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物犹如此》重排流通序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期断尽烦惑,亲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能信一切六道众生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极力劝导,互相维持于同类,决无相争相杀之恶作;必定要戒杀护生,大设方便于异类,决无食彼益我之惨心。人由不知自己与一切众生皆是未成之佛,故不惜杀人盈城盈野以相争,与杀彼之身,以期悦我之口腹也。

  世人杀生,习以为常,大小事体,皆须行杀。祭神、祀祖、养亲、待客,无肉则不能为礼。以极苦极惨之事加诸物,用表我之诚恳孝敬。在迷情边论,则尚有可取,在实际上论,则大为可怜也。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循环报复,互杀。佛于诸大乘经中,屡为劝诫,而见闻者少,即得见闻,而信受奉行者更少。于是佛以大慈,现诸异类,供人杀食,既杀之后,现诸异相,俾一切人,知是佛现,冀弭杀劫,以安众生。如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皆有佛栖,惊人耳目,息世杀机,载籍所记,何能备述。未杀之前,均谓是畜,既杀之后,方知是佛。是知杀生,不异杀佛,即非佛现,亦未来佛。杀而食之,罪逾海岳,急宜痛戒,庶可解脱。

  须知人、物虽异,灵蠢互形,蠢人识暗,灵物智明。五伦八德,固不让人,其诚挚处,比人更深。敢以我强,杀食其肉,致令未来,常受人食。历观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故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者,正庆正殃之盈余也。正庆正殃,乃积善积不善之本人,受于来生后世,比余庆余殃,当超过百千万亿倍焉。人若知此,断不肯以一时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祸害于无穷也。

  清嘉、道间,江西广丰,徐太史谦,字白舫,隐居著书,以期觉世牖民。志切戒杀,博览群书,凡物类之懿德懿行,辑为一书,分孝友、忠义、贞烈、慈爱、恤孤、眷旧、践信、守廉、翼善、救难、酬德、雪冤、知几、通慧,十四鉴,而名其书为《物犹如此》。盖欲见者闻者,咸皆发起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体天地好生之德,不戕异类。推吾儒胞与之怀,普庇群生。念彼物类,尚有如此种种懿行。而吾人以六尺之身,与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又复受圣贤之经书教诲,若不以继往开来,赞天地之化育,仁民爱物,慰天地之慈心,则不但有负于天地圣贤教育之深恩,且大有愧于飞走潜泳之异类也。兴言及此,宜如何孝亲、敬兄、忠主、尽义,以敦五伦而行八德也。宜如何博爱普济,以实行一视同仁之大道也。宜如何克己修持,以期无忝所生,不为天地鬼神所鄙弃,不为一切物类所轻藐也。

  徐公人品极淳,学问极博。惜宿世善根种得不清,现生亦未亲近明眼善知识,致于佛法、外道,邪正真伪,不能分别。故所著《海南一勺》中,以外道伪造之《心经》中卷、下卷,下卷有二种,此三种伪造之经,与真正佛说之《心经》,并收同列,一体同尊,无所轩轾。此种处,有令不知佛法之人以邪为正、以伪为真,令诸外道以正为邪、以真为伪之弊。此书前十三鉴,唯论伦常,或无不当。第十四“通慧鉴”中之批,难免有邪正不分之失,阅者幸详察焉。

  福建永春李俊承,法名慧觉,多年经商南洋星洲。以次子宜宗之病,汇洋一千六百圆,祈光印送挽回劫运,纠正世道人心,戒杀护生等经书。光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者,由于宋儒破斥因果轮回,谓为佛以此骗愚夫妇奉彼教耳,实无其事。由是善无以劝,恶无以惩,以驯至于杀父杀母,共妻□□,互相残杀,莫之能止。欲挽杀劫,宜从戒杀生起。戒杀之书甚多,其感人心而息杀机者,此书可推第一。以物类尚能有此各种懿行,有人心者,何敢恣意杀食乎?序中又为发明吾与物类,皆是未成之佛。佛欲弭世杀劫,不惜现身异类,亦受人杀,既杀而知为佛现。知好歹者,当不敢仍旧恣意杀食,以自贻伊戚也。此书虽不言戒杀,实为戒杀之冠,以其振聋发瞆,令人观感兴起,各自思曰:“物犹如此,人何让彼?”极力敦行,期无愧耻。自兹勉尽天职,生不为行肉走尸,力修净行,死则直往极乐世界。将见礼让兴而兵戈息,天下太平。正智开而邪执消,佛化广布。因令重排,尽彼之款以印送之,俾见闻者,悉得作人作佛之轨范焉。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季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猜你喜欢
  卷三·郑玄
  说日篇第三十二·王充
  辩乐第七·佚名
  《尚書古文疏證》卷二·阎若璩
  卷十一·钱时
  无衣·佚名
  卷五·吕祖谦
  卷九十一·顺治
  墨子卷十一·墨子
  应尽还源品第二·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答慈航问(九则)·太虚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十号经·佚名
  大云轮请雨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储光羲诗集卷一·储光羲

