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檀弥离缘品第四十一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时拘萨罗国中。有一长者。字昙摩贳质。豪贵大姓。无有子息。祷祀国中一切神祇。求索有子。精诚感神。妇即怀妊。日月期满。生一男儿。躯体端严。世所希有。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王舍城竹园中。当时拘萨罗国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昙摩贳质,富贵豪门,却没有儿子。他祭祀了国中所有的神灵,祈求让他有一个儿子,精诚心感动了神灵,他的夫人不久便有身孕。怀孕期满生下一男儿,长相端正,世间少有。

【古文】

召诸相师。占相吉凶。相师占之。知其有德。因为立字。名檀弥离。年既长大。其父命终。时波斯匿王。即以父爵封之。受王封已。父时舍宅。变成七宝。诸库藏中。悉皆盈满。种种具有。

【白话】

长者邀请许多相师来为儿子占相吉凶,相师们观察这儿子,知道他很有福德,因此给他起名为檀弥离。孩子已经长大,他的父亲去世后,波斯匿王就让他承袭了其父的爵位。受王封赐后,原来父亲的宅院变成了七宝,所有的仓库都变得盈满,种种受用一应俱全。

【古文】

时王子琉璃。被纯热病。至为困悸。诸医处药。须牛头栴檀[牛头栴檀: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用涂其身。当得除愈。王即出令。唱语国中。谁有牛头栴檀。持诣王家。两当雇直与千两金。令语尽遍。无持来者。

【白话】

这时流离王子患了大热病,极为困乏憔悴,诸医师开药方说须用牛头栴檀涂抹在身上才能痊愈。国王马上颁令,在国中宣布,谁家有牛头栴檀,拿到王宫,每两当酬值千两黄金,号令传遍整个国家依然没有人拿来。

【古文】

时有一人。启白王曰。拘萨罗国。檀弥离长者。家内大有。时王闻之。乘车马舆。躬自往求。到檀弥离长者门前。时守门人。即入白之。波斯匿王来在门外。长者欢喜。即出奉迎。请王入宫。

【白话】

这时有人启奏国王说:拘萨罗国檀弥离长者家里有许多栴檀。国王听说后,乘着豪华马车亲自前往求取。到了檀弥离家的门前,守门人就进去禀告檀弥离说:“波斯匿王来到门外。”檀弥离很高兴,马上出来迎接,请国王到家里。

【古文】

前见外门。纯以白银。门内有女。面首端正。世无有双。踞银床。纺银缕。小女十人。侍从左右。时王便问。是汝妇耶。答曰非也。是守门婢。王续问之。是小女辈。复用何为。弥离答言。通白消息。

【白话】

前行见到外门全部是白银,门里面有一个**,容颜秀美,世间无双,端坐在银座上,正用银丝纺织,有十个女童在两旁侍立。国王就问:“是尊夫人吗?”回答说不是的,不过是看守门户的婢女。国王又问:“那些女童又是做什么的呢?”檀弥离回答说:“是通报消息的。”

【古文】

次入中门。纯绀琉璃[绀琉璃:天蓝色的琉璃。]。门内有女。面貌端严。复胜于上。左右侍从。转倍前数。进入内门。纯以黄金。门内有女。颜貌端正。转胜上者。坐金床。纺金缕左右侍人。复倍上数。王亦问之。此女人者。是卿妇耶。答言。非也。

【白话】

然后进入中门,全是天蓝色的琉璃做成,门里面有一个**,容貌端严更胜于前。两旁的侍从比前多出一倍。进入到内门,全是黄金构成,门里面的**容貌端正更胜前者,端坐在金座上,纺织着金线,两旁侍从比前面又多了一倍。国王又问檀弥离:“这个女子可是你的夫人?”回答说:“不是。”

【古文】

入到舍内。见琉璃地。清彻如水。屋间刻镂种种兽形及水虫像。风吹动之。影现地中。弈弈动摇。王见疑怖。谓是实水而问之言。余更无地殿前作池。弥离答言。此非水也。是绀琉璃。即脱手指七宝环钏。掷置于地。径到彼际。碍壁乃住。王见欢喜。即共入内。升七宝殿。

