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集大乘相论

觉吉祥智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生,十波罗密,十地,十八空,三十七菩提分,四圣谛,四静虑,四无量,四等至,八解脱,三摩钵底先行,三解脱门,六神通,陀罗尼,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四声闻果,了知一切相,真如实际,无相法界。

《集大乘相论》全部章节目录

(1)集大乘相论卷上
(2)集大乘相论卷下

猜你喜欢
  佛说胞胎经·佚名
  法藏碎金录·晁迥
  难提释经·佚名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佚名
  大般泥洹经·佚名
  无量寿经义疏·吉藏
  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鬼子母经·佚名
  大乘掌珍论·清辨
  增慧陀罗尼经·佚名
  毗尼母经·佚名
  禅宗正脉·如卺
  五灯严统·费隐通容
  季总彻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五和凝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举进士唐天成中历翰林学士知贡举所取皆一时之秀晋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入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终於周凝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今编诗一卷宫词百

  • 御选元诗卷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乐府歌行四许谦放櫂行安溪湖平行櫂多黄头竖儿倚櫂歌梅花照眼送寒色酒晕着脸生春和炎凉世态翻覆手江水长静风吹波岀门一笑天万里白鸥浩荡如吾何陈樵出塞曲【为戌潼闗李緫管赋】属镂夜啼光属地

  • 志第二十 历六·欧阳修

    宪宗即位,司天徐昴上新历,名曰《观象》。起元和二年用之,然无蔀章之数。至于察敛启闭之候,循用旧法,测验不合。至穆宗立,以为累世缵绪,必更历纪,乃诏日官改撰历术,名曰《宣明》。上元七曜,起赤道虚九度。其气朔、发敛、日躔、月

  • 列传八·薛居正

    卢质,字子徵,河南人也。曾祖偲,唐太原府祁县尉,累赠右仆射。祖衍,唐刑部侍郎、太子宾客,累赠太保。父望,唐尚书司勋郎中,累赠太子少傅。质幼聪慧,善属文。年十六,陕帅王重盈奏授芮城令,能以色养。又为同州澄城令,从私便也。秩满改

  • 卷之一千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八十五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八下后周邵惠公颢【颢子什肥 什肥子胄 什肥弟导导子广 广子洽 广弟翼 翼弟众导弟防 叱罗协 冯迁】杞简公连【子元宝 元宝继子亮 亮弟椿】莒庄公洛生【子菩萨

  • 卷二·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二汉杜子春杜子春河南缑氏人通周官先是秦始皇深恶周官之书禁絶不传汉武帝时有李氏得之上於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补成一篇奏之至成帝时黄门郎刘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二·佚名

    武帝上袁绍【少游 东坡 子西】赤壁之战【子西】攻吴蜀论赤壁汉中之役【东坡 子由】攻袁绍吴蜀【何去非】操征栁城刘备劝刘表袭许表不用【子西】操不追闗侯【子西】征乌桓辟田畴【子西】袁绍少游曰天下之祸莫大于杀

  • 卷五十七·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七艺文二应制二圣主临雍颂【谨序】        鄂尔泰皇帝既耤千畆越三日诏诣太学所以明教养相维用究道化也质明行释奠礼礼成御彛伦堂进儒臣阐尧典及中庸首章之防大哉皇言确然示

  • 楚王飨晏子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食第十一·晏婴

    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今者万乘无教今,臣故不敢剖,不然,臣非不知也。”

  • 第三章 23·辜鸿铭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辜讲孔子对其故国的大乐师说:“我认为我知道完整的乐团以什么方式演奏一篇乐章。首先,应当控制乐章中声音的最高点;然后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 硕人·佚名

    ——千古绝唱颂美人【原文】"硕人其颀(1),衣锦扃衣(2)。"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3),邢侯之姨,谭公维私(4)。手如柔荑(5),肤如凝脂。领如蝤蛴(6),齿如瓠犀(7)。螓首蛾眉(8),巧笑倩兮(9),美国盼兮(10)。

  • 卷十七·曾国藩

    卷十七机缘篇《易经》日:陰陽互动,顺厄可变。机缘者,时机、运气之统称。佛家讲因果,说善有善缘,恶有恶果。胡林翼说“一入官场,总是碰境”,他的才能名望本不在曾国藩之下,可惜死得太早,无缘享盛名。曾国藩抱定“可高可卑,可大可

  •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佚名

    (一名方等本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论降神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万二千。菩萨三万二千。一切大圣神智以畅。一生补处当成正觉。损己布施。持戒清和。忍辱调

  • 佛说长者子制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五百沙门俱。皆阿罗汉。平旦皆被袈裟持钵入城丐食。时城中有四姓豪贵家。国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楼观甚好。垣墙周匝七重门。四姓豪家字檀尼迦柰。有

  •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延寿

    夫八识之中。覆真习妄。何识造业。何识为因。何识为依。成其妄种。答。前五识取尘。第六识为因。第七识计我造业。第八识为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断。楞伽经偈云。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释云

  • 佛菩萨示现以凡夫自居·印光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chì告诫,嘱咐)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

  • 归厚录·蒋大鸿

    世俗論龍。不明高山平洋。乃是兩事。於高山則宗喝物點穴之虛議。及至平洋。亦以山龍脈息求之。高山既昧。平洋亦誣。歸厚一篇。專為平洋而作而水龍之法盡於此矣。千古不傳之訣。忠告有生。一片孝敬之心。永錫爾類。自