀呈第五之一 和解书第五之二 和解书第五之三 和议分水合约书第六 抽卖坑沟荒埔契字 
- 一三一三 军机大臣奏查各馆纂办书籍完竣情形片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查各馆纂办书籍,如《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音韵述微》、《辽金元三史》【真按:标点有误!!辽金元三史乃指三部书,何可并为一部标识!】、《一 
- 检讨吴任臣撰吴八列传冯铎 朱瑾李承嗣【子禅】 彭彦章冯铎泗州涟水人也善骑射侃侃若儒者与里人张雄同为武宁军偏将并见疑于节度使时溥二人惧祸乃合兵三百渡江壁白下取苏州据之稍稍啸会战舰千余兵五万乃自号天成 
- 戸律之五仓库上(收米谷曰仓,收财帛曰库)律目小注雍正三年添入。钱法收粮违限多收税粮斛面隐匿费用税粮课物揽纳税粮虚出通关朱钞附余钱粮私下补码私借钱粮私借官物钱法:巻首谨按。《戸部则例》钱法门各条,倶极详备。刑例所 
-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高宗时直龙图阁李光乞车驾亲征劄子曰臣闻能扶天下之危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则获天下之福故圣人不畏多难畏无难盖多难之世怀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三食货略【三】赋税上顺治初年世祖章皇帝轸念民生力除明季加派积弊诏言前朝厉政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 
-         一吴军在贺胜桥大败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30日夜间在途中稍事休息,翌日拂晓遂以急行军向武昌城追击前进。31日黄昏,四、七两军主力均抵达武昌城下。我拟趁敌军喘息未定时一举而下武昌,因于四、七两军 
- 后秦纪始皇帝纲 庚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贲袭齐,王建降,遂灭齐。目 初,齐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五国,五国各自救,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与宾客多受秦间金,劝王朝秦,不修战备,不助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 
-   謂一元者,大始也。知元年誌者,大人之所重,小人之所輕。是故治國之端在正名。名之正,興五世,五傳之外,美惡乃形,可謂得其真矣,非子路之所能見。
  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擊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 
- 元 陈悦道 撰夏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高山大川禹贡一书载禹敷治水土之法史官既以详载其事而于其篇首复以二语总括之盖洪水横流九州一壑予乗四载犹虑草木之畅茂道梗不通遂随山泽而焚之以刋其壅蔽此一时之权宜也九州 
-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