【白话】

来到正室看见琉璃的地面像水一般清澈,房上镂刻着各种兽形和水虫的图案,清风吹过,地上出现影子,光彩闪耀仿佛在摇动。国王看了心疑生畏,以为是真水,因而问檀弥离:“你再没有其它地方只能在堂前修水池吗?”檀弥离回答:“这不是水,而是绀琉璃。”说着就褪下手指上的七宝指环扔到地上,一直碰到墙壁才停下来,国王看了很高兴,一起进了七宝建成的大厅。

【古文】

弥离夫人。在其殿上。所坐之床。用绀琉璃。更有妙床。请王令坐。弥离夫人。眼即泪出。王问之言。何以泪出。不相喜耶。夫人答言。王来大善。但王衣服。有微烟气。令我泪出。非是相憎。

【白话】

檀弥离夫人在大堂上,她坐的座位用绀琉璃制成,还有更精致的座位请国王坐。檀弥离夫人眼中顿时流下了泪水,国王问她道:“为什么流泪,见到我不高兴吗?”夫人回答:“国王能来非常好,只是您的衣服上稍有烟火味,让我呛出了眼泪,绝不是对您有所不喜。”

【古文】

王便问言。今汝家内。不然火耶。答言。不也。王问曰。以何煮食。答曰。欲食之时。百味饭食。自然在前。王复问言。冥暮之时以何为明。答言用摩尼珠。即便闭户及诸窓[窓:chuānɡ,同窗。]牖。出摩尼珠。明逾昼日。

【白话】

国王就问:“你们家里不生火吗?”回答说:“不生火。”国王问:“用什么煮饭呢?”回答说:“想吃的时候,百味饭食自然出现在面前。”国王又问:“夜间黑暗时用什么照明呢?”回答说:“用摩尼珠。”于是就关上房门和窗户,取出宝珠,其光明超过白天。

【古文】

时檀弥离跪白王言。大王。何故劳屈尊神。王告之曰。我子流离。被病困笃。须牛头栴檀。故来索之。弥离欢喜。将入诸藏。指示其物。七宝珍奇。明净曜日[日:龙藏为“目”。]。栴檀积聚。不可称计。

【白话】

这时檀弥离跪着询问国王:“什么缘故劳大王屈尊到此?”国王告诉他:“我的流离太子患病危急,须要牛头旃檀医治,所以前来求取。”檀弥离很高兴地带领国王进了宝库,把里边的宝藏指给他看,七宝珍奇明亮耀目,而堆积的旃檀,多得难以计数。

【古文】

而语王言。须者取之。时王答言。我须二两。便折与之。多少正足。即使侍从先送归国。时王敬念。而语之言。汝当见佛。弥离答言。云何为佛。王曰。汝不闻乎。迦维罗卫。净饭王子厌老病死。出家学道。道成号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足智慧。殊挺无比。人天中尊故号为佛。弥离闻已。深生敬心。

【白话】

檀弥离对国王说:“你需要的话就拿吧。”国王说:“我需要二两。”就折一段给国王,份量刚好。立即差遣侍从先送回王宫去。国王对檀弥离好生敬重,因而对他说:“你该去拜见佛陀。”檀弥离说:“什么是佛呢?”国王说:“你没有听说过吗?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厌倦了生老病死的人生,出家修行,功德圆满名之为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足智慧。殊胜无比,人天之中至为尊贵,所以尊称为佛。”檀弥离听说后,对佛深生敬信。

【古文】

而问王言。今在何许。王答之曰。在王舍城竹园中止。王去之后。即往见佛。睹佛威颜。过踰国王所叹万倍。心怀欢喜。头面作礼。问讯起居。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长跪合掌。求索出家。

【白话】

问国王道:“现在佛在哪里呢?”国王回答:“住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里。”国王离去后,檀弥离就去拜见佛,见佛相好威严超过国王所赞叹的千万倍,心中十分欢喜,以头顶礼,问讯起居安乐与否?佛为他说法,他便证得须陀洹果,于是合掌长跪在佛前,请求出家。

