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辞 五言绝句

·辞·

  白云(二章)

其一

  白云凝情兮佩月光,白露结彩兮明幽芳。众星皎皎兮水波不扬,渺予思之若遇兮耿在目而不忘。音容著兮形无方,肃予中立兮四无旁,子无归去兮山高水长。

其二

  白云高飞兮杳不可寻,灵风长往兮声不在乎幽林。皎月东生兮忽西沉,玄鹤何逝兮遗之音。予思未及兮实怀我心,倏万里兮捐所歆。旷同游兮启云襟,予母归来兮山幽水深。

五言绝句·

(六言附)

明珠穴(二首)

其一

珠从何处来,秀与天地生。涵蕴几千古,得此风雷声。

其二

山从何时裂,珠去谁当还。余光烂犹在,照我方寸间。

滴水龛

肤寸遍天下,至静涵氤氲。因看石滴水,窥见未生云。

石潭

清不见群鱼,暗不藏毒怪。观物得吾师,终日欲相对。

春日

游丝困无力,欲起重悠扬。芳草落花满,相思春昼长。

慎独

一叶下秋水,微波去不停。望中犹隐隐,直欲到沧溟。

毁誉

子贱波及鲁,犁牛不累骍。寸心仁厚处,万物自生成。

偶书

意当极快处,心有不平时。少忍容无害,欲言当再思。

梦中作

溪童望水满,日夜愁不已。虽非鸥鹭身,亦有相关意。

观化

风雨何方来,呼童出门望。归报是群蜂,声在庭花上。

四皓图

虽恋紫芝美,难忘帝力深。驱驰恨臣老,高尚岂初心。

石鼎联句图

玩世如一鼎,姓名谁得闻。仙翁应自笑,知我有邹忻。

白乐天琵琶行图

冀马嘶寒风,逐臣念乡国。江浦闻哀弦,长吟望西北。

百蝶图

芳蝶具百种,幽花散红翠。道人观物心,一一见春意。

子期听琴图

琴瑟自吾事,何求人赏音。绝弦真俗论,不是古人心。

村居杂诗(五首)

其一

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

其二

黄昏雨气浓,喜色满南畒。谁知一夜风,吹放门前柳。

其三

独立偶怀古,临风还自伤。一声樵唱起,回首暮山苍。

其四

削树题诗句,画沙知酒筹。他年成故事,萧散更风流。

其五

芳茵皆可藉,缓歩即吾车。乘兴三杯酒,随行一策书。

梦题村舍壁上

己卯正月三日

村居有何乐,所乐人真淳。回看城市中,居此胜买邻。

屏上草虫(四首)

其一·螳螂

逢物即能产,其滋乃尔蕃。不知何所积,拟欲问乾坤。

其二·蜗牛

背上穹庐好,问虫谁汝施。始知天地内,栋宇匪人为。

其三·蝼蛄

后利前还涩,阴阳体段分。不须观兔尾,即此见羲文。

其四·螽斯

阳施阴专受,精醇物始真。虫鱼宁解此,聊用比振振。

饮山亭杂花卉(八首)

其一·牡丹

世变日以文,花卉亦应尔。悬知太古时,其美未如此。

其二·芍药

宜致美人赠,服之良有功。分形虽异种,气类暗相通。

其三·蔷薇

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花间日月长,朝暮阅两国。

其四·萱草

丹凤忽飞来,喜色满朝露。何以称此花,白头戏婴孺。

其五·夜合

消忿缘无独,合昏如识时。韦弦千古意,百绕惜芳枝。

其六·酴醾

勿剪架上花,不是畏多刺。得荫难忘枝,曽向花阴醉。

其七·木槿

已拆暮欲落,未荣朝又花。生生如道体,堪玩不堪嗟。

其八·蜀葵

且勿论倾阳,色香尤可喜。人情轻所多,共爱姚黄美。

看雪

雪花不择地,随风恣飘荡。数片如有情,飞落梅梢上。

题山水扇头

(二首内一首六言)

其一

山近雨难暗,楼高秋易寒。凭谁暮云表,添我倚栏干。

其二

两山环合一水,中有老木参天。

不著幽人草閤,谁收无限风烟?

饮山亭独坐(二首)

其一

野性静成癖,幽居懒似高。青山卧床下,初不厌人豪。

其二

爱玩不能去,山晴云卷舒。敲门者谁子,聊复忍须臾。

偶成

梦回闻雨声,忽觉是风叶。问予何以知,仰见梁间月。

偶书(二首)

其一

累累山下塚,渺渺岭头云。岁晚不归去,笙鹤应望君。

其二

昨日宋人苗,今日牛山木。寄语芒芒人,管取牛羊牧。

盆池

有月湛秋影,无风生小波。澄心一相对,今夜兴如何。

溪桥歩月图

山中有幽人,独歩溪桥月。莫问兴如何,披图亦清绝。

出花

下石绿珠井,炙面昭君村。坐令宜花地,亦复愁移根。

史处士挽章

平昔未相识,几回曽寄声。今朝闻谢世,便有故人情。

春露亭书

老树含春容,寒泉动幽响。念彼山中人,风露恣清赏。

观石佛有感

明月云如洗,白露春自生。石边有枯木,风至亦知鸣。

吕洞宾画像

微茫洞庭晓,萧洒崑崙秋。海蟾生碧天,相从何处游。

绝句

溪童出门望,鸥鹭满空下。江水淡无情,尽是忘机者。

雁图

梦回烟水寒,鸿雁惊不起。道人心久闲,相忘有如此。

商方爵

商爵既云古,那堪形更奇。不宜燕市酒,雅称野夫诗。

算盘

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九·彭定求
  王大烈·唐圭璋
  卷之二·王羲之
  第二十八章 公子受封·屠隆
  第十三出至第二十四出·柯丹邱
  卷七·徐世昌
  四集卷三·乾隆
  初集卷二十九·乾隆
  卷315 ·佚名
  卷十五·李攀龙
  唐四僧诗巻五·佚名
  卷四百五十五·陈廷敬
  巻十二·文珦
  ●霓裳续谱 卷七·王廷绍
  长离阁集目录·王采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中丞祖常(石田集)·顾嗣立

