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朗斋嵩曰:“有数人论诗,争唐、宋为优劣者,几至攘臂。乃授嵩以定其说。嵩乃仰天而叹,良久不言。众问何叹。曰:‘吾恨李氏不及姬家耳!倘唐朝亦如周家八百年,则宋、元、明三朝诗,俱号称唐诗,诸公何用争哉?须知论诗只论工拙 
-   頥山老农曰夫诗言志诗话又以论诗也故诗难而论诗又难也夫作者皆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缛旨绮文情变气殊故以浅涉者不能深以泛猎者不能得以已见者不能该以辞类者不能达意诡于本指鉴左于微向其于标能振芳益逺哉夫立标以示 
- [亲老婆]天上星多月弗多。雪白样雄鸡当弗得个鹅。煮粥煮饭还是自家田里个米。有病还须亲老婆。忽然道学。还是无病的日子多。[和尚]天上星多月弗多。和尚在门前唱山歌。道人问道师父那了能快活。我受子头发讨家婆。讨 
-  〔外易道服上〕堪笑流离一楚囚。萧萧空自佩吴钩。终天怨气方纔释。向日忠心尙未酬。伍员。自报楚归吴。佐吴入越。窃谓旣甘心于西鄙。必得志于东藩。讵意主公厌恶忠言。听信奸佞。大仇摧于将复。积功毁于垂成。彼之 
- 【南黄钟宫】黄钟宫引子绛都春担烦受恼【韵】岂容易【共伊】得到今朝【韵】有分忧愁【句】无縁恩爱何时了【韵他那里】长吁短叹【我也】心自晓【韵】你有甚真情深奥韵只为这礼法所制【句】人非土木【句】待説【来】难 
- 巴黎道上卖乐谱,一老龙钟八十许。
额襞丝丝刻苦辛,白须点滴湿泪雨。
喉枯气呃欲有言,哑哑格格不成语。
高持乐谱向行人,行人纷忙自来去。
我思巴黎十万知音人,谁将此老声音传入谱?一九二一,九,五,巴黎 
- 生平简介 萧观音(1040-1075)辽道宗(1050-1100年在位)耻律弘基后,枢密使萧惠之女。清宁初立为懿德皇后。工诗,善谈论,能自制歌词,尤善琵琶。有《回心院》词十首。 ●回心院 萧观音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 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 
-    却说陈胜为张楚王,曾遣魏人周市,北略魏地。见前文第十回。市引兵至狄城,狄令拟婴城固守。适有故齐王遗族田儋,充当城守,独与从弟田荣田横等,潜谋自立。当即想出一法,佯把家奴缚住,说他有通敌情事,押解县署,自率少年同往,请 
- 有客自无锡来者,言该邑毙命案两则。事属罕闻,因亟录之。 (一)无锡有许佩仙者,年四十许。体甚肥胖,向在沪教读。去年冬因事回锡,在沪宁火车内购食茶叶蛋二枚,甫下咽,气忽绝。及经同乡陈君觉察,早已长辞人世矣。 (二)又顾某者,亦无锡 
- 三二七 谕内阁着大学士会同吏部翰林院议定文渊阁官制及赴阁观览章程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三日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谕:昨四库馆呈进裒集《永乐大典》散篇内,有《麟台故事》一编,为宋时待制程俱撰,具详当时馆阁之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刑法二。禁令。○闻父母丧若夫丧忘哀作乐杂戱徒一年释服从吉徒三年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以求暇及有所避徒三年。祖父母父母被囚 
- 养吉斋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吴尚书仲云先生遗着。文孙子修编修授乡里后生谭献,读竟,叙之曰:古者柱下之史,孔氏所访,太史公之所掌,汉初与丞相同尊。掌故之学,为千载表仪。凡夫德礼政刑,质文兴废,一朝设施,流及后世,有以观采损益,为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舆地考【二十二】贵州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於荆州境内备列费思夷播珍溱诸州皆今之贵州地夫古荆州以岭峤为限说者谓自巴东踰江而南为四川酉阳州又迤逦而东南经湖南之永顺辰州沅 
-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                 --自救者得救【原文】目居月诸(1),照临下土(2)。乃如之人兮(3),逝不古处(4)。胡能有定(5),宁不我顾(6)。日居月诸,下土是冒(7)。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一之人兮,德音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妙耳商主之妻同其女使。日诣他舍佣力取直。以彼丑相童子福力衰竭业增上故。所得工直日渐微少。乃至其后自日初出逮于晚际。倍力营工价无所得。 
- 观天品之十八(夜摩天之四)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夜摩天中。复有地处。名为积负。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闻知。若行善业。精勤持戒。常不恼他。持戒和合。成就不缺。不孔不穿。坚固不坏。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哀叹品下复次蹑上文来。大地譬佛宝。诸山药草譬法宝。为众生用譬僧宝。次合文者我法亦尔是佛。出生甘露是法。而为众生是僧。三从何等名为下。是释秘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