【古文】

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便堕。法衣著身。重为说法四谛真法。苦集尽道。心垢都尽。成阿罗汉。尔时阿难。及诸比丘。合掌白佛。问世尊言。檀弥离比丘。有何功德。生于人中。受天福禄。不乐世乐。出家未久即获道果。

【白话】

佛随即应允说道:“善来比丘。”于是檀弥离的须发自落,法衣披身。佛再次为他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甚深义理,檀弥离尽除了心中的烦恼垢染,证得阿罗汉果。于是阿难和比丘们合掌向佛请问:“檀弥离比丘种下什么功德,生在人间却能享受天人的福报,不耽着世间妙欲,出家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古文】

佛语阿难。善听当说。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毗婆尸。灭度之后。于像法中。有五比丘。共计盟要。求觅静处。当共行道。见一林泽。泉水清美。净洁可乐。时诸比丘。俱共同声。劝语一人。此去城远。乞食劳苦。汝当为福。供养我等。

【白话】

佛对阿难说:“善听,我当宣说。过去九十一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叫毗婆尸,涅槃以后的像法时期,有五位比丘一起商定: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共同修行。他们找到一片林泽,泉水清澈甘美,清洁可爱。比丘们共同劝说一个人:‘这里远离城市,乞食很辛苦,你应该培植福报,乞食供养我们。’

【古文】

尔时一人。即便许可。往至人间。劝诸檀越。日为送食。四人身安。专精行道。九十日中。便获道果。即共同心。语此比丘。缘汝之故。我等安隐。本心所规。今已得之。欲求何愿。恣汝求之。

【白话】

这时那个人就答应下来,他来到世人聚居处,劝说施主们每天给他们送去食物。其余四个人得以安闲精进修道,在九十天里就修成了正果。于是他们一起对那位比丘说:‘因为你的帮助,我们才得以安心潜修,内心所求今日得以实现,你有什么愿望尽管求取!’

【古文】

时彼比丘心情欢喜。而作是言。使我将来天上人中富贵自然。所愿之物。不加功力。皆悉而生。遭值圣师过踰仁等百千万倍。闻法心净疾获道果。

【白话】

那比丘心情欢喜,他就这样说道:‘让我以后无论生在天上、人间都自然享有富贵,想要的东西不须劳作费力都能如愿出现;并能值遇圣者导师,功德超过你们百千万倍,听闻妙法清净心地,迅速地证得道果。’”

【古文】

佛告阿难。尔时比丘今檀弥离是。缘其供给四比丘故。九十一劫。生天人中。豪贵尊严。不处贫穷卑贱之家。今得见我获道度世。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各自劝励。精进修道。有得初果乃至四果。有发旷济之心住不退者。各各喜悦。顶戴奉行。

【白话】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那个比丘就是今天的檀弥离,因为他供养四个比丘的缘故,九十一劫以来,他生在天上人间一直富贵尊荣,不生在贫穷卑贱的人家,今天又遇上我,获证道果,超越世间。”这时阿难及诸位比丘,闻佛所说,各自劝励,精进修道,有人证得初果乃至四果,有人发起普度众生之心,住不退转位。各各喜悦,恭敬地奉行。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六(行菩萨道下诸国王部第三)·宝唱
  喻爱欲品第三十二之二·佚名
  观音慈林集卷下·弘赞
  碧岩录序·圆悟克勤
  佛说十地经卷第六·佚名
  总目卷第一·智旭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五·佚名
  卷第三·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七·佚名
   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胡兰成
  卷第一·志磐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一·智圆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李通玄
  毗婆尸佛经卷下·佚名
  密庵和尚语录·咸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三庙祀--上·梁章钜

    庙中楹联,宋元时绝无传句,大约起于明代,至本朝而始盛。文昌殿、关帝庙两处,撰者尤多,几于雅、郑混杂。惟文庙则未之闻。良由著笔甚难,故无人不知藏拙。忆在京师,曾游国学,得恭阅圣制大成殿联,云:“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

