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和菩萨戒文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诸菩萨”三字发端,在三、三、七基本句式后续七言四句或六句、八句;辞末均有“佛子”二字和声。内容系演述《梵网经》之菩萨十重戒,为佛家劝善之作。

《和菩萨戒文》全部章节目录

(1)和菩萨戒文一本

猜你喜欢
  阿弥陀佛说咒·佚名
  大爱道般泥洹经·佚名
  五灯会元·普济
  释摩男本四子经·佚名
  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佚名
  罗摩伽经·佚名
  大方等顶王经·佚名
  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申日儿本经·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金刚仙论·世亲
  华严经搜玄记·智俨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佚名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佚名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郭掾郎天锡(快雪斋集)·顾嗣立

    天锡名畀,以字行,一字佑之,别号北山,丹徒人。累举不第,历鄱江书院山长,调吴江儒学教授,未赴。江浙行省辟充掾史,美须髯,人呼为郭髯。画学米南宫,师事高房山,得其笔法。尝往来锡山,与倪高士元镇交最久。元镇尝有诗题其画云:「郭髯余

  • 卷三·王冕

    五言古体感怀松柏引藤萝,反被藤萝绕。刬草养禾苗,禾苗不如草。物情有更变,世事何足道?君子小人交,岂能长永好?云游本无定,潦水空浩渺。消涸固有时,畴能见机早。春风泛红绿,造化太奇巧。昨朝杨柳花,今日浮萍草。学佛不成佛,求仙岂

  • 卷一百四十一 志一百十六·赵尔巽

      ◎兵十二   △马政   清初沿明制,设御马监,康熙间,改为上驷院,掌御马,以备上乘。畜以备御者,曰内马;供仪仗者,曰仗马。御马选入,以印烙之。设蒙古马医官疗马病。上巡幸及行围,扈从官弁,各给官马。以副都统或侍卫为放马大

  • 东汉会要卷二十·徐天麟

    职官二执金吾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执金吾缇骑舆服导从充满道路羣僚之中斯最

  • ●卷四·法式善

    《文心雕龙。正纬篇》曰:“无益经典,有助文章。”欧阳公欲取九经之疏,删去谶纬之文。而昔人颂孔子之圣,则称钩河摘洛。朱彝尊曰:“今则樊英传注所载,隋、唐经籍志所录,《太平御览》所采,学士大夫能举其名者寡

  • 第四一一禀光绪二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一七--一·佚名

    一皂头役禀请分府:饬九芎林庄绅董、头人禀举总理台下一皂头役汤才叩首叩禀,为禀请饬着举充,以便约束地方察夺事。缘有九芎林庄总理刘世珍,役闻知于本年三月间,因病身故,现缺无人承办。凡有细事,俱无出首

  • 世家卷第四十 高丽史四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三。○(壬寅)十一年春正月戊申朔王在福州贺正。甲子安佑李芳实黄裳韩方信李余庆金得培安遇庆李龟寿崔莹等率兵二十万屯东郊摠兵官郑

  • 冯元兴、曹昂传·李延寿

    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从小有节操,被举荐为秀才。朝臣元叉很赏识他,元叉执掌朝政,引用他为尚书殿中郎,兼领中书舍人,并让他参与朝廷大事。他严于律己,态度谦恭,人们对他并不恼恨。元叉犯罪被朝廷赐死,冯元兴也被免去官职

  •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一兵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兵考始自周官迄南宋嘉定之世门分类别皆?悉言之可称赅备顾尝合考有宋南北兵制自太祖建隆时定制至神宗熙宁时中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乐考历代乐制元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徵用西夏旧乐金史外国西夏传赞曰唐节度使有鼓吹故夏国声乐清厉顿挫犹有鼓吹之遗音焉叶子奇草木子曰元

  • ●《物犹如此》重排流通序·徐谦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期断尽烦惑,亲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能

  • 卷第八·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八怀让禅师第二世下五十六人(马祖法嗣)汾州无业禅师澧州大同广澄禅师池州南泉普愿禅师五台邓隐峰禅师温州佛嶴和尚乌臼和尚潭州石霜山大善和尚石臼和尚本溪和尚石林和尚洪州西山亮

  • 敬告亚洲佛教徒·太虚

    ──十四年夏作──一 绪言今因日本之佛教同袍,开设东亚佛教大会,萃亚洲各地之佛教领袖于一堂,敦厚东亚佛教徒之交谊,以协同研究及宣传佛教教义,发达佛教主义之社会事业与教化事业,增高人类文化,促进世界之和平,洵盛举也!予尝

  • 佛说鹦鹉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世尊晨起著衣服。与衣钵俱诣舍卫城分卫。游舍卫分卫时。到鹦鹉摩牢兜罗子家。彼时鹦鹉摩牢兜罗子。出行不在少有所为。彼时鹦鹉摩牢兜罗子家有

  • 檀弥离缘品第四十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时拘萨罗国中。有一长者。字昙摩贳质。豪贵大姓。无有子息。祷祀国中一切神祇。求索有子。精诚感神。妇即怀妊。日月期满。生一男儿。躯体端严。世所希有

  •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佚名

    尔时摩醯首罗天王。于大自在天上。与诸天女前后围绕。神通游戏作诸伎乐。忽然之间于发际中化出一天女。颜容端正伎艺第一。一切诸天无能胜者。于大众中而作是言。我今为欲利益一切。所祈愿丰饶吉祥富乐之事。随心悕求

  • 卷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五台山隐峰禅师(马祖一嗣) 一日辞祖。祖曰甚处去。师曰石头去。祖曰石头路滑。师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便绕禅床一匝振锡一下问是何宗旨。头曰苍天苍天。师无

  • 慈悲水忏法·知玄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