    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靖州之天山。其高祖锡里吉思,当金季为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因号马氏。曾祖月合,乃从元南伐留汴,后徙光州。祖常七岁知学。延佑初,贡举法行,乡贡会试皆第一,廷试为第二人。授应奉翰林文字,擢监察御史。劾奏

  • 夜坐·戴望舒

    思吗?思也无聊!梦吗?梦又魂消!如此中秋月夜,在我当作可怜宵。独自对银灯,

  • 列传第二十四·刘昫

    ○刘洎 马周 崔仁师 孙湜 湜弟液 液子论 液弟涤 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人也。隋末,仕萧铣为黄门侍郎。铣令略地岭表,得五十余城,未还而铣败,遂以所得城归国,授南康州都督府长史。贞观七年,累拜给事中,封清苑县男。十五年,

  • 卷六十五·毕沅

      ◎宋纪六十五 ∷起强圉协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治平四年辽咸雍三年   春,正月,庚戌朔,群臣上尊号册于大庆殿,太尉奉册授閤门使,转授内常侍,由垂拱殿以进。是日

  • 江统传·房玄龄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祖父江蕤,以仁义的好品行著称,任谯郡太守,封为亢父男。父亲江祚,是南安太守。江统沉静有远大志向,当时人评价他说:“聪慧少言江应元。”跟同乡人蔡克都知名于当时。继承父亲爵位,出任山陰县令。当时关中

  • 孙一元传·张廷玉

    孙一元,字太初,不知何地之人,问他籍贯,他说:“我是秦人。”曾住于太白之巅,故自号“白山人”。有人说他是安化王的宗族,安化王因谋反被诛,他便改姓易名,避难他乡。一元天资聪敏过人,善为诗,风度翩翩,行踪捉摸不定,乌巾白帽,携铁笛鹤

  • 赵德胜传·张廷玉

    赵德胜,濠州人。担任元义兵长,擅长马上使长矛,每次战斗必定在前。归属王忙哥的麾下,已经观察到了他最终必败。太祖占领了滁阳,德胜的母亲在军中,抛下妻子前来归附。太祖十分高兴,赐给他名字,任命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打三

  • 四书劄记卷二·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论语弟子章以行为先博文约礼则是以文为先显有两様话头人多不察贤贤是尊师之事人能亲贤乐善则伦理日明至性日笃行有恒而言有物矣重威是主敬工夫所以制其外也主忠信是存诚工夫所以培其根也

  • 卷十六 觐礼第十·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六    宋 李如圭 撰觐礼第十郑目录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惟此存尔觐礼于五礼属賔礼【案今注疏本脱礼字】

  • 卷四十三·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四十三   元 王天与 撰吕刑第二十九       周书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汉孔氏曰吕侯见命为天子司宼吕氏曰此训诰诸夏以赎刑之法也赎刑说详见舜典○唐孔氏曰史録其事作吕刑】吕刑

  • 德洪序言白话译文·王守仁

    德洪说:《大学问》一文,是我们老师这一学派的重要教科书。学者刚进门的时候,必会首先以这一理论对他进行教育,使他听了以后就能明白,我这颗心的灵知觉性,出不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事物的客观规律这一范围,扩充知识、实践理则的

  • 卷十·佚名

    △初分赞胜德品第五尔时具寿舍利子,具寿大目连。具寿大饮光。具寿善现等。众望所识诸大刍。及刍尼。并诸菩萨摩诃萨众。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皆从座起恭敬合掌。俱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波罗蜜多

  • 选佛谱卷第三·智旭

    【第五色无色天门(凡二十三位)】谱曰。色界诸天。具有色受想行识五阴。无色界天。唯有受想行识四阴。虽分二界八地(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名舍念清净地。幷四空天。卽为空处等四地

  • 佛说忠心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日会听经。佛右面比丘。名曰目连。神通妙达。智如虚空。随时变化。权智并行。普还济众。数如恒沙。诸天稽

  • 摩诃止观卷第七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七上第五识通塞者。亦名知得失。亦名知字非字。如上破法遍。应通入无生。若不入者。当寻得失必滞是非。不得一向作解。何者。若同外道爱着观空智慧。宜以四句遍破。能破如所破令众塞得通。若不执观空智

  • 淳熙新安志·罗愿

    南宋地方志。孝宗淳熙二年(1175)罗愿撰。10卷。新安即宋代徽州,治今安徽歙县。是安徽省现存最早的志书。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为安徽徽州古称。宋时辖县六,治今歙县。愿博学好古,文章以先秦两汉为法,尤重地方文献

  • 北里志·孙棨

    唐孙棨撰。一卷。棨字文威,自号无为。官翰林学士。居长安中,颇有介静之名。忧患风教,以警世人,因撰是编。成书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 ,约七千余字。北里,即唐长安城平康里,诸妓所聚居之地。仆马豪华,宴游崇侈。

  • 吴越春秋·赵晔

    地方史。原为十二卷,现存十卷。东汉赵晔撰。成书于东汉初年。赵晔,字君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远道去往四川从经师杜抚学韩诗。著有《韩诗谱》、《诗细历神渊》、《涉道微》及《吴越春秋》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