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凡三卷。又作方广灭罪成佛经、大通方广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上卷叙述佛向娑罗涅槃之途中,为十方菩萨宣说三乘一乘义,诸鬼神王等立誓护持此经,又为信相菩萨广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及诸大菩萨之名号及其功德;中卷讲说无憍慢等种种四法,并叙述付此法予虚空藏菩萨,并为之授记之情形;下卷秉上卷之说,为师子吼菩萨宣讲三宝一相之意,并为文殊师利举示灭罪之法、堕阿鼻地狱之果报。本书传译事实不详,隋代法经之众经目录卷二以本书与像法决疑经等同收入‘众经疑惑’,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则附之于‘疑惑再详录’。历代之经录多疑其真伪,或系昙无谶以后,隋以前之伪作。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全部章节目录

(1)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上
(2)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中
(3)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

猜你喜欢
  道院集要·晁迥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智旭
  文陀竭王经·佚名
  坊记集传·黄道周
  佛地经论·佚名
  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证契大乘经·佚名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法华玄论·吉藏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一向出生菩萨经·佚名
  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佚名
  老子化胡经残卷·佚名
  西藏剌麻溯源·佚名
  羯磨仪式·书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一·郑方坤

      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  国主 宗室  梁太祖  宋元词曲有出于唐者如清平调水调歌柘枝菩萨蛮八声甘州杨栁枝词是也朱温归鎭昭宗以诗饯之温进杨栁枝词五首今虽不传其词彼时度曲多是七言絶也以全忠之凶悍而能为歌

  • 全闽诗话卷四·郑方坤

    ○宋吴激吴激字彦髙宋宰臣拭之子王履道外孙而米芾元章壻也工诗能文字画得其妇翁笔意将命帅府以知名留之仕为翰林待制出知深州到官三日而卒有东山集十卷并乐府行于世东山其自号也出散关诗云春风蜀栈青山尽晓日秦川緑树

  • 第三十四出 刺逆·洪昇

    [丑扮李猪儿太监帽、毡笠、箭衣上]小小身材短短衣,高檐能走壁能飞。怀中匕首无人见,一皱眉头起杀机。自家李猪儿便是,从小在安禄山帐下。见俺人材俊俏,性格聪明,就与儿子一般看待。一日禄山醉后,忽然现出猪首龙身,自道是个猪龙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八十二·柯劭忞

      王磐 李昶 刘肃赓 王鹗 徐世隆 孟攀鳞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大兵破永年,将屠城,禧复罄家赀以献,遂获免,金人迁汴,乃渡河,居汝州之鲁山。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朔命国子监祭酒吴颙释奠于先师孔子○诏礼部设科举取士令天下学校期三年试之著为定制○戊寅祭大社大稷○定州小盐池请置逻兵从之○己卯有广东儒士上治平策 上览之顾谓侍臣曰此人不识道理岂有涉数千

  •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〇七 绍兴县馆一·周作人

    绍兴县馆当时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这地方有点不大好,因为是个南北胡同,北头的就叫北半截胡同,它的出口即是那有名的菜市口,——是前清时代杀人的地方,所谓刑人于市,与众共弃之,就是古人所说的“弃市”。在那时没有几年前

  • 源流·方以智

    客语源流,而诘吾反因之说。曰:吾便反源流而明之。向来言源一而流分矣,吾独言源分而流一,可乎?闻者大骇。问源何以反分,流何以反一。曰:山则根一而枝分,昆仑入中国,分三枝以千万枝,君所信也;水至大海而合,又君所信也。其始发源也,皆

  • 张子正蒙注卷一·王夫之

    太和篇  此篇首明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而作圣之功,下学之事,必达于此,而后不为异端所惑,盖即太极图说之旨而发其所函之蕴也。  太和所谓道,  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

  • 卷五 集素·陈继儒

    袁石公云:“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如雷吼,而白髭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呜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常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集素第五。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

  • 卷十二·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十二 佚

  • 卷二十三·赞宁

    ◎遗身篇第七(正传二十二人附见二人)○唐汾州僧藏传释僧藏者,西河人也。弱龄拔俗,气茂神清,允迪循良,恪居下位。迨沾戒善,密护根尘。见仁祠必礼之,逢硕德则尽礼。苟遇僧俗施拜,乃俯偻而走,如回避令长焉。若当众务也,则同净人,屈己

  • 佛学院置院舍记·太虚

    佛学院之名,未前闻也。民国第一辛酉冬,始在汉口创议,翌秋即开学于武昌。人或诧其出现于世之突兀,而不知机凑缘会,实非偶然。今就置院舍一端言之,亦大有可纪者在也。先是、诸发起人分任常费,于武汉三镇,数数觅赁屋不得,旋成立筹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三·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词感赋四首(金衣公子)建极起龙光玉马金牛色杳茫论三旌孰肯换屠羊圣功余事藐姑秕糠洗耳溪头水不尝欲真乡白茅特室膝造至人旁百辟镇巍峨相成大盗守者多陈宝祠空对萍实果葵丘华胥践土南柯蜗角锱谯恨怎么快

  • 教女遗规·陈宏谋

    有关女子教育的文献。清代陈宏谋编。是《五种遗规》之一,分上、中、下三卷。它采集历代女子教育的书籍有关所谓“女德”的内容,合辑编成。收班昭著的《女诫》、蔡中郎的《女训》、宋若莘的《女论语》、吕近溪的《女小

  • 菊庄词·徐釚

    清词别集。徐釚撰。1卷,收词110阕。徐釚的词,格调华秀而趋于苍老沉着,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丁澎序),如[蝶恋花]《客中感春》、[卜算子]《春恨》等。也有少数感慨豪宕

  • 十七史百将传·张预

    又名《张氏集注百将传》,简称《百将传》。古代军事家与将领传集。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其书采历代军事家与名将百人,始于西周姜太公,终于五代刘。各于正史及别史中搜集有关事迹,进行综合论述,特别注重其军事战例,凡与《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