    五言古诗述韦昭应画犀牛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逺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隂耽耽若有神庶比来仪

  • 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

  • 第四十八出 忆情自叹·佚名

    【齐云阵】(旦)恩爱果然生烦恼,好物从来不条劳。人去崖州值日到,恰是风筝断除索。闷来忆着心焦躁<憔燥>,切得我相思病倒。空房寂静恨夜长,花向窗前艳色妆。不是妒嫌花粉少,那因忆着有情郎。自三哥分开去后,夜日挂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五·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五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七唐陆贽陆贽字敬舆嘉兴人也年十八举进士及第中博学宏词调郑尉罢归刺史张镒有重名一见奇之请为忘年交旣行饷钱百万曰请为母夫人一日费贽不纳止受茶一串曰敢不承公之

  • 第四章 经命终后一日·李叔同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望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地理志曰苦县属陈国】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七 吉冈安直·溥仪

    关东军好像一个强力高压电源,我好像一个一精一确灵敏的电动机,吉冈安直就是传导性能良好的电线。 这个高颧骨、小胡子、矮身材的日本鹿儿岛人,从一九三五年起来到我身边,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和我一起被苏军俘虏时

  • 陆光祖传·张廷玉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父陆淞,父亲陆杲,都是进士。陆淞任光禄卿。陆杲任刑部主事。陆光祖十七岁时,与父亲同时在乡试中举。不久考中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职为睿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发布命令让京郊的百姓修筑边墙

  • 诏狱惨言·顾大武

    善言天者必验之于人,人事而不能征实于天,则七政亦具文矣。客少嗜象纬之学,长而弥笃,披霜沐露,几历分至,遂能于浑盖二家,会其微眇。乙丑春冬,旅泊都下,目击天人之异,为记其本末,以征天人合一之符,使后之言灾祥者采而择焉。季春旬有

  • 卷七十二、光复军之顿挫·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三年夏五月,安徽巡抚恩铭为道员徐锡麟枪毙。锡麟及其党陈伯平等,均为营兵所杀。锡麟,浙江山阴人,沈雄有大志,胆识过人,尤擅权略。时中国政治废弛,官吏萎靡不振,锡麟每与人恸论时局,辄欷歔流涕,不能自已。其父梅生尝

  • 第九章 10·辜鸿铭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辜讲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满怀钦佩地谈到孔子的教学方式,他说:“我越是仰

  • 第六章 11·辜鸿铭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辜讲孔子对一位学生(子夏)说:“当在文化修为上希望努力要做到无所不知的时候,应当做一个聪明而高尚的人 ,而不要在努力的过程中做一个笨蛋。”辜解《论语》中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一    宋 时澜 撰尧典第一       虞书昔在帝尧聦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书者尧舜禹汤文武臯夔稷契伊尹周公之精神心术尽寓于中观书者不求其心之所在何以见书之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入樓閣中。攝其神力。彈指出聲。告善財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薩知諸法智。因緣聚集顯現之相。如是自性。悉不成就。如幻如夢

  • 卷第三十五·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五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第一我法俱有宗等者探玄记云谓人天位及小乘中犊子部等今不言人天者以文略故又人天不立有我以为宗故不言之言三聚等者聚是积聚义藏是含藏义五中开有为聚为三世成三

  • 跌打损伤回生集·胡青昆

    《跌打损伤回生集》三卷。卷一论述伤损的机理、治法及方药;卷二论述伤损的治则及其方药;卷三为治疗伤损的各种方法及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