  •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间书桌是怨声腾沸: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 卷一百六十七·徐世昌

    金和金和,字弓叔,一字亚匏,上元人。贡生。有《来云阁诗稿》。避城海上逃人言凿凿,夷于丁男不甚虐。惟与妇人作剧恶,比户由来皆大索。城中儿女齐悲啼,四乡一一谋枝栖。寻常家具邀人赍,腰缠浪掷轻如泥。谁谓乡

  • 第二回 是逃命计·蒲松龄

    诗曰:路上行人笑老张,爷俩都受后娘降;自家惯用越铪计,又把家传教令郎。四句歪诗题过,却说那张讷听了他老子的言语,就一溜烟跑到赵家庄,一直照着那瓦门楼钻将进去。他姑看见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张讷说:"你看俺姑,你就不认的我了

  • 一六六 汉票签为查覆本处房间情形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一六六 汉票签为查覆本处房间情形致典籍厅移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汉票签为移付事。准户部片称:纂修日下旧闻处案呈:所有各该衙门坐落方向、地名、房间规模、层数,及各司厅于何年月日兴建、何年月日重行修造,及有无石

  • 列传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一百二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嬖幸二。尹秀[*(尹)吉甫]。○尹秀漆原县人父养三为无赖行 市江都因号其地为养三 。 秀元宗朝拜亲从将军时同知枢密赵 夜召秀谋诛林衍秀诺

  • 王冲传·姚思廉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祖父王僧衍是齐侍中。父亲王茂璋,是梁给事黄门侍郎。王冲的母亲,是梁武帝的妹妹新安穆公主,于齐世去世,梁武帝因王冲失去了母亲而特别疼爱他。十八岁那年,初任梁秘书郎。后为永嘉太守。入朝任太子舍人

  •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晏婴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 卷四·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曲礼下名义与前篇同简策重多分为上下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

  • 卷九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八禘祫汉书元帝本纪永光四年诏罢祖宗庙在郡国者韦?成传罢郡国庙月余复下诏将军列侯中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成等四十四人奏议曰礼王

  • 隐公·隐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夏,公会郑伯于时来。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传】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

  • 僧宝正续传卷第三·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龙门远禅师禅师讳清远。生李氏。蜀之临邛人。出家。十四具戒。尝依毗尼师究其说。因读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持以问。讲师莫能对。乃曰。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遂捐旧习。南

  • 目录·别庵性统

    卷上  临济宗卷中  曹洞宗卷下  沩仰宗  云门宗  法眼宗附  三身四智说  八识拈评

  • 卷第十一·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十一 住山(开堂附) 庵居 戒律(出家附) 礼拜 参学 省访 住山(开堂附) 青原思禅师令石头驰书往南岳让和尚处。乃云回来与汝鈯斧子住山去。石头到彼。未通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岳云。子

  •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上·佚名

      金华后湖比丘 惟勉 编次一 告香依戒出班烧香之图二 告香普说立班之图三 四节住持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图四 四节知事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汤之图五 四节前堂特为后堂大众僧堂茶图六 僧堂钵位十六板首之图七 

  • 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佚名

    灵宝天尊为法解真人述三涂五苦八难和三业五毒八行,劝人注想、称扬寻声救苦天尊尊容、名号,燃灯树旙,济贫散经,先度九玄七祖父母亡灵。

  • 珠项圈·程小青

    是的,当侦探的人,危险是工作上当然的报酬。惊疑和恐怖,更可算是家常便饭。我自从和霍桑合作以来,所经历的惊变危险,正不知多多少少。譬如我在“黑地牢”一案中,我曾亲身被绑,后来又不幸中了一枪,在当时我固然感受到一时的紧张

  • 窦氏联珠集·褚藏言

    五卷。唐褚藏言辑。褚藏言江西人,事迹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在世。此集收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每人一卷,共一百首。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窦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窦牟字贻周,官国子司业。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